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天里的童年

 千岛花园 2014-09-29

秋天里的童年

周仲西

  四季之中,我最喜爱秋天。我的老家在湖南新化山区资水河畔。“春播遍地金,秋收满田玉”。秋天,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金黄色的稻浪,红红的高粱,硕果累累的果树,令人垂涎欲滴,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秋天,山中火红的枫叶,给山村增添了一道靓丽风景。无论是登高望远,还是漫步林间,都是那样的逍遥和惬意。若能看到秋菊,别有一番雅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开得绚丽,秋菊含笑遍地香,“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痕。我家三姊妹,一姐一弟,我排行老二。记得上世纪六十年代,我上小学三年级那年,家里没钱买木炭烤火,我就跟着姐姐每天清晨上山砍棍子柴,晒干用来生火做饭。燃烧完的棍子柴用坛子密封后变成火石,作为冬天上学烤火专用。夏天上山砍棍子柴,我每次都会被蚊子或蜂虫咬伤,身上又红又肿又痒。到深秋,上山砍柴就舒服多了,没有蚊虫叮咬,而且秋天的柴水份少,不像春夏时又嫩又沉。小时候因家里穷,每到吃饭时,上受姐姐“欺负”,又得袒护弟弟,夹在中间的我,常常是吃不饱饭。但到金秋季节,山地里到处是红薯、玉米、野果……我在砍柴扯草之余,便用柴刀挖个红薯或摘几个野果填饱肚子。

  在那艰苦贫穷的年代里,秋天除了砍柴,还可以采摘刺梨子、挖黄姜之类的东西,当时农村供销社都收购这些“山货”。于是,每逢星期天,我们就穿上补丁衣服和自制的草鞋,背着小篾篓,带上砍柴刀,上山一边放牛羊,一边摘刺梨子、挖黄姜,把采来的“山货”换成钱,买支铅笔、买块橡皮擦或买一副三角板,着实高兴好一阵子。

  金秋时节,那个年代除了有红薯填肚子,还有香喷喷的玉米棒、花生、大豆。那时,我们一群小伙伴上山砍柴,或是采猪草或是挖黄姜,肚子饿了,就跑到生产队的地里扯花生、掰玉米棒、挖红薯,然后找一处僻静的石缝凹里,点上一堆柴火,将花生、玉米棒、红薯扔进火堆中烧烤。花生只需几分钟就能烤熟,散发出诱人的香味,而玉米棒、红薯需要较长时间。大家津津有味地边吃边闹,嘴唇抹得黑黑的,个个成了“小猫咪”。遇上生产队长,那就倒霉了,每个人不但会被训得垂头丧气,还要罚家里大人好几个工分。尽管这样,我们仍旧嬉闹到天黑,才余兴未尽地挑着柴草,赶着牛羊回家。

  秋天,孕育着丰收的果实,记录着童年的欢乐。秋天,我的爱!

    (作者系湖南广益农业开发集团股份公司办公室主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