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罗某,男,24岁。工人。2010年12月20日初诊,主诉2年来脱发明显,每天早晨洗脸时常发现大量掉落的头发,以至现在头发日渐稀疏。观其面色垢腻,如罩一层油脂,头发亦感觉油腻。舌质淡红,齿痕明显。舌苔薄白。脉象弦滑缓。印象属于脾气虚弱,湿浊内生,气血不能上荣所致。故治疗以健脾化湿,养血生发立法。处方:当归,熟地黄,川芎,赤芍,制首乌,茯苓,泽泻,党参,山药,陈皮,甘草,牡丹皮。5剂水煎服。同时配合补骨脂酊剂涂擦头皮,2次/天。(含补骨脂,侧柏叶,红花,干姜等)。2011年1月10日复诊,效果明显,晨起洗脸时特别留意,已经只有很少几根脱落的头发。现大便1到2天一次,有时偏干,唇周红肿。舌脉如前。即以前方稍作加减:当归15g,生熟地各15g,川芎10g,赤芍15g,首乌15g,旱莲草15g,茯苓15g,泽泻,丹皮,党参各12g,炙甘草6g,黄连3g。 二,杜某,女,24岁,公务员。2011年10月3日初诊。自诉近半年来脱发增多。发质较干,颜面亦没有明显脂溢的表现。脉细涩数,舌质淡红苔薄白。并无其他不适可供辩证分析之资。详细询问后得知每次月经前,面部容易长痘,或痛或痒,前额眉心部位胀痛,有时大便干燥,排便时肛门疼痛。由此辨证为血虚无以濡养发梢,则干枯易脱。月事者,血气皆聚于冲任之脉,巅顶以上遂虚,故而头痛,阴血虚于内,则浮热外出于阳,颜面则发为痘疮。血虚不足以濡润肠道则便干生痔。脉弦细涩,此正其侯也。随处方如下,养血清热通窍:当归15g,生地15g,制首乌15g,白芍15g,丹皮,槐米,侧柏叶,地榆各10g,旱莲草15g,女贞子15g,枳壳10g,黄连6g,柴胡12g,白芷、川芎10g。5剂煎服。并但用鲜侧柏叶煎水洗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