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性肠炎中西医治疗秘方

 神医图书馆318 2014-09-28

急性肠炎中西医治疗秘方

急性肠炎是夏秋季的常见病、多发病。多由细菌及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所致,其表现主要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致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等。病人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夏秋慎防急性肠炎夏秋慎防急性肠炎

因暴饮暴食 进食腐败 污染食物 食物过敏等引起 多发在夏秋季节

并发症主要有: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 肠结核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等

牛奶中含较多脂肪 有增强肠蠕动的作用 可加重肠道负担 对病情不利

急性肠炎 - 概述

急性肠炎患者多在夏秋季突然发病,并多有误食不洁食物的病史,有暴发性流行的特点,病人多表现为恶心、呕吐在先,继以腹泻,每天3~5次,甚至数十次不等,大便呈水样,深黄色或带绿色,恶臭,可伴有腹部绞痛、发热、全身酸痛等症状。

大便常规检查及粪便培养,血白细胞计数可正常或异常,病人以恶心、呕吐为表现者称急性胃炎;以腹痛、腹泻为表现者常称为急性肠炎;临床上往往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同时并见,故亦称急性胃肠炎。

急性肠炎是由于伙食不当,进食发酵分解或腐败污染的食物所致肠道的急性炎症,其致病菌多为沙门氏菌属,由于微生物对肠粘膜的侵袭和刺激使胃肠道的分泌、消化、吸收和运动等功能障碍,最终导致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增加。临床上与急性胃炎同时发病者,又称为急性胃肠炎。中医根据病因和体质的差别,将胃肠炎分为湿热、寒湿和积滞等不同类型。

急性肠炎 - 简介

急性胃肠炎是由多种不同原因,如细菌、病毒感染、毒素、化学品作用等引起的胃肠道急性、弥漫性炎症。大多数由于食入带有细菌或毒素的食物如变质、腐败、

肠炎肠炎图册
受污染的主副食品等引起。多发生在夏秋季节。急性胃肠炎起病急,常在24小时内发病。

急性胃炎表现为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不适等。急性肠炎表现为腹痛、腹泻一日数次或十数次,粪便为糊状或为黄色水样,可带有泡沫或少量粘液。急性胃肠炎则具有急性胃炎和肠炎两者的表现。有的病人可有发热、全身不适、过敏症状等。一般在2—5天内恢复。病人一般发病前有过食可疑不清食物的病史,同食者往往一起发病。


急性肠炎 - 病因

1、暴饮暴食,进食过多的高脂高蛋白食物,饮酒、饮冰凉饮料过多,或受凉之后。

2、进食腐败、污染的食物,如隔夜食物未加热消毒,臭鱼烂虾,不新鲜的螃蟹、海味,久存冰箱内的肉类食品,发酵变质的牛奶及奶制品。

3、个别病人对食物产生过敏反应。急性肠炎夏季节多发,与天气炎热、食物易腐败有关。

[1] 4、肠道感染,如常见的嗜盐杆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及葡萄球菌等感染。

急性肠炎 - 临床表现

1、腹痛腹泻是主要特点。大多在肚脐周围痛,呈阵发性绞痛,引起排便感觉,排便后腹痛略有减轻。腹泻大多为稀水样便,含有不消化食物残渣,一般每日可排便7~8次,最多可达十几次。经治疗,1~2天内,最多2~3天恢复正常,病情经过比较良好。

2、肠鸣音亢进。近病人身旁可清楚听见其腹内“咕咕”作响。

3、个别严重病人伴低烧,恶心呕吐,并发生脱水症状。

4、急性肠炎要注意与其他疾病引起的腹泻鉴别。总的说来,腹泻中较轻的情况一般为急性肠炎。其他疾病需到医院进一步检查方能确诊。

  全身症状:一般全身的症状轻微,严重病人有发热、失水、酸中毒、休克等症状,偶可表现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痛、腹泻是急性肠炎的主要症状。呕吐起病急骤,常先有恶心,继之则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呕吐胆汁或血性物。腹痛以中上腹为多见,严重者可呈 阵发性绞痛。腹泻表现为水样便,每天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伴有恶臭、多为深黄色或带绿色便,很少带有脓血,无里急后重感。

  体征方面:肠炎早期或轻病例可无任何体征。查体时可有上腹部或脐周有轻压痛、肠鸣音常明显亢进,一般急性肠炎患者病程短,数天内可好转自愈。注意到这些症状,就可以及时的对急性肠炎 进行治疗,这样我们就避免了延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急性肠炎 - 防治措施

[2] 一、合理安排饮食

  应合理安排饮食,注意均衡膳食营养。夏季食物应以清淡为主,尤其是那些爱吃肉的孩子,家长更应注意调节饮食结构,鼓励孩子多吃蔬菜和水果。不要贪吃冷饮,每餐不要吃得过饱,避免造成胃肠道机能的损害。如果你外出吃饭,为防止可能的危险,你可以向服务员要一碟醋和几瓣蒜,蘸着醋就着大蒜结束这顿饭会给你的健康上一份保险。

二、注意宠物卫生

  养有宠物的家庭,一定要搞好宠物的卫生,同时要告诫孩子不要自己一边吃东西一边喂宠物。

急性肠炎 - 急性肠炎危害

[3] 一、腹泻:因炎症刺激所致,程度轻重不一,腹泻为本病最主要症状。轻者每天3-4次,呈软便或糊状便,可混有粘液和脓血;重者数十次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
二、大量便血:指短时间内大量肠出血,伴有脉博增快,血压降及血色除低,需要输血治疗。
三、便秘:大便秘结4-5日排便一次,粪便如羊屎样,甚则不吃泻药不能通便。
四、肠狭窄:临床一般无症状,严重时可引起肠阻塞,在本病出现肠狭窄时,要警惕肿瘤。

急性肠炎 - 救护措施

1、首先要卧床休息,保暖,并且禁食12小时,以后逐渐进少量流食,如米汤、藕粉,或稀粥、面汤等,慢慢地恢复正常饮食。

肠炎肠炎图册

2、适当止痛止泻。口服颠茄片。腹泻严重的可吃些烤焦的馒头片或糊米粥以收敛止泻。

3、鼓励多饮水,具体可见“急性胃炎的救护措施”。

4、病情轻者可不用“消炎药”。一般可选用乳酶生、黄连素、氟哌酸等药。

5、腹泻严重伴脱水者,及时送医院给予静脉输液治疗。

急性肠炎 - 并发症

急性肠炎的并发症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原发性小肠吸收不良综合征:本病典型症状为脂肪泻。大便色淡,量多,呈油脂状或泡沫状,常浮于水面多有恶臭味。多伴腹胀、腹痛,有乏力、体重下降、出血等营养不良表现,病程长,病情时轻时重,做X线钡餐检查有利诊断。   

⑵肠结核:起病缓慢,多位于右下腹部,可有阵发性绞痛,肠鸣音增强,常有大便习惯改变,干、稀交替。轻者仅有稀便,重者为粘液脓血便。可有恶心、呕吐、腹胀,食欲减退。体检仅有右下腹压痛。辅助检查:血沉增快,结肠菌试验阳性,大便培养可找到抗酸杆菌。给予纤维肠镜检查以确认本病。   

⑶克隆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肠道炎症性疾病,起病缓慢,有消瘦、纳呆、乏力等表现。腹痛位于脐周或右下腹。腹泻初为间歇性,以后渐为持续性。日行3~6次,软便或半液状。右下腹压痛,可触及包块。晚期呈现消瘦、贫血、肠吸收不良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肠系膜动脉造影或内窥镜及活组织检查,可明确诊断。   

⑷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本病原因不明,是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多以溃疡为主,累及结膜粘膜,以青壮年多见。腹痛常在左下腹或全腹压痛明显,伴肠鸣音亢进。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等症状。可行乙状结肠镜和活组织检查以利诊断。    

⑸胃肠神经官能症:此病是高级神经功能紊乱引起的胃肠功能障碍。起病较慢,临床表现以胃肠道症状为主,表现神经性嗳气、厌食、呕吐、精神性腹泻、结肠激惹症,脾曲综合征等。

急性肠炎 - 诊断检查

1、体检注意有无脱水、腹部压痛、腹肌紧张及肠鸣音改变。

2、注意与菌痢、阿米巴肠病、霍乱、沙门菌属感染、空肠弯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肠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及有关急腹症鉴别。

3、送检血常规,大便常规及细菌培养。

4、如有失水、休克及酸中毒现象,应定时测脉搏、血压和送检红细胞比容、血尿素氮、肌酐、血气分析、血钾、钠、氯及尿酮体等。

急性肠炎 - 鉴别诊断

 注意与菌痢、阿米巴肠病、霍乱、沙门菌属感染、空肠弯曲菌感染、耶森菌感染、病毒性胃肠炎、毒物中毒、糖尿病酸中毒、甲状腺危象等及有关急腹症鉴别。

急性肠炎 - 诊断标准

1.常有进食不洁食物病史。   

2.多在食后短期内突然发病,多有上腹部不适、疼痛、食欲减退、恶心、腹泻。   

3.查体腹部可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   

4.大便常规可有白细胞、血白细胞增高。   

⑴有暴饮暴食或吃不洁腐败变质食物史。   

⑵起病急,恶心、呕吐频繁,剧烈腹痛,频繁腹泻,多为水样便,可含有未消化食物,少量粘液,甚至血液等。   

⑶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及程度不同的中毒症状。   

⑷呕吐、腹泻严重者,可有脱水、酸中毒,甚至休克等。   

⑸体征不明显,上腹及脐周有压痛,无肌紧张及反跳痛,肠鸣音多亢进。

急性肠炎 - 理化检查血象

⑴血液检查: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可轻度增加,血沉略有增快。   

⑵大便常规或培养:多为正常,也可见到少量白细胞和红细胞。如系细菌感染可发现致病菌。

急性肠炎 - 中医解读

感受时邪。夏秋之交,暑湿蒸腾,若调摄失宜,感受暑湿秽浊之气;或因贪凉露宿,寒湿入浸,寒邪秽气,郁遏中焦,使脾胃受损,升降失调,清浊不分,发为本病。
饮食所伤。饮食过量,停滞不化;或恣食肥甘,湿热内蕴;或误食生冷不洁之物,损伤脾胃,致运化失职,水谷精华不能吸收,反停为湿滞,清气不升,浊气不降,吐泻交作,而发本病。
情志失调。脾气素虚,或原有食滞,或本有湿阻,但未致发病,复因情志失调,忧郁恼怒,精神紧张,以致肝失疏泄,横逆乘脾犯胃,脾胃受制,运化失常而成本病。正如《景岳全书?泄泻》篇所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
脾胃虚弱。长期饮食失调,或劳倦内伤,或久病缠绵,均可导致脾胃虚弱,因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胃虚弱则不能受纳水谷和运化精微,以致水反成湿,谷反为滞,湿滞内停,清浊不分,混杂而不遂成本病。

急性肠炎 - 治疗方案

 1、按消化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2、剧烈呕吐时,暂停饮食及口服药物,待呕吐减轻后,给予流质饮食或半流质饮食,忌食多脂肪及多纤维素食物。

3、有失水现象或休克时应静滴5%葡萄糖生理盐液、10%葡萄糖液及平衡盐水,输入量按失水及电解质失衡程度酌定。

4、如有酸中毒情况,可静滴5%碳酸氢钠或乳酸钠(用法参阅酸中毒常规)。

5、腹痛时可给解痉药物或腹部热敷。

6、针刺治疗,取穴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三焦俞、气海、大肠俞、曲池等。

7、选用针对革兰阴性菌的抗菌药物,如黄连素、氟呱酸、磺胺类药物等。

8、中医治疗遵循辨证论治的观点,中药调理肠胃,一般配方好的药材有养胃调胃之功效,中药肠胃速康方的水煎内服有利于药效吸收,从根源上解决顽疾,同时注意一下饮食习惯。

急性肠炎 - 饮食调理

急性肠炎是夏秋季最常见的肠道疾病。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大便呈水样,少的一天拉几次,多的十几次,甚至更多,对人体健康影响很大。对急性
肠炎导致腹痛、腹泻肠炎导致腹痛、腹泻图册
肠炎患者,除注意休息和针对病因积极治疗外,在饮食方面应采取易消化、少刺激、温热适度、营养丰富、少食多餐和适时补充水分的原则。

肠炎初期:是肠道急性充血、水肿、发炎和渗出的阶段,此时肠蠕动活跃或处于痉挛状态,其消化吸收功能都比较弱,所以,在起病后8~12小时内,患者可吃流质食物,如大米粥、藕粉、鸡蛋面糊、细挂面、烩薄面片等。如腹泻严重或出汗较多,还应适当给病人多喝一些汤水,如米汁、菜汤、果汁、淡盐开水等,以补充体内水、维生素和电解质的不足。

肠炎好转期:可给患者吃些容易消化及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大米粥、细面条、蒸蛋羹、咸饼干等。宜采用少食多餐的方法,每日进食4~5次。需要注意的是,此时不宜喝牛奶和吃大量的糖,因这些食物进入肠道后容易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引起腹胀腹痛,增加患者痛苦。

另外,牛奶中含有较多的脂肪,脂肪有润滑肠道、增强肠蠕动的作用,可加重肠道负担,对病情不利。肠炎恢复期:由于胃肠道尤其是肠道病理生理的改变,此时肠道对食物非常敏感,因此,要特别注意节制饮食,饮食上宜吃些清淡、软烂、温热的食物,避免过早地进食肥肉、油炸、生冷坚硬的食品以及多纤维食物,如芹菜、韭菜、蒜苔等。

恢复期后2-3天左右,即可按正常饮食进餐。首先禁酒,禁止一切辛辣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平时用手顺时针柔摸腹部;按时吃药,遵医嘱;注意锻炼身体。     

饮食原则

1.注意食品卫生,避免肠道感染诱发或加重本病。忌烟酒、辛辣食品、牛奶和乳制品。为改善营养状况和肠道环境,要给予高蛋白、高热量的饮食。还应在供给富含维生素、无机盐、微量元素的食物,尤其是含维生素C、维生素B乃铁丰富的食物,以补充体力、滋养身体。

2.制订合理的饮食制度:患者必须注意吃饭定时定量,细嚼慢咽,少说话;保持思想松弛,精神偷快。在发病期间,以进食流质或半流质、易消化、富有营养的食物为好。除急性发作期并发出血、呕血时短期少食多餐外,平时应坚持一日三餐规律进食。

3.限制脂肪和膳食纤维:腹泻常伴有脂肪吸收不良,严重者伴有脂肪泻。因此膳食脂肪量要限制,且免食用含刺激性和纤维高的食物,如辛辣食物、白薯、萝卜、芹菜、生蔬菜、水果以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和粗杂粮、干豆类等。 

急性肠炎 - 特别提示

(1)一般治疗: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

肠炎肠炎图册
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晶,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

(2)对症治疗:必要时可注射止吐药:例如肌肉注射氯丙嚓25-100mg/日。止泻药:如思密达每次1袋,1日2-3次。

(3)抗菌治疗:抗菌素对本病的治疗作用是有争议的。对于感染性腹泻,可适当选用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黄连素0.3g口服,1日3次或庆大霉素8万U口服,1日3次等。但应防止抗菌素滥用。 
(4)辩证治疗:中医中药讲究辨证疗法,效灵清肠方三步清肠,一清肠道之毒二复肠道之功能三强肠道之免疫。同时,注意饮食保健、劳逸结合、心情舒畅,全方位解肠炎之症。

急性肠炎 - 保健注意

 1.忌烟酒辛辣刺激食物,忌过冷、热、硬食物。

 2.忌不洁饮食。多吃蔬菜。喝粥,罐装八宝粥要加热之后才能吃。

  3. 牛奶、鸡蛋在病重的情况下还是少吃。可以喝点蜂蜜水,用温水冲蜂蜜,要不然要破坏蜂蜜的营养。还可以喝豆浆。

急性肠炎 - 孕妇急性肠炎

   孕妇患肠炎后要及时找医生治疗,以控制疾病的发展,[4] 并注意区别肠炎的腹痛与子宫收缩的不同点。一般肠炎的腹痛是持续性病,疼痛时腹部是柔软的,大便后腹痛可减轻。如果是妊娠末期出现阵发性有规律的腹痛,疼痛时腹部发紧变硬,同时有坠胀感或出现阴道血性分泌物或感到有水从阴道流出时,都是临产征兆,要尽快做好分娩的准备,并切记解大便时勿蹲过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