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ruibeier: 银行股估值修复性的大涨与A股总市值天花板是否相互制约? 特别说明:本文...

 章鱼岛 2014-09-29
特别说明:本文送给与我一样坚持投资银行股的同学,虽然投资银行股的收获可能远远比不上雪球里众多动辄翻倍的高手,但每年有个2、30%的收益我已经满足了。

昨晚,某券商搞个小型研讨会(医药行业研究员路演),席间那券商客户问我:“4大行的股性呆滞,机构资金很少光顾,是不是因为流通市值太大了?我回答:“不是因为四大行的流通市值太大了,而是他们的流通市值太小了,因敢于启动银行板块的资金多是类似集团军性质的大型机构群,四大行的小流通市值结构容纳不下大型投资机构,再加上四大行体量太大,成长性不如中小股份制银行,所以长期以来弹性不好”。当时在座的所有人听我这样说后都愣住了,包括那券商的医药行业研究员也认为我一定是搞错了。我说没错,虽然四大行的流通A股数量巨大,但扣除汇金、财政部长期锁定的持股数后,真正散落到二级市场的流动筹码数量都很小,都只占其A股流通总数的百分之几而已。那位行业研究员不敢确认我说的情况,马上打开电脑查看,最后承认我说的情况属实。而当客户问我“怎么看银行股长期走势?”,我答:“中小股份制银行里,有些可以看10年10倍”,当时他们的反应都不出我所料,全都是认为银行股现在市值 已经很大了,都这样了还涨?并且还想涨10倍?呵呵,当时我没做太多的解释,因一句两句话我说不清楚,现在很多人确实都有误区,认为银行股根本涨不了,包括昨晚券商的那位医药行业研究员,也是同样认为银行股这样大的市值了还怎么涨?其实,道理都不复杂,我在此简意赅的说一下。
查看原图
1、中小股份制银行为什么可以涨10倍?
我就以浦发银行为例,因这票我拿了重仓(超过600万股),是我最看好的银行股,我就以他为例。首先,我不聊那些什么不良、资产减值、拨备覆盖、核销、不良净生率、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的,这些让专家去研究好了,反正我是知道每年、每季银行一出报表,骂声就一片,但银行始终在各种骂声、质疑声中连续发布优秀业绩,我只要知道这点就好。所以,我就用最俗气,最让专家(主要是银黑)嘲笑的方式来阐明我对银行股业绩的看法:
    最近10年来,银行业信贷资产的增速一直呈超高速增长,由此引起银行业资本的快速消耗,尽管银行业利润也高速增长,但利润滚存拟补资本金不足的缺口始终无法满足银行业对资本金的需求,所以增发再融资是很多银行采取的快速提高资本充足率的手段。浦发银行上市后,除了首发新股募资40亿元后,后期又陆续实施4次增发,合计募资669.94亿元,这几次再融资为浦发的业务发展提速起到关键性作用,并且促成其净利润跳跃性增长,同时使自身迅速发展为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这从公司最近十余年财务结构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到:
 (1)、1996—1999年间,浦发银行上市前的几年,净利润一直保持在7亿元左右;
 (2)、2000—2006年间,99年上市后首发募资40亿元,及2003、2006年两次募资,促成净利润连年跳跃性增长,业务经营迅速步入高速发展轨道上;
 (3)、2006—2013年间,虽然经历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但经营未受大影响,这期间的两次大额度增发,推动其净利润跨入百亿行列。
 (4)、2014年起,浦发银行计划发300亿元优先股,以便进一步提高资本充足率,这将促成浦发未来若干年内,由中小型的股份制银行进一步向大型股份制银行迈进。
浦发银行最近20年的财务情况:
查看原图查看原图     从浦发银行上市后走过的历程可以看出,银行业如果想实现高速成长,其重要手段就是”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的模式来完整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快速提升,如果银行业不通过“融资——扩张——再融资——再扩张”的模式来发展,只借助于内生性增长来寻求发展,那么在现有GDP增速下,其净利润增幅也可以大体维持在10—15%的水平上。但这些年来A股市场陷入熊市,银行股的股价已经远低于净资产,所以银行业通过增发新股再融资的功能已经丧失。但优先股制度的推出使银行业重新寻找到市场认可的再融资途径,因为通过优先股融资,既可以增厚银行业绩,又可以避免以往那种新股增发造成市场对流通股数量大幅增加的担心。所以优先股政策的推出对银行业未来持续发展垫底了基础。
     中国银行业这些年之所以快速发展,驱动因素不是高利差、不是行业管制保护,是源于GDP长期持续稳定的高增长及社会投资规模的不断提高。中国经济有望在未来若干年内继续保持较高增速的发展,也即这样的增速在未来一、二十年内有望成为经济发展的常态,所以银行业的长期增长势头无需担心。但A股市场长期熊市,高增长的银行股被市场抛弃,这不完全是银行股自身的原因,主要是A股属于资金推动型市场,银行股市值大,有限的存量资金难以轻易撬动,甚至于逼迫原本倡导价值投资的公募基金都离银行股而去。但这样的局面不可能长期维持,其实现在银行股所处境地和1980年美国市场上银行股的遭遇如出一辙,当时华尔街也是热衷于垃圾股、重组股的炒作,而对利润持续增长的银行股同样视而不见,彼得林奇也是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把麦哲伦基金的资产大部分投到银行股上,当然其回报是在这些银行股上分别获取到10—30倍不等的涨幅,并且由此缔造了麦哲伦基金13年27倍收益的财富神话。而资本是相通的,发展是有共性的,美国市场上银行股翻身的经历在A股市场上重演是必然的,因为任何资本市场上,理性最后都是要战胜不理智的投机行为,所以,针对目前阶段银行股的投资,云蒙的心态是正确的:
(1)、如果银行股的股价长期不涨,那就赚取银行业自身利润增长的收益。因为银行股的市盈率现在普遍在4倍上下,银行股这样的估值水平在全世界的资本市场上都绝无仅有,再行下跌几乎没任何空间,在这样的价位投资买入银行股,股息率已经超过7%,而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长正处于高速发展轨道中,年均利润增速有望长期保持在15%以上,这样后面逐年的股息率水平会在7%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甚至于若干年后银行股的股息相对现在的股价而言,股息率达到30%甚至是40%以上都有可能。
(2)、如果银行股的股价未来上涨,那么除了赚钱股息收益外,还可以赚取市场给予银行股估值溢价收益,如4倍市盈率的银行股,其估值修复到全世界资本市场上银行股平均12—15倍的市盈率水平时,相对银行股现在的股价至少有2倍以上的差价收益。而如果现在买入银行股后采取长线投资策略,如持有5年、甚至10年以上,银行股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投资回报?我可以通过几种假设,对长线投资银行股的收益回报做进一步分析。
    对低估值银行股投资收益的预测,用“戴维斯双击效应”来解释较为合适:假如以10倍PE买入每年净利润持续增长10—15%的股票,数年后市场会给这家公司股价更高的估值预期,因市场意识到这是一家持续高增长的公司后,人们市场可能会愿意以13倍、甚至15倍PE的价格来购买其股票。这就是戴维斯双击效应的精髓,因为他认为长期的稳健的增长在被市场认可后,市场会给其更高的PE估值定价,这样必然促成股票价格加速上涨。而对银行股而言,全世界范围内,银行股的市盈率合理波动区间一般是在10—20倍之间,市净率波动区间为1—3倍之间,目前欧美成熟市场银行股的市盈率普遍是10-15倍之间。如果以浦发为例,它未来10年的利润增长情况会呈现什么情况?首先假设浦发银行这10年间总股本维持186.53亿股不变,浦发银行很快发行优先股进行再融资,优先股的股息支付成本约6%,因浦发银行的净资产收益率(ROE)一直在20%上下,发行300亿元优先股会带来60亿的净利润,扣除18亿的优先股股息成本后,有42亿的利润可以留存给普通股,这就是说优先股发行后创造的剩余利润会增厚普通股的收益。但在此暂时不计优先股发行后给公司增厚的业绩,也即一切按照最保守的思路对其未来业绩进行测算。何为最保守的思路?其实就是未来浦发业绩增长的平均增速,可以假设为0%,5%、10%、15%甚至20%?
查看原图    如果看A股16家上市银行最近四年的增长情况,5大国有行的平均增速是19.24%,明显慢于11家股份制银行29.72%的平均增速,其中浦发、兴业和招商基本在同一梯队里,平均增速28%。那么,假设未来10年,随浦发资产规模的壮大,其增速逐年递降,由开始几年的20%,到持续几年的15%,再到后几年的10%?可否?可以,因现在总资产规模已经高达18.9万亿、14.56万亿、14.52万亿和13.87万亿的工行、农行、建行、中行,这4年来都可以保持平均20%净利润增幅,那么对于总资产规模只有3.68万亿的浦发而言,未来数年分别保持20%、15%和10%的增速会很难吗?
查看原图如果以上条件成立,那么投资银行股的利润是可以清楚看到的:
1、则未来10年股息收入扣税后合计:20.21*0.95=19.20元;
2、到2024年,如果市场继续处于类似目前的熊市氛围,仍按5倍估值水平给其股价进行定价,持有10年时间的预期收益为6.00倍:
        9.70*5+19.20=67.70元
      (67.70-9.66)/9.66=6.00倍
3、到2024年,如果市场平稳运行,市场能够拨乱反正,对银行股给予10倍估值水平定价,持有10年时间的预期收益为11.02倍:
        9.70*10+19.20=116.20元
       (116.20-9.66)/9.66=11.02倍
4、到2024年,如果遇到牛市市场氛围,按15倍估值溢价水平给其定价,持有10年时间的预期收益为16.05倍:
         9.70*15+19.20=164.70元
        (164.70-9.66)/9.66=16.05倍。
那么面对上面那种情况最可能发生?我就当情况2出现大概率好了,持股10年,得股息19.20元,然后PE给10倍溢价,这样有11.02倍收益已经很圆满了。

下图为其他几种增速情况的收益预期估算,在此不做进一步说明
查看原图2、中小股份制银行股价上涨10倍?是不是我疯了?
(1)、按我上面推算的结果,A股市场上中小股份制银行在未来10年具备10倍上涨空间?可能很多人觉得无法理喻,比如现在浦发的总市值已经1785亿?如果浦发市值再上涨10倍?那就是17850亿元,现在工行的市值才多大?别急,其实没什么恐怖的,先看个数据:2013年度全球1000家大型银行税前利润为9200亿美元,创出历史纪录,并且已经超过金融危机前2007年的7860亿美元。这9200亿美元的税前利润中,中国主要银行的利润额占32%,其中,工商银行以550亿美元的税前获利额拔得全球1000家银行的头筹。如果按资本额计,工商银行、建设银行、摩根大通、美国银行和汇丰银行位列全球银行业前五强。如果按市值计算,富国银行是全球最大银行,市值为2750亿美元,工商银行的市值为2100亿美元,较比富国银行的市值低650亿美元,但富国银行2013年度的税后净利润是219亿美元,静态PE是12.56倍,工商银行的税后利润是427亿美元(折合2626亿人民币),静态PE是4.91倍。如果按照全球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的合理估值水平,工商银行的总市值理论上应该达到5363亿美元(32982亿人民币),但现在实际市值只有2100亿美元(12915亿人民币,含H股)。
(2)、纵向对比,目前A股市场上银行股的平均静态PE是4.86倍,其中工商银行的总市值是12915亿人民币(2100亿美元,含H股),其2013年度税后净利润是2626亿,静态PE是4.91倍;目前浦发银行的总市值是1785亿,2013年度净利润是409亿,静态PE是4.36倍,当然这两者都属于被严重低估。如果浦发银行按照上面利润预测情况估算,到2024年净利润达到1809亿元,即使按浦发目前4.36倍的静态PE算,市值也应该达到7887亿元,如果届时市场给其10倍估值定价,浦发总市值达到18090亿元也不为过。因为不管什么公司,只要是正常合规的公司,只要其经营成果得到市场认可,只要其净利润水平达到一个水准,市场自然会根据其净利润完成情况给它一个合理估值,而现在没有任何法规规定富国银行必须排第一,它也是通过自己努力赢得市值第一桂冠的。当然,一个中小股份制银行成长并壮大起来,也不一定永远都必须通过增发再融资来辅助完成,这就好比工商银行上市以来,除了首发募资外,后期只进行过一次10配0.4股的低比例配股,募资335.78亿元,但上市以来工行实际派发现金红利已达4724亿元,我说这个,主要是想阐明市值涨10倍,不一定是通过频繁增发促成市值增长。所以,从净利润增幅看,如果浦发未来的预期净利润真能在2024年达到1809亿,如果届时市场氛围良好,那么其股价(市值)上涨10倍其实很正常。
3、银行股大涨,与A股的市值天花板其实并没大关系
    如昨晚和那几位朋友的闲聊,当我指明银行股未来10年有10倍上涨空间后,所有人无一不认为我疯狂了,因为他们认为,A股现在总市值才多大?其实,这点丝毫不用担心,欧美发达国家以及亚洲新兴地区资本市场股票总市值与各自GDP的占比关系分别是:美国股市市值占GDP的比重为130%,日本、韩国、印度等国约100%,东盟国家平均为70-80%之间。而A股市场截止到2013年底,深沪两市的总市值为23.76万亿,占2013年56.88万亿GDP总值的比例为41.77%,这一占比无论与上述哪个国家相比,都是处于相对较低的范畴内。历史上的2007年,沪深A股总市值达32.44万亿元,当年的GDP生产总值为26.58万亿,即2007年A股总市值与GDP之比为122%,而2007年以后,这一占比长期低位徘徊,主因是A股市场因多方面原因造成了长期熊市。
查看原图    按中国几十年来GDP的增长情况看,未来1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是必然,维持7.5%以上的增速是大概率事件,2013年底的GDP总值是56.88亿,如果后面10年按7.5%的增速,到2024年中国GDP总值有望达到126万亿。如果上市公司总市值与GDP总值之比按100%计算,到2024年A股总市值可以达到126万亿。而16家上市银行的净利润一直长期占全部上市公司利润总额的一半以上,即使保守估算这些上市银行的总市值占A股总市值的1/3,也应达到41.58亿,而当前上市银行股的总市值只有5.7万亿,市值综合增长7倍并不是梦,其中优秀的中小股份制银行股价上涨10倍更不是梦。
查看原图   所以,A股市场股票总市值的向上发展空间很大,尤其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处于高速增长时期,A股市场银行股上涨其实没有天花板的制约,只要在资金供给方面拓宽渠道,只要A股市场尽快完成国际化进程,那么A股市场进入健康、良性发展的征途是必然。(本文感谢雪球浪子222383补充的多个数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