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品两则

 江山携手 2014-09-30
《一代人》:诗意的叛逆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顾城已经去了,踩着缪斯女神的足迹走向了天国,但他诗歌的余音依然缭绕在我们耳际,让人感悟与思索。
    一首现代诗只有两行实属罕见,两行诗就表现了一代人的人生经验更是稀世珍品。顾城的《一代人》恰如其分地担当了这个角色,以至于现今人们还在回味这首诗留给人们的深刻哲思。
    显然,诗中的“黑夜”是一种象征,寓指那种特殊的年代和那种特殊年代里的某些观念,乃至于这些观念对人性的颠覆与戕害。所以,这首诗在某种意义上超越了诗的本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内涵。
    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或许就因为“黑夜”的缘故,诗人的眼睛更加黑亮,更加能够明察秋毫,因此诗人敢于站到哲学家的高度上说:“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可是,诗人是否真的寻找到了他所要寻找的“光明”呢?这只有诗人自己知道,因为那是个“寻找”的年代,诗人只好在不自知的情况下自问“寻找”的意义。
    我们知道,诗中的“光明”也是一种象征,最终的寓意大抵是指人性的解放与自由。如果就诗的引伸义而言,“光明”一词就包含了更加宽泛的词义,把诗的触须探入到了更加广泛的人文空间,完成了诗意美向哲学美的过度。
    其实,诗中的“黑夜”与“光明”不仅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对立,而且也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统一,两者二律背反,形成了对比鲜明的诗歌美学。于是,简洁的诗行就具有了相当大的哲学容量,给人拓宽了感悟与思索的领域。
    由此可见,“黑夜”与“光明”在诗人心理上的微妙变化,并与诗人独特感受的意象相联系,成为“寻找”的前提和必然,从而坚定了诗人“寻找”的意志,凸显了诗人的叛逆精神。


                             《生活》:网
                         ——兼及诗歌中的象征主义

    这是北岛《阳光城札记》中的一首,标题两个字“生活”,内容一个字“网”,全诗三个字,再简洁不过了。可就是这个“网”字概括了“生活”的全部内涵,我们无法不在沉思之后作些由衷的感叹。
    “生活:网”,无疑在诗美艺术的意义上具有了象征主义的意蕴,凸显了象征主义的情感韵味。生活就是一张网,一张无形的网,大千世界无不被其网住,并在这张无形的大网中演绎出一些喜剧,一些悲剧,甚或是一些闹剧与丑剧。
    可以说,一种情感在找到它的表现形式之前是不存在的,或者说是不可感知或没有生气的。但是,这种表现形式往往又是一种模棱两可的诠释,一种含糊不清的暗示,一种具有独特精神效果上的不明确性,不仅使想象与现实混同,而且也使不同观感的感觉产生混同,从而表征出现代诗歌的象征主义意味。
    事实上,象征主义打破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疆界和韵律,抛弃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明晰性与逻辑性,有了深思熟虑的审美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更为纯粹的感觉,从事一种关于诗的范围的超然的实验,达到了其他人感到突兀和新奇的极点。
    那么,这种纯粹的感觉是什么呢?说实在的,象征主义往往使诗歌过于成为诗人个人关心的东西,结果无法同读者进行交流,也显出了它的微妙与难解。原因是象征主义暗示事物而不是明指事物,发现和创造独特的语言去表现它的个性和情感。
    《生活》就是如此独特、如此敏感而又如此含混不清的“网”,诗人不可能用直截了当的叙述来描绘和表达,只好依赖隐喻和意象暗示读者。于是,诗人运用一种含混不清的隐喻来描述诗意结构的联想,传达独特的个人情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在象征的意义上,“生活:网”具有了无需分析与解读的完美,微妙到了每读一次都有新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