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明清瓷器鉴定的几大误区

 益运居 2014-09-23

古瓷器鉴定的方式方法很多:有看包浆的、有看使用痕迹的、有看气泡的;也有闻气味的、敲声音的、还有用手摸的。。。。。。等等,不一而足,可谓千奇百怪,且大多秘不示人。有些方式方法虽然也有可取之面,但也难免有些偏颇,不足以全信!断定一件瓷器的新老、年代,必须从器物本身固有的器型、纹饰画工、釉水发色、胎质修足、款识等多方面去综合分析判定,且当以此顺序为基准,不可本末倒置。

古瓷器鉴定主要存在着以下四大误区:



1:包浆说:

包浆也就是物品的历史岁月痕迹,是由于表面长时间接触空气,灰尘、或者经长期的把玩、摩擦而逐渐形成的一种表面皮壳。古董界称之为“包浆”。听上去似乎很有道理,其实不然!我们知道,瓷器发展到明清时期,烧制技术已经相当成熟,烧制温度大多都在1200度以上,而釉料都是使用天然矿物质配制,主要成分是绢云母、石英和长石等,换句话说就是有很大的玻璃成分,其釉面的硬度指数达到7.3左右,也就是说已相当于玉的硬度了,硬度如此之高而又如此光滑润泽的器物表面,是很难形成所谓的“包浆”的,所以明清瓷器鉴定不看包浆。



2:使用痕迹说:


绝大多数的藏友都有一种认识,那就是古瓷器在流通、使用的过程中都会留下一些岁月的沧桑,也就是自然的磨损和使用痕迹。很多人(也包括一部分专家)都把这一点当做判断古瓷器新老的重要标准。其实这也是一个很大的误区。“使用痕迹说”对于国内传世的明清瓷器鉴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也仅仅只能是提供参考,我们知道有些保存条件好的陈设瓷、窖藏瓷、出土或者出水的瓷器都是很难找到使用痕迹的,有收藏瓷器标本经验的朋友就应该深有体会,我们经常见到一些“清三代”的瓷片,甚至是明代的瓷片,虽历经几百年,其釉面依然光洁晶莹,如玉般润泽,找不到一丝的使用痕迹。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说“回流瓷”: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回流瓷由于缺少使用痕迹,被国内很多收藏爱好者和一些鉴定专家否定。其实这是国内外文化差异造成的。我们知道,“回流瓷”大多都是明代晚期到“清三代”的外销瓷,其釉面强度非常高,本身就很难形成使用痕迹,而当时的中国外销瓷在欧洲属于高档奢侈品,在中国属于日用器皿的碗、盘、杯等,他们都当高档艺术品予以陈列,一般都挂在墙上或者用架子摆放观赏。当时的欧洲权贵都以拥有中国瓷器为荣,那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即使少数使用的,也是用个多槽式盘架一个个的竖起来隔开存放,仔细保管。所以回流瓷中,我们常见的盘子缺陷大多都是口沿四周的小磕、剥釉、飞皮或者是冲线。很少见到我们国内传世瓷器上的那种伤痕累累的使用痕迹。



3:气泡说:


气泡是釉水中和胎体内水份及空间气体经高温烧制过程而运动,受到釉面阻挡而在釉中形成的一种小气泡。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疏或密、或死或活、或深或浅、或明或暗。。。。。。变化多端,美轮美奂。众多的瓷器爱好者、鉴定家也是见仁见智、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肯定论者津津乐道,否定论者不屑一顾。其实气泡它就是一种自然现象,在不同的瓷器品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胎质,不同的釉层厚度、不同的火候氛围、不同的窑口工艺、甚至不同的胎体干湿程度,不同的釉水调制方法等等,都会有可能形成不同的气泡形态,肯定论者硬要在这变化不定的气泡中找出点什么规律来作为古瓷器鉴定的依据,恐怕有些牵强。这就和六合彩一样,你硬要说它有些什么规律,那它的规律就是没有规律。



4:蛤蜊光说:

蛤蜊光是釉上彩料由于含金属铅,经长时间氧化而自然溢出的一种七彩光晕。就像一滴煤油漂浮在水面上的那种感觉。一般蛤蜊光紧紧围绕在彩的周围,很细小很均匀的光圈,且有由浓到淡自然溢出的变化,彩浓厚的地方蛤蜊光比较明显,彩薄的地方蛤蜊光也比较淡。蛤蜊光对明清彩瓷有一定的辅助参考价值,但不能作为主要的鉴定依据,因为有些老的彩瓷由于彩料含铅量不大,研磨精细,几百年了也不见出现蛤蜊光,再有就是现在的仿古手段也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一件新出炉的彩瓷十几分钟他就能让它出现“蛤蜊光”。所以有蛤蜊光的瓷器不一定老,没有蛤蜊光的瓷器也不一定新,还是要综合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