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雅斯贝尔斯》 (德)维尔纳·叔斯勒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王语雷悦读馆 2014-09-25
1、一位思想家的哲学想必是永远无法脱离他的生平的,因为一个人是如何首次接触哲学思想的、是何时接触哲学思想的,这并非无关紧要的事情。P5
2、雅斯贝尔斯,“没有哪种伟大的哲学是不带有政治思想的,伟大的形而上学家的哲学更不会这样。.......一种哲学到底怎样,就表现在其政治性表现中。这种政治性表现不是附带性的,而是具有核心意义。”P19
3、雅斯贝尔斯,“宗教为了保持其真实性,就需要哲学的良心。哲学为了保持其丰富内涵,就需要宗教这一机制。”P23
4、在1950年3月19日致海德格尔的一封信中是这样写的:“如果我说了自己时不时想到的话,那么请您原谅。您对纳粹这一现象的态度,看起来像个孩子,一味做梦,而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既盲目又健忘地做着自己看来有别于实际情况的事情,随后又不知所措地面对一片废墟,并接着任人驱使。”海德格尔说得更为简练:“您完全说中了做梦的孩子的情况。”P26
5、为取得真正的科学的纯粹性,哲学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哲学,科学便无法理解自身。P36
6、雅斯贝尔斯,“我来了,却不知自己来自何方;我活着,却不知自己是谁;我正在死亡,却不知自己死时何时;我走了,却不知自己走向何方;我感到惊讶的是,自己竟如此快活。”P59-60
7、雅斯贝尔斯,“对死亡的恐惧来自于某种纯粹的谬误,正当的思维可以取消这种谬误。恐惧来自于人们想像活死后的存在是痛苦的,而人死后是不存在的。要么它就来自于对死亡过程的恐惧,但死亡的过程完全不为人察觉,因为任何痛苦都是活人才有的。不重新获得生命,就不可能有任何痛苦。一切都取决于人明白这点:当我活着时,我还没有死,当我死了,我也不再活着,因此我的死亡同我毫无干系。”P68-69
8、我们看到,科学认识以对象性为标志。与此相反,哲学则没有研究对象。(雅斯贝尔斯语)“凡是特定对象之物,也就是特定的科学的对象。如果我把哲学的对象称为整体、世界、存在,则正如哲学式批判所提示的那样,这些言辞都再也切中不了任何对象了。哲学的方法即超越对象的方法,哲学就是超越。但由于我们的思维始终爱制于对象,所以我要们要借助那被思维活动的进程所扬弃之物来进行超越。”所以说,哲学是一种无对象的却联系着对象的认识。P79
9、真理之所以是一个问题,乃在于我们无法直接地生活在存在之中,而是生活在时间性在此之在中。所以说,我们没有现成地掌握真理,而是走向真理。P152
10、真理在实质上是交往性的。他(雅斯贝尔斯)将这种理解同尼采的话联系起来:“一个人总会犯错误,两个人就开始认识真理了。”雅斯贝尔斯本人也做过类似表述:“两个相聚,才有真理。”P158-159
11、只有在交往中,可能的生存才会成为现实性的。生存如保持孤寂,就始终退缩在其真实的可能性后面,而实现不了其真正的本质,因为人在本质上是关联着其他生存的。P162
12、雅斯贝尔斯,“当代同轴心时代反差甚强,它是精神、人性、爱、创造力匮乏的灾难性时代。只有一点,即可以往一切时代相比,只有科学和技术的生产才是唯一伟大的。”P168
13、雅斯贝尔斯,“我们肯定比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懂得多了,我们却不能说,我们比柏拉图懂得多。只有在运用科学认识的材料方面,我们才取得了进步。在哲学研究方面,我们或许还未赶上柏拉图。”P169
14、雅斯贝尔斯,“技术的界限在于,它不能出于自身并为自身而存在,而始终是种手段。因此,它具有两重性。它本身没有目的,它就在一切善恶之彼岸。它既有可能有助于人类的幸福,又有可能给人带来灾难。它对于这两者都是中立的,正因如此,它才需要有人来引导。”P172
15、雅斯贝尔斯,“人是不会完全迷失的,因为他是作为‘神的肖像’而创造出来的。他不是神,却联系着神。那纽带常常遭遗忘,往往不被察觉,却在实质上是不可扯断的。人根本无法停止做人。”P174
16、雅斯贝尔斯,“哲学以其自身的力量打动我们,它是借各个大思想家,而不是作为有关哲学的历史知识来打动我们的。”P194
17、雅斯贝尔斯,“谁以为哲学真理是现成的,只要加以掌握就够了,谁就永远不会掌握哲学。应当说,人是在研究哲学时作为可能性生存去同其他生存交往、去体验那曾经出现过的最为绝对之物与最为澄明之物的。人同历史上那些令人尊敬的思想家进行交流,并可以向他们质询。也只有这样做,哲学研究才会获得意义。”P195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