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灯影龙狮闹古镇

 钟愧傲工作室 2014-09-30

 灯影龙狮闹古镇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科技以惊人的速度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特别是电视、电脑走进千家万户,丰富多彩的声色世界冲击着我们的视听,具有了无法取代的吸引力。传统的民间艺术在今天将接受前所未有的考验和挑战。很多地方,这些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遗憾的悄然走向消亡。而在南江,我们欣慰的看到了皮影戏、灯戏、花鼓戏、龙狮艺术这些瑰宝仍在精彩的传承。
 

皮影戏

皮影戏是我国独特而又古老的民间艺术。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制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戏剧形式,是集造型、演唱、音响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南宋已进入长江流域,明末清初进入平江。
 
皮影戏的舞台只有两平方米左右,戏班一般为3人,分为后台,司锣鼓;中台,司京胡与唢呐;前台,也称端台,是玩耍皮影的主角。但三人既分工又合作,各人还得跟着剧情进行角色演唱。。
 
皮影戏一般在晚间演出。早期用油灯,现在用电灯作光源,将镂刻彩绘的皮影映在幕布上,因此南江人习惯称之“影子戏”。伴以独特的唱腔、念白,掌影人在幕后赋以动作,使人物栩栩如生,剧情跌宕多姿。唱、做、念、打,诙谐有趣,各具神韵。影子制作一般用厚硬的纸雕刻成形体小巧的各种人物,刻工精细,在线条空间糊上彩色透明纸,色泽鲜艳,经久不变。其造型艺术具有装饰性、夸张性、趣味性的特点。
 
演唱的剧目多为传统戏,有的系移植地方大戏的剧目,有的系皮影艺人根据演义和话本改编而成,南江皮影戏不乏为本地人喜闻乐见的好作品。在很久一段时间以来,南江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喜欢用唱戏来分享本家的喜事,如还福,做寿,添丁或建造房屋、添置物品及开业庆典之类,唱皮影戏就是首选。另外有的家庭为了酬谢祖先、神明,庇护家境顺遂,也有用《封神演义》、《三国演义》、《薛仁贵征西》等戏目以示了愿的。当然也有反映新时代的皮影剧目,如《陈三进城》《书记下乡》等自编现代剧目。
 
南江影戏与外地影戏的区别,主要是声腔、曲调不同,最有独特风格的唱法是翻高调,可以猛然在原音上提高四至八度,以唢呐为梢腔,伴以二胡丝弦,此情此景,甚是热闹。
 

    灯戏、花灯戏

“花灯戏”是流传于汉族人民生活中的一种戏曲形式,在其流传过程中,由于民俗、方言等的差异而形成了不同的演唱和表演风格。南江“花灯戏”是湘北花灯戏的代表,保留着花灯戏的痕迹,又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南江花灯戏的特色道具就是花灯,一般为一盏台灯,举灯人须站在家神榜的位置;两盏八角灯,两盏橘子灯,两两相间,五盏灯围成一圈,中间是“舞台”,四围则是“观众席”。主要乐器有二胡、锣、鼓、马锣。表演者一般为两人,分别扮演旦和丑的角色。主要特点是手不离扇、帕,载歌载舞。唱词一般为七字两句或三、三、五为一句。唱腔吸收民歌小调的特点,旋律跳跃、节奏明朗、曲调有的活泼诙谐、风趣、轻松;有的柔和、甜美……南江灯戏用南江方言俚语演唱,在讲究字正腔圆的基础上,咬字发音与南江方言紧密相连。衬词运用较多,真假声转换灵活,在很多时候会运用到喉音,这是南江灯戏唱法特色之一。
 
     花灯戏的表演一般在正月初一至十五的晚上,元宵节尤盛。每年春节开始,戏班子就到各家各户拜年演出,给他人带来祝福与快乐。同时热情的乡民也会以相应的红包酬谢表演者的辛劳。灯戏剧目多取材于历史或民间传说;也有反映历代政治、军事斗争的题材;尤以反映现实生活的小喜剧见长即兴表演成分很强。如所到之家有新结婚的,就会唱一曲《梁祝》;有新近生了孩子的就唱《七仙送子》;有做寿的就唱《八仙庆寿》;年前有人去世了的就唱《董永尽孝》……
 
可惜的是,这种原始意义上的灯戏剧团在南江已不是很多,这种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已经到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玩龙舞狮

 舞龙、舞狮运动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一种以自发性、娱乐性、随意性为特点的中国民间传统文体活动。两千余年来,龙狮运动历代相传,鼎盛不衰。并且随着华人的迁移已经传播到世界各地,为当地人民所喜爱。现在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健身功能的体育运动项目。在南江,龙狮是一道充满浓郁民俗风情的独特景观,无论是庆典、开业以及重大活动的仪式上,都可观看到龙狮表演的壮观场面。
 

    (一)、玩龙

南江舞龙在传统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特色。舞龙队一般由16-17人组成,其中龙珠1人、龙身13人、鼓乐2-3人。所用乐器一般为锣、鼓、鋍。舞者必须合作无间,动作步伐灵活敏捷,表现出龙的形态威猛。“龙珠”是龙的灵魂,并为它所修练的内丹。像魔术家手中的“魔术棒”一样重要,千变万化,妙在瞬刻。舞者之间的动作和步伐,须听命舞珠者指示而行。舞龙的套路以祥瑞、威猛为主,有“龙游四海”、“祥龙献瑞”、“祥龙戏珠”、“龙腾九霄”等各种套路。舞龙的内容也有讲究,一般玩的是“二龙戏珠”、“天下太平”、“天蝴蝶地”等。也有特定场合的表演,如庆寿辰的“八仙庆寿”、贺结婚的“麒麟送子”、吊忧事的“困龙上天”,如此等等。
 
龙是吉祥如意的征兆,南江人对玩龙情有独钟,观龙虔诚有加。每当黄龙进屋,主人家就会用鞭炮迎接,还会庄重地打好红包。在南江现在已经专门成立了一个黄龙协会,每逢重大节日或庆典,在民间的龙队就会穿上盛装来助兴。在2014年的二月初二龙抬头活动中,整个南江就有13条九节金龙共庆盛世,祭祀天地祈福人民。其中昌江队更是出现了一条由40人玩的巨龙,给整个活动增添了光彩。南江伏羲文化节,更是群龙竞舞,精彩纷呈,为整个活动注入了以龙元素为主的文化底蕴。
 

    (二)、舞狮

舞狮在也是南江一绝。狮的外形,多数与在庙堂前或古典式的宫殿建筑物门前的雕刻石狮差不多,有彩狮、金狮等等,其颜色五彩缤纷,金光闪闪,鲜艳美丽,增添了狮子的观赏性。表演五花八门,以在平地上表演为主,同时也可以在梅花桩、高台、彩球、高桌等器械上表演。狮的动作随着鼓点的节奏,或快或慢、或进或退、或高低或翻滚或跳跃,或互相嬉戏展现姿态万千的狮形狮态。
 
在南江,钟家洞最先操练成完整的耍狮团队,最盛之时有三十多人,狮队请瑚珮的师傅传授全套武艺,当时在南江十分出名。整个狮队主要由黄狮表演、十八般武艺表演、耍三僧等环节组成。先由耍得起狮头的行家里手表演狮舞,耍得好的就会虎虎生威,当然前面这个耍狮头的,要有力道要有耐久力,才能将狮的霸气淋漓尽致表现出来。最精彩的是在高桌上表演耍狮:要么四张桌依次隔上两三米距离,表演者在期间腾挪弹跳,表演整个高难动作。表演的狮头与狮尾必须配合默契,才不至于失误出丑。当然还有高难度的叠桌狮表演,下面摆四张再在上面摆三张最上面再摆一张,成金字塔型,从地上一直耍到最顶上,这可需要一定的功夫。耍完狮之后就是玩十八般武艺,表演五峰六肘拳、各种棍术、玩长鞭等。还有杂耍,比如架人桥、搭人梯、翻筋斗。最有味的是耍三僧,三人分别扮演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孙悟空总是捉弄猪八戒,捉虮子打臭屁画地牢,做出各种滑稽动作故意引人发笑,一度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当然除了大人们组织的龙狮队之外,还有小朋友十分喜爱的在夜间玩耍火龙游戏,孩子们举着自己用干稻草扎的“火龙”,兴高采烈的在千家万户中穿行,向各位拜年。最有趣的是口中念念有词:“大门则大门则快打开,火龙则火龙则要进来;火龙则进哒屋,家家享幸福。火龙则进了房,家家喜洋洋;火龙则头上长只角,恭喜嗯里伢则考大学,火龙则尾巴推哩圆,最少要一元。”十分讨人喜欢。

南江独特的人文气息让南江的皮影戏、灯戏、龙狮艺术有一种别具一格的魅力,是南江的传统文化中的瑰宝。而在日新月异的高新科技冲击之下,我们这弥足珍贵的传统艺术还能走多远,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