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若鱼o 2014-09-24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源自  太子头上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直面挫折 学习描写

 1.什么是描写?

 

描是描绘,写是摹写。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

 

写文章,只有通过描写,才能做到“绘声绘色”“活灵活现”“栩栩如生”“历历在目”“惟妙惟肖”。这是因为作者通过具体的形象化的语言写人、状物,把客观对象写得有声、有色、有味、有形,使人有如临其境、如睹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如见其色、如历其事的感觉。

 

2.描写的分类

 

从描写的对象分,一般分为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和场面描写。

 

人物描写,主要有语言描写、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对比描写等。

 

环境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方法有:移步换景法、逐层递进法、直接描写、间接描写、主观描写、客观描写、运用联想比喻的描写等。

 

场面描写。场面,一般指由人物活动构成的生活画面,有时也泛指一定场合的情景。所以,描述场面主要是写人的活动,写人物之间的关系。

 

3.描写的方法

 

写文章离不开写人。写人要把人物写鲜活,要写得有血有肉。怎样才能把笔下的人物写鲜活呢?下面就介绍将笔下人物写鲜活的“五大绝招”:

 

第一招:正面描写。正面描写是把镜头直接对准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或写肖像,或写语言,或写动作,或写心理。正面描写最忌平淡,忌拖沓,须形神俱备,生气勃勃。写肖像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要善于抓住特征,生动逼真,以形传神,刻画思想性格。如《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准确而逼真地写出人物的语言,能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写语言要切合人物的身份,要个性化,否则难以表现内心世界。老舍在《我怎样学习语言》中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对话巧妙,无需描写人物的模样,就能使读者好像目睹了说话的那些人。鲁迅的《聪明人和傻子和奴才》,通篇是对话描写,通过对话,聪明人、傻子、奴才这三种人的思想性格活脱脱地被端到读者面前。直接写心理,不能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要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使人物的思想性格得以深刻揭示。如鲁迅的《一件小事》,当作品中的“我”看到车夫送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霎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地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藏着的‘小’来。”按正常的视觉形象,应该是近大远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一反正常的视觉形象,是“愈走愈大”,用连续转动的镜头更换画面,突出车夫形象的高大。“大”形成威压,榨出“小”,在纯真的车夫面前,“我”自惭形秽。这种内心活动的直接描写,深刻地揭示了一名知识分子在“一件小事”中心灵的震动和觉醒,对“我”思想性格的塑造起灵魂作用。

 

第二招:侧面描写。侧面描写是着意写对象的周围事物,或以物衬物,或以景物烘托人物,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使所描绘的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侧面描写对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须慎加选择,要选择确能起烘托作用或产生对比效果的事物,忌一般化,无明显特点的事物。如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美貌到极点,不是正面刻画,而是用周围的人的神态、动作来烘托、渲染。诗人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神态与动作,种种表现聚焦在一点,即采桑女罗敷貌美惊人。如果正面刻画,就不够含蓄,不能留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余地。又如《范进中举》一文,对范进中举一连进行了三次侧面描写。一写众人的看法:“原来新贵人欢喜疯了”,一语点破发疯的原因。二写为范进治疯。报录人出主意,提出治病的药方——打掉范进的欢喜,只说并不曾中;胡屠户执行,打范进的嘴巴,并凶神似的说:“该死的畜生!你中了什么?”疯是欢喜得鬼迷心窍,是心病,治心病就是从侧面烘托出范进中毒之深,醉心于科举、功名而不可自拔,这就从深层次进行揭露。三是胡屠户打范进嘴巴时众人和邻居的反应:忍不住地笑。三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刻画了范进追求功名利禄可怜、可鄙、可悲、可笑的形象。多角度地对人物加以刻画,人物的个性特征就会得到充分的展示。

 

第三招:简笔勾勒。简笔勾勒就是用极简洁的语言把人物的基本特征勾勒出来,不着颜色,不加烘托,给人以清晰的印象,这种方法也叫白描。运用这种技法,应“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以少许的笔墨取胜。如《一面》中描绘的鲁迅肖像:“黄里带白的脸,瘦得叫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瘦,直直的头发,隶体“一”字似的胡须,抓住人物肖像的这些特征几笔勾勒,一位健康被艰苦工作毁坏的老战士的坚毅形象就出现在眼前。

 

第四招:工笔细描。工笔细描着力于精雕细刻,用细腻的笔法雕刻人物,使所描写的对象纤毫毕现,给人以真切的感受。老舍《牺牲》一文中有这样一段描写:“他的脸,像片雾影。他的眼,本来就低深不易看到,此时便更往深处去了,仿佛要完全藏起来。他那些彼此永远挤着的牙轻轻咬那么几下,耳根有点动,似乎是把心中的事严严地关住,惟恐走了一点风。然后,他的眼忽然发出些光,脸上那层黑影渐渐地卷起,都卷入头发里去。‘真哪!’他不定说什么呢,与我所问的没有万分之一的关系。他胜利了,过了半天还用眼角撩我几下。”作者对人物的脸、眼、牙作了精细的描写,脸洼到什么状况,眼深藏到什么程度,牙严严地关到什么情况,一笔一笔细雕,把这个人物深藏自己的阴冷性格刻画得惟妙惟肖。

 

第五招: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就是指某些细小的举止、行动或对细微事件的描写。它是文学作品完整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生和环境景物的一种不可缺少的手段。如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对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的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大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俨然要严惩“罪犯”,但一听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人群中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的大衣又穿了起来。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穿全文,多方面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出场穿新的军大衣,显示警官的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中,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狗类性格;狗咬人的案件不了了之,警官“裹紧大衣”走了,恐吓赫留金是虚张声势,灰溜溜地走是实质,趋炎附势的狗性决定了他不敢也不能公正地断这个案子,只能溜走。一件军大衣的细节描写,成了警官变色的保护物,成了贯穿全文的思想性格的侧面写照,在文中发挥的光和热难以估量。

 

使笔下人物鲜活的“五大绝招”,可根据人物塑造的需要,选用一种方法,也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怎样运用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平时观察要细致入微,自己要有独特的感受。

 

 

 

忧与爱

 

(2012年江苏考生)

 

老王蹲在墙角,两手对插在袖筒里,不耐烦地啐了一口。

 

小区近来又开始搞绿化,就在老王所住的公寓后面,轰隆隆的机子整天响个不停。这儿咬一口,那儿又吐出来,一排常青植物规矩地躺在路边。

 

老王进城一年多了,还是不能习惯这个奇怪的地方。看到这些小树,他总忍不住怀念老家那片地。

 

“唉,可以种两垄豆角哪!这么好的地!”他望着花坛,叹了口气。

 

老王从前可是个种田好手,手上的老趼至今又厚又硬。

 

前年拆迁,老王无奈地住进了高楼,地耙、平车、铁锨都没地儿放,只好当破烂儿扔了,只一把锄头实在舍不得扔,便留在了墙根。

 

离开了土地的老王像塌陷的土坑,寂寞如同无人打理的荒草一样疯长。

 

那块地,他回去看过几次。晒豆腐干似的被晾在那儿,没有动静。

 

他觉得心疼,那份烦忧如藤条般缚住了老王的笑容。老王是个粗人,提炼不出“家园荒芜”这样的概念,他只是担忧。

 

像担忧秋日里留在地里没收的一亩庄稼,担忧扔在墙角的一包麸皮,担忧那只秃了尾巴的老黄狗。

 

他抛弃了它们,他被逼无奈。

 

始终是放不下的,生活可以一夕之间改头换面,但对土地生生不息的爱哪能说断就断?

 

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老王渴望重回故土,哪怕再扛一扛锄头。

 

然而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失了根的农民,他能如何反抗?唯一可以抚慰自己的是,还好,家里还有一把锄头呢。

 

“举前探,”老王扛着锄头,在一群老头儿老太太前做着示范,“好,回落收!”戴眼镜的老人们略显生疏地扛好了锄头。

 

老王啐了口唾沫在手上,想起前些日子自己被邀请来做“锄头健身操”的教练,他稍一迟疑也就答应了。

 

因为只有肩扛锄头时,他心里那份空落落的感觉才会淡一点,那块干旱的心田也如久旱逢甘霖般滋润起来。

 

最近,老王又开始了自己的新研究“铁锨健身操”。

 

沉溺于此,只因他不知如何排解他的忧,正如他不知如何安放他的爱。

 

【点评】 这是一篇堪称惊警的小小说。考生通篇以平缓的语调向我们讲述了老王的故事:因为拆迁,身为农民的老王住进了高楼,却也抛弃了过往,失去了土地,失去了根,只好通过教老头儿老太太们“锄头健身操”聊以自慰。娓娓的叙述中,老王的忧思层层展现。而老王之所以忧,是因为爱,爱他生活的家园,爱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爱他用心耕作的庄稼,爱那只陪伴他的老黄狗……“忧与爱像利箭刺入皮肤,因为深,所以痛”。

 

考生极其善于勾勒细节,于细节中灌注情致,蕴涵深思;全文亦自细节入手,小小的锄头承载着对农业文明远逝的宏大思虑。由于写出了农民的深切感受,文章中呈现的田园“荒芜”之忧才尤为牵动情思。故而从切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等角度出发,判定该文为一类卷,给予69分。

 

 

 

【文题展示】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驼走大漠,马踏平川……每一种生命都以其独特的姿态展现在我们眼前。请从自然界中选取一种给你印象最深刻的生命现象,以“生命的姿态”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

 

这是一道给材料的命题作文,命题的形式是一个偏正短语。修饰语“生命”提示了选材的范围,自然界生命的荣枯消长、盛衰兴替,会给人很多的感悟,让人领悟到社会和人生的道理。中心词“姿态”交代了写作的重点。所谓“姿态”,既有外在的表现形式,又有内在的态度和立场。“生命的姿态”这一题目,不仅要从生命的各具特色的形式中选择某一种或几种加以描述,由表入里,由浅到深,将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辨结合起来,认识自然,认识自我,认识生命,从生命形式的背后解读对待生命的态度和立场,感受生命的情怀,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培养积极、乐观、开朗的生命观念。构思时可以按照“自然()——人事()”的模式思考。

 

 

 

写作·序列训练三    

 

         ——美的发现 学习抒情

 

 

 

本单元学习古代山水游记类散文。山水游记一般不只是对自然风物的客观描绘,往往包含抒情或说理的成分,或表达物我两忘的喜忧,或抒发时不我待的忧思,或倾诉怀才不遇的愤懑。如《兰亭集序》《游褒禅山记》在写景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对人生、世事的感悟;《赤壁赋》在描写江风明月的同时,抒发人生无常的感叹。总之,这些作品都是将写景、记事、抒情、议论融为一体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文中的一草一木都渗透了作家的思想情感。

 

“文章不是无情物”,“情者文之经”。写作离不开抒情,抒情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技法。抒情的作用在于以情感人,即通过自己抒发的感情来激起读者感情上的共鸣。前人十分强调抒情在写作中的作用,如刘勰说:“繁采寡情,味之必厌。”

 

在文学写作中,抒情是和叙述、描写同样重要的表达方法。在其他文体的写作中,也常使用抒情来增强文章的感情色彩和感染力。例如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的结尾就运用了抒情的方法。他写道:新中国站在每个人民的面前,我们应该迎接它。新中国航船的桅顶已经冒出地平线了,我们应该拍掌欢迎它。举起你的双手吧,新中国是我们的。这段话由于用了抒情的表达方法,对读者具有了巨大的号召力和鼓动性,鼓舞人们为新中国的诞生而英勇奋斗。

 

抒情的方式有两种:

 

一、直接抒情:写作者不借用其他方式而直接地倾吐胸中的感情,也称为“直抒胸臆”。

 

在现代诗文中,有许多直接抒情的佳作。例如秦牧在《土地》的结尾写道:“让我们捧起一把泥土来仔细端详吧!这是我们的土地呵!怎样保卫每一寸的土地呢?怎样使每一寸土地都发挥它的巨大的潜力,一天天更加美好起来呢?党正在领导和率领着我们前进。青春的大地也好像发出巨大的声音,要求每一个中国人民都作出回答。”再如赵恺的诗《我爱》中的诗句:“我爱我柳枝削成的第一枚教鞭,/我爱乡村小学泥垒的桌椅。/我爱篮球,它是我青春的形体。/我爱邮递员,我绿色的爱情在他绿色的邮包中栖息。”

 

二、间接抒情:写作者不是直接出来抒发对人物、事物的感情,而是在叙述、描写和议论中渗透自己的强烈感情,或者借人物之口来抒发自己的感情。

 

间接抒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通过叙述抒情:这是一种寓情于事的抒情方法,称为叙述性抒情。其特点是用充满感情的笔调进行叙述。

 

()通过描写抒情:这是在描写人物尤其是描写景物时进行抒情的方法,可称为描写性抒情。写作时须把感情倾注、融会在描写之中,使描写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

 

()通过议论抒情:这是一种附情于理的抒情方法,可称为议论性抒情。运用这种抒情方法,应注意它与一般议论有所不同,这里的议论只是抒情的手段,是为抒情服务的。在写作时,不需要交代论据,也不必进行论证,只要用饱蘸浓郁感情的语言来议论人物、事物、景物,就可达到通过议论进行抒情的目的。

 

抒情的方法是受抒情的方式影响或决定的,而抒情的方式、方法则又是受抒情的内容影响或决定的。也就是说,必须根据所抒之情确定抒情之法。

 

抒情应注意以下几点:

 

()抒发健康的、高尚的情感。写作时,我们要抒爱国主义之情,抒社会主义之情,反对抒发低级的、颓废的和庸俗的感情。

 

()抒发真挚的实在的情感。孔子说:“情欲信,辞欲巧。”信,就是真实;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因为“不精不诚,不能感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威不严”。我们必须在真实的写作中杜绝虚情假意,无病呻吟,也不能故作多情,为文造情。

 

()抒情要讲究方式、方法。在写作时,应根据主题表达的需要,认真斟酌、选择抒情方式、方法,重视抒情技巧。

 

()抒情应充分利用修辞手法。

 

 

 

我与故事

 

(重庆一考生)

 

小时候,爸爸对我说:他是大海,我就是海边的浪花。

 

后来呀,爸爸对我说:他是森林,我就是森林中的一棵小树。

 

少年时,爸爸对我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

 

我的故事也是爸爸的故事,爸爸是我的故事的创作者,我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

 

小时候,我最喜欢《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因为我就像那个公主,有着无数人的呵护,而爸爸无疑是最关爱我的人。爸爸在我童年的每一个时光里,扬起他大海里的波浪,拍打着我的海岸,让我在无忧无虑中享受童年的幸福。每一个见过我的人都夸我,说我的脸总是笑出两个酒窝,特别可爱,可他们不知道,这样开心的笑,是爸爸给我的。爸爸会伏在地上给我当马骑,爸爸会教我折纸飞机,爸爸会从空空的手心变出一颗颗甜甜的糖果……在童年的故事里,我总是一个快乐的小公主。

 

渐渐地,我长大了,在我与爸爸的故事中,主角从天真烂漫的小孩变成了多愁善感的少女。脸上的小酒窝不知啥时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忧伤。这些忧伤有来自学习的压力的,有来自于同学相处时的矛盾的,还有的是自己无缘无故的失意。在过去的故事里,爸爸是我的参天大树,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电闪雷鸣,他都用巨大的身躯保护着我。现在,故事情节有所改变。爸爸说,我需要自己成长了,我不能再躲在他的绿荫下度日了。但爸爸并没有完全放纵我,而是时不时地给我修整枝丫,薅松泥土,让我能够更好地吸收阳光水分。他不远不近地看着我,让我既能独立成长,又有安全感。当我想重新躲到爸爸过去的故事中,去享受那浓密的树荫时,爸爸却很严肃地对我说: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后来呀,在爸爸的故事里,我真的一天天长大起来,有了自己的梦想与追求。爸爸说,他是太阳,我就是太阳系里的一颗行星。我生活在爸爸的视野里,我有我自己的运行轨迹,我又总是没有离开爸爸的照耀。我在自由地旋转,我在享受着独自飞翔的快感。爸爸说,我不久就会成为一个真实的自我。可是,我担心有一天,爸爸会在故事中消失,让我再也享受不到被爸爸照耀的温暖。

 

当爸爸把我送进考场的时候,我知道,爸爸在为他创作的故事结尾。虽然我是多么不情愿退出爸爸的故事,希望永远做他的故事的主角。但是,看到爸爸的双鬓都有了白发,曾经英俊的形象渐渐苍老了。于是,我想,我应该与爸爸换换角色了,让我来做故事的创作者,让爸爸成为我故事中的主角。我相信有一天——

 

我是草原,爸爸就是任意驰骋的骏马;

 

我是天空,爸爸就是自由翱翔的雄鹰;

 

我是高山,爸爸就是临风而啸的青松。

 

【点评】 这篇作文的构思别具匠心,用抒情的散文笔调来书写我与爸爸之间的“故事”,但作者并不用写实的手法记录故事,而是以写意的手法,将爸爸在我各个成长阶段的作用以及“我”对爸爸的感恩回报之情寓于抒情性的文字中。更让人赞许的是,作者把爸爸假想成为故事的创作者,自己是爸爸创作的故事中的主角,然后写自己在爸爸的创作之下,从童年到青年的成长过程。文章由开头转入到下面几个部分的内容,是通过“小时候”“渐渐地,我长大了”“后来呀”来进行过渡的。

 

 

 

【文题展示】

 

请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③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以“给梦想一次开花的机会”为标题作文,从形式上看,有一定的开放性,切入点较多,抽象具体皆宜;但命题更注重对情感、理趣等意蕴的挖掘。审题时,题中的“开花”“机会”的解读有一定难度,也给有才情的同学留出了脱颖而出的空间。

 

写作时,围绕“梦想”,可以尝试着从“为什么要给一次开花的机会”“怎样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给一次开花的机会结果如何”等一个层面或多个层面切入。可以搭乘期许梦想开花的专列,演绎一个或一组感人肺腑的故事;可以用散文的笔触叙写一些人、一些事,回味梦想开花、取得成功的喜悦与美妙;可以点击期许梦想开花的窗口,诉说一个体现生存智慧的故事;还可以亮出新颖独特的观点,在评说议论中,给人感悟人生的空间。

 

审题上,要注意围绕“梦想”“一次”“机会”等核心词语深入思考,不论是国家、社会、生存、命运的宏大叙事,还是关注内心感受的个人抒怀,都可以自由言说,广泛评点。让梦想开花,也正切合我们学生的生活经历、人生发展的话语背景。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渴望梦想的实现,却又在不同程度上丢失了曾经拥有的梦想,稀释了精心描绘的愿景,动摇了持久等待的信心,等等。从这个角度看,坚守信念、坚定执著于人生的成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题的目的是引领我们关注自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关注未来,由此达到努力体现主流价值观的目的。

 

写作·序列训练四    

 

         ——想象世界 学习虚构

 

 

 

虚构是一种想象行为,想象是一种温故知新的思维活动。写作者通过观察、采访和阅读获得各种材料,在大脑中进行重新组合、融会和升华,创造出一种新的形象,这种思维过程就叫想象。想象,根植于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中。日常生活中,只有勤于观察生活,注重积累,才能通过想象创造出新的形象。它具有合理性、大胆性和创新性等特点。

 

虚构则是创作的一种手法,它必须凭借想象去完成任务,是指创作者在从事写作活动中充分调动想象思维,对所叙述的故事或塑造的人物形象进行艺术再加工的过程,虚构同样要以现实生活为基础。任何创作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必须符合生活的逻辑与常理,这样才能反映生活,对读者有所启发和教育。否则就是胡编乱造。

 

常见的虚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故事新编体

 

故事指原故事,新编指作者的作文。故事新编就是借用人们熟悉的某个故事,重新编述一个全新的故事,所以也被称为“旧瓶装新酒”。因为是原故事,所以具备更加充分的内存空间便于作者调动,有了原故事作映衬、作比较,更进一层才更显深刻,反其道而行才更显鲜明;又因为是新编,所以具备“温故知新”之功效,便于读者以最快的速度进入作文的新内容、新思想。因此,优秀的故事新编,无异于新缸酝酿的陈酒,越酿越香。

 

故事新编要走出三个误区:(1)新编≠复述。故事新编要让人感受到新的意味来。如果只是对原故事的重新叙述,显然就不是故事新编而是复述故事了。为表现新的主题,新编需要对原故事进行扩展:或把原故事的人物置于新的社会环境中,赋予其新的思想内涵;或在人物身上发生新的故事以说明新的道理或反映现实情况,等等。这就要求作者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2)新编≠脱离。故事新编的目的是借用原故事表现新的主题思想,这必然要对原故事进行一些创造性的改变和设计。但既然是“借用”,必定是以原故事为蓝本,根据主题需要,有所取舍地保留原故事的一些基本元素,尤其是永恒的本质的东西,一般来说,不予改变。如《夸父追日》中夸父的那种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精神——“不懈追求理想”的精神。(3)新编≠瞎编。故事新编必然需要虚构情节,但不等于瞎编。考场作文的读者是阅卷人,如果叙事说理不合乎逻辑,不切合主题,即使形式再新颖,也不可能得高分。

 

2.小小说体

 

小小说是近年来高考中常见的一种文体,主要是塑造人物、表现情节的,所以必须符合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及环境。当然在文字较少的情况下可以相对减少对环境的描述。小小说常见技巧如下:(1)题目精巧。微型小说的题目应该短且不是完整的意思。它应能唤起读者的好奇,产生想知道小说内容的欲望,它绝不可泄露故事的结局,它应与小说的主旨有关。(2)人物集中。人物少,多半只有一个核心人物,一两个或两三个次要人物;集中刻画人物性格的某一点或某一侧面,不对人物性格作多侧面、多角度的发掘。(3)选材精粹。微型小说的篇幅精短首先制约了它的选材。选材一般有这么几类:①真实性和虚假性混杂的题材;②具有完全真实性的题材;③真实性程度更高达到了典型性的题材;④典型性程度达到更完美形态的精粹的典型题材。(4)节奏快速。不宜铺陈细节,主要情节的推进速度比较快,表现节奏的动词比较密集,而作静态描绘的形容词相对较少。(5)巧设结尾。微型小说最后一段与最末一行极其重要。结尾时常寓有深意,透露“惊愕”(整个故事为此“惊愕”做准备),有时它为整个故事做一总结,给读者以有力的情绪冲击。(6)语言简练。要用尽可能少的文字传达尽可能多的信息,在语言的运用上不能泼墨如雨,而只能惜墨如金。

 

3.童话体

 

童话,它的特点是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童话历来是少年儿童最喜爱的文学样式。优秀的童话作品,其现实与幻想,总是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如诗如画的艺术境界。童话体裁有超人体、拟人体、常人体以及科学童话等。超人体童话的特征是描写一些超自然的人物和他们的活动。拟人体童话,是将人类以外的各种有生命、无生命的物体,甚至某些思想和概念,加以人格化。常人体童话中的人物,只是一些普通人,但这些人物的性格和行动,极端夸张,是实际生活中不可能发生的。科学童话除了应当具有一般童话的特点之外,还带有比较浅显的科学知识内容。话题作文采用这种形式,生动、活泼、发人深省,别具一格。这一类文章虽不是很多,但如果恰当地运用,也能得高分。

 

4.科幻小说

 

科幻小说以小说形式来描述奇特的科学幻想,具有“科学”“幻想”“小说”三个因素,即它描述的是幻想,而不是现实;这幻想是科学的,而不是胡思乱想。它一般具备如下特点:第一,科学性。科学幻想小说所描写的故事尽管不是事实,但必须在科学理论上站得住脚。如果不能表现特定的科学主题,反映的不是科学,而是伪科学、反科学的东西,就说不上是科学幻想小说。第二,预见性。科学幻想小说还应当具有预见性,它所描述的内容,应当是人类科学实践所未曾达到的领域。人类生活中已经变成现实的东西,已经落后时代后面的东西,不能称为科学幻想。第三,艺术性。科学幻想小说是用文艺形式提出科学课题,因而必须具备一般小说的特点。它还应有典型环境的描绘,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曲折的故事情节及完整的结构。

 

虚构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虚构人物要从心灵上入手

 

一般说来,人物是文章所要表达的主体,人物形象塑造得是否成功要看作者对人物心灵挖掘得够不够深,表现得全不全面。人物的心灵表现在真善美上,有时是单一的,但为了塑造一个典型人物,必要时需要从多角度、多层次来表现它,如电视剧《闯关东》中朱开山这个人物就集礼、仁、义、侠、勇、智多种形象于一身,人物的高大形象在观众心中油然而生,心灵的标尺豁然树立在观众面前,这种呈多样性的心灵写真,是将众多人物性格特征集中概括在一个人身上。一句话,无论写什么人,怎么去虚构,都要去挖掘人物心灵的深度,必要时可以采用移植法,将这个人的性格“剪贴”到另一个人身上。这完全符合中心——表现典型人物的性格的需要。

 

2.虚构情节要从感染上入手

 

人物形象的鲜明离不开生动的情节,情节的本质意义是感染人,打动人。我们要善于对生活中的事件进行联想、加工、组合,不要完全拘泥于真实生活,可以大胆地虚构。例如学生习作中的《一件小事》,为了表现一个不要以貌取人的主题,他大胆地虚构,一是将平时在街头经常发生的事进行遐想和筛选,将一个骑车少妇捡帽子出现困难的镜头定格在人们的面前。二是假想了几个不同身份的人,他们不是干部就是学生,将其路过时看到这一幕表现出的漠不关心进行组合。最后虚构了捡到帽子并送到妇女手里的是一个戴“蛤蟆”镜,穿花格衬衫,留长发,有点烂仔模样的青年,这样情节更集中、更有表现力,这样的虚构更能产生以情动人的艺术魅力。

 

3.虚构景物要从情意上入手

 

一般来说,景物主要起烘托作用,不在多,寥寥几句即可。我们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有怎样的心情便有怎样的景物。当我们高兴时,所感受到的是“天街小雨,姹紫嫣红”般的美妙景象;当我们悲哀时,眼前又是“樯倾楫摧,去国怀乡”的凄惨景象。如鲁迅写《社戏》,写到我和小伙伴终于平息无船看戏等波折后,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在写月夜航船这一情节时,心情无比的愉悦和惬意,文中写道“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作者几十年后回想童年往事,对当时的情景未必还记得那样清楚,这里的景物描写完全是为了烘托当时愉快的心情而虚构的,但符合常理,也就是说要符合生活逻辑,符合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地位、修养、性格,否则就是捏造。

 

总之虚构是一种创作手法,使用它可以使我们在写作上得心应手,帮助我们在写作最困难的时候产生灵感,闯过无话可说的难关,从而使我们的作品大放光彩。

 

 

 

在凄美的荒野舞蹈

 

我是一只鹤,荒野是我的家园。我在草木芊芊的沼泽啄食,我在苍郁清幽的松林栖息,常常随仙翁遨游天宇。我是吉祥之鸟,似乎没听到有谁卖鹤肉,大概嫌我太瘦。但人们喜欢我,秀颀的身体,宽展的翅膀,天才的舞者,还有奇绝的嗓音,读《诗经》就能知道:“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

 

怀着满心的期望,我离开荒野。荒野已经很逼仄,但周围还闪动诸多欲望的眼睛。很快,我轻松地坐在工业老板的办公室里,空调送来舒爽的清凉。老板慷慨陈词,描绘壮丽前景,我激动得差点忘了来干什么。最后,他肯定地说,煤炭要继续开采,钢铁要继续冶炼,医药化工更不能停,节能减排嘛,等企业有钱了坚决执行!此时,他桌上的电话铃声频频响起,他拿起电话说个没完,我只好告辞。

 

出门来到一位老农的田里,他慈祥地聆听我的环保演说,之后微笑着说:“知道,知道。我自家吃的菜就不施化肥不喷农药。但是,卖给城里人的一定要喷药,不然歪瓜裂枣的,没人买,也不高产,那可就赔苦啦。”

 

我打起精神去拜访官员,他们管理着一方水土,且素质很好。果然,我和这位官员非常谈得来,他也是忧国忧民,兢兢业业。他说,绿色GDP,当然不错,理想之路,但操作起来很难啊。这位官员客气地送我出门,临走,拍拍我低垂的翅膀,语重心长地说:“官场有些事,你还是不太明白嘛……”我是搞不明白,聪明的人类怎么愿意在浊气和酸雨中行走?愿意吃农药残留很高的蔬菜?愿意住甲醛弥漫的房子?也许真是我的适应能力太差了吧。

 

回我的荒野去!真有些愤愤然、戚戚然。当我悲凉地降落时,又大吃一惊。原来,有人来算计这片可怜的湿地了,他们指手画脚,无非在这里修修建建,耕耕种种。这怎么得了!即便是耕种也会阻碍这里的“顶级”生态系统。这里是“地球之肾”呀,他们不知道这里一平方米的土壤里就有蚁类、甲虫、蚯蚓、蜗牛等一万多个物种,一茶匙的草地含有50亿个真菌,世界上千万种的物种都藏在这个天然基因库里,几十万种高等植物、动物在这里繁衍。没有这些动物相伴,人类难道能独自在地球上生存吗?

 

我长长地悲鸣,悲鸣,杜鹃啼血一般。我要让更多的人听到我的声音。我抬起头,看到落日在天空涂抹出灿烂的金色,金色掩盖不了未来道路的泥泞与坎坷,漫漫长路我依然要走下去,直到我疲惫地倒向大地。风来了,还等什么?我们起舞吧,鹤舞翩翩,用我们柔软而洁白的羽翼,去阻挡沙尘,去扫除冰雪,奏响大自然的梵音。继续起舞吧,为了天空更加湛蓝,为了江河更加澄澈,为了大地更加葱绿……

 

【点评】 这篇文章运用了角色转换的虚构手法,把自己假想为一只鹤,通过这只鹤与工业老板、农民、官员等的接触与对话,通过描写这只鹤生存的荒野的变化,生动地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中人类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甚至破坏自然环境的问题。作者在生动的情节之外还展现了丰富的文学功底,为文章增色不少。

 

 

 

【文题展示】

 

看下面一幅图,根据画面的寓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套作和抄袭。

 必修二写作·序列训练二

 

 

 

 

【写作提示】

 

我们来观察这幅图画:这幅图画是一个路标,再仔细看,做路标的是鱼的骨架,肉因死亡而腐烂,然而奇怪的是脑袋却完好无损,而且嘴巴张得大大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这样?进而会想到,不是脑袋烂不了,也不是没有烂,它之所以会有完好的鱼头,是因为它还有思想,思想是不死的;它的嘴巴张得大大的,是因为它要控诉害死它的敌人,而化工厂就是它的敌人。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因为鱼的脑袋上写着文字“化工厂”。还会思考:为什么用鱼来做路标呢?因为路标是起指引、引导作用的,那么它指引给我们什么呢?我们把分析的这些转换成一段文字,再联系现实,很显然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幅图的寓意是人类暴殄天物,破坏环境,我们应该呼吁保护环境,珍爱生命,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