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是由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皮肤炎症。皮损以 丘疱疹为主的多形性损害,有渗出倾向,常反复发作多年不愈。病因比较复杂,常常难以确定。临床表观多种多样,按炎症情况可分 为急性(红斑、丘疹、水疱、红肿、渗出、糜烂、结痂)、慢性(皮肤呈褐 红色浸润、肥厚、皲裂、鳞屑或有苔藓样改变、脱屑性片块等)和亚 急性三种。
中医称之为“湿癣”、“湿疮”、“浸淫疮”等。认为多由风湿热或 血虚、脾虚复受风邪、寒湿等所致。其治疗急性宜清热利湿,佐以 凉血;亚急性宜健脾利湿,佐以清热;慢性宜健脾燥湿,养血润肤。 下述诸方,可供临床参考选用。 1.氤氲汤 黄豆卷60g,佩兰、焦栀皮各10g,麝香、青蒿各9g,连翘、郁金各12g,滑石18g,细通草、石菖蒲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芳香化湿,清热透表之功。 2.湿疹汤 萆薜、泽泻、车前子、茯苓、苦参、白鲜皮、防风、地肤子各5~9g,薏苡仁、生地各6~20g,金银花、连翘各6~15g。亚急性湿疹加蝉蜕、白蒺藜;慢性湿疹去车前子、泽泻,加玄参、当归、乌梢蛇、红花。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化湿热,滋阴养血,祛风通络之功。 3.石膏芩青汤 生石膏、马齿苋各30g,黄芩、六一散各10g,大青叶、白鲜皮各15g,生地、白茅根各2dg,丹皮12g。皮损泛发全身,鲜红灼热,身热烦躁,舌红绛者加水牛角粉、赤芍;水肿明显,脂水淋漓,水泡多者加车前草、茵陈、汉防己;瘙痒剧烈者加苦参、地肤子、僵蚕;对药物、食物过敏者加连翘、蚤休、绿豆;皮损发于头面部,日晒加重者加青蒿、地骨皮。 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剂。同时配合外用涂擦炉甘石洗剂。若水肿明显、渗出水泡多者,用上方内服汤药第三煎,放凉后湿敷患处。 本方有清热,凉血,利湿之功。 4.枣仁安神汤 酸枣仁、白鲜皮、威灵仙、当归、白芍、熟地各15g,生龙骨(先煎)、夜交藤、何首乌各30g,苦参、五味子各10g。 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轻者每日1剂,重者每日2剂。同时配合外洗药(白鲜皮50g,荆芥、防风各30g,冰片(后下)0.5g),每日1剂,水煎取液外洗患处。 本方有养血安神,祛风燥湿之功。 5.加味四物汤 熟地或生地15~30g,白芍或赤芍、当归各10~30g,川芎8~15g,首乌15~40g,刺猬皮、乌梢蛇、苍耳子、皂角刺、蛇床子、白鲜皮、白蒺藜各10g。风热偏重者加防风、苦参、薄荷;风寒偏重者加桂枝、荆芥;湿热偏重者加茵陈、黄柏;血热偏重者加丹皮、青蒿;热毒偏重者加金银花、土茯苓;偏血虚者加龙眼肉、紫河车;偏气虚者加黄芪、黄精;偏血瘀者加丹参、地龙;纳食不香者加山楂、山药;顽固性奇痒者加全蝎、蛇蜕;反复发作者加核桃仁。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上、下午空腹服用。每剂煎完2次后,适量多加水,煎第3次,煎开40分钟,去渣,将药液倒入澡盆,洗澡半小时。同时配合针灸治疗(取百虫窠穴(血海上1寸),常规操作,留针40分钟,每隔4~5分钟行针1次,使针感向周围扩散),每日1次。 本方有养血祛风止痒,清热解毒利湿之功。 6.龙蚤清渗汤 龙胆草、黄芩、炒山栀、当归各10g,蚤休、生地、白鲜皮各30g,丹皮12g,赤芍15g,苦参10~30g,六一散(包煎)25g。如渴饮脉洪者加生石膏、知母;瘙痒剧烈者加地肤子、川槿皮;神经性皮炎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者加丹参、莪术。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止痒之功。 7.加减四妙汤 薏苡仁50g,苍术、黄芩、川芎、白蒺藜、赤芍、生甘草各15g,苦参、白鲜皮各20g。湿烂性湿疹有渗出、黄水多、继发感染者,加板蓝根、金银花各25g,或加蒲公英30g;糜烂渗出重者,加紫草20g,或外用紫草油纱条。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燥湿,通络止痒之功。 8.热湿系列汤 Ⅰ方:生槐花、土茯苓各30g,生玉米20g,生甘草10g。 Ⅱ方:全虫、三棱、莪术各10g,皂刺、厚朴各15g,炒白芍、白鲜皮各20g。 以上方药均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燥湿止痒;活血燥湿止痒之功。 9.荆蝉苦参汤 Ⅰ方:荆芥、防风、百部、苦参、地丁、蒲公英、夏枯草各10g,蝉衣6g,金银花12g,连翘15g,甘草3g。 Ⅱ方:生地20g,何首乌、黄芪、熟地各30g,当归、苦参、防风、土茯苓、金银花、百部各10g,荆芥、蝉衣各6g,连翘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同时配合外洗方(大黄、黄芩、黄柏、地肤子、蛇床子、百部各30g,黄连20g。每日1剂,水煎取液外洗患处)、外涂方(绿豆粉60g,与鸡蛋白1个拌匀成糊状,涂于患处,每日数次)。 本方有清热解毒利湿,疏风止痒;益气养血,疏风止痒之功。其中Ⅰ方适用于湿疹急性期,Ⅱ方适用于湿疹慢性期。 10.归地乌皮汤 当归、生地、乌药、白鲜皮、刺蒺藜各12g,荆芥、防风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养血活血,祛风止痒之功。 11.多虫通络汤 全蝎5g,蜈蚣3条,蕲蛇、赤芍、地龙各15g,僵蚕10g,蝉蜕9g,金银花、当归、何首乌、地骨皮、野菊花各24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水煎外洗患处。 本方有活血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12.苦参乌蛇汤 苦参9g,乌梢蛇22g(婴儿减2/3量)。急性湿疹加黄柏9g,龙胆草、苍术各6g,五倍子15g;慢性湿疹加当归、丹皮、赤芍各9g,生地15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再煎微温外洗患处。 本方有清热燥湿,祛风止痒之功。 13.金菊二花汤 金银花、菊花各60g,黄连12g,土茯苓30g,薏苡仁15g,防风、蝉衣、甘草各9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祛风除湿,解毒止痒之功。 14.银鲜止痒汤 金银花、菊花各15g,白鲜皮、绿豆衣、丹皮、苍术、地肤子各12g,陈皮、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 本方有清热除湿,祛风止痒之功。 15.马齿苋合剂 马齿苋30g,龙胆草、黄柏、红花、甘草各9g,苦参、蛇床子、泽 泻各15g,大黄6g。 每日1剂,水煎取汁,分次温服,药渣再煎外洗患处。 本方有清热解毒,燥湿止痛之功。 16.半边莲合剂 半边莲、乌韭、白英各15g,金银花6g,大枣7枚。每日1剂,加水600ml,煎取200ml,以汤代茶,l疗程5~10剂。 本方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痒之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