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NASA 专辑宇宙美图(25)

 飘行者19 2014-09-27

6

在天蠍座内密麻恒星的衬托下,这团幽暗的尘埃宇宙云,让我们联想到一座不祥的黑塔。只不过,在这幅壮丽的望远镜星野里,这座黑塔延伸了将近四十光年;而在这团暗星云之内,可能藏着正在塌缩成恒星的尘埃和云气团块。这团被归类为彗星状云球的箭型云气,由影像的右下角落延伸到影像中上方(塔尖);而位在影像上缘之外的星团NGC 6231内,有个极端炙热的OB星协,他们强烈的紫外辐射除了造成这个怪异结构体外,也激发云球周围的氢气发出红色辉光。这团黝黑尘埃云内的炙热恒星所在之处,可从周围小小的蓝色反射星云辨认出来。这座黑塔、NGC 6231与附近的星云离我们约有五千光年远。

 

 

1

很少能看到两个很靠近的星团,但在英仙座 范围内,距离7千光年以外的地方, 有一对用双筒望远镜就 可观测到的开放星团,在光害少的地方也可以直接目视这对星团, 它在西元前130年,已被希腊天文学家 希帕恰斯编列至天文星体目录内。 这对英仙座的双星团被称作h and chi Persei, 也就是NGC 869(右上方)和NGC 884,它们仅相距几百光年,星团内的恒星比太阳年轻, 且温度高于太阳。 除了这两个星团非常靠近,根据星团内恒星去推算整个星团的年龄相近得知, 这两个星团可能来自于相同的恒星形成区。

 

 

2

绝大部份的星系只有单一个核心,不过,上面这个星系真得有四个核心吗? 由于这种答案实在太怪异了,让天文学家断定在这张影像里看不见这个星系的核心。 中央四叶型的天体,实际上是来自背景类星体的光,因为前景星系的强大重力场,才把遥远类星体的光分裂成四个单独的影像。 要出现这种类似海市蜃楼的现象,类星体要恰好位在大质量星系核心的正后方。 这个效应称为重力透镜,而上面这种形态的影像称为爱因斯坦十字架。 更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十字架有亮度的变化,它会因为前景星系中恒星所造成的重力微透镜效应,亮度偶而会增加。

 

 

3

疏散星团距离我们可远可近,年龄可轻可老,结构可松可紧。疏散星团通常出现在我们银河系的盘面附近,星团内恒星的数量介于100至10,000,这些成员几乎都同时诞生的,而较年轻的疏散星团,通常有较多的明亮蓝色恒星。例如:影像左上角的M35,离我们是相对邻近的2,800光年,年龄也是相对年轻的1亿5千万年;而它2,500颗上下的成员星,分布在30光年的区域内。影像左下角的NGC 2158,是个较老、较紧实的疏散星团。NGC 2158的距离约是M35的4倍,年龄则是10倍以上,数量多上不少的成员星则挤在大致相同的体积内。NGC 2158内的蓝色亮星都已经自爆死亡,残存下来的大多是年老泛黄的恒星。上述的这两个星团都位在双子座之内。

 

 

4

这张惊人的月球地貌影像中,可见第谷坑中心的山峰在当地日出时,现出那又长又黑的影子。 这是由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在2011年6月10日以夸张倾斜的角度拍下。 这张影像以每个像素1.5公尺的高分辨率展现出散落在斜面上的岩块及锐利的阴影等细节。 影像里这块坚固的石块宽大约15公里,受到一亿年前熟知的陨石强烈撞击而抬升隆起, 而岩石高度约距离第谷坑的表面2公里。

 

 

5

 取出你的红/蓝眼镜,一起飘浮在卫星海伦 (Helene),这颗土星小冰质卫星旁边。命名贴切的卫星海伦,是四颗现知位在拉格朗日点上的特洛伊卫星之一。拉格朗日点 (Lagrange point)是两颗大质量物体间的重力稳定位置,在此例中为土星和它较大的卫星Dione (土卫四)。形状不规则的卫星海伦 (体积约为36 x 32 x 30公里),位在令先土卫四的拉格朗日点,另一颗冰质姐妹卫星Polydeuces,则在落后的拉格朗日点上。这张清晰的立体影像,建构自卡西尼号2011年一次近距离飞越时所拍的二张照片(N00172886、N00172892),它呈现了海伦卫星面向土星的半球,上面布满著陨石坑和峡沟构造。

 

 

7

御夫座AE星又名为火燄星,周围的星云IC 405称为是火焰之星星云, 这个区域像是充满著因火燃烧产生的烟尘,但其实这些都和火无关。 一般的火焰是物质和氧分子剧烈结合的反应,只有在具有相当氧浓度的环境才会发生, 所以在这种高能量但低氧的环境中,火焰并不存在。 影像中像烟尘状的物质, 其实大部份是散布在星际空间中的氢,不过也含了不少碳质的尘埃微粒。 靠近星云中心的御夫座AE星非常地炽热,因此所发出的蓝色星光,能把周围物质的电子撞飞出去。 当质子再和电子复合时,会放出光线,形成大片的发射星云。 在这张影像中,位在北天御夫座内的火燄之星星云 离我们约有一千五百光年远,大小约为五光年,用小型望远镜就能观测到它。

 

 

8

这些壮丽的旋臂可说是NGC 7424最精彩的部分, NGC 7424是一个在中央有明显的棒状结构且正向我们的漩涡星系。 它的位置在往天鹤座方向笔直延伸大约四千光年处, 这个岛宇宙因为和我们的银河系同样也有大约10万光年大小的体积而受人注目。 沿着缠绕的旋臂,可以发现许多明亮而有着蓝色大质量年轻星球的星团, 而这些星团的直径约数百光年。 这些白色的大质量星球在NGC7424的旋臂中诞生,就在相同的地方也是他们消逝的处所。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星系还是强烈的恒星爆发星系,例如SN 2001ig, 一颗在这张影像记录前不久的时间才黯淡下去的超新星。

 

 

9

这张迷人的望远镜影像呈现了黯淡且难以捕捉的水母星云, 飘浮在双子座足部恒星之一的銊附近,舞动的触须则从代表身体的左侧明亮幅射弧状处向右下方伸展。 这片水母状的云气,其实是泡泡状超新星遗骸IC 443的一部份,为一颗大质量恒星爆炸所产生的扩张碎片云, 而来自这个超新星爆炸的闪光,大约在三万多年前才传到地球。 就像它在宇宙海里的同类–蟹状星云超新星遗骸一样,IC 443内也藏着一颗星核崩塌后所形成的中子星。 水母星云离我们约有五千光年远;以此距离估算,这幅影像涵盖了大约一百光年的区域。

 

 

10

在这幅清晰的红外光特写影像里,宇宙级子弹贯穿了远在1500光年外的猎户座大星云外围。由活跃大质量恒星所喷出的这些“子弹”,在影像中著以蓝色,大小约是冥王星轨道的10倍,本质其实是相对致密、炽热的云气。它们带着离子化铁原子所发出的辉光,以每秒数百公里的速率前进,因激震了星云的氢气发出黄光而现踪,并造成这些长达5分之1光年的锥状弦波。这幅细致的影像,是由位在智利的8.1米南双子望远镜搭配新启用的调适光学系统 (GeMS)所拍摄。和前世代的调适光学系统比起来,GeMS的视野较广,并运用了5颗雷射激发的导星,来抵消地球大气所造成的散焦效应。

 

 

11

星系团是怎么形成或演化呢? 为了了解这个问题,天文学家继续研究离地球第二近的星系团-天炉座星系团,其多数的星系位于南天星座天炉座内,故以此命名之。 虽然比邻近我们的仙女座星系还要远二十倍,天炉座星系团只比熟知的且距离最近的室女座星系团的距离再远些10%。 天炉座星系团有完整定义的中心区域,这个仍在演化的区域中含有多数的星系, 除此之外,天炉座星系团还有其它能清楚辨识的且仍未合并的星系群存在。 看到这里,影像中几乎每一个黄色的点都是 天炉座星系团里的椭圆星系。 而位在影像右下角的棒旋星系NGC 1365是天炉座星系团的主要成员。

 

 

12

地球有多常见? 从NASA专职系外行星探索的克卜勒号太空船刚发布的数据来推断,答案是很常见。 现行的电脑模拟也指出,每十颗恒星至少就有一颗地球等级的行星,因此,我们银河系内就至少有一百亿颗地球。 只不过,这项研究所指出的”地球”,轨道大多在水星之内, 因此,这种炽热地球很难成为人类渡假的好去处。 上面这幅直方图呈现了轨道很靠近母星的行星之中,不同质量行星所占的比例。类太阳恒星中,有”地球”行星在地球轨道运行的比例,定然会少很多。不过,在这次克卜勒号刚发布的发现中,这类的地球还是有四颗。

 

 

13

在离我们20万光年的卫星星系–小麦哲伦星系之外围,有一个年龄只有500万年的年轻星团NGC 602。在这张哈伯望远镜拍摄的精彩影像中,NGC 602仍然包覆在孕育他们的气体和尘埃里。如梦似幻的脊状、后掠的尘埃和云气指出,在NGC 602里,大质量年轻恒星所发出的高能量辐射和震波,已经浸蚀了附近的尘埃,并触发从星云中心渐次外传的恒星诞生活动。以小麦哲伦星系所在的距离来估计,这幅影像涵盖了约200光年的区域。这张清晰的哈伯太空望远镜影像里,尚可见到许多隐约的背景星系,这些背景星系的距离至少要比NGC 602远上数几亿光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