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笔记,作品

 江山携手 2014-09-30
编者按:艺术的接受的确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李清照在宋代可以说只能算一个二流词人,当时没有人把她和周邦彦、姜夔、吴文英等人相提并论,但是20世纪以后却成为学术界仅次于苏轼的第二大热点。周邦彦也是,在北宋词坛的名气绝对的当之无愧的第一,远远超过苏轼黄庭坚柳永等人,但是最近几十年,周邦彦却没有受到和古代一样的重视。这种现象的发生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当然了,好作品终究是好作品,它的底子是很牢靠的,只不过一些具体时候得到的评价会有一些不一样。

 23、关于好诗。艺术作品的好坏从艺术本身的角度很难定一个标准,这在日常实践中屡见不鲜。比如:一个舞蹈,有人给予高度评价,有人认为有多少多少不足,诗歌也是如此;一副画,有人觉得很美、很内涵,有人认为一般,甚至觉得低俗,诗歌也是如此。诗歌的好与坏,即所好诗或坏诗的评判,主要取决于评判者的情趣和“口味”,所谓“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我认为,一首好诗,最主要的是要感动读者,感动应该是评判的首要标准。这种感动是因为读者的灵魂深处被触动,进而引起情绪的变化,引起深刻的思考。当然感动是一个综合体现,它应该源于诗歌的语言、节奏、意境、抒情等,是它们的综合体。对于诗人而言,自己的诗歌作品首先应该感动自己,你认为是好诗,但能否感动你以外的其他读者呢?很不好说。所以,自己认为的好诗未必得到社会认可。我曾经写过一首关于汶川地震的诗——《妈妈,您走了》,我几次阅读都很感动,我认为还不错,属于我诗歌中好诗。但其他读者也是否为之感动呢?我不得而知。因此在他们看来未必是好诗。相反,你没有列入好诗范围的诗歌,读者也可能认为写得好,如此如此一番评论。更何况今天认为的好诗,未必永远是好诗,今天认为一般的诗,也保不定得到后人或多数后人的充分肯定,这种情况很多。一些著名作家的“著名”,是在他死后才开始的。诗人海子生前许多诗歌投稿无门,死后其诗歌却引起诗界前所未有的关注。(2013、7、11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