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莱芜分合

 文野 2014-09-22

  8月28日,山东省对外公示了《山东省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城镇化改革被公认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力(310328,基金吧),这一《规划》也将成为山东各地发展的主要路线图。

  在这份《规划》中,作为山东最小的地级市莱芜,显得有点“失落”。在2020年城镇规模结构规划中,唯独莱芜被划在了第三等级,与章丘、胶州、即墨、平度、滕州等县级市同属一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计划体制下,莱芜像许多城市一样,脱离原有母体、单独设市。如今,在市场经济下、在区域不断融合的趋势下,类似的城市将突破行政界限,重新进行融合。此前,山东编制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中,济南—莱芜协作区就是最大亮点。济南要与莱芜实现交通运输、通信、户籍管理、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五个同城化”。

  钢城兴衰

  山东规划城镇化时把莱芜放在第三等级,与县级市同一档,“根本上是因为莱芜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人口数量都不像一个地级市。”参与《规划》论证、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说。

  2013年,莱芜全市实现GDP653.48亿元,常住人口为129.85万。从这两个衡量城市规模的指标来看,莱芜只有一个县的水平。在山东17地市GDP排名中,倒数第二的日照市2013年的GDP为1500.16亿元,超过了莱芜两倍还多。即使在众多县域中超过莱芜者也并非少数,如章丘2013年GDP为755.2亿元,寿光为701.28亿元。

  莱芜,是一个“因钢而建”、“因钢而兴”的城市。

  1958年,莱芜因其丰富的铁矿资源,成为全国重要的炼铁中心。1970年,处于“备战备荒”的考虑,山东省在群山环抱的莱芜县组建了莱芜钢铁厂(以下简称“莱钢”)。1992年,莱芜从泰安市分离,由县级市升格为地级市,辖莱城、钢城两个区。

  20多年以来,尽管莱芜升格为地级市,但始终没有“名副其实”。在莱芜许多当地人,包括莱芜市统计局总统计师吕慎斌看来,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钢铁产业占比过大,城市产业结构单一。

  统计显示,莱芜钢铁产业占整个城市工业增加值55%以上,其中莱钢一家企业的产值就占据了整个钢铁产业的2/3。用电量作为工业经济运行的“晴雨表”,2014年前两个月钢铁产业用电量占整个莱芜市的80.3%。

  有人说,自从建市以来,莱钢以及钢铁产业的起伏决定着莱芜这座钢城的兴衰。“莱钢一感冒,整个莱芜都要打喷嚏”。

  山钢财务公司副总经理闵宪金回忆,1992年,莱芜设立地级市时,莱钢产能尚不足100万吨。自1997年上市融资后,企业规模突飞猛进,城市经济也迅速增长。

  2002年,莱钢产能达到了400万吨。2005年,企业年产140万吨H型钢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当年产量突破1000万吨,成为山东最大的钢厂。2008年,莱钢产能达到顶峰1200万吨。“从2002年至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快速发展,企业也能从中受益。”闵宪金介绍,莱钢利润最高时,每吨钢材5000元,其中就有约1000元的利润,利润率高达25%。很长一段时间,莱钢贡献了莱芜近一半的财政收入。

  从“八五”到“十一五”的20年间,莱钢在莱芜投资近300亿元,带动了泰山钢铁九羊集团等一批民企投建钢厂。在配套充分的情况下,莱钢还带动能源、物流、加工、贸易等相关配套产业370亿元左右。

  莱芜市迎来了历史上发展的黄金期。莱芜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莱芜市全年实现生产总值256.34亿元,比上年增长18.5%、增速全省第一,为1995年以来十年的最高增速。而地方政府一度提出“莱钢想的都知道、莱钢干的都服务、莱钢需要的都支持”这样的口号,竭尽所能为其提供资源和空间。

  然而,2008年风云突变、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中国钢铁全行业陷入亏损,莱芜因无其他支柱产业,城市经济受到拖累,出现了“因钢而衰”的局面。

  从 2009年开始,莱钢股份(600102)仅上半年就亏损近6亿元,2012年全年亏损更是高达近20亿元。直到2014年上半年,莱钢仍然亏损7.7亿元,比前一年同期亏损增加4亿元。

  经济危机下国家产业政策开始调整,淘汰落后产能并转型升级成为钢铁业主基调。莱钢产能从1200万吨锐减至600万吨。在山东钢铁(600022,股吧)业整合中,莱钢股份被划归山东钢铁集团,于2011年正式退市并注销法人资格。

  莱钢衰落、产业萧条裹挟着莱芜经济一蹶不振。一份当地政府内部文件显示,“受主导产业影响,近年来钢城区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短板。2013年,莱芜钢城区财政收入下降14.73%,影响全市增速5个百分点,且较2008年仍然下降17.88%”。

  对于莱芜现实的困境,2014年1月莱芜市统计局一份分析报告直指,多年来莱芜“产业结构单一,‘以钢为纲’的问题始终没有根本解决”。这份报告表示,莱芜过度依赖钢铁产业,导致全市钢铁产业规模过大,产业资本的退出面临巨大的风险和压力。

  从分到合

  事实上,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山东分立设市的不仅仅是莱芜一个,各地的发展呈现出“分”的态势。例如,威海从烟台独立设市,日照从临沂分出,东营把滨州一分为二。

  山东多数分立的城市获得了快速发展,唯独莱芜仍是县级市的规模。2013年东营市GDP达3250.2亿元、超越了滨州,威海2549.69亿元,日照1500.16亿元,莱芜仅有653.5亿元。

  这其中东营与莱芜诸多地方颇为相似。两个城市同一时期建市;莱芜“因钢而兴”,东营“因油而生”,都属工业立市;二者产业结构均较为单一。

  山东省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所所长刘德军对比分析表示,东营沿海、有着区位优势,而莱芜却交通相对不便;石油产业链较长,因是稀缺能源而市场稳定增长,而钢铁产能却严重过剩,原料依赖进口,市场波动剧烈;东营被列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依靠国家政策扶持了多个支柱产业,而莱芜却始终孤悬一处、独立发展,始终“以钢为纲”。最终,东营分立后反而超过了滨州,莱芜却被多个县甩在身后。

  2002年后,中国经济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轨,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由“分”到“合”的趋势。原本分立出来的地级市因为地缘关系又纷纷与原有城市产业相融合。

  东营与滨州共同组成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进入了国家战略层面;“烟威一体化”已写入了各自城市的发展规划;日照与临沂支撑起了“鲁南经济带”。唯独莱芜深入大山之中,四处无靠、孤立无援。

  2013年,山东编制了《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济南—莱芜协作区成为最大的亮点。规划参与者、山东省社科院原副院长郑贵斌透露,协作区只是两个城市协同发展的第一步。未来莱芜与济南同城化趋势将进一步加强。

  与济南融合为一是莱芜经济一次崛起的机遇。按照山东《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济南将把山东另一大钢厂——济南钢铁集团迁来、与莱钢合并,同时重汽等汽车企业也将移师莱芜。由此,莱芜将成为山东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和鲁中钢铁产业基地。

  郑贵斌指出,以前城市的“分”,是因为在计划体制下,莱芜、东营获得相对独立的体制可直接为经济增长、资源开发带来发展动力。如今市场经济中、区域融合背景下,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地区间各种要素不断交换、流动,经济越来越呈现出板块化、一体化的格局,原有行政界限往往会阻碍经济融合发展。

  目前,济莱协作区已在交通、户籍、通讯、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等方面逐步实现同城化。今年8月1日起,济南和莱芜两地通话已取消了长途费和漫游费,今年有望实现区号统一。随着山东城际轨道交通网规划获国家发改委批复,济莱城际铁路建设也纳入议题。同时,济南部分医院、高校已开始向莱芜转移。

(责任编辑:HN02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