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何怡海随笔《我对中国画创作的体会》

 草木之人66 2014-09-29

                  我对中国画创作的点滴体会

 

                        文/何怡海

 

    我在艺术追求上是一个不安分守己和不甘于平庸的人。

    我虽然从传统中走来,但不受传统的约束。我宁可在创新中失败,也不愿在保守中偷。失败虽然是痛苦的,但痛并快乐着。唯一使我自信的是——我还活着!这不光是生理的存在,更重要的是:我的灵魂活着、我的思想活着、我的求索精神永远活着!

    我以重复自己为耻辱!当一种新的模式和语言形成之后,我会相对地坚持一段时间,但玩久了,首先是我自己产生审美疲劳。我又会来一次否定之否定!无论在题材和艺术手段上,又会来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尽管这些尝试会影响我走市场而损失不少的即得利益,我也会一如既往、在所不辞!况且我的创作本身就不是以画“人民币”为目的。人总不能抱着钱过日子呀?!不过我这些尝试性的创新只会在将来的个展上或出画集时亮相。

    对于创作我从来是认真的,宁肯三天画一石,绝不一天画三树。要将中国山水画的创作深入下去,将个性语言画到极致,必须下狠功夫,俗话说:“工多出细活”!像西画素描一样做长期作业(我指的是作素描的心态,而不是技法)。在笔会上的表演那是“玩魔术”“演杂技”,纯粹是忽悠!因为无论是时间还是环境,都不可能将一张山水画画好,花鸟画和人物画还勉强说得过去,但严格地说,无论画什么,在笔会上都难以出佳作。也许偶尔能出一张相对满意的,但机率不大。偶然虽然产生于必然,但又不能将偶然当成必然。因此画家的头脑要随时保持清晰,不要被凑热闹的、世俗的掌声所迷惑。

    要想让自己的作品感动别人,首先必须感动自己。孟子曰:“己之不欲,勿施于人”。作品是否真正下了功夫?作品本身能作出最有力的回答。画画的人无非是让笔在纸上唱歌跳舞,你的歌唱得好不好?除了先天的嗓音外,后天的声乐训练是必修课。喉腔、脑腔、胸腔,腹腔、鼻腔五个共鸣声的处理与运用是把歌唱好的基本功。你的舞跳得美不美?除了韧带、身材等基本条件外,所有有关舞蹈的基本功训练是近似乎残酷的严格,谁能呀着牙挺过这一关又一关,谁就有可能成为一流的舞蹈家。作画同样如此,你如何将手上的这支毛笔把中锋、侧锋、偏锋、顺锋、逆锋、散锋、旋锋、提锋、按锋运用得随心所欲不逾矩;在皴、擦、点、染上炉火纯青不失法;点、线、面的处理如左右逢源;色彩的冷暖对比恰到好处;谋篇布局苦心经营...等等等等,这些不仅要有功夫,而且要有灵气、文气、才气、静气、大气、霸气,这几者缺一不可!如果光有功夫或者没有功夫,都会导致匠气。

    为社会,为后人精心创作出高品位的精神食粮,这是一个艺术家应有的良知与天职,如果仅为了几个铜钱,处处生产“垃圾”,你这一辈子可能活得很风光,但当“身谢事衰”的这一天,那些不中听的话都被你的后人听了他(她)们会作何感想?因此,对艺术负责的同时,又是对历史和你的后人负责。当然,那些压根儿就不想在艺术上有所成就、只图一时痛快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如果真想有所作为,还真正要耐得住寂寞与孤独,这并非河汉斯言、大而无当,时下这个混乱的书画市场的现实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头脑清醒的人!倘若真想自己的艺术之树常青,就两下“毛架子”,还不能足以闯荡江湖,还是低调做人,老老实实地做“男宅、宅女”,尽量挤时间读点书、练练书法、临读几张古典画作,做点实实在在的积累好。如果发了创作瘾,就认认真真地画好一张,不要心浮气躁,不要指望别人会赞美你,更不要指望这张画能卖几个钱,心平气和的慢慢画,画到自己满意为止。当天气好的时候,就带几本写生本到大自然去走一走,看看外面的世界,钱少时走近处,本乡本土也不乏山水之美,一切在于你的审美与发现;钱方便时,当然可以走远一点。既好玩、又能锻炼身体,还能师外造化,何乐而不为?

 

                      2010年12月20日凌晨于湘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