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

 水瓶座的书柜 2014-09-23

国歌 -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

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被国家的政府和人民认为能代表该国家政府和人民意志的乐曲。一般来说它们都带有爱国主义色彩。威武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原为抗战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曲。由著名词作家田汉作词,人民音乐家聂耳作曲。

基本信息

  • 中文名称

    国歌

  • 外文名称

    national anthem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义勇军进行曲》

  • 美利坚合众国国歌

    《星条旗永不落》

  • 苏联国歌

    《牢不可破的联盟》

 
  • 日本国歌

    《君之代》

  • 俄罗斯联邦国歌

    《俄罗斯,我们神圣的祖国》

  • 加拿大国歌

    《哦!加拿大》

  • 欧洲联盟

    《Europe Anthem》

  • 巴西国歌

    《Hino Nacional Brasileiro》

目录
展开

1 国歌统计

国歌国歌

所谓国歌,就是代表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精神斗志、战斗历程或宏伟目标,代表全国人民的心声,也可以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历史的缩影。一般用于是国家间的访问、政府的大型会议或一切组织的开幕式或闭幕式。

最古老的国歌是荷兰的《威廉·凡·那叟》(Wilhelmus van Nassouwe),1568年被制定为国歌。

最长的国歌是孟加拉国的国歌《金色的孟加拉》(Amar Sonar Bangla),长142小节。

歌词最多的国歌:希腊的《自由颂》(?μνο? ει? την Ελευθερ?αν),长158段。但实际上,只有前两段被正式订为国歌歌词。

最短国歌:日本的《君之代》(君が代) 

使用最多语言的国歌:南非《南非的呐喊》(Nkosi Sikelel' iAfrika),歌词使用了南非最常使用的五种语言:科萨语(第一节前两行),祖鲁语(第一节后两行),梭托语(第二节),南非语(第三节)和英语(第四节)。

被借用的最多:英国的《天佑吾王》,1745年第一次演奏,1825年公订为国歌。瑞士、沙俄以及其他20多个国家都曾使用过此曲谱。

只有曲没有歌词,无法演唱的国歌:西班牙的国歌《皇家进行曲》(Marcha Real),原是首军乐,后来成为西班牙国歌,无歌词。

《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中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主题曲,在抗日战争期间广为流传。

填得最多国歌的作词家:印度诗人泰戈尔曾为印度和孟加拉国国歌作词。

2 使用场合

国歌在许多场合使用。国定假日常演奏。体育竞赛也常用。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锦标赛颁发奖牌时,演奏金牌得主国国歌。在有些国家,学校会对学生演奏国歌。在其他国家戏院和电影院在放映前演奏国歌。在美国许多体育赛事开赛前都会演奏美国国歌。许多电视台早上开播前和夜间停播后演奏国歌。

3 国歌历史

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出现国歌的国家。1569年,荷兰人民为抵抗西班牙统治者的统治与压迫,高唱《威廉·凡·那叟》(奥兰治的威廉)冲向敌人,并战胜了西班牙统治者。荷兰人民对这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十分地热爱。后来,这首歌曲便成了荷兰的国歌。从此以后,许多国家也争相模仿,制定出自己国家的国歌。

4 国歌文化

世界各国的国歌有很多而且各不相同,有的是民族斗争的产物,有的是和平时代的赞歌,有的描写自己国家的自然风光和地理环境,有的则叙述国家古老的历史。英国国歌《天佑女王》,歌词来自圣经;法国国歌原名《莱茵河军团战歌》。1792年,革命士兵马赛一团高唱这首战歌进军巴黎,所以被叫做《马赛曲》,1795年被法国革命政府定为国歌;美国国歌《星条旗》,用的是《安纳克利翁在天宫》的旋律。

5 中国国歌

5.1 《普天乐》

国歌国歌

受西方国家的影响,清末著名外交家曾纪泽出使英、法,1880年兼任驻俄公使时提出谱写国歌的建议,并亲自谱写了《普天乐》歌曲,作为“国乐”草案上呈朝廷,但未获 批准,可是在海外外交仪式上已作为清朝国歌在演奏。由于歌的节奏缓慢,缺乏雄壮气魄,常常受到批评。

部分歌词:

一统旧江山,

亚细亚文明古国四千年!

最可叹:犹太、印度与波兰,

亡国恨,谈之心寒!

5.2 《李中堂乐》

1896年(光绪二十二年),清政府派遣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以外交特使的身份,赴西欧和俄国访问,因为要在欢迎仪式上演奏来宾的国歌,所以找了一首王建的七绝诗加以改编,配以古曲(《茉莉花》),临时作为国歌,后来成为清朝对外场合之代国歌。称《李中堂乐》。

金殿当头紫阁重,仙人掌上玉芙蓉,

太平天子朝天日,五色云车驾六龙。

5.3 《颂龙旗》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颂龙旗》,清朝官员们就用这首军歌权代国歌。

于斯万年,亚东大帝国!

山岳纵横独立帜,江河漫延文明波;

四百兆民神明胄,地大物产博。

扬我黄龙帝国徽,唱我帝国歌!

歌词里面的“兆”过去表示一百万

5.4 《巩金瓯》

第一首官方国歌

1911年10月4日(宣统三年八月十三日)清政府“谕旨颁行”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首国歌《巩金瓯》,严复作词,名义上溥侗谱曲,曲谱实际来自康熙时期的皇室音乐,郭曾炘修订。歌词是文言文。中华民国否认《巩金瓯》曾经是国歌。

巩金瓯,承天帱,民物欣凫藻,

喜同袍,清时幸遭。

真熙皞,帝国苍穹保,

天高高,海滔滔。

5.5 《五旗共和歌》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蔡元培对公众征求国歌,后来颁布中华民国临时国歌,由沈恩孚作词、沈彭年谱曲的国歌拟稿,歌名《五旗共和歌》。

亚东开化中国早,

揖美追欧,

旧邦新造。

飘扬五色旗,

民国荣光,

锦绣山河普照。

我同胞,

鼓舞文明,

世界和平永保。

5.6 《中华雄立宇宙间》

袁世凯于1915年5月23日总统令颁采用,王露作曲,荫昌作词。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绵连,

共和五族开尧天,

亿万年。

袁世凯称帝后,于同年12月19日改用下面歌词:

中华雄立宇宙间,

廓八埏,

华胄来从昆仑巅,

江湖浩荡山绵连,

勋华揖让开尧天,

亿万年。

5.7 《卿云歌》

卿云歌分为第一次及第二次两版本,两版本词均取自尚书大传虞舜篇。

第一次卿云歌为1913年4月8日第一届正式国会开会典礼时暂用临时国歌,后两句为汪荣宝所添加,让·奥士东(Jean Hautstont)谱曲。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时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

1916年,袁世凯下台,北洋政府当政,于1919年将《尚书》中的《卿云歌》配上乐曲作为国歌,是为第二次卿云歌。

卿云烂兮,

糺缦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日月光华,

旦复旦兮。

5.8 《国民革命歌》

国民革命歌由黄埔军官学校军官廖干五所作,1926年7月1日发布。其旋律与著名童谣《两只老虎》(即广东童谣“打开蚊帐”,原曲为Frère Jacques)相同。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努力国民革命,努力国民革命,

齐奋斗,齐奋斗。

工农学兵,工农学兵,

大联合!大联合!

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帝国主义,

齐奋斗,齐奋斗。

打倒列强,打倒列强,

除军阀,除军阀;

国民革命成功,国民革命成功,

齐欢唱,齐欢唱。

5.9 《中华民国国歌》

《中华民国国歌》,又名《三民主义歌》。歌词由中国国民党党员胡汉民、戴季陶、廖仲恺、邵元冲合作作词。首次出自民国十三年6月16日孙中山先生在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开学典礼中,对该校师生之训词。

北伐成功后,中国国民党选择以此训词为党歌并公开征求伴随音乐。程懋筠的作曲在139名参赛者获胜,得到500银圆奖金。

1930年3月24日,许多国民党人提议使用党歌作为国歌。由于反对使用一党标志代表全国,所以设立国歌编制研究委员会,后该委员会支持国民党党歌。1937年6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批准提案,该年正式成为中华民国的国歌。

《中华民国国歌》在1936年柏林奥运会被选择为世界的最佳的国歌。

三民主义,吾党所宗,以建民国,以进大同。

咨尔多士,为民前锋;夙夜匪懈,主义是从。

矢勤矢勇,必信必忠;一心一德,贯彻始终。

5.10 《中华民国国旗歌》

《中华民国国旗歌》,是由戴传贤作词,黄自谱曲。它是在升降中华民国国旗时特别演奏的歌曲,在中华台北队在国际体育竞赛得金牌时,由于政治因素只能演奏此“国旗歌”而非“国歌”。

目前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并未单独制作国旗歌,升降国旗演奏国歌,中华台北的情况属于少数例外。而由于国际间关于“一个中国”的争论,大多数国家及国际组织选择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为1949年后(或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取代台湾蒋介石集团在联合国大会的席位后)中国的代表,中华民国国歌在与“中华民国”无“邦交”的国际场合无法演奏。国旗歌遂成为被国际奥委会等单位接受的替代方案。由于在台澎金马地区,升降“国旗”亦使用国旗歌,所以国际组织的替代案中华台北也予以接受。

山川壮丽、物产丰隆,炎黄世胄,东亚称雄。

毋自暴自弃,毋故步自封,光我民族,促进大同。

创业维艰,缅怀诸先烈,守成不易,莫徒务近功。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同心同德,贯彻始终,青天白日满地红。

5.11 《国际歌》

此歌曲诞生于巴黎公社运动时期,由公社领导人欧仁·鲍迪埃作词,早期使用法国大革命时期战歌《马赛曲》旋律,后来由工人作曲家皮埃尔·狄盖特为其谱曲。是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中流行的一首战歌。《国际歌》传入中国非常曲折,先是译成俄罗斯语,再由瞿秋白译成汉语。国共合作破裂后建立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权采用此歌为国歌。至今依然激励了无数人。

歌词:

段一:

起来,饥寒交迫的奴隶,起来,全世界受苦的人!

满腔的热血已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

旧世界打个落花流水,奴隶们起来起来!

不要说我们一无所有,我们要做天下的主人!

段二:

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

我们要夺回劳动果实,让思想冲破牢笼。

快把那炉火烧的通红,趁热打铁才能成功!

段三:

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一切归劳动者所有,哪能容得寄生虫!

最可恨那些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一旦把他们消灭干净,鲜红的太阳照遍全球!

副歌: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这是最后的斗争,团结起来到明天,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5.12 《义勇军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1935年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原是电影《风云儿女》的插歌,1949年定为代国歌,1982年正式定为国歌。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

起来!起来!起来!

我们万众一心,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

前进!前进!进!

根据马叙伦的提议,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都、纪年、国歌、国旗的决议》,通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未正式制定前,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文化大革命”时期,词作者田汉被指控为叛徒下狱,国歌遂变成纯演奏曲,一般情况下均不再高唱国歌。这段时间,《东方红》成为实际的国歌。至文革结束后,1978年3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集体填词的《义勇军进行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歌词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简谱/五线谱)前进!各民族英雄的人民!

伟大的共产党,领导我们继续长征!

万众一心奔向共产主义明天,

建设祖国保卫祖国英勇的斗争。

前进!前进!前进!

我们千秋万代,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高举毛泽东旗帜,前进!

前进!前进!进!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田汉冤案获平反,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决议,撤销1978年3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歌词,恢复原《义勇军进行曲》之词、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2004年3月14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正式将《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写入宪法修正案。(第四章第一百三十六条第二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