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股市七大骗(五)

 读书如品茶 2014-09-23

目的很简单:

第一,可以使散户朋友少上当;

第二,散户如果全不上当了,骗子也就没了市场,骗子没了市场,中国的股市也许就能好点了.

第三,散户朋友们知道了骗子的常用手法,也就增加了获利的机会.

因此,希望您能静心看完,避免在别人摔倒过的地方自己摔倒.

管理学上讲:你比别人失误少,你就离成功近.

 

今天是第五篇:

上市公司骗.

其实,对股民来说,最具杀伤力的就是上市公司骗.

一,上市公司是最优秀的公司吗?

如果是抢答,估计很多人会回答:是.

错.

最优秀的公司一般不会上市.

我们所说的公司一盘要具备两条:

1,管理优秀;

2,利润丰厚.

道理很简单,如果企业的利润非常大,如果你是股东,你愿意和别人分享你的利润吗?

上市公司,就是股份公司,即然是股份公司,一旦上市,就意味着你的利润必须要给其它股东分享.不仅在中国,即使在全球也是这样,有不少非常赚钱的公司并不上市.美国的纳斯达克也是一群饿急眼的公司在争着上市.我们光看到报导那些赚钱翻番的公司,却不知道,有不少公司倒掉了.包括中国的网易,当时也跌到面值一元以下,差点退市.

假设,你是一家公司的股东,你们企业的利润是每年50%,80%,甚至更多,除非你喝高了或者是起猛了,你是不会上市的.你愿意最大程度地把利润全让自己独享受,怎么可能在企业成长最快时,利润最大时,让别人去拿走你应得的一部分呢?

因此,上市公司一般是遇到想找钱时,或者自己手里的钱不够花时,才被迫上市,上市的目的不是来学雷锋的,是来找钱的.

二,上市公司的先天不足

中国的国企,是吃财政长大的.过去,不考核利润,只考虑产值,因此,很多企业非常高兴这么考核,他们可以吃财政拨款,时间一久,企业把财政给吃穷了,中国的财政部长成了赤字部长.没办法,国家规定:企业不能再吃财政了.但是,由于中国长期党政不分,你不让我吃财政,我就改吃银行.企业不负责任地向银行贷款,反正到时候还不上来时,会有政府出面来帮助.因此,中国的银行,基本上已经被吃到资不抵债.国家迫于无奈,开始限制企业吃银行了,对银行加大了考核,企业从银行再也贷不出不用还的钱了.

老天爷饿不死瞎眼的鸟,股市出来了.

一些聪明的"企业家",地方政府官员发现股市是一块沃土,这里的钱比财政好,吃财政,吃不好了,影响升官;吃银行,不管怎么着,都要还利息;而吃股市,股民从来不提意见,不用付息,不用担责.

上海人推出了老八股.折腾了这么多年,老八股,老是老了,但就是长不大.股民一批又一批地为它做了贡献;

北京人推出了天桥商场,城乡贸易中心,北京旅行车厂等遇到巨大的困难的公司上市.北京的这几家公司,一个比一个困难.天桥商场,地处北京南城,是一个经济相当落后的地区,这里的商业发展非常慢,即使到了今天,他所处的南城,仍然是北京的落后地区.为了解决企业困难,领导让他上市了;城乡贸易中心,当时就是一个村办企业,什么管理也没有,地理位置,交通等都非常不好;北旅就更说不过去了,前身是做北京130卡车车箱的公司,每年产十几辆面包车,除了嗽叭不爱响,其它部件都爱响.上市没几年就倒掉了.天桥商场也改名了.城乡,到现在还是一个高档人群不爱去,低端客户不敢去,像一个大集市的商场.如果你想拍电影,找20年前的场景,到这里也能轻松找到.

 既然谁都知道公司上市是"唐僧肉'所以,上市成了一些官员手里的权钱交易筹码,十几年前一位女部长,就是因为操纵楚地一家公司上市,案发被免职.后来,业内对她的评价是:胆太大,手法太明显.

确实,在中国的股票市场上,赚大钱的上市公司(专指个人)有的是,一般大家不会笑话谁因操纵上市公司而下台,反而笑话的是其手法如何.

也就是说,在这个市场上,你可以张开大口去吞吃巨款,只要你"方法"得当",你不仅仅不会被骂,还会因此而受到尊重,甚至会有人专门花大钱请你指教.

所以,在中国股市上市,业内称为讲故事.

比的不是企业的业绩,比的是谁的故事讲得好.

笔者认识不少上市公司的高管,其中有些上市公司,在十几年前,业务飞速发展,他们不上市,最近却通过各种关系上市成功,我问他们的负责人:为什么这个时候选择上市了?上的还是中小板,这才能捞几个钱?

他的回答是:没办法,现在业务不好做,利润下滑得厉害,股东需要套现,最好的办法就是上市.

三,上市公司目的不纯

没有一家上市公司是为了给股民回报而要求上市的.

就如同人都是贪的,这一命题永远正确一样.

上市公司不是来学雷锋的,不是来救济谁的,它的目的很单纯,这也就有了它在上市前要编很多好听的故事,让大家感觉买了它的股票,就等于买了金矿.

比如,十几年前的四川长虹,其老板倪润峰太知道自己的企业在管理上,在经营上,在人事上都出了大问题,但他还要对股民说:什么时候买四川长虹都是正确,什么时候卖都是错误.

如果听信了他的话,你的亏损达到90%.

中国石油,在海外发行股票时,用最低价向国外投资者发行”感情”股,而在向国内民众发行时,则是超高价”爱国股”,结果才有了:你再做坏事,就让你买中国石油.

要知道倪只是国企的领导,他骗你还是”为了企业”,一些个体公司上市,则是骗你没商量了.由于各种原因,目前的一些中小板,创业板的企业来源于个体私有,这个群体鱼龙混杂,什么从物都有,有的是想干点事,更多的,来股市就是来圈钱的.他们的企业如果是高盈利的企业,那么,他肯定不上市.

现在为什么要上市?就是因为缺钱.

如果只是企业缺钱,那还在可容忍范围内,但是,更多的企业,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管理者是为了自己及其它股东脱身而来.

以创业板而论,这个板块应该是给那些高成长的科技公司提供一个平台.但是,现在什么企业都可以通过这个板块上市.而且这个板块清一色是私企大本营.他们的创业者中,有不少人天生就是敢于挑战法律的人物,因为他们胆大,他们才能在政策的高压线下找到生存之路;比这些人略高明一点的,是那些总是钻法律空子的人,只要法律没说清楚的,或者有限制不明的地方,他们都敢去挑战.正因此,在创业板要解禁前,大卫反复提醒投资者:远离创业板.大卫甚至把这个板块称为垃圾板.为什么它要跌,就是因为两个原因:

第一,  它不值这么多钱;

第二,  它的原始股东要开始套现了.为什么最近创业板的管理者纷纷辞职?是他们在钻政策的空子.如果他们留下来当高管,虽然每年能有几十万,上百万的年薪,但是,他们的股票在套限时是有比例限制的,如果辞职,则可以不受限制,他们可以全抛.为什么要全抛,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股票已经绝对高估了,不值了.再不抛就没有机会了.所以,宁愿放弃优惠的工作,也要辞职抛股票.

主力很精,他们前期把这个板块炒高.但是,他们知道这个板块什么真东西也没有.上市的时候,就是把一个小公司,一个只有几千万的公司,"做"成了几亿的公司,原始股东即使按他们的原始股,每股一元卖,也能赚钱,现在炒到每股几十,一百以上,他们最了解公司的价值,他们对钱的渴望比任何人都强烈,他们肯定会尽可能多的把手里的股票都抛高.他们才不在乎今后还是不是大股东,今后有没有股份.这个公司和他们没关系他们都不怕.

那么,可能有人会问,这样的公司怎么能上市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

创业板是个形象工程.为了确保它能"成功",有关部门给各券商下了死任务,要求他们必须要开发多少多少客户.所以,在那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发现,券商整天动员自己的客户开通创业板.

更怪的是,他们要完成上级任何,还要"推责",还非要散户签什么"协议',让你自己承诺,你什么都知道.让散户自己承担全部责任.玩得真够怪的.

为了完成任务,发审委也要突击了:

1,      发审委不可能是全才,他们也有自己不了解,不清楚的.包括时间不够的,甚至包括能力不够的,”走眼”的.一下上市这么多,他们只能将就着"通过"了;

2,      各行各业,当权力失去控制时,就会出事,发审委的人,也不全是证监会的,也有好多人是聘任的,他们也不是神,和我们大家一样,也天生具有贪心.因此,在条件成熟时,谁能保他们就能"出污泥而不染"?

3,      主板那么多年,虽然成熟了,不也是上了一批烂企业吗,不也是出了一些事吗?谁敢保创业板的发审委成员就真的全是业务精,全是只有公心,没有私心?

如果真是这样,为什么有的公司A券商保荐时不过,换个B券商,马上就过?为什么B券商的要价要比A高几倍?要的是什么钱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围绕上市的"公关"公司能大把收钱,并能长期生存?

猜测的事,咱们不说,要承担法律责任.

就拿公开的,王益操纵某公司上市,全过程,就没有人没发现这个公司不符合上市条件?没有人没发现,这家公司不正常?为什么一路没有人说:NO?

是机制出了问题,还是人出了问题,或者是二者均有?

足球界,为几万,几十万,南勇,谢亚龙等人能把国家利益和几代人的追求都牺牲.咱证券业真的就那么干净???面对比他们大几十倍,几百倍的金钱不动心????

四,不给回报的公司

全世界都没有比中国上市公司更不对股民负责的了.股民为什么要买你的股票?是因为他认为你的企业不错,投你的股票能得到分红.但是,中国的上市公司中,有几家愿意给股东分红呢?

甚至有不少公司从来不分红,即使分红的公司,也是分给少得可怜的一点钱.如果想投资,那么,靠分红是根本实现不了的.因此,中国的股民,和中国股市上的主力都只做投机.靠通过炒股票来赚钱.所以就有了大卫所一直强调的中国股市没有价值一说.

那么,上市公司不给股东—投资者回报,它给的是什么呢?

第一,配股.上市公司要想圈钱,不可能只是圈一次,他们既然知道中国股民的钱好圈,因此,就会想办法不断去圈.虽然不给你回报,但是却经常推出配股方案,最常见的是10配3,即每十股配三股.对上市公司来说,这等于再次吸钱.一般股民不懂,认为配股价比较低,我等于低位买股了,其实不然,配股一旦上市,您还要除权,一除权,等于您回到了新低点.你其实什么也没有得到,只有上市公司得到了真实的现金.

有人要问,有的上市公司不是十送十吗?那怎么理解人家要圈钱?

其实道理很简单,现在的股本太小,圈不了多少钱.要等大一些了再圈.比如,现在是一亿的总股票,十送十,不就成了二亿,如果再十送十,是不是就是四亿?

好了,送你的股其实不是钱,还要除权,一除权,其实你等于归零.但是对上市公司而言,它的总股票扩大到四亿了.如果它再十配三,第股配股价10元,等于1.2亿股,等于12亿.如果它一亿股时,按此比例配,才能拿到多少钱呢?三亿.

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

中国股市上也没有善良的送钱公司.等着它日后向你要钱吧.它”志在高远”,要的是大钱.

第二,关联交易.上市公司一般都是通过某些公司改制或剥离后上市的,大股东除了拥有这家上市公司外,它还有其它的公司,因此,他会通过多种方式再次圈上市公司的钱.比如:

1,上市公司要进的原料需要从他的公司购买,他们的品质不好,价格却很高,等于上市公司为他自己的公司解决了后顾之忧,让它不仅仅是得到了安全,还得到了高利润.上市公司它是大股东,它进谁的货,是由它决定的,你散户没有发言权;

2,上市公司要销售给它的公司.有的上市公司的产品在市场上有竞争力,但是,大股东强行让它把产品”卖”给自己的公司,这种卖,绝对不是帮上市公司,而以很低的价格来剥削上市公司;

3,让上市公司为自己承担风险.最常见的是让上市公司为自己的公司担保,一旦自己的公司不想还银行的钱了,上市公司就要承担担保责任,去替它还;

4,无偿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上市公司有钱,大股东或者是因为资信不好,或者是因为担心贷款利息,不想或不能自己贷款时,便把上市公司的钱拿来自己长期使用.

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同意呢?

上市公司是大股东的公司,人事权,财权被大股东控制,上市公司不敢不从.因此,就有了更过火的事情发生:

坑上市公司

1,大家都听说过资产置换.一般还爱将此视为利好.但却不知道,企业在上市时,为了保证报表好看,是把不良资产剥离了,留下的相对还算是优良资产.他手里的资产全是不怎么机关报的资产.比如,有个大型石化公司上市时,把几个主要盈利的工厂打包上市,而把政工,生活后勤等放在母公司,即存续公司.

那么,企业还有什么好资产可供置换的呢?

或者说,企业凭什么要把好资产给你置换进来呢?既然赚钱,大股东为什么要给你?看看近期的相关报导吧:

在王宝林担任董事长期间,承德露露不仅在购买无形资产方面吃了四年的“哑巴亏”,还在购买露露集团一事中受损颇重

2,和庄家合谋骗散户

主力在吃进某只股票时,都会和上市公司联系.在低位时,上市公司发布的全是利空的消息,让散户觉得没有希望纷纷割肉出局.等散户全走了,主力吃够了,便开始拉升,等到它拉到高位时,就会让上市公司出利好消息.你看吧,全是振奋人心的消息.散户一激动,又追高进来了,主力的筹码全抛给了散户.实现胜利大逃亡.如果谁不信,可以看看很多股票是不是都是这样.

那么,上市公司为什么要为主力服务呢?

不外乎这样几条:

1,收黑钱,办黑事.

收了主力的钱.主力想买通他们是很容易的,给他一笔巨大数字的钱,让他去做什么,它都去做,中国股市有不少这样的公司;

2,送黑钱,办黑事

有时,上市公司也会送钱与人.他自己想高位配股,便买通主力达成协议,把股票从低位拉起来,一路上按主力的要求发布利空和利好.包括买通写研究报告的分析师,买通一些媒体和黑股评.他们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得非常好,让散户根本看不出来.把一只不怎么样的破股票,说成是一只黑马股,大牛股.本来,每股配股价三元都难以发行的股票,这么一炒,十三元都有人抢着要.上市公司就又收了一大把免费钱.

3,相互做庄.

不少上市公司,主营业绩不好,但是,炒股却不错.他们不能自己炒自己的股票,所以便与其它上市公司勾结,相互炒.你炒我的,我炒你的,把股价炒高了,卖给散户了,虽然主力巨亏,但是,帐上却非常好看.太有中国特色了.

 

五不买自己熟悉的公司

中国的股民都有个习惯:不近买自己熟悉的公司.

为什么呢,因为自己家的亲戚在这家公司,自己了解这个公司,知道业绩不怎么样,管理也不怎么样,所以坚决不买.但是,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公司,却爱买.

燕化高新上市前,人们为怎么起名想了很多,有人建议叫燕化材料厂.有人建议叫燕山催化剂,最后,有高人支招:叫燕化高新好.

刚上市时,当地企业的不少员工手里有原始股,他们知道这家公司不是什么技术特别高的公司,就是生产催化剂的小公司,所以,在二十元以下,该公司员工认为赚大了(他们的成本是一元)把股票全抛了.可外面的人不知道.当时,上市的高新公司不多,加上燕化两字,深圳市场各路资金群起炒,使这只股票跟到天花板上了.燕化职工的回答是;疯了.

当然,最后,这只股票套了不少人(不是燕化,是主力).

同样的道理,大家都认为自己身边的公司是违规上市的,是个破公司,而却全都相信别的公司是好的,所以,纷纷去炒别的公司.

再说一个精典的例子:

券商总要写分析报告,告诉散户什么股应关注(先不管它准不准,骗人与否),但是,大家是否注意过这样一个现象:他们从来,或者基本不推荐券商股.

是同行是怨家的原因吗?

不是.

他们自己身处其中,他们有时,在头脑正常思维时,和散户的思维方式是一样的.他们知道券商的困难有多大,知道业绩在下滑,所以,他们不敢推荐.他们对这个行业太了解了.

但是,换成别的自己不了解的行业和公司时,他们不管出于什么原因,特别敢推荐.

 

好了,写得太多了.本来还有很多.但是,毕竟这里是博客,不是论文发表地,加上写多了,大家看着也累,不如先写这么多.大家如果有什么想法和要求,我们还可以再聊.

当然,写这么多,不是要吓散户.而是告诉您这里有坑,小心为上.不要被”价值’投资愚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