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写作教学实践流派

 王语雷悦读馆 2014-09-27

派系

代表人物

关键词

主    要   做   

读写结合派

周蕴玉

“文题为纬,过程为经”

以各种文体的写作特点为纬线,以写作的一般能力——审题、立意、选材、布局谋篇、语言运用为经线,精选典范作品为例文,按照单元要求设计训练方案,组成一个读写结合、分阶段、有层次的训练序列。

丁有宽

“读写结合”实践

“读写结合,练好记叙文17功”。以记叙文为主,坚持读写结合,培养学生自学、自得、自写、自改的能力。“读写结合五步训练”

训练技巧派

常青

作文分格训练教学

所谓的“格”,是单一的基本训练单位,具体地说是把说话、写话、片断训练到篇章训练,从写人记事到写景状物,从审题立意、选材组材到开头结尾,从培养观察能力到发展语言、思维能力,把众多的作文难点分解成一个一个具体训练的基本单位——“格”。

贾志敏

“课堂作文指导”实践

一类是课堂作文,又称训练作文;另一类是生活作文,又称自由作文。当学生还不明白作文是怎么回事的时候,老师要在课堂里教学生,从写好一个句子、一段话开始,让他们抄写、听记、复述、改写……这个过程就是教学生运用语言、组织语言进而达到掌握语言的过程。

情境渲染派

邓泽棠

“情境作文”实践

他通过创设生活、实物、艺术和语言描述等四种情境。各类情境作文训练又有各具特色和重点的设计安排。

“读,抄,导,写,评,改”(即:学生阅读——学生摘抄——教师指导——学生写作——师生赏析——互动提高)的动态有机系统。

郑宏尖

“小学音响作文教学”实践

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以生活中诸多音响中介,创设特定的习作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文教学方法。在实验中注意不同音响类型(自然音响、模仿音响、歌曲、器乐曲等)的合理利用,以及对学生作文能力发展的不同影响。

音响感知一隋感体验——联想、想象——文字表述。

创造生活派

吴立岗

“素描作文”实践

其二,以静物、动物、自然景物、房间陈设以及师生日常生活片断的演示为素描作文内容;

其一,由简到繁地设计素描作文训练的内容。

李白坚

活动作文

在课堂“演示”一个预设的,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系统性的游戏活动,吸引学生激情参与,展示过程让其观察,然后再进行写作。将游戏的观念引入课堂,直面儿童的生命需求,在情趣高昂的积极参与之中,忘却写作动机,产生直接的表达需求。“

注重“前作文”的启发准备。

训练大于理论”、“训练先于理论”、“活动大于技法”、“活动先于技法”、“实践大于理论”、“实践先于理论”。

言语交际派

于永正

“言语交际表达”实践

寓说写训练于活动、交际之中,在交际中学习并掌握一般的社会生活常用的表达本领。

“实用”    “在交际中学会交际”

以人为本派

张云鹰

“开放式”作文实践

开放作文:“理念”、要求、通道、思想、形式、过程、空间、时间、过程

“感受生活一诱发激情一交流信息一尝试实践一合作评改”

管建刚

“作文革命”实践

以让学生编写“班级作文周报”为基本操作过程,开创了“欣赏——-挑刺—训练”的“作后评讲课”模式。

主张——

“兴趣”重于“技能”;   “生活”重于“生成”;

“发现”重于“观察”;   “讲评”重于“指导”;

“多改”重于“多写”;   “真实”重于“虚构”;

“文心”重于“文字”;   “课外”重于“课内”;

“写作”重于“阅读”。

并提出了习作教学“真话意识”、“发表意识”、“读者意识”、“作品意识”“动力意识”、“发现意识”、“个性意识”、“诗外意识”、“差异意识”、“价值意识”等十大意识。

吴勇

“童话作文”实践

它的“童”就是直面童年,将教学构筑在儿童精神哲学和鲜活的生活状态之中,让每个孩子的童性从写作中得到关注和呵护;它的“化”就是不放弃教学指导,努力以最自然最柔软的方式给儿童知识和方法的支撑,让习作教学充满技术含量,更展现出艺术的魅力。

一、文化观     二、故事观     三、融合观

四、知识观     五、交往观     六、适宜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