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重滤网交易系统

 shujukr 2014-09-28
   

开篇

《五重滤网交易系统》这是笔者综合了各种技术分析派的优点同时经过市场验证而研究出来的一种技术分析方法,用简单的均线原理,结合价格、空间、时间形成的一种三维分析方法。从今天开始,在本博客连载,同时用此方法研究当下的市场,以便朋友们一起学习,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谢谢!

都说交易是门艺术,也是门学问,不疯魔不成活,我是个80后女生,到现在我才开始有点不可思议,我竟然这样沉迷于期货了,甚至于我找的老公都被我拉下水了,好几年,我工作,让他自己在家研究期货。都说爱一个人,就让他做期货吧,因为这里是天堂,也说恨一个人,就让他做期货吧,因为这里是地狱。天堂和地狱就在一线之间,是多么的魅惑呀!但是真正进来了,的确是没有那么好玩,但是离开,却有万分不舍。因此我决定不管多么艰难,都要坚持下去,因为我一直非常坚信,在中国,只有期货是可以通过不断的努力得到收获的,像我们这样没有背景的人,又错过了改革开放,错过了炒房时代的80后人,只有这个市场可以实现我们的抱负,可以为我的后代建立一个金融世家。

我是一个冲动的人,包括拉我老公下来做期货,也的确冲动了,我承认,但是没有后悔药吃,既来之则安之。要把我的经历把我几年研究的东西拿出来分享,却不是我的冲动,事实上,我已经一直在这样做了。为什么呢?因为我是一个有社会责任心的人,在期货公司多年,我见过很多散户,可以说是可怜的散户,我都尽可能帮助大家,少走弯路,只是,这个市场,不走弯路又是不可能的,只能说,我希望用我的努力,尽可能让我所接触到的人少走弯路。因为我就是走了弯路的,我花了整整5年时间才转回来,而在这几年里,我还是跟着一位一流的交易高手学习的,一位5年收益率有近千倍的朋友,而我没有复制他的方法,只是参考了他的交易理念,参考了他的分析思维。在这个5年了,我几乎是天天看盘,天天想着怎么做好交易,不断总结,不断犯错误,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又不断总结,如此循环。这样我都还感觉有时候对市场的理解不够,有时候还是疏忽了,有时候还是主观了。试问你们有我这样努力吗?我可以这样努力,还是因为我在期货公司,我服务客户,我开发客户,研究期货就是我的工作,而你们呢,你们做期货只是兼职,只是业余,我用5年,你们想用多少年?每次我想到这个,我就替大家心疼,心疼大家的时间,心疼大家的学费,尤其是中国万千的股民散户,更加是不轻易动脑的,亏赚都还不知道为什么。我是真的忧心。曾经我对我们公司老总说,我的目标是做散户教母,我想要给中国成千上万的散户带去一套用起来通俗易懂的方法。真的,一直以来,我摸索的就是这个方法,到现在,方法成熟很多了,应该可以推广了。因此拿出来,共同学习,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吧。

先说五重滤网交易系统的名字,这个是09年我看《以交易为生》的时候看到的,三重滤网交易系统,惊为天人,因此就以此参考,结合自己的思维,改善了这个系统,自己起名叫五重滤网交易系统。又到了2010年,无意中看到了缠论,一个在股票市场里风靡好几年的分析方法,当年禅师就是在网上连载此方法,我再次惊为天人,花了2天竟然就看完了,竟然还做成课件给客户讲课了,自己都有点得意呢。禅师仙逝留下缠论供后人研究,现在我仍在缠社里看到很多股民朋友在认真研究,很敬佩他们的学习精神。通过看缠论,我对自己的分析思维更有信心了,因为我只花了2天就能几乎完全理解了外人看来得研究大半年的理论,同时也吸收了不少缠论的精华到自己的思维里。于是在2010年的元旦,我突然开窍了,想出一个均线系统作为了五重滤网交易系统的主要分析依据,开始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之后的一年多一直是在实践与完善,如今理论更系统了,分析也更准确了,也非常的通俗易懂,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好好整理出来发到这里的,接受大家的批评指正。

算账

我问过不少人,你做期货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只会说,赚钱。我再问,赚多少钱,他们就说不知道了。好吧,我承认,赚钱是最终目的,不要说什么实现人生价值,那些都当时废话,大实话就是赚钱是硬道理。好吧,赚多少呢?你去做生意,都要算账吧?打算投入多少,回报多少?可是做交易,有多少人仔细算过这个帐。再好吧,赚多少不是我们决定的,但是你打算亏多少,应该知道把?

因此呀,进入这个市场,第一课就是要学会算账。算好帐,换算不划算,这样才值得进入嘛。我们先不说很多年,只说一年,比如你投入10万元人民币,打算一年赚多少?2万?3万?5万?还是10万?30万?100万?10万全亏完,你的生活会垮掉吗?好吧,如果一年赚3万你就可以接受,那么在这一年里,找到一个品种价格波动10%的可能行情,做上30%的仓位即3万保证金,拿住10%的价格波动就是保证金翻倍即你赚了3万元。然后当年收工,是不是就ok了?好吧,如果你一年想赚30万,就是3倍,就得找到以上机会3次,是不是就ok了?以此类推,抓住越多当然越好,只是市场不一定有那么多这样的波动,就算没有,逮住一个也行,是不?可是在交易过程中,我们扪心自问,做到这样了吗?是不是都受到当天的波动影响,受到当下资金波动的影响了?可是我们又再想想,如果你是做实业生意的,你会轻易受到当天的波动影响,受到当下资金波动的影响吗?答案应该是不会的。做期货就会,为什么呢?

因为期货有杠杆,因为期货会追保,因为期货会强平,因此让人不管亏赚都会有点紧张,亏怕亏更多,赚怕回吐太快。期货的杠杆也即保证金制度,就把参与在其中的人的人性—贪婪和恐惧的情绪放大了很多。很多人没理解这个,就会谈虎色变。其实每个市场都有其特点的,股票很多人不砍仓,飘着就解套了,期货很多人开始不舍得砍仓,后来迫不得已砍仓,最后就是砍来砍去了。

因此呀,期货真正要做好,那是有真本领的,但是只要有真本领,那就不愁了,这个也就是期货让人欲罢不能的地方了。

言归正传,先算账是为了让大家明白,来这里的真正目的是什么。赚钱是重要的,但是不能什么时候都盯着钱看。盯什么看呢,盯着你的交易行为看。

我们再理解刚才那个算账方法,什么是期货的盈利。如果一年你只做了一个最有把握的行情,而且也对了,当年你就是盈利的。如果做了3次,1次赚30%,2次加起来亏了10%,那么当年你还是赚20%的。就是赚了比亏的多,自然就是赚钱的。我们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每天也不是赚很多,但是你知道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工资拿,你会因为迟到一次被扣点工资而郁郁寡欢吗?不会的,而且还会每天继续认真工作,因为你知道只要不被炒鱿鱼你都可以拿到工资,你的心态多好呀。就像期货,你知道你的交易行为很好,你会为一次的止损而担忧吗?这样的心态多好呀。

我鼓励大家做金融投资,不是鼓励大家来做短线炒手,我鼓励大家把这个当成自己的一个兼职技能来培养,白天上班,晚上偶尔研究研究有什么好的中线机会,没有就算了,有的话找个机会做部分进去,然后只要不改变原则就不出来,持有一段时间,或许这样,一年有个30%也不是没可能呀。这样就是一个理财工具呀。好过去比基金,自己没法掌控的好吧?当然,你也可以通过学习,练出好的眼光,至少能发现好的基金经理了,然后去投资他呀。

我始终认为,中国散户多是有中国特色的。中国投资渠道小,人又多,尤其是老百姓没有好的投资渠道,股票市场又太多黑幕,当然你先学习期货,然后用你的火眼金睛去炒股也是一个曲线救国的方法,毕竟读了小学,再去读幼儿园,总是容易很多的。中国人其实很善良的,我对你好,你就会对我好的,你信任我,我也会信任你的。只是现在社会太多不信任,才让大家冷漠了而已。如果中国那么多散户股民、期民都能提高交易能力,提高知识,做期货可是眼光非常广的,对全世界经济都有理解的,那样中国国民素质那可是无形中得到很大提高哈。哈,话说远了呀。我尽我微薄力量为这样的设想做贡献,也算是实现我的社会价值吧。(自己有时候都觉得自己太难能可贵了,竟然有这样的想法,只是行动没跟上,现在开始也不算晚吧)

继续说算账。亚丹斯密说,人都是自私的,是趋利的,所以才形成了经济。我们做每一笔交易也是,在做之前,都得算账,赚多少,亏多少。这个就叫风险收益比。一般是赚3块亏1块的比例以上才值得去做。这些都可以理解,难的是怎么算,用什么依据来算,我怎么知道赚的是3块亏的是1块呢。这些就涉及到交易分析系统了,后面我们会详述的。

综合来说,进入这个市场我们要算账,进入每笔单子我们也都要算账,反正我相信凭大家的智商,划不来的自然不干或者少干,在以后的交易分析中,我们要始终记得这个原则哦。

你做好准备了吗?

想象一下,我们进入一个大大的赌场,我们知道要去换筹码,知道有好多种赌桌,有好多种玩法,有的玩法是你压庄家赢还是闲家赢,压多少你决定,压对就赚,压错则亏你的押注。这个时候,聪明的人就会好好研究观察什么时候庄家运势旺,开始旺就顺势跟,旺了好久了就要观察什么时候运势转,因为我们也要明白,赌场开门做生意,也不能够一直庄家赚钱嘛,就算不作弊,概率上也不能全部一边倒的。因此这样的方法也是一个方法,是我的一个朋友去澳门之后告诉我这样的经验的。但是这样做的话就是赚了赶紧走,不然还得倒吐回去。

举这个例子,我是为了说明,似乎连最靠运气的赌博都可以有点方法,那做交易呢?很多人把做期货当成赌博,其实不然,期货还真的不是赌博,因为真的有人成功,不是出老千得来的。其实呢,期货交易玩的是概率事件,想象一下这是个怎么样的市场:

我们打开门,进入到一个大的期货市场,里面人来人往,都在用筹码来押注,好吧,我们换来筹码,一看是怎么玩法呢?原来是在压一个价格波动,你看到价格要涨,就去压它涨,真涨了就按照涨的价格卖掉,好,赚钱了。要是跌了,你认为还会跌更多,也就卖掉,留住手里筹码继续玩。觉得要跌,也压它下跌,跌了就赚钱,涨了就亏。如此的规则。而我们压的是什么的价格呢,是一些看得到的商品的价格,比如铜呀,大豆呀,白糖呀的价格,这些东西的库存还有需求是有数据可以考证的,供不应求就容易上涨罗,供大于求就容易下跌罗。如果这个市场很小,信息很全,大家的偏向都一致,那趋势就明显了。现在的问题就是,在押注的那么多人当中,有真的了解这个品种的,因为他们很多就是现货商,也有很多什么都不懂的,看着大家买他就买的,这些人就是一般的投机分子。也许正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

好吧,随着人参与越来越多,这个市场越来越大,技术越来越发达,现在我们已经可以看到很多基本面数据了,也看得到历史报价数据了,可以看得到分时图,也可以看到日线图、周线图了,还有100多年来很多人研究出来的指标数据呀,于是就引发了一个流派,研究数据价格的,他们就是技术分析派。

他们看着历史图形说,历史会重演,会说价格的波动已经包含了所有的信息,会说价格是有趋势的,而其中的一些人已经根据这些工具掌握到了一定规律,也赚到钱了。现在就是新进来的朋友们要选择了。是要自己研究了决定买和卖还是听专家的还是乱买乱卖?亦或是先观察很久,看看哪个方法好学易懂了,自己参考了再研究研究,然后自己决定买或者卖?

自己想想,第一种有多少人愿意下这个苦功夫?第二种有多少人跟错专家了?或是自己不懂就算是跟对也没用?选择第三种的不少吧,因为也许自己都不知道是在乱买乱买。最后一种也算是最聪明的人了,只是在市场投资火热的氛围里,多少人能真正静得下心来?

前面我说的这些呢,可以说都只是铺垫,我只是希望大家在了解这个系统之前,也先问问自己,自己是怎么样一个心态进来这个市场的,是以怎么样的心态来看这个文章的,是以怎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金钱的?好好问问自己,你做好准备了吗?静下心来,谦虚点,耐心点,努力点,会有收获的。没有什么市场比有杠杆的市场更公平,更有挑战性了,不努力就要被对手吃了的。

刚才提到的,这个市场就是看价格波动,找规律,然后押注上涨下跌换取价差,这个就是投机分子的目标。

真的有规律吗?

前一篇提到的,这个市场就是看价格波动,找规律,然后押注上涨下跌换取价差,这个就是投机分子的目标。但是真的有规律吗?有些人会问。

是不是真的有规律我们也可以暂时不管,反正只要价格还有高点,你逢低买总是正确的概率大,只要价格还有低点,你逢高空总是正确的概率也大,这一点总是真理吧?要明白,我们的游戏规则就是赚差价,因此我们最主要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找概率大的价格波动走势来介入。比如就是涨势,逢低买,跌势逢高空,这些就是所谓的交易策略。

真的有规律,重要吗?其实不重要。很多人进入这个市场之后就忘记了自己的目的,我们进来是赚钱的,怎么赚钱,赚差价,怎么赚差价,反正容易上涨你就去买,反正容易下跌你就去空,这样简单了吧?但是为什么那么多人做不到呢?因为身在其中。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啊。

我有时候在想一个例子,不知形象不?比如说,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在20多楼的办公室里,我常常忘记了我身在何处,一下班,往回看这个大厦,我才有感觉,原来平时我在那么高的楼里呀,然后再回家,回头一看,哦,原来这里那么多高楼大厦,原来是在福田区呀。会发现,不同的角度看真的不一样的感觉。有时候我就感觉我们在一个品种的分时图图里的时候,就像是我在办公室的时候感觉一样,忘记身在何处,然后我们去看日线的时候,就像是出了大厦回头看一样,哦,原来涨那么高了。对比下其他品种,一看,原来都是高楼大厦呀。再看各品种的周线,原来我们是在福田区,都是高楼大厦,但是很有前途,哈哈。不知道形象不?再去看月线图,原来是在广东呀,经济都很发达,哈哈。

我的分析思路就是,一个品种多个周期对比来看,一个市场多个品种对比来看,然后找出相对有把握的价格波动那些来做。就像买房子一样,都要综合考虑呢,为什么做交易就不综合考虑了呢?难道只是因为买卖太简单?

要说完全没有规律,肯定不是啦,我所信任的一个规律就是,涨势就是低点在抬高,跌势就是高点在降低,其余的高低点持平的就是震荡市。

交易策略

震荡市:高抛低吸。买在支撑点,卖在压力位。时机不好,宁可错过,不可做错。

上涨市:买在回调支撑点。强势上涨,宁可做错,不可错过。

下跌市:卖在反弹压力位。强势下跌,宁可做错,不可错过。

道氏理论

趋势的定义:“相继上冲的价格波峰和波谷都对应地高过前一个波峰和波谷,那么市场就处于上升趋势。”

依次上升的波峰和波谷为上升趋势;

依次下降的波峰和波谷为下降趋势;

依次横向延伸的波峰和波谷为横向延伸趋势。

实例图

实例图

实例图

市场不外乎是这三种走势,以及三者之间的来回演变,抓住这个核心来进行市场分析,配合之前说的交易策略来做,就已经是一个好的方法。

五重滤网均线系统a

行情的本质就是有涨有跌有震荡,三种结构。那么我们要做好交易就是要找出涨或者跌的来做,这样正确的概率大,那么我们再观察,涨势或者跌势有什么相同点?呵呵,发现了没,就是一个紧贴着的短期均线。

均线是什么呢,就是移动平均线,它是用统计处理的方式,将若干天的价格加以平均,然后连接成一条线,用以观察价格趋势。移动平均线的理论基础是道·琼斯的“平均成本”概念。移动平均线通常使用有3日、6日、10日、12日、24日、30日、72日、200日、288日、13周、26周、52周等等,其目的在取得某一段期间的平均成本,而以此平均成本的移动曲线配合每日收盘价的线路变化分析某一期间多空的优劣形势,以研判价格的可能变化。一般来说,现行价格在平均价之上,意味着市场买力(需求)较大,行情看好;反之,行情价在平均价之下,则意味着供过于求,卖压显然较重,行情看淡。

以十日移动平均线为例。将第1日至第10日的10个收盘价,累计加起来后的总和除以10,得到第一个10日平均价,再将第2日至第11日收盘价和除以10,则为第二个10日平均价,这些平均价的连线,即成为10日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的期间长短关系其敏感度,期间愈短敏感度愈高,

其计算方法:

(1)日平均价=当日成交金额÷当日成交数(亦有直接采用当日收盘价代替日平均价者)。

(2)5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4日平均价×4)÷5。

(3)10日平均价=(当日平均价+前九日平均价×9)÷10。

(4)30日、72日、13周、26周等平均价计算方法类推。其计算公式为MA=(P1+… +Pn)÷ n

P为每天价格,n为日数。

以上是一些资料里较为死板的说法,列出来是为了给基础不够的朋友了解,什么是均线。

我们来看看这个伦敦铜的周线图,只用5周均线表现出来的图形。发现没,越明显的图形越是贴着5均线。

我记得缠论里有一句话,说股票里的5周均线是中线的生命线,5月均线是长线的生命线。这句话算是给我强化了,于是我在想,既然生命线确定了,那么用好5均线不是就可以了?于是我把5均线分解了,如何分解呢?

我们考虑日、周、月线图的5均线,5周均线是多少日均线?5月均线是多少日均线?算算哈,1周是5日,5周是5乘以5等于25日,因为平时偶尔放假去掉部分,所以我选了一个斐波那契神奇数字21日来代替25,意思就是5周均线类似于21日线,而1月用5周来代替的话,那5月就是21乘以5=105了。这样就说明在日线上,5日均线,21日均线,105均线分别代表5日均线、5周均线、5月均线。我再加上一个144均线,配合105,准确率就更高了。因此五重滤网均线系统就是5、21、105、144均线。如下图,白色线=5均线,黄色线=21均线,蓝色线=105均线,红色线=144均线。

这样表达的最大意义在于哪里呢,就是每个均线我们都赋予了一定的意义,在使用的时候信任度也会增加的,同时在一个图形上,我们同时看到了三个时间周期的5均线。在日线上我们可以看到5周均线、5月均线的存在,而它们又是中线和长线的生命线,那么我们是不是同时看到了长中短期的走势了?一个图形里,我们看出了时间概念,时间概念在价格走势分析里面就已经是一个三维的空间概念了。

记得前面那个例子,(我有时候在想一个例子,不知形象不?比如说,我在深圳工作的时候,在20多楼的办公室里,我常常忘记了我身在何处,一下班,往回看这个大厦,我才有感觉,原来平时我在那么高的楼里呀,然后再回家,回头一看,哦,原来这里那么多高楼大厦,原来是在福田区呀。会发现,不同的角度看真的不一样的感觉。有时候我就感觉我们在一个品种的分时图图里的时候,就像是我在办公室的时候感觉一样,忘记身在何处,然后我们去看日线的时候,就像是出了大厦回头看一样,哦,原来涨那么高了。对比下其他品种,一看,原来都是高楼大厦呀。再看各品种的周线,原来我们是在福田区,都是高楼大厦,但是很有前途,哈哈。不知道形象不?再去看月线图,原来是在广东呀,经济都很发达,哈哈。)我们不会因为身在其中就忘记了自己是在广东深圳福田区的一栋大厦的20层楼里工作了。而如果没有这样的概念,我们在交易中,会坚持忘记自己身在何处,做的这个单子到底是短线还是中线还是长线了。

工具很多,用法也很多,用得好也都会可以的,只是自己要很信任一套工具,很不容易,正常来说,一般人是不会告诉你为什么用这样的均线系统的,我为什么要告诉大家,就是希望大家能真心理解,只有真心理解了才会真心相信,用起来才会更顺手。再说也不是用什么很高难的工具,咱也只是用了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会看的一根均线来利用时间周期演化出来的一个均线系统,不会说因为告诉大家就失灵的。理解好这个均线参数原理,接下来咱们运用,还需要不断强化的。

五重滤网均线系统b

五重滤网均线系统c

为什么叫五重滤网呢,因为我们用的是5均线,时间周期之间也是5的倍数,加上我是五月未央,五还是和我很有缘的,再说了五重也够了,再多就晕了,哈。

本来呢,我是用日、周、月推算出的,这几个周期乘数差不多是5,1周5天,1月5周,国内期货的交易时间是早上9点到中午11点半,下午1点半到3点,不算上午15分钟节休息的话5个小时,所以我加上60分钟图排列,国内软件一般用15分钟图,所以我就把60的下一级别定为15分钟,往下就是3分钟了,再就是1分钟,因此我选的时间序列是1、3、15、60、日、周、月,将5、21、105、144的均线系统同理可证下去。我们可以理解5月均线就是日线的105和144组合也即日线的中轨,那就应该也可以理解5周均线就是60分钟图的105和144组合也即60分钟图的中轨,这样呢,我们就相当于把较大周期的5周线放大到对应的小周期上去看了,起到放大镜的功能。

原理上就是如果经过综合分析你判断出来周线要下跌,而且已经在下跌,5周均线已经向下了,就去60分钟图上找卖出区域(sq)做空,就是60分钟图上价格反弹到中轨附近而且开始要向下跌时进场做空,止损设在60分钟的短轨上穿中轨即可。这就是一个完整的交易策略。用专业术语说就是大方向看跌,短周期逢高空,这个三重滤网交易系统原理。(当然周线怎么更好综合判断,我们后期还可以再加上一些工具来说明。)

举例说明,这个事最近的1209塑料周线图,从3月中旬就看出周线遇到阻力,一旦5均线向下掉头,就会有一定幅度的下跌,这个时候我们就去60分钟图上去找点。

如上图就是塑料的60分钟图,其中1、2、3点就是我们所说的注意的卖空点。

记得,同理可证,涨的时候也一样。15分钟图对日线,日线对月线也一样。我们的思维要发散点,举一反三哈。我是写一段想一段的,后面还会加上不少好的思维,但是始终围绕的就是这个。为什么我说要靠近中轨再考虑下手,就是因为之前我们提到的算账,风险收益比,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在主力建仓区域进场,按照我老公的说法就是,这个位置我们要是死了,主力死得更惨。我们跟主力那么紧,不要怕,攀紧点,嘿嘿!!

前面这几节,大家能灵活记住均线的周期对应就很好了,这样到后面才不会乱。

抽出来就是3--60--周,1--15--日--月。60分钟的5均线对应3分钟中轨,15分钟的5均线对应1分钟的中轨,依此类推,其实就是隔一个周期嘛,很好记的哦。

理解好周期,还得强化sq、bq。卖区只是一个区域,不是卖点,在卖区5均线下弯才是卖点。买区只是一个区域,不是买点,在买区5均线上弯才是买点。比如下图的1、2点,进去就有表现,这个时候一般都有赚出的。如果之前有假信号,那就等短轨完全破中轨才止损离场,因为这样才是破坏了我们的进场依据。

越短周期bq或者sq就越有陷阱,因为短线的恐慌会造成价格有较大波动,较长周期的就不会,因为经过了时间思考,过分的恐慌不容易造成了,这也是我更偏向喜欢周期大一点点的原因。60分钟周期以上就可以了,给了充足的时间思考。一年里,等到一波明显的周线趋势,然后在60分钟上去按照这个原理来找节奏去做,那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举个例子, 这个是郑州棉花指数图,我们看看从去年2月份见顶到9月份的下跌,周线是相当干脆,依据五重均线原理,高位回落一般会回到中轨,那么这个周线我们很早就应该看到下面的空间很大,因此只要周线继续向下,就可以相信它还会下行。即使你拿不住中线,在60分钟上我们去找节奏来逢高空也是很好的一个策略。

这个就是那一段下跌的60分钟图。现在学习,如果我们早一点都这样做到,多好,是吧?当然,现在开始知道,而且相信也不晚。大行情大做,小行情小做,我们只要坚持正确的事情,就可以事半功倍。

时间和空间

期货难,难在哪里呢?以前我就一直说过一句话,期货难在需要时间与空间的高度一致。就算你看对了方向,进场早了一样可以被淘汰。因此期货也可以说是需要相对精准的,精准就是看涨,还得找支撑去买,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进场。始终用算账的思维来对待每一次交易,衡量好风险收益比。

我理解的时间和空间还有一层意思,一个超级大行情需要时间来走出来。有时候你看到日线这一段行情要结束了,其实月线才刚刚开始呢。这个就有点类似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个婴儿的出生,只是代表他的人生刚开始,而他的父辈已经好几代人了。人口不断的世代延续,也才会有历史。而行情也是,包括股票牛市,就是一浪一浪地把底抬起来,形成一个大牛市的,这个牛市甚至可以维持好几年。

我们看看美国道琼斯指数的年线图,从1984年1200点涨到了现在的13000点,用了28年,正是这个牛市,成就了我们的股神巴菲特。不要以为巴菲特厉害,他只是赶上了时代的机遇,赶上了美国经济的大发展,赶上了美国大牛市。

我们也还可以理解,用不同的时间周期来看走势,会有不同的走势,这个就是平时说的长期看涨,中期调整,不同时间不同的走势,这个就可以理解一样的时间,不同的人或买或卖,都不会完全一致,市场很难一边倒,总会时刻都有看多看空的人,因为不同的人用的是不同的时间维度来分析行情。

理解好这些关系,就可以更好理解,我在均线系统中加上的时间概念。每一根均线代表着不同的时间周期,就像弹琴一样,四根均线弦,有不同的音色,节奏的变化就可以弹奏出美妙的音乐来。既然艺术的声音都可以有规律,都可以弹出好的音乐,我们有形的4根弦还画不出美妙的图形?

这几根均线之间也是空间概念呢,均线之间的距离大小也是判断的依据之一呢。就像刚才举的棉花周线例子,棉花为什么可以那样下跌呢,因为之前上涨太多,短轨大大远离了中轨,一旦出现回归,尤其是5下穿21均线之后,就是一个行情,下行目标是中轨。

为什么要回到中轨呢,因为中轨才是主力成本,一旦回归,只有那里才是强支撑。为什么要跌,就是没人买,没人买就要跌到有人买,买量大到卖量位置,这算是价格波动内在的本质之一。

我们看看去年的回调, 

Pta指数也到了周线中轨。

白糖最后的补跌也刚好到周线中轨。

胶也是一个大阴线直接到周线中轨。

就包括最近很牛很强势的美元对日元外汇的日线,也是刚好回到中轨。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原理-----葛南维八大法则。(葛南维八大法则:首先看买进时机。买1,平均线经过一路下滑后,逐渐转为平滑,并有抬头向上的迹象。别外,股价线也转而上升,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买进讯号。

买2,股价线开始仍在移动平均线之上,但呈急剧下跌趋势,在跌破移动平均线后,忽而转头向上,并自下方突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二个买进讯号。

买3,与买2类似,但股价线尚未跌破移动平均线,只要移动平均线依然呈上升趋势,前者也转跌为升,这是第三个买进讯号。

买4,股价线与移动平均线都在下降,问题在于股价线狠狠下挫,远离了移动平均线,表明反弹指日可待,这第4个买进讯号甚为许多短线客喜爱(所谓抢谷底),但切忌不可恋战,因为大势依然不妙,久战势必套牢。

葛南维的四条卖出法则,与买进的四条法则是一一对应的。

卖1,移动平均线从上升转为平缓,并有转下趋势,而股价线也从其上方下落,跌破了移动平均线,这是第一个卖出讯号。

卖2,股价线和移动平均线均很令人失望地下滑,这时股价线自下方上升,并突破了仍在下落的移动平均线后,又掉头下落,这是第二个卖出讯号。

卖3类似卖2,问题是稍现反弹的股价线更加软弱,刚想突破移动平均线却无力突破,这是第三个卖出讯号。要注意的是卖3与买1不同,买1是移动平均线自跌转平,并有升迹象,而卖3,平均线尚处下滑之中。

卖4,则股价一路暴涨,远远超过了虽也在上升的移动平均线,暴涨之后必有暴跌,所以此处是第四个卖出讯号,以防止暴跌带来的不必要的损失。经过长期应用后,我们发现,平均线转跌为平,并有向上趋势,股价从平均线下方突破平均线,并始终大致保持在移动平均线之上方,这一段是牛市;而反之,平均线转升为平,并随后下跌,股价线从平均线上方突破平均线之下方,这一段便是熊市了。

至于买4和卖4,怎样才算远离移动平均线,何时为适度,这就是乖离率的研究对象了。

我们说的回归,就涉及到了葛南维买4和卖4的原则,只是的确很难预判到底偏离多少才算大,因此我们放大到小的周期上去看,比如预判月k线偏离过大需要回归了,就等日线的5日均线下弯之后再逢高做空,直到5日均线上涨为止,这样的行情也是行情呢。

这样说来,我们的5、21、105、144均线用法还真是综合参考了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呢。大家可以把自己的行情软件的均线参数改改,对照看看,自己加强理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