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荆芥漫谈

 老玉米棒 2014-09-28
 

荆 芥 漫 谈

北京小兵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域有着不同的特色美食、小吃。

 记得早在东北当兵时,就听河南籍的老兵说起,他的家乡有一种菜叫荆芥,非常有味道,可惜在东北吃不着。在部队那个星期天两餐制的时代,他肚子饿了就会说起家乡的荆芥,给自己来一次“精神会餐”。此事,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从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后,我也从未见过更没有吃过荆芥这种菜。在一次与办公室里一位河南籍的同事闲聊时,又谈及了荆芥。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她特意让河南老家来京办事的亲戚千里迢迢带来一把荆芥让我品尝。

  一把小小的荆芥,它通身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沁人心脾的芳香,我手里握着它心情格外愉悦,感激之情和着荆芥的芬芳在我的心头久久地弥漫着,同事的细腻令人感动,还有什么比同事之间和谐相处更愉快的事情呢?

  说到荆芥,也许很多人都未见过这种植物。荆芥也叫假苏、姜芥、荆菜。它是一种长有唇形叶的一年生草本植物,通身翠绿,只有根部呈微紫色,夏秋季开淡紫、白花。在我国的华北至江南各省均有分布。在中原一带,人们很早就有食用荆芥的习惯了。据说荆芥的药用、食用历史可追溯到唐代。在唐宋元明清的草药书、药膳书中都有关于荆芥的记载。因荆芥的茎、叶中含薄荷酮、柠檬烯、荆芥甙A、B等成分,所以,它才能散发出特有的香气。中医常把味辛,性温,入肺肝经,有发表、祛风、理血之功效的荆芥,加到治疗流行性感冒、发热、头痛、呕吐、咽喉肿痛等病症的中药中。入药常用的是干燥的茎、叶和花穗。

 虽然是第一次品尝荆芥,但感觉荆芥的味道好像很熟悉,想起来是在品尝东南亚和意大利等欧式菜肴中有此种味道,不过味道要比荆芥更浓烈一些,后经查才知那种植物在国外叫罗勒、也称马约兰、马乔莲,是和台湾的九层塔(金不换),佩兰(江苏罗勒)、中原的荆芥属同一个家族。

  罗勒作为香草在一些国家被普遍地添加在色拉和肉等食物的烹调中。罗勒原生长在亚热带,现今分布地区很广,大多数普通种类的罗勒是一年生植物,也有多年生植物。罗勒品种繁多,有非洲蓝罗勒、泰国罗勒、柠檬罗勒、丁香罗勒、紫罗勒、荷力罗勒等。罗勒的品种不同,香味也各具特色,有的用来制做香草茶,有的用来泡酒,还有的被提炼出药和精油用于治疗身体和心理方面的疾病,也有的用于美容。在欧洲,也有人在花园里种上几种罗勒,既可观赏又可品尝食用。关于罗勒,在欧洲还有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呢,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中原一带,人们讲究的是吃荆芥鲜嫩的茎与叶,它的香气并不强烈,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味道。荆芥的吃法很多,可用它来作调味品,也可凉拌、做馅料等。

 通常荆芥有这样几种吃法:

 1、在做汤或面食时,在出锅前撒一把荆芥叶,再淋上一些麻油,色香味俱佳;

  2、用蒜蓉把荆芥、黄瓜、青红辣椒丝凉拌或炝炒,最后加点盐、香醋、味精、香油即可。

  3、蒸鸡蛋羹时,将荆芥切碎,搅入鸡蛋液中,口味也很好。

 4、荆芥切碎,加绿豆面、鸡蛋及调料搅和成面糊糊,煎成荆芥托儿,(北京人叫糊塌子),淋上蒜汁就行了。

 5、用荆芥做馅料包饺子或做荤素馅饼。在红烧、炖煮肉类食品时放点荆芥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

 听说在河南一带,人们夏天吃面条时一定要有大蒜汁、黄瓜丝和荆芥三种原料,这是绝配。

 然而,荆芥一直以来只是普通百姓家餐桌上的菜蔬,可能是因为它独特的味道,以及它的娇嫩,容易折断、变色,所以不登大雅之堂,还真有点“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清高风骨呢。

 据说河南人不但喜欢吃荆芥,还形成了与荆芥有关的俗语:比如,形容见过大世面的人,就会说“吃过大盘荆芥”。形容办事情不顺利、倒霉,就会说“不吃荆芥尽荆芥”……

  荆芥不仅好吃,还有天然的防腐作用呢,在没有冰箱的年代,老百姓把荆芥拌在菜里,菜就不易变馊啦。    

  我曾看过一本书,其中有一段描述,说老和尚生前感到自己快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了,就吩咐小和尚采来一些草药服用,在圆寂之后多年仍肉身不腐。我想,是不是也有荆芥这一味草药加在里面呢?是否和古埃及人用罗勒来防止尸体腐败如出一辙呢?

 在《西游记》里,有一首用中药名写成的诗也提到了荆芥: “自从益智登山盟, 王不留行送出城。路上相逢三棱子,途中催趱马兜铃。寻坡转涧求荆芥, 迈岭登山拜茯苓。防己一身如竹沥, 茴香何日拜朝廷”。

 还有一首诗是这样称赞荆芥的:“天然食品神,返朴又归真。绿色无污染,清醇可健身。田畴千里碧,棚室四时春。淡饭粗茶饱,青蔬弥足珍”。

 荆芥哟,我对你一见钟情!

 走过了南北西东,也到过几个世界名城,品尝过一些异域风味佳肴,我还是最爱咱中国的饭菜。幅员辽阔的华夏蕴育了各地独特丰富的物产,让国人能有福气品尝到各色美食。

 不再说了,如此的好吃,美食家就是这样造就出来的!

  2010年初夏 北京

2010年07月25日 - 68军军直老战士园地 - 68军军直老战士园地


(新浪博客提示:此博文已经过自动调整,以便在移动设备上查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