分享

“宜宾模式”-结束语

 宜宾县工业园区 2014-09-21

 

“宜宾模式”

——宜宾县县属工业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中共宜宾县委党史研究室

 

     

  凤凰涅磐,浴火重生。25年前开始的那场史无前列的改革,为宜宾工业的腾飞插上了强劲的双翼。惊雷科技、重啤宜宾、威力化工、天工机械、成中集团、伊力紧固、长源电力等十大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已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到2013年底,在第一轮改革中率先破局的宜宾县已形成了“一区六园”工业发展格局,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4户。丹麦嘉士伯集团与宜宾市、县政府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投资6亿元人民币,扩建年产50万吨啤酒技改生产线。宜宾这片改革开放的热土迎来了第一个生产型的世界500强企业。

2013年宜宾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81.08亿元,同比增长13.2%,增速在全省59个扩权试点县(市)和全市10个县区中排名第一,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513.33万元,同比增长10.7%,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9023.34元,同比增长13.1%。全县目前已形成能源、机械制造、酒类食品、电子四大支柱产业。现任县委书记王光柱、县长丁应虎说,下一步宜宾县将努力构建长江上游辐射吸纳川滇黔区域中心城市的核心区、长江上游国际生态山水园林城市的展示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的创新区、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的探索区。通过全县人民的不懈努力争取到2017GDP突破300亿元,与全市同步率先崛起。到2019GDP突破400亿元,先于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50年,全面建成中国西部经济强县。

宜宾市列入“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以来,进一步加快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到2013年,宜宾市地区生产总值134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10亿元,总量分别保持在全省第四位、第三位;地方公共财政收入突破百亿元,达100.19亿元,增长23.31%。加快工业强市产业兴市,着力壮大经济规模,五粮液品牌价值701.58亿元。大力实施项目推进战略,筑牢经济发展支撑。储备未来五年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000余个,总投资超过6500亿元。宜宾人坚持“拼搏实干、克难攻坚,稳位求效、创新求进”,决心为实现率先崛起、全面建成小康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1]

25年,弹指一挥间,这场改革体现了当时的一种政治勇气和敢于担当,也探索出了宜宾县作为改革名县的发展方向,有机遇、有阻力、有挑战,走出了一条“先行先试,大胆改革”的“封闭式改革”之路[2]

宜宾的改革和发展,留下了太多的惊叹!《半月谈》副总编张正宪为此发了三篇文章《闯过去,前面就是一片天》、《中国将聚焦宜宾》、《宜宾,书写又一个惊叹》,他说,“笔者第一次到宜宾是1996年。宜宾人打响小企业改制第一枪的改革锐气,令人惊叹。第二次去宜宾是2004 年。总发电量超过三峡工程的溪洛渡、向家坝电站即将上马,区域板块撬动在望,“中国将聚焦宜宾”的豪迈气势,同样令人惊叹。前不久,笔者三访宜宾,走进一个个“工业集中区”,感受区县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7.77%的蓬勃气势,领略了一直是‘软肋’的县域经济正在快速崛起的又一个惊叹。”

“风更高,潮再涌。宜宾县域经济令人惊叹的崛起振奋着我,也启示着我:我们在面对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求解东部经济的应对之时,是否还应该看到西部潜藏的热流和希望?我们将西部开发聚焦于大中城市、交通沿线之际,是否应该更多地去关注、去助推西部县域经济的躁动、潮涌?”[3]



[1]宜宾市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

[2]原宜宾县体改办副主任、宜宾县委常委、副县长罗平访谈录音。

[3]《半月谈》20081125《 宜宾,书写又一个惊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