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捧读菲华诗人和权先生的诗集《你是否抚触到衣襟上被亲吻的痕迹》,都会为之精短冼炼的诗行所深深吸引。和权先生的诗创风格简洁朴素,蕴涵丰富,隽永而充实着对社会对生活的深刻体察,在世界华文诗坛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并受到各国诗界同仁普遍的关注和赞誉。这一切,都与和权先生旺盛的诗心、勤奋的笔耕和执着诗艺的个性分不开。他始终用勤劳的双手丈量着人与人之间心灵的距离,为繁荣华文诗创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因而他的诗在较多国家和地区赢得广泛的读者,是有着深厚基础的。 我特别喜欢和权先生一首题为《彩笔与诗集》的小诗:“我是小女儿/书包里的/一盒彩笔/她可以随意/绘出/心中想要的/景致。 小女儿是我/书台上的/一本诗集/读了千百遍/发现/愈读愈有/味。”这首诗取材较为自然,联想和映衬的处理都恰如其分,耐读性较强,且能给人予绵甜的回味。在我为人之父的五六个年头,儿女们的一嗔一怒、一颦一笑都深刻牵动着我的心臆,我虽然也曾以长女和幼子的单名为题写过诗,但与和权先生的这首诗相形之下,就深感自愧弗如了。 纵览和权先生的这部诗歌专著,不难看出他在诗创技艺的许多方面确实具有着独到的艺术个性。他的创作视野是多方位的,而且对待事物具有准确、客观的细致把握,与读者之间的心灵共鸣确已做到了十分默契的程度,这些都是和权先生通向成功之路的必然条件。 和权先生的诗,有不少是借喻咏物来说明人生的存在价值同社会世俗观念矛盾的,如《瀑布》一诗: 太阳说:/“瀑布哟/真是自甘堕落。”/白云/也异口同声地说:/“瀑布哟/不求上进/看它,一直向下奔腾。”/瀑布不做声/继续向下奔腾/奔腾呀奔腾/奔向干涸的河床/ 河床就出现了成群的游鱼/奔向干旱的田地/ 田地就长出了金黄的稻穗/奔向大海/ 大海啊/ 就没有搁浅的船儿 这首诗就是通过对瀑布向下奔涌这一事物的吟咏,借喻太阳、白云对瀑布的种种成见,揭示传统世俗的陈规陋习对事物发展进程的干扰和阻挠。而对“瀑布不做声/继续向下奔腾”和因之产生的社会效果的讴歌,进一步赞颂了忍辱负重,敢于向恶势力挑战,敢于向命运挑战的时代精神。整首诗比兴和借喻的处理手法十分高明,留给读者的思索回味也是深沉的。再如《地球》一诗: 即使所有的人/看不到/我心中的烈焰/却只看见/我脸上永不融化的/雪/也无所谓 我之外,/尚有满天的/诗/在没有人看到的内里/闪烁 这首诗虽然着笔的触点仅是诗人自己的情感渲泻,但在写作技巧上,与《瀑布》一诗异曲同工,具有一种既凄迷而又浪漫的双重情调,有较强的感召力。 和权先生诗作的第二个特点是,作者具有多愁善感的个性,他的思绪可以经由任意一种事物对灵感的偶然撞击而展开,《饭锅》《衣架》《岁月》和《老丐》等诗,都是在这一个性驱使下的会心之作。尤其以《伊甸园》一诗写得最为精妙,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中精品: 激昂慷慨/他们把数十万/孩子 送上/大沙漠战场 全世界与我/何以/竟相信一具具尸袋/能叠成 伊甸园 于此,我们不仅可以一览无余地窥视和权先生情真意切的内心世界,还能清楚地感悟到他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厌恶战争、热爱和平的民族气节,并为他博大的情怀所感动。 随时随地,和权先生都能于平凡而细小的着眼点上找到创作题材,《锅铲》《伞》《针》《一张照片》等,都是从人们很容易忽略的事物中寻找灵感,抒发成篇的,而且谋篇布局显得自然贴切,丝毫没有生硬的痕迹。 完臻的意象织缀和深刻的意境朝向,发人深思,是和权先生诗歌特点的又一个重要方面。《钟》《水迹》《冰》《崖谷》等诗,都在诗集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地平线》一诗的结尾,诗人以简炼的笔力将这两种典型特征挥发到了相当的高度: 此刻,与地平线遥遥相对/纵我的心/已冷如升起的山月/我仍独行 短短的四行诗,足可以看出意象营建的严谨和细腻,像一幅画展现在读者眼前,在与读者心灵产生默契的瞬间,已将不惜忍辱负重执着地寻求理想前景的思想意识转移给读者,留给读者的思索空间十分广阔,情感效应也是立竿见影的。 诗集中还有较多的作品是以淡淡的哀婉情怀,表达对故国家园无比热爱与钟贞的。和权先生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菲华诗人,而且是一位杰出的爱国主义诗人,他热爱自己文明悠久的祖国,热爱自己的根,同时也深深地眷念自己漂泊穷途的异乡热土。他把心割裂成两条沐风的飘带,用繁杂而丰富的人生体验苦呤着同样一种破碎的肤色,并且时常将海外赤子对明月故乡的深切思念挥洒在字里行间,构成了永不枯竭的创作主题。诗集中这一主题的作品俯首可拾,《某夜》《中秋》《千岛》《大与小》《木偶》等等,不胜枚举,并且都写得十分优秀。特别是《橘子的话》一首,通过橘子的移植来自喻漂泊的艰辛,紧紧扣住读者的心扉,与读者的心脉互通达到了最佳程度。 咱们恒是一粒粒/酸酸的桔仔/分不清/生长的土地/是故乡/还是异乡 想到祖先/移植海外以前/原是甜蜜的/而今已然一代酸过一代 只不知/子孙们/将更酸涩/成啥味道。 总之,和权先生是一位诗心不泯的歌者,他紧攥手中的笔,勤奋地穿行在万象之林,穿行在心与手之间。他对世界华文诗歌创作技艺交流与发展的贡献是巨大的,他将一腔挚爱和火一样的激情默默奉献给人类,并且不惜在踽踽蹒跚的人生道路上披荆斩棘,他的进取精神值得我辈缪斯之圣役长此奉为楷模。在结束此文时,谨引和权先生诗集《你是否抚触到衣襟上被亲吻的痕迹》一书题跋,以飨读者: 浮沉了半生/随波逐流/有时不免怀疑/我的自由式/是否正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