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马不停蹄下,用完了半小时,参观完了天坛的祈年殿,接着利用还剩下的半小时,又参观了回音壁和圜丘坛的古建筑群。
回音壁是皇穹宇的围墙。墙高3.72米,厚0.9米,直径61.5米,周长193.2米。墙壁是用对缝砌成的,墙头覆着蓝色琉璃瓦。两个人分别站在东、西配殿后,贴墙而立,一个人靠向北说话,声波就会沿着墙壁连续折射前进,传到一二百米远的另一端。(引自书中)
圜丘坛位于天坛南部,始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坐北朝南,四周绕以红色宫墙,上饰绿色琉璃瓦,俗称“子墙”。子墙四周各有一大门,每座门上题有满汉合壁门额。圜丘在建筑设计中使用奇数,而且反复使用其中“九”的倍数,正是中国古代匠师对这种概念的运用和发挥,使“天”的观念能在祭祀建筑中更好地体现。
圜丘坛中心是一块呈圆形的大理石板,称作“圆心石”,也叫“太极石”。站在圆丘台中间的圆心石上轻轻唤一声,四面八方便立即传来回声,好似众人齐鸣,一呼百应。因此,圜丘坛上的圆心石又称为“亿兆景从石”。(引自书中)
以上就去了祈年殿、回音壁、圜丘坛等景点,其它的未及游览到,留此余兴,来日方长再来第二次北京。

















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