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生就业与企业集群

  2014-09-28

目前国内的大学基本上有以下几个层次:首先是985级别的大学,是我国政府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为目标的最高层次;而211工程则是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100所左右的高等学校和一批重点学科;其他的“一本大学,即经各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批准可在该省招收本科第一批次考生的高校主要以本省一本招生为主体,全国大部分省份一本招生为次的大学(一般是原中央部属高校下放后成为的省部共建大学,省属重点大学,具有博士点高校),其余的大学就是所谓的“二本”和“三本”大学了。“二本大学只是个模糊的概念,指的是录取批次放在第二批的大学多为省属大学或者非211工程大学,在师资、硬件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从学校所在的地点来看,985大学39所(从九校联盟扩大而来),基本上都是位于中心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211工程对应的大学共有100所,除了位于中心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外,还可以位于省会城市;原部属院校下放与省共建的地方重点大学,即所谓的“一本”大学,也基本上是位于在各省市自治区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

中心城市和沿海重点城市是国内的经济和工业中心,都具有比较完善的工业体系和多个企业集群,基本上每年的新增用人岗位都能够超过985大学中理工科毕业生的数量;同样,省会城市也有相对完善的企业集群和行政管理体系,对于211工程大学中应用性比较强专业毕业生的工作安排大体上都能够有效地给予安排。一些特定的“二本大学因为特色明显、地理位置优越,甚至录取分数还超过当地的一本,主要是这些“二本大学位于中心城市中,毕业生当地就业几率比较高,学生报考的数量多,自然录取分数高了。

位于各省市自治区省会和副省级城市中的原部属院校下放与省共建的地方重点大学,即“一本”大学,也能够通过这些大中城市中相对完善的企业集群和行政管理机构,来承接这些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安排。

现在多数的“二本”大学基本上都是位于地级城市甚至更低级别的城市里,由于教育部对大学专业标准的管理,尽管不同大学中相同专业的课程内容和课本基本上是相同的,只是教师和学生的水平有所不同。然而,这些“二本”大学的毕业生,其就业情况就不能乐观了:一是当地的企业集群并不完善,最多只可能有一两个企业集群,难以为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安排工作;二来这些“二本”大学的专业特色不明显,毕业生的优势不突出,毕业生一旦离开本地区,与全国各地其他大学的毕业生一起进行竞争时,缺乏了特色和优势,往往在就业过程中容易随波逐流,只要是相对稳定的工作就行,也不可能再考虑是否专业对口了。

在就业率和比较受欢迎工作岗位竞争结果比较的引导下,通过985211大学。可以将全国和全省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人才吸引到了中心城市和省会城市,从而加大了大小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潜力的差距,从而加大了沿海大城市与内陆小城镇之间的差别,

实际上,国内陆级城市的人口与面积的规模大致相当于欧洲的一些小国,其经济规模也不可能像法国德国、以及国内的中心城市和直辖市那样,拥有完善的多产业体系。发展较好的地级城市,可以与某些欧洲的小国家那样,仅仅拥有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建设和形成有效地企业集群,在这些特定的产业里建立起真正的市场竞争优势,而在其他产业方面,则全部依赖外部的产品服务和协作配合。

为了能够有效的形成产业集群,除了在企业协作分工中专业化更细致、配套设施更全面、业务协作更深入、提高合作效率、推动企业的创新以及促生新企业之外,还有需要为特定的企业集群聚集所需要的各种层次的专业人才,并促进这些专业人才在企业集群中不断地提升能力并能够合理的流动。在企业集群所在地集企业集群中需要的各种层次专业对口人才过程中,地方性大学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进修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地区性的“二本”大学就必须根据地方经济的特点和区域企业集群的产业特色,有针对性的为地区企业集群培养专业性基础人才,从而建立起地方大学的地区特色。不但根据当地企业集群的需求设立特定专业,而且针对当地企业集群需求和服务范围开设特色专业课程和规划课程内容与范围,从而建立起适合本地企业集群需要的专业特色,更好地为企业集群提供必要的技术人才支援。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教育改革的方向,进行管办分离,提高学校的办学自主权。这样,地方性大学就可以不再受教育部所有大学同一专业教学课程和内容必须一致的限制,从而建立起符合当地企业集群需要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大学人才培养系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