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告诉你情志养生的秘密

 木子的书屋 2014-09-26

告诉你情志养生的秘密

 

《皇帝内经》明确指出“悲则气消”、“思则气结”。形生神而寓神,神能驾御形体,形神统一,才能身心健康,尽享天年。这说明情志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何谓情志,即指喜、怒、忧、思、悲、惊、恐等人的七种情绪。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管子》中的《内业》篇是最早的论述心理卫生的专篇。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以这些作为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地说是三点:、正静、平正和守一。正如《养性延命录》所说:“喜怒无常,过之为害。”《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则将喜、怒、忧、思、悲、恐、惊正式列为致病内因。

情志

情志致病

1、损伤脏腑。个人有时高兴、喜笑,有时发怒、有时忧愁、有时悲伤,好像自然界气候的变化有时候下雨、有时候干燥一样,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内外刺激引起的七情太过,则能导致人发生多种疾病。,“喜怒不节则伤脏”具体的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但临床上并非是一情只伤一固定脏腑,既可一情伤几脏,又可几情伤一脏。如思虑过度可影响脾的消化吸收功能,同样悲忧太过亦能影响于脾,导致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又如大喜伤心,但《黄帝内经》又提出:“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明一切不良情绪都能影响于心,而由于“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受伤,人体的整个功能皆会受损。

2、影响气机。《黄帝内经》所云:“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可见,七情太过对于人体气机的影响是很严重的,也正如原文所说“百病生于气”,即许许多多疾病的发生皆与七情刺激,引起气机失常有关。

3、精血亏损。。《黄帝内经》说:“怒则气逆,甚则呕血及飧泄”,说明暴怒,可致血随气逆,发生呕血。

#p#副标题#e#

情志养生——养神

“静则神藏,躁则消亡。”即神宜静,而不宜躁的意思。清静以养神。清静,一般是指精神情志保持淡泊宁静的状态,因神气清净而无杂念,可使真气内存,达到心神平安的目的。由于“神”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神常处于易动而难静的状态。”神去则动,何如能静。所以,真正做到使精神安静是非常不容易的,只有从思想高度认清了静神的意义,才能克服种种干扰,做到“静以神藏”。

一是抑目静耳

眼耳为人体五官之一,是神接受外界刺激的主要器官,其功能受着神的主宰和调节。目清耳静则神气内守而心不劳,若目驰耳躁,则神气烦劳而心忧不宁。但是目不可以不视,耳不可能无听,关键在于不要为了满足私欲而乱视妄听,使神气不宁。

二是凝神敛思

“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

三是多练静功

静功是气功的一种,包括练意和练气两方面的内容,相当于古代的静坐、吐纳、调息、服气等方法。其中的练意(又称调心),即是调理精神状态,以达到促进神气入静的作用。 静功是以静神和调气为主要目的地一种锻炼方法,而静神又是气功锻炼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常练静功有清静神气的作用

综上所述,应该保持平和乐观心态,尽量减少不良情绪刺激。尤其是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更要戒骄戒躁,避免生闲气、怨气和闷气,以避免疾病诱发的可能。其次,要善于调节情绪,有效转移不快,第三是培养爱好,充实生活。第四是采用适当的形体锻炼来辅助情志调节。既可以选用适合自己的较剧烈一些的锻炼方式如爬山、长跑、球类运动等,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漫步、竞走、气功、太极拳等舒缓一些的运动项目来修身养性,调节情志。所以养生亦是养神。而养神要静神、调神。保持乐观的心态才能年年益寿。那么疾病又何来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