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道路 墨脱不再是“高原孤岛” 2013年10月13日,墨脱公路正式竣工通车,结束了墨脱作为“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的历史。而在3000公里外的广东湛江,一个身材魁梧、肤色黝黑的汉子看着电视新闻画面,热泪盈眶。 这个流泪的汉子就是吕雨。 一切要从2007年7月12日说起。当时,吕雨第一次进入墨脱,便见识了什么叫“生死墨脱路”:徒步翻过4300米高的嘎隆拉雪山,穿越142公里的“天路”,腿走肿了,脚磨烂了,经过4天跋涉才到达墨脱。
![]()
每次出入墨脱至少要5天,碰上泥石流,甚至会被困一个月。8个乡镇中仅1个镇通车,近的走一天,远的走一个月。当地物资材料靠人背马驮,成本高昂,一个鸡蛋卖5元,一只鸡150元,一吨水泥要卖3000元,而墨脱年财政收入仅100多万元,年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 担任墨脱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的吕雨发誓,一定要摘掉“全国唯一不通公路的县”帽子,争取上级启动重修波密到墨脱县城的墨脱公路。 在他的主持下,墨脱成立了公路建设领导小组。要促成墨脱公路开工,必须通过交通部的审批,可是,墨脱太难进了,交通运输部派人来考察恐难以成行,而且当时部里对是否修建墨脱公路仍存争论。 如何向外界展示墨脱的情况?吕雨想到了拍纪录片!他自学摄像技术,在林芝地区电视台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主导拍摄了《墨脱人民的期盼》,真实地记录下了墨脱的现实处境及群众对修路的渴望。 纪录片感人至深,不少交通运输部领导看后眼泪直流。 加上吕雨和同事们不懈的沟通和呼吁,墨脱公路最终得以正式立项,国家投资9.7亿元,于2008年10月开工建设,5年后,终于修通。吕雨曾12次穿越的生死线成为历史,墨脱人民有了通往外界的便捷通道。 墨脱还有史上第一条硬底化乡道——湛江路。2008年,吕雨争取到湛江市委市政府的资金支持,将墨脱县城通往附近乡镇德兴乡的一条泥路进行了硬底化,方便了周边居民的出行。 清晨,墨脱大地云雾缭绕,辣椒、蒜苗、水稻等农作物的叶片上带着露珠,在高原气候的滋养下,长势喜人——今日墨脱,这样的场景再熟悉不过,而这源自于6年前吕雨带去的“一把种子”。 2007年,吕雨到墨脱后发现,尽管当地土壤肥沃、地势开阔,但多数农民还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