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跟着唐宋诗词游长江(1):戎州(宜宾)

 人在旅途的Gao 2022-01-15
  

        宜宾市处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交汇处。“长江”的名称从宜宾开始,所以宜宾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城”。宜宾也是历史文化名城,有2200多年建城史。秦代,首次在此设置僰道县,治所就在宜宾老城区(三江口)。南朝梁武帝大同十年(544年),平定“夷戎”后,于僰道城设戎州,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戎州”的名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戎州下属的义宾县改为宜宾县,这是历史上首次出现“宜宾”的名称。宋政和四年(1114年),朝廷以戎州、僰道名称不雅,将戎州改为叙州,僰道县改为宜宾县。从此,“叙州”的名称一直沿用到清朝灭亡,“宜宾县”的名称则一直沿用至2018年,改为叙州区。

       唐会昌二年(公元842年)之前,戎州的州治和僰道县治都在岷江和金沙江所夹的三角洲上(三江口),这年的一场大洪水冲毁了城墙和城内的房屋。洪水之后,在上江北选址重建新城,从唐会昌三年(843年)到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的424年时间里,戎州和僰道县(后改称叙州和宜宾县)的治所都设在上江北。南宋末年,蒙古铁骑来袭,上江北宜宾城因地处平坝无险可守,叙州安抚使郭汉杰将叙州和宜宾县治所迁到登高山(又名东山)上抗元。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郭汉杰被迫献城降元,元朝将叙州和宜宾县治所迁回了三江口,此后的明清两代都没有再变动。

       公元1059年冬,苏轼、苏辙兄弟与父亲苏洵第二次一起离开家乡眉州(四川眉山)赴京师汴梁(今河南开封),这次走水路沿岷江而下。他们出嘉州进入戎州界内,首先经过宜宾县。北宋初年的宜宾县治并不在今天的宜宾市,而在今宜宾市东北四十多公里的蕨溪镇宣化坝。苏轼离开家乡后,一路上岷江边都没有大山,经过宜昌县,才看到西岸的高山。他写下了一首《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寒晴不知,远见山上日。朦胧含高峰,晃荡射峭壁。

横云忽飘散,翠树纷历历。行人挹孤光,飞鸟投远碧。

蛮荒谁复爱,秾秀安可适。岂无避世士,高隐炼精魄。

谁能从之游,路有豺虎迹。

苏轼说峻秀的山岭上一定住着避世修行的高人,有心去求教,却又担心出没的虎豹。

        苏轼看到的高山地区,今属于宜宾市屏山县,唐宋时期,属马湖羁糜州,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少数民族自治州,所以苏轼称之为“夷山”。屏山县城原本在金沙江畔的锦屏镇,因为金沙江建设向家坝水库,于是搬迁到了岷江之畔。苏辙跟着他哥哥也写下一首《过宜宾见夷中乱山》:

江流日益深,民语渐已变。岸阔山尽平,连峰远非汉。

惨惨瘴气青,薄薄寒日暖。峰峦若崖石,草木条干短。

遥想彼居人,状类麇鹿窜。何时遂平定,戍卒从此返。

苏辙则说住在这里的居民,时常会遭到蛮族的袭扰,希望能早日平定叛乱,驻守此地的士兵也可以回家。

        公元1177年夏,南宋诗人范成大卸任成都府知府东返都城临安(今浙江杭州),沿岷江而下。他在游记《吴船录》中记述:“甲辰(七月七日)。发下坝。百里,至叙州宣化县。百二十里,至叙州,才亭午。”看来顺流而下船速挺快,清晨从嘉州犍为境内发船,中午就到了叙州(今宜宾)。途中的叙州宣化县就是北宋初年、苏轼诗中的宜宾县。范成大在途中写下一首《宣化道中》:

瘦草萧疏已似秋,盘陀山骨束江流。

两崖若不顽如铁,争得狂澜拍岸休?

诗中说曲折回旋的岷江中激流拍案,看来赶上了夏季洪水,所以船速才这么快吧。

  

        这是位于宜宾岷江北岸旧州坝的“旧州塔”,最迟于公元1109年建成,距今已900多年的历史。塔为四方形砖塔,十三级密檐式,系印缅塔式建筑风格,建在当时戎州(叙州)的西城门外,虽历经无数的战乱风雨,依然保存完好。范成大在船到叙州前,观赏两岸风光,还写下一首《将至叙州》:

乱山满平野,涨水浩大川。

仄径无辙迹,疏林有炊烟。

山农旦烧畬,蛮贾暑荷毡。

穷乡足荒怪,打鼓催我船。

诗句“涨水浩大川”再次表明遇上了夏季洪水。两岸有稀疏的人家,农民在地里劳作,商贩则头顶荷叶遮阳,岸边或船头有人打鼓催船。打鼓催船,大概是船只排队过急流险滩,为安全和告知所使用的信号。

           

        三苏旅行的时间是冬季,正值岷江少水期,所以船速不快。前面苏轼诗中说“远见山上日”,表明过宜宾县时已快日落,因此他们没能赶在天黑前到达戎州,而是到达了距离戎州不远的“牛口”。此处被认为是在今宜宾西边十五公里的思坡镇牛口坝,位于岷江北岸,与岷江中的沙洲(中坝子)之间形成了一个夹河道。苏轼在此写下一首《夜泊牛口》:

日落江雾生,系舟宿牛口。居民偶相聚,三四依古柳。

负薪出深谷,见客喜且售。煮蔬为夜飧,安识肉与酒?

朔风吹茅屋,破壁见星斗。儿女自咿嚘,亦足乐且久。

人生本无事,苦为世味诱。富贵耀吾前,贫贱独难守。

谁知深山子,甘与麋鹿友。置身落蛮荒,生意不自陋。

今予独何者,汲汲强奔走。

咿嚘:象声词,形容人叹息或呻吟声。世味:指功名宦情。生意:指生活或境遇。苏轼看到这里的居民生活凄苦,住破屋又没肉吃,但却能自得其乐不以为苦,而自己则抵受不住仕途和富贵的引诱,急切地要去万里之外的京城寻求功名。苏轼这时二十四岁,虽然三年前进京赶考进士及第,但因母亲去世守孝,还没有做过官,这次进京就将被授官。他的思想此时也还不够成熟,想当然地说人家甘于贫穷。这就像现在也有些人说,农村人口搬迁和城镇化等措施破坏了农村原来的生态风貌,敢情自己离开农村变成了城里人,就希望老乡们还留在原地,自己可以偶尔回去怀怀旧,抒发个乡愁。

        “思坡”这个名称,大概就是从苏东坡的故事传说而来。思坡镇会诗村还有一个景区“会诗沟”,距离牛口坝不远,沟内自然风光美不胜收,有清溪深潭、瀑布龙洞、竹林楼台。传说被贬谪到宜昌的黄庭坚,曾来牛口坝找寻苏轼的踪迹,并浏览会诗沟内的风光。苏辙跟着他哥哥也写下一首《夜泊牛口》:

行过石壁尽,夜泊牛口渚。野老三四家,寒灯照疏树。

见我各无言,倚石但箕踞。水寒双胫长,坏裤不蔽股。

日暮江上归,潜鱼远难捕。稻饭不满盂,饥卧冷彻曙。

安知城市欢,守此田野趣。祇应长冻饥,寒暑不能苦。

苏辙所说则比较中肯,这些乡民安于田野,不知城市的繁华,是因为生活太过贫苦,根本无力走出去。

        宜宾岷江畔的滨江公园中有苏轼和黄庭坚并肩而立的雕像,因淹没在岷江洪水中而成为了全国“网红雕像”。黄庭坚比苏轼小八岁,他对苏轼亦师亦友,但苏轼过宜宾后三十年,黄庭坚才被贬来此地,而苏轼当时已被贬到海南,所以二人不可能同游宜宾。苏轼夜泊牛口,晚上睡不着,起来又写了一首《牛口见月》:

掩窗寂已睡,月脚垂孤光。披衣起周览,飞露洒我裳。

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幽怀耿不寐,四顾独彷徨。

忽忆丙申年,京邑大雨霶。蔡河中央决,横浸国南方。

车马无复见,纷纷操筏郎。新秋忽已晴,九陌尚汪洋。

龙津观夜市,灯火亦煌煌。新月皎如昼,疏星弄寒芒。

不知京国喧,谓是江湖乡。今来牛口渚,见月重凄凉。

却思旧游处,满陌沙尘黄。

丙申年:公元1056年。三年前,当时苏轼与弟辙随父赴京师汴京(今河南开封)应试,遇上了京师地区的一场大雨,京城南部的蔡河涨水决堤,造成一片汪洋,可是市中心的龙津桥夜市依旧热闹非凡。苏轼回想那个时候特别想家,而现在则又思念起京城来了。

        夜泊牛口的第二天,三苏到了戎州城。宋代的戎州城并不在今天的宜宾市区中心,即岷江和金沙江汇合的三角洲,而在岷江北岸的旧州坝,即今天五粮液社区一带。苏轼在此写下一首《戎州》:

乱山围古郡,市易带群蛮。瘦岭春耕少,孤城夜漏闲。

往时边有警,征马去无还。自顷方从化,年来亦款关。

颇能贪汉布,但未脱金镮。何足争强弱?吾民尽玉颜。

苏轼看到这里的农业劳作不多,却集市贸易发达。特别是唐末五代的动乱平定后,蛮夷都归化顺服了,纷纷来到这里进行交易纳税。他们虽然对汉人的纺织品情有独钟,但还是戴着手镯耳环的夷人装扮。最后两句体现了苏轼的大一统和包容情怀,汉人和少数民族干嘛要打来打去?都是大宋王朝的子民,应该和平相处。

        宋代戎州(改名叙州)平静了约三百年,到了南宋末年,元帝国崛起时,动乱再起。位于旧州坝上的叙州城无险可守,多次被蒙古铁骑攻破劫掠,叙州安抚使郭汉杰便在登高山(今宜宾白塔山)上修筑东山城,于1267年将叙州和宜宾县的治所迁入东山城内。今天的白塔山公园内,仍保留有当年遗留下来的部分城墙。

苏辙跟着他哥哥也写下一首《戎州》:

江水通三峡,州城控百蛮。沙昏行旅倦,边静禁军闲。

汉虏更成市,罗纨靳不还。投毡拣精密,换马瘦孱颜。

兀兀头垂髻,团团耳带环。夷声不可会,争利苦间关。

苏辙解释了为什么戎州的集市贸易发达。因为这里地处交通要道,是商品货物的中转集散地,岷江北上是富庶的成都平原,金沙江西通百蛮(各少数民族),长江东去经三峡沟通荆楚。他又细致描绘了一番夷人商贩外貌特征和讨价还价时形态。三苏没有在戎州留下更多的诗歌,似乎逛了逛集市,便登船继续旅途了。

        在今白塔山上的叙州登高城没有坚持多久,大约八年的时间,1275年,叙州安抚使郭汉杰见南宋大势已去,献叙州城向元军投降。不久,元军毁掉了登高山城,将叙州和宜宾县的治所迁回到三角洲上(今宜宾老城区)。至此,从唐会昌二年(842年)遭遇大水,戎州城迁离了433年后,又回到了老地方,只是州名变成了叙州。之后的元、明、清代,叙州城再也没有挪地方。

公元765年夏天,杜甫一家离开成都,沿岷江顺流而下到达戎州,正值荔枝成熟的季节,戎州杨刺史在东楼上款待了诗名远扬的杜甫,杜甫写下一首《宴戎州杨使君东楼》:

胜绝惊身老,情忘发兴奇。

座从歌妓密,乐任主人为。

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

楼高欲愁思,横笛未休吹。

戎州的美景令人惊艳,戎州的主人热情感人,戎州有美酒“重碧春”,又有淡红色的荔枝,只是座上歌妓的横笛吹个不停,让人泛起回家的乡愁。

        宜宾唐代的东楼早无踪迹,明清时期的东楼也只留存下来个地名“东楼街”。既是称为“东楼”,则必在州城的东边面对岷江。2021年,宜宾新建成的东楼,具有唐代建筑风格,位于长江南岸的大溪口公园内,正对长江水道。公元1178年春,南宋诗人陆游离开成都奉诏还朝(杭州),四月时到达叙州,写下《叙州三首》,其一:

画船冲雨入戎州,缥缈山横杜若洲。

须信时平边堠静,传烽夜夜到西楼。

杜若:香草名。最早出自屈原的《楚辞·九歌·湘君》:“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后代的诗人们常用来表达怀人相思的情绪。边堠:古代设置于边地以探望敌情的土堡或烽台。西楼:陆游自注为“州治西楼”,说明叙州的州府被称作“西楼”。这也难怪,宋代州城在今岷江北岸的旧州坝上,若临江建楼,也只能是位于州城之西。

        杜甫的东楼诗中提到了美酒和荔枝,从此让宜宾的两大特产名扬天下。公元1098年春至1100年底,北宋诗人黄庭坚被贬谪在戎州,住了近三年的时间,期间写了很多关于美酒和荔枝的诗词,例如有一首《廖致平送绿荔支为戎州第一,王公权荔支绿酒亦为戎州第一》:

王公权家荔支绿,廖致平家绿荔支。

试倾一杯重碧色,快剥千颗轻红肌。

拨醅蒲萄未足数,堆盘马乳不同时。

谁能同此胜绝味,唯有老杜东楼诗。

黄庭坚盛赞,廖致平家种植的“绿荔枝”可排为戎州第一,王公权家酿造的“荔枝绿”酒也可排为戎州第一。诗的第二联,黄庭坚自注其源于杜甫的《宴戎州东楼》诗句“重碧拈春酒,轻红擘荔枝。”他又说,不是用蒸馏过滤法酿造的葡萄酒无法跟戎州美酒相比,而来自西域的马乳葡萄此时还未上市。

        关于廖致平家种植的“绿荔枝”,如今收藏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中的黄庭坚书法作品《牛口庄题名卷》,记录了他被廖致平邀请去庄园游玩的事:“元符三年(1100年)七月,涪翁自戎州溯流上青衣。廿四日宿廖致平牛口庄,养正置酒弄芳阁,荷衣未尽,莲实可登,投壶奕棋,烧烛夜归。” 黄庭坚有关荔枝的诗词有不少,例如有一首《定风波·荔枝》

晚岁监州闻荔枝。赤英垂坠压阑枝。万里来逢芳意歇。愁绝。满盘空忆去年时。

涧草山花光照坐。春过。等闲桃李又累累。辜负寒泉浸红皱。消瘦。有人花病损香肌。

黄庭坚早就听说戎州荔枝的美名,来到果园想亲手摘荔枝,却没想到,往年结果无数的枝头,今年却不怎么生荔枝,而寻常的桃李却果实累累,这让黄庭坚有些失望了。

        黄庭坚写过一首《安乐泉颂》,其序言说:“锁江安乐泉,水味为僰道第一。姚君玉取以酿酒,甚清而可口,又饮之令人安乐。故予兼二义名之曰'安乐泉’,并为作颂。”安乐泉就在现在的五粮液酒厂内。关于王公权家酿造的“荔枝绿”酒,黄庭坚也有诗《荔支绿颂》,他自注“为王公权作” ,这是一首六言诗:

王墙东之美酒,得妙用于六物。

三危露以为味,荔支绿以为色。

哀白头而投裔,每倾家以继酌。

忘魑魅之躨触,见醉乡之城郭。

扬大夫之拓落,陶徵君之寂寞。

惜此士之殊时,常生尘于樽勺。

墙东:东汉隐士王君公,依靠在墙东贩牛为生,人称“避世墙东王君公”。六物:古书记载酿酒所需之六物,即秫、稻、曲、糵、水、火。”三危:传说中的仙山。投裔:流放边荒之地。躨:盘曲貌。扬大夫:扬雄,汉赋四大家之一,作有小赋《酒箴》。陶徵君:东晋诗人陶渊明,作有诗《饮酒二十首》。黄庭坚称赞王公权家酿造的美酒,有仙露的滋味,有绿荔枝的颜色,就算倾家荡产也要饮,喝了就会忘记那些曾迫害自己的坏人小人,扬雄和陶潜都是古代爱酒之人,可惜他们生在过去,无缘这戎州的美酒。据说,“王公权荔枝绿”曾是宜宾酒的旧名,直到1909年宜宾县晚清举人杨惠泉说此酒是集五粮之精华而成之玉液,遂更名为“五粮液”。

        黄庭坚初到戎州时情绪比较低落,因有了戎州美酒的催化作用,又加上与当地文人墨客的交往增加,他变得豁达开朗起来,开始寄情于宜宾山水之间。他发现岷江北岸催科山下一处巨石裂成的天然峡谷,便仿照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兰亭集会流觞曲水的意境,利用这峡谷的地形和天然泉水,修建了流杯池,建成后常邀约宜宾的文人雅士在此聚会。公元1099年的中秋节后两天(八月十七日),黄庭坚与一帮年轻朋友聚会赏月,写下了他著名的一首词《念奴娇·断虹霁雨》: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

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

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

寒光零乱,为谁遍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

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樽前相属。

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

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他写下序言为:“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张宽夫、孙彦立都应是当地的朋友。醽醁:湖南衡阳县有酃湖,其水湛然绿色,取以酿酒,味甘美,遂以酃渌(醽醁)为酒名。金荷:金质莲花杯。相属:指互相劝酒。霜竹:指笛子。这首词展示出作者面对人生磨难时旷达、倔强、伟岸的襟怀。

        流杯池周围摩岩石壁上留下了黄庭坚、杨升庵等历代名人雅士所留书法石刻100余通,如今流杯池及石刻题记被列为四川省文物保护单位。在以其为中心建成的流杯池公园中,还修建了“涪翁亭”、“涪翁楼”、“山谷祠”、“吊黄楼”等纪念性建筑。黄庭坚在戎州还写下过一首词《诉衷情令·在戎州登临胜景》:

一波才动万波随。蓑笠一钩丝。

锦鳞正在深处,千尺也须垂。

吞又吐,信还疑。上钩迟。

水寒江静,满目青山,载月明归。

这首词的题目全名为:“在戎州登临胜景,未尝不歌'渔父家风’,以谢江山。门生请问:先生家风如何?为拟金华道人作此章。”词牌名“诉衷情”,又名“桃花水”“诉衷情令”“渔父家风”等。金华道人:指唐代词人张志和。曾写过五首《渔父》词,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一阕最有名。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向往摆脱现实束缚,过上独钓江天、泛迹五湖的自由生活。

        黄庭坚刚到戎州时,寄居在州城南边的寺庙“无等院”中,因感前途渺茫,他给自己的住所题名“槁木庵”。第二年因弟弟和家属来访,他又新辟了一处民宅为住所,命名为“任运堂”。黄庭坚来宜宾八十年后,陆游经过此地,来寻访黄庭坚的旧居,并写下《叙州三首》,其二:

文章何罪触雷霆,风雨南溪自醉醒。

八十年间遗老尽,坏堂无壁草青青。

陆游自注:“无等院,山谷故居。”他看到黄庭坚(字山谷)的旧居已经落败,荒草丛生,墙壁倒塌。黄庭坚被贬谪巴蜀的原因,是政敌攻击他编修的《神宗实录》,“擅敢增损,诬毁先帝,为臣不忠,罪不可赦”。所以陆游打抱不平说:“文章何罪触雷霆!”黄庭坚能处乱不惊,保持平和心态,所以陆游又说:“风雨南溪自醉醒。”南溪是叙州下属的一个县。陆游的这两句诗,其实也有说自己的意思在里面,他曾上书建议朝廷北伐,结果被革职;他也曾在成都的南溪(即浣花溪)饮酒买醉。

        锁江亭是宋代戎州的又一处著名景点,《宜宾县志》上记载:“戎州江北,岷江两岸大石屹立,置铁链横截其处,控扼夷羌。锁江亭建于锁江石上,现亭已不见,有'锁江’二字留石上。”宋代锁江铁链大致在今宜宾岷江铁路桥的位置。公元1100年夏,黄庭坚参加了戎州太守刘广之于锁江亭饮宴的聚会,他的朋友李任道在聚会上作有一首“晚饮锁江亭”的诗,黄庭坚和韵作诗《次韵李任道晚饮锁江亭》:

西来雪浪如炰烹,两涯一苇乃可横。

忽思钟陵江十里,白蘋风起縠纹生。

酒杯未觉浮蚁滑,茶鼎已作苍蝇鸣。

归时共须落日尽,亦嫌持盖仆屡更。

一苇:源自《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航之。”后以“一苇”为小船的代称。钟陵:即今江西省南昌市进贤县,这里用来指代作者的家乡(黄庭坚是今江西省修水县人)。浮蚁:酒面上的浮沫,借指酒。黄庭坚说,望着夏日岷江的洪水,波浪汹涌如烧开的沸水,忽然想起家乡平静的湖面,微风习习泛起涟漪。这边一杯酒刚下肚,那边新茶也已煮开,宾主相欢依依不舍,举着大盖伞的仆人换了一拨又一波。

        宜宾市岷江铁路桥建成于1958年,是宜宾市的第一座桥梁。这里江面最窄,两岸都有悬崖巨石作支撑,宋代建横江铁锁,现代建设铁路大桥,看来古今建设者的眼光非常的相似。岷江南岸这边原来还有个建于明代的半边寺,因为修桥而被拆毁了。公元1100年夏,黄庭坚在锁江亭聚会之后还意犹未尽,再次和着李任道原诗的韵脚,一口气又写了三首。同时还将这三首和诗寄给了一起参与聚会的成履中、汲南玉。这里选一首,即《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三为:

锁江亭上一樽酒,山自白云江自横。

李侯短褐有长处,不与俗物同条生。

经术貂蝉续狗尾,文章瓦釜作雷鸣。

古来寒士但守节,夜夜抱关听五更。

李侯:指黄庭坚的朋友李任道,这里有赞美之意,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被人称为李侯。貂蝉续狗尾:源自成语“狗尾貂续”,比喻拿不好的续在好的东西后面。瓦釜作雷鸣:源自成语“瓦釜雷鸣”,比喻庸才显赫。抱关听五更:源自成语“抱关击柝”,指守门打更的小吏。黄庭坚赞扬李任道官职不高,但不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当然这也是自勉。同时他讽刺嘲笑那些不学无术的当朝人士,是对自己的遭遇表达不满。

        宋代宜宾城在今岷江北岸旧州坝上,锁江铁链在动乱年代可以阻挡那些从金沙江过来劫掠的蛮夷部落,和平年代则可以用于拦阻商船进行收税。但自元代开始,宜宾城又重新回到了两江所夹的三角洲上,岷江上的锁江铁链就没有作用而被废弃,不过锁江亭大概历代还都有重建。陆游经过宜宾时,曾来游览锁江亭,并写下《叙州三首》,其三:

楚舵吴樯又远游,浣花行乐梦西州。

千寻铁锁还堪恨,空锁长江不锁愁。

浣花:成都浣花溪,用来指代蜀地。西州:指东晋时期西州城,即古扬州城,用来指代江浙地区。陆游在西蜀度过了六年时光,现在要返回京城杭州和家乡山阴(绍兴),北伐收复故土的愿望一年年落空,自己为此一事无成,所以心底说不尽的愁绪。

        公元1177年七月七日中午时分,南宋诗人范成大船到叙州,第二天早晨离开,就用这半天的时间,他游览了黄庭坚的故居和锁江亭。范成大登临锁江亭,使用黄庭坚的锁江亭诗韵脚,写下一首《七夕至叙州登锁江亭,山谷谪居时屡登此亭有诗四篇,敬用其韵》:

水口故城丘垄平,新亭乃有縆铁横。

归艎击汰若飞渡,一雨彻明秋涨生。

东楼锁江两重客,笔墨当代俱诗鸣。

我来但醉春碧酒,星桥脉脉向三更。

水口故城:指两江所夹的三角洲上有唐代戎州城,唐会昌二年(842年)被一场大洪水所毁。縆铁:大铁索。击汰:拍击水波。东楼锁江两重客:指杜甫的东楼诗、黄庭坚的锁江亭诗。星桥:神话中的七夕鹊桥。关于诗中的“春碧酒”,范成大特别注释说:“郡酝旧名“重碧”,取杜子美东楼诗'重碧酤春酒’之句,余更其名'春碧’,语意便胜。”所谓“郡酝”指本州公家酿的酒。

        公元768年秋,唐代边塞诗人岑参罢任嘉州(今四川乐山)刺史,他打算走水路东返,沿岷江而下再转长江东去,谁知遇上了西蜀动乱。这年夏,泸州刺史杨子琳不满朝廷任命西川节度留后崔宽,领兵攻打成都,失败后退回泸州,聚众反叛并截断了长江航道。岑参本已经走到戎泸之间,泸州那边过不去了,他只好暂时退回到戎州,曾写下一首《阻戎泸间群盗》:

南州林莽深,亡命聚其间。杀人无昏晓,尸积聚江湾。

饿虎衔髑髅,饥乌啄心肝。腥裛滩草死,血流江水殷。

夜雨风萧萧,鬼哭连楚山。三江行人绝,万里无征船。

唯有白鸟飞,空见秋月圆。罢官自南蜀,假道来兹川。

瞻望阳台云,惆怅不敢前。帝乡北近日,泸口南连蛮。

何当遇长房,缩地到京关。愿得随琴高,骑雨向云烟。

明主每忧人,节使恒在边,兵革方御寇,尔恶胡不悛,

吾窃悲尔徒,此生安得全?

岑参题注为:“戊申岁,余罢官东归,属断江路,时淹泊戎州作。”阳台:指三峡。帝乡:指长安。泸口:指泸州,沱江汇入长江之处。长房缩地:传说中化远为近的神仙之术。《神仙传·壶公》载:“费长房有神术,能缩地脉,千里存在,目前宛然,放之復舒如旧也。”琴高骑雨:《列仙传》载,赵人琴高,有仙术,能骑着赤鲤在水中来去。不悛:不知悔改。

        古人一直把岷江作为长江的正源,直到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才认为金沙江应为长江的正源。古代蜀人称宜宾段的长江为外江,称岷江为内江。公元768年秋,岑参行船至宜宾段长江时,曾写下一首《下外江舟怀终南旧居》:

杉冷晓猿悲,楚客心欲绝。孤舟巴山雨,万里阳台月。

水宿已淹时,芦花白如雪。颜容老难赪,把镜悲鬓发。

早年好金丹,方士传口诀。敝庐终南下,久与真侣别。

道书谁更开,药灶烟遂灭。顷来压尘网,安得有仙骨。

岩壑归去来,公卿是何物。

楚客:岑参是江陵(今湖北荆州)人,此自指。淹时:有一段时间了。赪:红色。真侣:谓终南山的道士。岑参离开长安已经三年了,在长江的船中怀念起长安终南山高冠峪的旧居,三十年前岑参兄弟初来长安便建屋于此,并度过了约十年的耕读生活。他想起早年曾跟终南山的道士学道,如今存放在终南山旧居中的道书怕是都落满了尘埃,他打算这次回去要重新捡起来,把功名利禄都抛去。可是,岑参因泸州叛军阻断长江水路,无法回到长安。第二年,退回到成都的岑参,最终病逝于成都旅舍。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