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索发现

 山野散士 2014-09-22

                 探索发现——你所不知道的本地美食蒲菜

    今年五月底,初到淮安,当地的朋友便请我到万达广场吃本地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的名菜。我很好奇,问朋友是道什么菜,朋友笑着说等会就知道了。

    很快,一桌琳琅满目的美食上齐了:肉丸、龙虾、平遥豆腐、长鱼段、杂鱼锅贴、砂锅葱段……等等。一番谦让后,朋友夹起砂锅中的一段洁白的葱递给我,说:“尝尝,看味道咋样?”

   “这不是葱吗?难道这里的葱很特别——不辣?”我问。

   “你猜对了!这里的葱还真不辣——甜的!”朋友故作神秘的笑着说。

   “呵呵……我才不信呢!”

    言毕将葱送进嘴里——顿时一股混合着嫩、脆、爽、滑、清甜的神奇感觉从舌尖传来——居然半点辛辣也没有!

   “这是什么葱?味道这么好?”我惊奇的问。

   “呵呵……”朋友笑道,“这可不是葱,这就是我刚才跟你说过的淮安特产上过电视节目《舌尖上的中国》——驰名中外、大名鼎鼎的蒲菜!”

   “哦!”我恍然大悟:“难怪没有葱的辣味呢!”

   “当然了!不是葱哪会有葱的辣味?蒲菜也叫香蒲,是长在沼泽地里能净化水质的一种野生植物。”朋友说,“在淮安这菜又叫抗金菜,可是有历史渊源的哦!”

   “是吗?不妨讲来听听!”我一边大快朵颐一边饶有兴趣的说。

   “这道菜是击鼓抗金的梁红玉发现的——南宋抗金名将韩世忠携夫人梁红玉在淮安一带抗击金兵,把金国的四太子金兀术堵在黄天荡里。金兵虽做困兽斗,但大宋的官兵在韩世忠和梁夫人的率领下不畏牺牲,坚守包围圈,誓将金兵全歼。时间一久,敌我双方的粮草都消耗殆尽。此时,时间就是核武器——谁能坚持到最后谁就是胜利者。宋军在缺乏粮草的情况下只得就地取材——依靠当地富户捐献的少量粮食掺杂野菜充饥。某日,亲自挖野菜的梁红玉错将沼泽地里新长出的嫩蒲菜当野葱采回——食之味道鲜美、消疲解乏,于是传令官兵挖蒲菜当粮食。不料久食后居然发现蒲菜有强身健体之功效——这样一来,宋军不仅解决了粮食问题反而提高了战斗力。而金军则躲在蒲菜丛中挨饿——见势不妙只得偷偷的派兵日夜抢挖,终于挖通了往秦淮河的水路,然后率领大军狼狈逃命。金军溃败后,韩将军的队伍尾追金兵而去,却留下这道菜流传至今。”

   “看来蒲菜不仅是道美味,还充当着爱国主义的精神食粮的角色啊!”我感慨的说。

   “正是!”朋友说,“这道菜的吃法很多,清炒、烩制、做汤都行,既能作主菜也可当佐料,还能做馅料包饺子。”

   “你认识蒲菜不?有机会指给我看看,说不定我湖北孝感的老家也有呢。”我说。

   “认识!等哪天我指给你看!”朋友自豪的说,“很多地方都有蒲菜,不过只有淮安楚州出产的最佳——其他地方的味涩,不能吃。”

   “哦!”我略觉失望,“这么说我老家即使有,也不能吃?”

   “是啊!不过这也不奇怪,岂不闻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嗯,有道理!蒲菜有季节性吗?”

   “有,春季是采蒲的最佳季节,过了这个季节就不能吃了。”

   “我们现在吃的蒲菜是经过冷藏的吗?”

   “是啊!”

    虽然朋友说孝感的蒲菜不能吃让我失望,但我还是充满遐想——美味的蒲菜到底长什么样?

   后来,淮安当地老乡将蒲菜指给我看——这不就是我小时候夏天点着熏蚊子的“蒲草”吗?难道上次我吃的就是这蒲草?难道家乡的蒲草真不能吃?

    附图香蒲1、

    附图香蒲2

    我对家乡的香蒲不能吃的说法耿耿于怀——有些不甘——同样是蒲草,咋孝感的就不能吃呢?!

    中秋节前夕,我从淮安回到孝感——放下行李后便迫不及待的打的回到乡下老家——必须亲自试试家乡的香蒲,看到底能不能吃?!

    9月6号中午11点多钟——也就是槐荫论坛坛友沙风、阿莲飘飘、大海守军、回音壁等七男九女去九龙潭途经程世才将军故居时,我穿上齐膝短裤,赤裸上身,提着篮子,背上铁锹,直奔小时候背着父母偷偷游泳的池塘而去——昔日清澈见底的池塘如今长满了茂密的蒲草——当年对庄稼有害而不得不龟缩于池塘一隅的蒲草如今遍布家乡大大小小的水塘——农民不热衷种田导致大量的田地荒芜,储水的池塘也随之荒废——成了香蒲的天下。

    见儿时红火的农村显出衰落的迹象,心生惆怅。但想到香蒲也是道美味——是家乡人尚未发现的佳肴,遂略觉安慰——我终于可以做家乡第一位吃螃蟹的人了——不对,是家乡第一个吃蒲菜的人!

    我扑通一声跳进水里,在香蒲所没有占领的、狭小的深水区游了两圈——想起童年我与朝夕相处的小伙伴们象群小鸭子在这里快乐的游来游去的情景——如今,他们都去东北抹灰了——曾经宽阔、清澈、热闹的水塘也变得狭窄、浑浊、清冷——寂静的水面只剩我象只掉队的野鸭般孤独的游来游去——突然游兴尽无——唉!物不是人更非啊!

    好在,池塘周边是美味的蒲菜!

    ……

    很快,我挖了二三十棵蒲菜——先挖这么多吧,还不知道能不能吃呢!

    回到家,我坐在凳子上剥除香蒲外层的老叶子——爸爸走进来,好奇的问我弄的是什么。我笑着说,是您常见但从没吃过的野菜。

    附图香蒲3

    爸爸愣了愣,走近,拿起条洁白的香蒲芯仔细看了看,却没认出是啥东西——便咬了一口,说,嗯,蛮甜!

  “蛮甜”两个字让我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楚州以外的香蒲苦涩且不能食用的说法不实!

    我事先跟妈妈交过底,所以她心知肚明——见爸爸不明就里的拿起“蒲草”便咬,不觉莞尔。爸爸见我们母子俩一脸的神秘,便满脸狐疑的走开了。

    随后,妈妈问我香蒲的做法。

    我说,在淮安吃这道菜时,是用砂锅盛着的,估计是在砂锅里炒的。家里没有砂锅,用铁锅炒也未尝不可。我记得淮安的蒲菜用的佐料是瘦肉、香菇、豆腐、豆瓣酱制成的混合末状物——我也喝过这菜做的汤——所以,这菜的做法跟平常的青菜一样,没什么特别的。不过,家里没备淮安做法的调料,清炒也行。我建议最好用五花肉炸油后再与蒲菜混合炒,这样做味道会更好——因为猪油比植物油更香浓、更润口。

    妈妈采纳了我的建议——也许平生第一次做香蒲,担心未熟透会影响味道故炒的时间稍长了些,再加上火力过猛,所以炒出的蒲菜品相不好——没有我在淮安见到的那么鲜嫩。

    待一家三口围坐到餐桌——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嘴馋的我迫不及待的夹了段“蒲草”入口,仔细品尝起来。

   “嗯,嗯,味道不错——嫩、滑、脆、爽!最重要的是,家乡的蒲菜有股原野气息的、芬芳的、神奇的清甜,且回味绵甘!——而淮安的蒲菜回味略涩——孝感蒲菜的味道比淮安的更好!!谁说孝感的蒲菜不能吃?谁说秋季的蒲菜不能吃?看来凡事都得自己亲力亲为的尝试才能得到准确、真实的结论——耳听为虚嘴尝为实!”

    母亲见我满心欢喜的自言自语,便微笑着夹起一截蒲菜尝了尝,然后也连声称赞:“不错,不错!没想到这毫不起眼的蒲草竟这么好味道!”

    ……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孝感这片演绎过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的神奇土地上,随手插根拐杖便能长成参天大树——无论出产的啥都是世上最好的——连淮安人引以为荣的所谓特产——蒲菜,都没有孝感的好!——更别说人了!

    呵呵……

   所以说,我们的家乡孝感绝对是块人杰地灵的宝地,也是块山好水好人好的福地!

                                                                                暂留红尘

                                                                       2014年9月17日夜于江苏淮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