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文学期待更多掘宝人

 苏迷 2014-09-23
民间文学期待更多掘宝人
 
 
  本报记者 张丫
  日前,吴文化学者、苏州民间文艺家潘君明的新书《苏州民间采风集》举行了首发式。这本约70万字的民间文学集成,收录了民间传说、故事和歌谣等近四百篇(首),是作者几十年来深入各地采风、收集、记录下来的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本《苏州民间采风集》集历史典故、生活趣事、风俗传统、文化知识和民间工艺于一体,带有多彩的吴文化特色、深厚的吴文化积淀和和谐的吴文化气氛,是研究吴文化的重要资料。

  苏州民间故事
  就像一颗颗珍珠

  中国的民间传说故事可谓丰富多彩,这种民间口头叙事文学,是人民群众的艺术创作,凝聚着本土民间文化的精华。它像散落在民间的颗颗珍珠,被人们喜爱着、传颂着,而潘君明就像是串起这颗颗珍珠的拾宝人、掘宝人。
  “我开始搜集民间文学作品的时间,是从我父亲那里开始的,那时大概只有十多岁,如今算算要有60多年了。”今年78虚岁的潘君明说,自幼喜爱民间传说故事的他,生长在常熟梅里珍门农村,大树下听故事是童年挥之不去的美好记忆。“夏天的夜晚,我挤在大人们中间,细细听父老乡亲讲故事、讲笑话,一直讲到三更半夜。我父亲也特别会说故事,他阅历深、知识面广,肚子里的故事讲不完。”他的父亲潘生,在1998年被列入江苏省民间故事讲述家名录。潘君明说,苏州民间故事多不胜数,小时从父辈身上就可见一斑,也就是从幼小心灵感受到灿烂民间文学的那一刻开始,搜集民间文学作品、记录民间传说故事、传颂吴地传统文化,成为他一生的追求。
  “苏州民间文学作品之多,究其原因,主要是苏州名胜古迹多、历史名人多。这些名胜古迹和历史名人几乎 都 有 传说,而且有的还不只一个。”潘君明为了全面地记录这些民间口头文学,工作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几乎都用在了这上面。“我任何时候都可以搜集,喝茶、喝酒时,乘车走路时,任何时间、任何场所都是我的搜集地。”他还总结了一套搜集办法,“以故事引故事”,“先把我知道的故事讲给对方听,产生了共鸣,或者勾起了他的故事瘾,他会说‘你说的这个人我也知道他的故事,我也会讲。’我就能饱听一番了。”
  潘君明就是这样“跑到哪里、说到哪里、听到哪里、记到哪里”,他曾经列了一个计划,每月搜集两篇故事,一年搜集了二十四篇,坚持了近三十年。他主编了《苏州民间故事大全》(12册),“这些故事假如一天讲一个,可以讲五年。”苏州民间文学这片沃土滋养着他这个有心人,反过来,他的这些整理、记录、编著,又让吴地文化更加的厚实、丰满。

  传递吴地人文正能量

  这本《苏州民间采风集》中的故事大多来源于苏州民间,是苏州人讲苏州人的故事,但也有极少数是来自外地的采风,比如在北京采集的唐伯虎的故事《画虎退强人》和《红烛图》,是由河南画家王永刚讲述的。”在北京听到这两个故事,我真的很惊讶。“潘君明说,他疑惑地问王永刚,”怎么河南也有唐伯虎的传说?对方说,‘怎么没有,都是家乡的老人告诉我们的’。“
  潘君明因为这小小的细节惊诧、自豪,“在历史上吴地文化不仅璀璨,而且影响深远,唐伯虎应该最典型的代表吧。”他热爱家乡、深受家乡文化熏陶,为明史中仅有260多字介绍的唐寅抱不平,“如此有影响力的书画名家,描述竟然只有短短十几行,太单薄了。”潘君明在民间采风中特别留意唐伯虎的故事,曾于1993年12月出版了《唐伯虎外传》 单行本,收录了传说故事50篇,近十万字,内容十分丰富,通过时间节点,呈现了唐伯虎从幼年、中年到老年的生活状况,成为弥补历史人物正史不足的重要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此次出版的《苏州民间采风集》不仅收录了《唐伯虎外传》里的传说,同时又重新编撰,增加了许多新的故事。
  “许多野史或正史上,对唐伯虎的描述要么寥寥数笔,要么不务正业。而在苏州民间,他的故事流传甚广,在民众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力,而且在民间传说中,唐伯虎是一个刻苦、努力、上进的青年,有着侠义心肠。”比如《拜师学画》、《出师》的故事等,对现代人都有正面、积极的引导。潘君明说,人们都说唐伯虎“自称”是风流才子,尤其喜欢流连“花间”,以点秋香最为著名,然而在过去那个时代,风流是“英俊杰出,有才华而不拘礼节”之意,并不是指现在的男女故事。“我为唐伯虎立传,是想为他正名,还他一个本来面目。同时也希望通过民间传说故事,传递历史人物、吴地人文的正能量。”
  在这本书中,一个个人物,一篇篇故事,无不透露出苏州人杰地灵、群彦汪洋的历史和深厚灿烂的吴文化。“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智慧,无论是走到群众中间,还是阅读民间文学,都能让人开眼界、长见识。”

  希望出现更多民间文学掘宝人

  “有句话说,‘高手在民间’,民间就是一座宝库,有许多宝贝,等着人们去发掘。”潘君明说,在他走入民间,听那些口口相传的传说故事之后,他好像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宝藏。这个“宝藏”内容之丰富,情节之离奇,语言之生动,出人意料又令人惊叹。“这些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期待着更多人去挖掘、保护、传颂,如果不用心搜集、整理,也许很快就消失了。”他说,特别是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流传于民间的版本与正史有一定的区别,有的甚至相反。“民众是最公平的,老百姓心中有杆秤。”有些可以补充正史的不足,对后人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希望苏州文艺界的有志之士,能够深入民间,发掘民间珍宝。不单单只有文学,还有戏曲、音乐等等许多民间遗宝。”
  阅读《苏州民间采风集》,除了历史人物故事,还有动植物传说、风俗传说、食品传说和事物起源传说,简直要“考倒”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要过年?”“为什么要玩龙灯?”“八月半为什么要吃月饼?”……一个个贴近当下生活的问题真让人招架不住,立即抓住了人们的好奇心,吸引着读者一读为快。这本书不仅故事引人入胜,作者本人也是一本书。
  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潘君明陆续编写、出版书籍,民间文学类20多本,诗歌散文楹联类18本,还有许多监狱学相关书籍。为什么会讲到监狱学?因为他本职是政法干部、一级警督,从警40年。“研究中国监狱史学和研究苏州民间文学,就像是电视机换频道一样,要会调整思维。两者的共同点,都是为人民群众服务。”潘君明说,“一个人活在世界上,不能白活,要为社会做点贡献,如果有能力,应该留点文字资料,给后人看看。”
  潘君明说,吴文化的内含实在太丰富了,掘宝半个多世纪远远不够。新书刚刚出版,他手上又排好了时间表,《笔底撷英》 散文集排版已经结束,元旦期间或将与读者见面。“明年还有一本《苏州诗咏一千首》,也已在排校之中。”现代人都在问“时间去哪儿了”,潘老却说人人都有24个小时,关键看你如何安排。“民间文学是我一生中最亲密的伙伴,能够相依相伴不外乎两个原因,乐此不疲和坚持不懈,半途而废定是事事无成。”就如书中《三上焦山》的唐伯虎一样,治学做事都要有一股韧劲,方成自己人生的“掘宝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