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茼蒿栽培技术

 不是我的错710 2014-09-22
茼蒿属菊科一二年生蔬菜,又叫蓬蒿、蒿菜、春菊,作一年生栽培,以嫩茎叶供食。它属于半耐寒性蔬菜,喜欢冷凉湿润的气候,对光照要求不严格;茼蒿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和脾胃、利便、清血、养心、清痰润肺、减肥、降脂、降压、助消化、安眠等功效。茼蒿既可在春、秋两季露地栽培,又可在冬季大棚生产,每季可收获3茬,亩产1500公斤左右。
  一、秋茼蒿栽培技术 
  1、茬口安排:秋茼蒿栽培在8-9月份分期播种,也可在10月上旬播种。一般以豆类为前作最为理想,早熟的茄果类次之;还可采用间套作方式栽培,如:秋大棚黄瓜、茄果类蔬菜套种茼蒿;大白菜、茼蒿间套种等高效种植模式。
  2、品种选择:秋茼蒿多选用上海圆叶茼蒿、蒿子秆、花叶茼蒿、板叶茼蒿等优良品种。
  3、整地施肥:茼蒿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但以保水保肥、排灌良好、土质疏松的壤土或沙质壤土为好。基肥一般每亩施腐熟农家肥5000千克、二胺50千克。施完后将地面耙平作畦,畦宽1-1.5米。
  4、播种方法:茼蒿主要有条播和撒播两种方法。露地栽培两种方法均可,播前灌水造墒,水渗下去后均匀播种,播后覆土1.5厘米左右。间套种和保护地栽培多采用条播,即开出深1-1.5厘米的浅沟,行距8-10厘米,沟内撒入种子,覆土后浇水。
  5、田间管理:
  水分管理:播后要保持地面湿润,以利于出苗,苗高3厘米时浇大水,全生育期浇2-3次水,并防止湿度过高。
  追肥管理:旺盛生长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5千克。以后每采收一次要追肥一次,每次亩用尿素10-20千克或硫酸氨15-20千克,以勤施薄肥为好。但下一次采收距上次施肥应该有7-10天以上的间隔期,以确保产品品质。
  6、采收:分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两种,一次性采收是在播后40-50天,苗高20厘米左右,贴地面割收。分期采收有两种方法: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枝割收,隔20-30天再割收一次,以延长供应期。
  二、温室茼蒿栽培技术
  1、选择品种:茼蒿有大叶品种和小叶品种,温室栽培主要选用小叶品种。小叶品种较耐寒、香味浓、嫩枝细、生长快、成熟早,生长期40~50天。
  2、整地施肥:亩用优质农家肥2500~5000公斤、过磷酸钙50~100公斤、碳酸氢铵50公斤,均匀地施于地面,然后深翻2遍,把肥料与土壤充分混匀,搂平后做畦,畦宽1~1.5m,畦内再搂平并轻踩1遍,以防浇水后下陷。
  3、适期播种:北方地区在10月上旬至11月中旬均可播种,如果小雪前在温室内播种,可于春节期间收获。
  播种量:为1~2公斤/亩。
  种子处理:插前3~5天用30℃温水浸泡24小时,淘洗,沥干后晾一下,装入清洁的容器中,放在15~20℃条件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淘洗1遍,3~5天出芽。
  播种:不论干籽播种还是催芽后播种,都可撒播和条播。条播时,在1~1.5m宽的畦内按15~20cm开沟,沟深1cm,在沟内用壶浇水,水渗后在沟内撒籽,然后覆土。撒播时,先隔畦在畦面取土0.5~1cm厚,置于相邻畦内,把畦面搂平,浇透水,水渗后即可撒播种子;再用取出的土均匀覆盖,厚度为1.5cm。
  4、温室管理:
  温度:播种后温度可稍高些,白天20~25℃,夜间15~20℃,4~5天(催芽)或6~7天(干籽)出苗。出苗后棚内温度:白天控制在15~20℃,夜间控制在8~10℃。注意防止高温,温度超过28℃要通风降温,超过30℃对生长不利,光合作用降低或停止,生长受到影响,导致叶片瘦小、纤维增多、品质下降。最低温度要控制在12℃以上,低于此温度要注意防寒,增加防寒设施,以免受冻害或冻死。
  水肥:播种后要保持地面湿润,以利出苗。出苗后一般不浇水,促进根系下扎。湿度大、温度低易发生猝倒病。小苗长出8~10片叶时,选择晴暖天气浇水1次,结合浇水施肥1次,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生长期浇水2~3次,注意每次都要选择睛天进行,水量不能过大,相对湿度控制在95%以下。湿度大时,要选晴天温度较高的中午通风排湿,防止病害的发生。
  苗高3.5cm时,以株、行距各为3.5cm定苗。幼苗期要少浇水,生长中、后期应保持土壤湿润。间苗、定苗和每次采收后,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
  出苗以后要适当控水,6~8片叶以后加强管理,温度控制在18~22℃,保持土壤湿润,促进生长。
  化学除草:播种后、出芽前要及时除草,可亩用25%除草醚0.25~0.5公斤对水60公斤,用喷雾器均匀喷施(施药时要经常搅动药液,以防止药物沉淀而影响效果),或者将所需药物与25公斤细土(或细沙)拌匀后均匀撒于田间。需要注意的是,施药后2天不能浇水,7天内不能锄地。播种时应浇足底水,临近出苗时浇1次齐苗水,出苗后要及时中耕除草。
  5、采收:分一次性采收和分期采收。一次性采收是在播种后40~50天、苗高20cm左右时贴地面割收。分期采收有两种方法,一是疏间采收,二是保留1~2个侧枝割收,每次采收后浇水追肥1次,以促进侧枝萌发生长。隔20~30天可再割收1次。2次采收产量为每亩1000~1500公斤。
  6、病虫防治:
  霜霉病:温度适宜、湿度大时易发生。应加强田间及温室内的温、湿度管理。发病时,可用9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400倍液或58%瑞毒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5~7天喷1次,连喷2~4次。
  病毒病:主要靠蚜虫传播,蚜虫大发生时病情严重。防治病毒病主要靠消灭蚜虫,降低虫口密度,减少传播媒介。发病初期,喷病毒A,500倍液、磷酸二氢钾300倍液、三十烷醇0.5~1mg/公斤混合液。喷药时先把以上3种药剂充分混匀,并做到喷布均匀一致。
  猝倒病:温室栽培茼蒿,主要借水的流动传播。温室内温度低、湿度大、播种过密、光线不足时更易发病。温室内要保持适宜的温度,注意通风排湿。苗期要控制水分,发现病株要及时剔除。温室中栽培要进行土壤消毒,方法是在播种前2~3周,松土浇洒40%福尔马林100倍液,每平方米浇药液3公斤左右,然后用塑料膜覆盖4~5天后揭除塑料膜再次松土,过2周后播种。发现中心病株,可喷75%百菌清500~600倍液、70%代森锰锌500倍液或25%瑞毒霉800~1000倍液。这些药剂要交替使用,5~7天喷1次,连喷3~4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