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日本“入常”,明知行不通也要赚个吆喝

 指间飞歌 2014-09-30
日本“入常”,明知行不通也要赚个吆喝
2014年09月27日  来源:齐鲁晚报
     上周,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度过了他六十大寿。他在推特上向国民许诺,说自己虽已年过六十,但仍然会以四十岁的心态为国效力。这不,刚过完生日,安倍就飞赴纽约参加联合国大会,为一件“不可能的任务”——日本加入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奔忙。

  “入常”这事对于日本,算得上是追求多年的夙愿了。2005年,在日本、巴西、德国与印度四国主导下,联合国汇总了一份旨在“增常”的安理会改革决议案,不过这个决议案没有获得多数支持,最终失败。此次日本牵头的“入常”方案与上次几乎如出一辙,据报道,日本准备明年秋天在联大抛出新改革提案,将现在的安理会“五常”变成“十一常”,增加日本、印度、德国、巴西等国。

  日本“入常”的理想很丰满,无奈现实过于骨感。抛开其与中韩等国关于历史问题的官司不谈,光以经济实力而言,长期走下坡路的日本也大有“王小二过年”的感觉。自上次冲击“入常”九年来,日本不仅失去了经济实力老二的交椅,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腰包也远不如当年阔绰了。没了银子撑腰,安倍凭啥敢说这次尝试就会比上次更靠谱?

  何况,日本在对“入常”策略的选择上实在不靠谱。由于担心受到中韩等国的阻拦,日本每次都选择跟巴西、德国、印度等国搞“组团申请”,可是日本光知道自己有拦路虎,不想想它找的这几个“队友”之所以情愿组团,也是各自都有本难念的经——正如日本“入常”有韩国当拦路虎,德国有意大利,印度有巴基斯坦,巴西有阿根廷。如果四国联盟“入常”成功,就意味着另外四个国家的地区影响力将大大减弱,所以日本这边抱团,拦路虎那边也抱团。日本这么一圈折腾下来,“入常”难度到底算增了还是减了?这不明摆着嘛!

  既然日本“入常”如此难以实现,安倍为何非要“知其不可而为之”呢?其实此次安倍出访前,日本各大报纸又对申请“入常”的利弊大作了一番分析,把安倍的那点心思说清了:“买卖也许不成,但这个吆喝咱得赚。”

  安倍在“入常”上赚吆喝,首先是为了做给国内看,纵观安倍此次上台后的种种措施,你会发现概念先行的气氛尤其浓重,无论是经济上的“安倍三支箭”还是国防上的“积极和平主义”,甭管事情成不成,这位首相似乎总喜欢先把概念提出来,以便告诉国民自己在干事儿。此次“入常”也一样,日本人自己算了笔账,说此次冲击即便顺利,真正被联合国纳入讨论也要在2020年以后,那个时候谁当日本首相说不准,不过安倍肯定早不干了,所以吆喝一下“入常”,对于安倍个人来说,属于无本买卖。

  借着给“入常”造势,宣扬一番日本的国际形象,恐怕也是安倍的盘算之一。日本在联合国的架构中其实一直乐于扮演“模范生”的角色,虽然日本经济走了下坡路,但在2013年至2015年的联合国会费国分担比例中,日本缴纳的会费仍然紧随美国之后,排在第二位,日本在参与联合国各项救援行动中也显得十分热心。所以,借着为“入常”造势,好好宣传一下自己这方面的形象,总不是坏事。何况,通过几次抱团冲击“入常”,日本与印度、巴西、德国这些“小伙伴”还真培养出了点感情,这不能不说是日本屡次冲击“入常”的意外之喜。

  退一万步说,在中日关系冷淡如此的背景下,日本的“入常”方案即便一路过关斩将冲到最后,也不会获得中国的首肯。安倍的“入常”计划,从一开始就注定是个只能“赚吆喝”的梦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