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试论痕迹学鉴定中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语言罐头 2016-02-24

         试论痕迹学鉴定中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陶瓷鉴定中传统上使用标型学,即鉴定对象与已有定论的标准器,从造型、纹饰、胎釉、工艺、款识等方面进行比对,从而得出结论。随着鉴定实践的发展,标型学正面临极大的挑战。首先,由于仿制技术的进步,部分高仿品已经很难与标准器相区别。其次,随着越来越多的新窑口或同一窑系不同窑口的发现,传统标型已经不能成为公认的标准。第三,标型学的许多标准带有主观性,如“线条流畅,造型准确”等等,很难量化,很难与科学手段相结合。  传统眼学鉴定中本来就使用痕迹鉴定作为辅助手段。痕迹有许多,常用的有磨损痕迹、老化痕迹、气泡痕迹、土沁痕迹、工艺痕迹、等等。由于痕迹是一种客观存在,容易量化,能够与科学仪器鉴定结合,于是,原本作为鉴定辅助手段的痕迹学鉴定越来越成为古陶瓷鉴定主要手段。如钱宝城、律海明先生的“微观痕迹鉴定”,毛晓富先生的“从标型学到痕迹学”等等。但是各种痕迹与鉴定结论之间的联系非常复杂,理顺其间的关系是痕迹鉴定学健康发展的关键。 

  一、土沁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土沁痕迹主要有土沁痕、土沁味和开片。土沁痕的种类较多,与鉴定结论的关系也比较复杂。土沁痕有釉上的,釉下的。釉上的土沁形状又有蚕屎状,蚯蚓屎状,实际还有许多不可名状。土沁产生的原因和方法也很多。流行的评价是“土沁自然”等模糊的主观感觉。笔者认为,只要下功夫,高仿是能够做到土沁自然的。同时,从实际看,土沁痕的产生与釉的种类,土壤类型,入土位置等等有关,确实有部分出土器就没有土沁痕。所以,釉上土沁对于鉴定只有参考价值。釉下土沁痕鉴定价值较大。以出土云南青瓷和青花瓷论,釉下有钙化斑状土沁的均是老器,也有小部分出土器没有釉下钙化斑。

    土沁味与鉴定结论的关系比较明确。陶器和露胎且胎质较疏松的瓷器,埋藏在野外几年以上(室内或土墙中,因为无水,很难产生土沁味)就会产生土沁味,其味与环境密切相关。如果埋藏地点适当(雨季有水旱集干),再加上古墓中老土,是能够仿制出与出土高古器相似的气味的。至于保持时间,埋藏时间短很容易消失.但是,笔者过手的所有开门的出土高古陶、瓷,均有阴寒的土沁味。所以,土沁味与鉴定结论的关系是:有土沁味的不一定是出土高古器,没有土沁味的一定不是出土高古器。 (也有个别窖藏器没有接触土壤的就没有土沁味).

    陶瓷开片的原因和种类很多。有釉料原因、工艺原因,当然也有时间原因。每一原因都可以单独形成开片。开片的种类有金丝铁线纹、冰裂纹、蟹爪纹、鱼子纹等等。其中鱼子纹与出土器密切相关。瓷器在土中长期经受温差变化,由于部分瓷器胎和釉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就会形成细小的鱼子纹,形状较规则,边缘上翘但不挂手,裂纹中有似乎突起的土沁。这样的开片对与鉴定有较大价值。笔者至今还未看到完全仿像的,但没有证据说一定仿不像。由于釉料原因,部分古古瓷器并不开片。所以,开片与鉴定结论的关系只能是:开出土状鱼子纹的可能是真器,不开片的结果不定。 

 二、磨损痕迹与鉴定结论的关系  磨损痕是最常见的痕迹。磨损痕迹可以分为底足磨损、器身软道和剥釉。底足磨损是民窑实用器中立器(瓶、罐、炉、笔筒等)常见的磨损痕迹。因为这些器物摆放位置较高,器物本身较重,在移动时(如打扫卫生)底足常与桌面摩擦,时间一久,自然有磨损。其痕迹一定在底足的支点上,是非常平滑的平面(因为每一次移动方向不一,力度不一),不能有任何可见的划痕(那是人工磨痕)。由于不能保证每一件器物都在使用,可能存在长期不动的东西。所以,有真正底足磨损的是老器,没有底足磨损结论不定。

    器身软道是圆器(碗、盘等)和立器器身的磨损。圆器内外壁在使用中常与异物接触(筷子、洗碗布等),时间一久就会产生划痕。立器器身向上斜面,常常落满灰尘,灰尘有腐蚀性,抹布一擦就产生划痕。真正的软道都是方向不一、深浅不一的,划痕上有黄黑的熟旧颜色。人工仿制软道常使用砂纸或斫子,或是方向一致或是机械啄痕,表面常有玻璃渣的感觉。与底足磨损一样,老器没有使用就没有软道。所以,有真正软道的是老器,没有软道结论不定。

    剥釉在出土器和实用器上都可能产生。鱼子纹开片再往下发展就可能产生剥釉,其位置不定,形状不规则,边缘呈立体齿状,周围釉也容易剥落。实用器剥釉一般发生在口沿,或是由于磕碰,或是工艺所致。明末清初的粉口或酱釉口都容易发生剥釉。根据标本分析,并不是所有老器都有剥釉现象,并且行内人称,高仿剥釉痕肉眼很难分辨,剥釉痕迹在鉴定上只有参考价值。

  三、老化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常见的老化痕迹有包浆、蛤蜊光、胎釉老化等等。包浆就是常说的“宝光内蕴”,其原因是釉面的氧化和釉层内部分子结构的变化。理论上讲,任何瓷器只要与空气接触都会氧化,没有包浆的器物是新器,有包浆“宝光内蕴”的器物就是老器。“宝光内蕴”可以仿制到眼学难以区分,那么从眼学角度,包浆痕迹与结论的关系就成了有包浆“宝光内蕴”的器物可能是老器,没有包浆的器物是新器。 

    蛤蜊光是粉彩、五彩等釉上低温彩瓷老化的表现,是岁月使助融剂铅扩散的结果,表现在彩周围及白色底釉上呈现彩虹状色带。蛤蜊光可以仿制在彩上,很难仿制在底釉上,在彩釉周围成自然晕散状基本不可能;部分确定的老器没有蛤蜊光(可能与烧造温度和底釉成分有关);五十年以内的新器绝无真正蛤蜊光。因此可以说,有真正蛤蜊光者是老器,无蛤蜊光不定。

    胎釉老化是器物内外因素与时间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各种表现形式,例如陶胎、高古瓷胎的酥化,釉上彩彩的斑状剥落等等。各品种的老化表现不一,很难一一列举,但一定有老化(库出官窑也有老化,但肉眼很难观察到)。由于不能保证在眼学范围内,将高仿老化与真正老化区分开。所以,老化痕迹与结论的关系是,有老化痕迹的可能是老器,完全没有老化痕迹的是新器。

四、气泡痕迹。气泡痕迹是微观鉴定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许多实战人士感兴趣的,但为多数专家所不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气泡痕迹与结论之间关系不清。  釉层内气泡痕迹可以分为气泡大小、密度,气泡变色、破裂等等。气泡的成因众说纷纭,一般认为与温度和釉料配方有关。柴窑温度不均衡形成大小不均,排列稀疏的气泡。实验证明,气泡形成与釉料配方有关(同一器物,同窑烧造,每一面釉料配方不同,结果有的有气泡,有的无气泡,气泡大小、疏密也不同)。据考察,高仿多用柴窑烧造,就是气窑的话,气泡大小、疏密也是可控的。但是当代低仿和实用器,其气泡呈均衡小而密状态。所以气泡大小、密度与鉴定结论的关系是,气泡大小、密度对断定器物的真只有参考价值,对断定器物的假有决定意义。 

    气泡变色、破裂有两种情况,一种表层气泡破裂后变色,这可以是化学腐蚀或机械方式使气泡破裂后浸泡的结果。另一种是釉层内部气泡变黄、变黑并且有粉状物,这是气泡自然老化的表现,任何高仿都难以有选择的对釉层内部气泡进行这样的处理。所以,釉层内部气泡变黄、变黑并且有粉状物者是老器,而气泡破裂及破裂后变色对鉴定的意义不大。

  五、工艺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陶瓷的工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经过几千年发展,陶瓷工艺已经非常丰富,如成型工艺就有手捏、盘筑、慢轮、快轮、模制、灌浆等等。器型、釉色等也随着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但工艺与鉴定结论的关系却比较简单。因为技术总是越来越先进,模仿大多数过去的工艺在技术上没有什么困难。当然,手工的熟练程度,部分失传的工艺另作别论。但是从眼学角度看,下了功夫的高仿在工艺上是很难分辨的。并且许多工艺在边远地区会流传很久,如盘筑法成型工艺直到现在云南边疆地区仍在使用。所以,符合古代工艺特征的不一定是老器。从另一个角度看,许多陶瓷工艺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在一定地区,过了那个时代,该工艺就被淘汰了。所以,不具有某时代特定工艺特征的,一定不是某时代器物。

    综上所述,痕迹与鉴定结论之间的联系多种多样,同一器物可以有多种痕迹。仔细分析、归纳它们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出相对准确的结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在眼学范围内,尚没有一种痕迹能够达到有之则真,无之则假的程度,如果哪位老师有这方面研究,则收藏界幸甚!  没有成熟的理论就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没有统一的鉴定标准就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没有权威的鉴定机构就没有规范的收藏市场。  试论痕迹学鉴定中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试论痕迹学鉴定中痕迹与结论的关系

    以上两件瓷器釉上的土沁形状有蚕屎状,蚯蚓屎状.左面是局部放大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