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 嘉兴秀州中学北京校友会 钱立新
![]() 截止 2013年底,全世界已拥有高速铁路新线的国家和地区已有14个,亚、非、拉美的许多国家都已规划要修建高铁,目前全世界新建的高速铁路总里程约为23700公里,而其中,中国新建高速铁路里程已达10723公里,位居世界高速铁路新线里程之首位。一、 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战略考虑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能源少、尤其是石油资源,交通要求量极大,自1964年日本首次建成东海道新干线,日本、法、德、意、西等国相继建成高速铁路,几十年的运营经验表明高速铁路有六大优势: 1、能耗低,可不用战略性能源——石油,每人公里能耗之比:高速铁路为1;小汽车为5.3;飞机为5.6。 2、环境污染少,高速列车无废气排放。 3、占用土地小,中国耕地面积只有18亿亩,高速铁路占地只是高速公路的1/4。 4、运输能力大,是航空的10倍,高速公路的5倍。 5、高速、安全、正点、舒适,现在1300公里以内坐高铁比坐飞机省时,正点率高。 6、节约旅行时间,可以创造社会价值,具有社会效益。 正是考虑上述6大优势,中国决定全力发展高速铁路。 二、中国发展高速铁路的步骤 早在1990年,经过国内众多专家的详细论证,铁道部当时已决定以发展高速,主载作为中国铁路的发展方向。其发展高速铁路的步骤为: 1、1990年全面进行铁路既有线路大提速,作为中国发展高速的“练兵”阶段,从技术、工程实施、人才培养多方面为高速铁路修建的运营作充分准备。最终在全国六大干线上开行160公里/时的提速列车,所有技术都在自主创新基础上实现。同时正式向国家申请“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立项。 2、1995年国家正式批准建设京沪高速铁路,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和铁道勘测设计院带头,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的全部选线设计。开始了限制性工程——如南京长江大桥的设计施工,铁道部设立重大研究项目200余项。包括高速铁路基础。线路无砟轨道、桥渠、隧道,高速动车组“大白鲨号”首次设计研究等,取得自主创新的一系列成果。1996年底开始对京沪高速铁路采用轮轨技术还是磁悬浮技术进行了专门的比较研究,为此京沪高速铁路项目处于暂停状态。
![]() 3 、1997年起铁道部主要进行高速客运专线和高速动车组深化研究及设计。第一条高速客运专线秦皇岛——沈阳于2001年开通,最高试验速度可达350公里/时(包括接能网)。2000年第一列250公里/时高速动车组“先锋号”建成,试验速度达292公里/时;2002年第一列270公里/时高速动车组“中华之星号”建成,试验速度达321公里/时。这里全是自主创新研制成功的科研成果。4、2004年中国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国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国掀起了大规模修建高速铁路的热潮,全国26条高速铁路全面开工。国家的最大的财力、物力、人力支持高铁的兴建。考虑到高速铁路在几年内将大量建成。高速动车组需求量极大。决定在全世界范围招标。从庞巴迪、日立集团、西门子、阿尔斯通集团引进了4种高速动车组技术,分别是“Regena”取名CRH-1,“E2”取名为CRH-2,“ICE-3”取名CRH-3,“ETR600”取名CRH-5,由中国的四家机车车辆主机厂:庞巴迪一四分厂、四分厂、唐山厂、长客厂负责消化吸收制造。 5、2008年中国国务院正式批准京沪高速铁路采用轮轨技术,并恢复施工建设,同时国务院又下达重点科研项目,由铁路部、科技部共同联合进行自主设计的350---400公里/时高速动车组的研究。目前有望在近期取得成果。 三、中国高速铁路的技术进展。 1、中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 中国是个地形复杂,人口众多,气候多变的大国。高速铁路建设技术面临各种难题。中国高速铁路建设中解决了软土地基、湿陷性黄土地基、冻土地基、膨胀土地基,溶洞区的防止路基下沉的技术;解决了大江大河上修建高速钢桥,高速混凝土桥的各项技术(如长江大桥至南京大桥,武汉天兴洲两用大桥等等);解决了高速隧道防止微气压波的技术;解决了无砟轨道,无缝线路,高速道岔等无缝技术;解决了高速轨道高精度铺设和测量技术。 2、中国高速动车组制造技术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上每天有上千列高速动车组在运营,这些动车组均是在引进技术基础上由中国自主制造的。在牵引创立,车轴架结构,制动补充,网络控制,噪声防御,受电力电流等一系列无缝技术上均有突破。 3、中国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控制技术 通过高速铁路调度中心的调度集中关注,实现了用CTCS系统(列控系统)保障了列车安全运行。CTCS补充由中国自主创新研制成功。 4、中国高速铁路的环境保护 修建中绕避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等生态敏感区,沿线绿化,与自然人文环境协调,路基护坡用植物保护,沿线为减少噪声,设立先进的声屏障墙防护。 5、中国高速铁路的旅客服务系统 车站设计高大通透、开敞,实现多功能交通枢纽功用。体现地域文化特征。如北京南站、南京南站、曲阜车站。 高速铁路客票补充:包括车站票务系统、互联网购票系统、电话订票系统、列车票务系统、电子支付系统、手机订票系统,实现最先进的、可以落实到每一个座位的客票预订预售系统。 四、中国高速铁路规划目标 2008年国务院在“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修订方案中要求:2020年中国的铁路里程达12万公里以上,复线率50%,电化率60%以上,高速铁路达1.6万公里以上,形成连接所有省会和5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覆盖90%人口,并建成总里程达5万公里的快速客运网。 2014年8月24日 钱立新简介: 1941年生,浙江嘉兴人,1958年秀州中学高中毕业,1964年上海交通大学机车车辆系毕业,进入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机车车辆研究所历任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等职。1981——1983年在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进修,分别随S.Kwmar教授、Willson教授进行“牵引观看和制动观看”,“摩擦系”的研究,在国际、国内发表相关论文。1984年代表中国铁道部在华盛顿美国铁路协会参加美、加、中、南非、澳大利亚5国筹建国际主载铁路协会(IHHA)工作,是9位筹建者之一。在国际铁路联盟(VIC)中曾代表中国铁路出任技术指导委员会的委员。 1990---1998年任铁道部提速专家组组长,在技术上负责全国铁路大提速的试验和技术标准制定工作。1998年后任铁道部高速总体组负责人,实施高速铁路总体技术研究和组织工作,负责主编《世界高速铁路技术》一书,被国际铁路专家评为“世界最新最全的告诉铁路技术书籍”(日本通乡省次官大直正人语),获2000年第19届中国图书奖。2000年后任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及其他各种奖项多项。 |
|
来自: ygx2001 > 《未命名永远难忘的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