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刘学铭 于 2014-9-28 21:50 编辑 克制三秒钟,忍耐一分钟(杂文) 古代人物中,我不喜欢张飞和李逵式的草莽英雄。 我不喜欢的,不是他们的豹头环眼、络腮胡子的凶猛形象;也不是他们“哇呀呀”的怪叫声,而是他们的毫无涵养的暴躁脾气。这种人十分任性,一旦发怒,如同野兽,凶残无比…. 这是性格上的病态,我把它杜撰为“张飞李逵”病。 他们是一种毫无文化修养,先天本性(兽性)未经驯化的原生态人。“草莽”二字,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平时,我们见到的性情如火、行为暴烈的人,都在不同程度上患了“张飞李逵”病。 暴烈癖性,经常被人们所忽视,甚至被赞美为“刀子嘴豆腐心,性格坦率耿直”;其实,这是对自己人性的践踏,对他人人格不敬的野蛮行径,是一种性格上的残疾,是一种人性上的缺失。 试问:“张口骂人,抬手打人”的行为,是对自己人性的自尊吗?是对他人人格的敬重吗? 在世风每况愈下的今天,我们应该在社会范围内,提倡“克制”和“忍耐”,“制怒”和“宽容”,这对建构和谐社会秩序是大有裨益的。 暴烈癖性,有先天的遗传基因,有的整个家族就有性格粗暴的传统,但这并不意味家庭的每个成员性情都必然暴烈。以我个人为例,从我祖父起,先人都没有好脾气。从我记事时起,母亲就教导我,要好好修养,改改门风。 入学读书后,我发现有许多柔顺脾气、培养良好性格的途径,比如,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曲音乐,与学友一席饶有风趣的谈话,都可以在欣赏美的欢欣中,消解积压在心头的燥火。 烦心事谁都有,实在心头郁闷不愿意接触人时,还可以效法古代文人雅士:“今日心头烦闷,我不免到江边走走!”。 你心头再有压不住的怒火,山水也没有得罪你吧,你能与山水吵起来吗?所以,闷来寄情山水,亲近自然,也是散心悦性的最好方式。 据我观察,凡是爱与人家吵架打仗的人,都缺乏三秒钟克制自己的修养,人家刚说一句话,他还没有听清楚呢,眼睛一瞪就骂人,你弄清楚人家话的意思,再表态不好吗?这只需要三秒钟,这么短的时间你都等不了,你快要死啦! 在火车上,凡是争吵,都发生在刚上车的第一分钟,不是争席位,就是争行李架。根本原因不是物质利益之争,而是源于野性的“眼生”之争。 细心的人都会发现,在野地里两只公狗或母狗(注意必须是同性的),一定撕咬得各自一口血毛,以一方夹着尾巴逃跑才罢休。这叫动物的“欺生性”或者“排他性”。 缺乏文化修养的人,就会自然而然地来个野性大暴露——看人家不顺眼!。如果有一分钟忍耐的涵养,落下座来一聊天,便会发现对方很有可爱之处,定会有“早知现在何必当初”的羞愧。 既使对方真的粗野无礼,你不妨暂时抛开乘客的身份,以一个作家观察和体验生活的眼光,来认真地考察他粗俗无礼的每个细节,这时你会发现他粗俗无礼的程度还不够劲儿,与此同时,你会觉得生活真意思,随之心头的火气,也就悄然冰释了……不信,你试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