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专家共识:卒中患者吞咽障碍与营养管理

 ntex 2014-09-29

卒中患者是营养不良的高危群体,由于评价手段和评估时机各异,卒中后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1%~62%。卒中患者入院时约5%患者存在营养不良,14%的患者存在营养不良风险。

卒中后营养不良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高龄,机体高分解状态,脑干、下丘脑功能紊乱所致神经内分泌和胃肠动力学异常等均是卒中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的重要原因。

营养不良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肺炎及肺部感染、褥疮、胃肠道出血、深静脉血栓及其他并发症)显著高于营养正常者。卒中后伴发的营养不良可以增加患者各种感染的发生率、卒中复发率和病死率,是导致卒中后不良结局的重要原因。研究表明营养状态与卒中患者的长期临床结局相关。

《共识》指出:

1. 吞咽困难及营养不良是卒中患者常见的并发症(1b级证据),显著增加卒中患者不良预后风险(A类推荐,1a级证据)。

2.卒中患者在进食或饮水前应常规进行吞咽障碍筛查(A类推荐,1a级证据)。筛查结果异常的患者,应由受过培训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全面评估(B类推荐,2a级证据)。

3.经全面评估确认存在吞咽障碍的患者应给予促进吞咽功能恢复的治疗(A类推荐,1b级证据)。针灸、吞咽康复、饮食改进、姿势改变等可改善吞咽功能(A类推荐,1b级证据)。

4. 卒中患者在入院后可利用营养筛查工具进行营养筛查,必要时每周进行重复筛查,监测是否具有营养风险(B类推荐,2b级证据)。

《共识》指出:

1. 营养筛查结果提示存在营养风险的患者,应进一步请营养师给予全面营养评估,以便提出营养干预措施。营养评定的方法可参考饮食病史、人体测量学及生化指标等(B类推荐,2b级证据)。

2. 不推荐对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早期应用PEGA类推荐,1a级证据),如果需要长期(>4周)肠内营养,可酌情考虑PEG喂养(A类推荐,1b级证据)。

3. 对于营养状况良好的无吞咽障碍的卒中患者不需要给予口服营养补充(A类推荐,1b级证据)。对存在营养不良且无吞咽困难者,口服营养补充可能会改善预后(B类推荐,2b级证据)。

《共识》指出:

1. 目前尚无足够高级别证据证明卒中后7 d内开始肠内营养较7 d后开始能改善临床结局(A类推荐,1a级证据),但仍推荐包括重症患者在内的卒中患者应在入院2448 h开始肠内营养(B类推荐,2b级证据)。

2. 地中海饮食可预防卒中的发生(B类推荐,2a级证据)。应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情况,个体化地给予适宜的能量和营养配方。推荐选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膳食纤维的配方(D类推荐,5级证据)。

3. 尽管缺乏高质量的研究证据,但长期实践经验提示,规范的肠内营养操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D类推荐,5级证据)。

此外,《共识》还对糖尿病患者如何选用肠内营养制剂,需要限制液体入量的患者及便秘患者选用何种膳食配方等给出了具体的指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