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指出,格罗斯和Pimco近期的一系列变故已经彻底改变了世人对他们的看法,动摇了这家公司债券市场基石的地位,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将是很深远的。
以下即魏德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JP摩根或者巴克莱因为提供给投资者的基金产品存在价值篡改的问题而受到调查,你会是怎样的反应。
十有八九你会很轻松,耸耸肩膀,说:“又一桩丑闻,有什么新鲜?”你甚至会想,考虑到这些机构曾经为了抵押债券诈欺和解付出数以亿计的资金,考虑到他们现在还承受着串谋控制利率和其他丑闻的指控,相比之下,基金价值问题对他们简直是小儿科。
可实际上,眼下受到调查的可不是这些“惯犯”——根据《华尔街日报》周二的报道,调查的目标其实是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这可就要震撼得多了。众所周知,Pimco多少年来可一直都是华尔街基石一样的存在。他们是政府债券方面的权威,整个市场的调子都是由他们确定的。
对于“债券之王”格罗斯(Bill Gross),以及对于这家他与别人联手创建的投资公司而言,今年确实不是个好年景。原本,公司就已经因为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和股票基金产品表现糟糕而焦头烂额了,今年1月、2月之间,格罗斯和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席首席投资官埃里安(Mohamed El-Erian)还爆发了一场广为人知的争吵,冲突的结果是埃里安去职。
在投资者眼中,埃里安的离开毫无疑问是这家德国安联旗下投资公司的重大损失。在他们看来,埃里安和格罗斯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公司的表现至关重要。埃里安离职,人们便开始担心格罗斯失去了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Pimco方面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接下来,似乎就是格罗斯神坛在逐步崩溃的样子。他因为自己的薪酬受到了批评。Pimco的企业文化受到了指责。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经理人,葛罗斯豪赌一场,宣称麻烦缠身的Total Return Fund(BOND)到年底前将获得至少不低于业界平均水准的表现。
他这是在给自己增大压力。
可是,打击还是接踵而来。本月早些时候,Pimco报告了39亿4000万美元的赎回交易。他们的旗舰基金已经连续十六个月遭受投资流失的折磨了。这十六个月当中,他们的损失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当然,考虑到Pimco旗下的总体规模,赎回交易还没有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他们目前依然管理着1万9700亿美元投资。
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没有管理层的动荡,或许这些数字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如果那一切都没有发生,这点赎回甚至可以当市场波动一样熟视无睹。利率已经在增长了,去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达到了足足一个百分点,联储也发出信号,暗示加息只是时间的问题。
真正关键的是,Pimco的赎回交易是和行业大趋势完全相反的。最近一个月,竞争对手的基金其实是增加了113亿美元的投资。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整体而言,今年投资者已经向债券基金进行了925亿美元净投资。
从这个角度看来,Pimco的麻烦就有点大了,这显然是意味着投资者对于他们的预期已经改变,而且他们作为债券市场基石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在过去太长的时间当中,Pimco和格罗斯都太成功,以至于大家都没有仔细去看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这里的关窍简单说来就是,Pimco的Total Return Fund长时间都在使用衍生产品作为对冲亏损和提升回报的工具。可是,当他们披露该基金购买了450亿美元的期货合约(无须支付全部价格,只是付出一小部分前端费用),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大小媒体的头条,让一些投资者开始思考这是否太冒风险,思考格罗斯是否已经彻底疯狂,为了达成自己的诺言而不惜任何代价。
于是,这家公司的生命本身被套在了媒体的瞄准镜中。
其实,从很多角度,我们都可以说,Pimco还是在按照他们习惯的方式做生意,一切都与以前一样。问题在于,整个行业看待格罗斯和他的公司的眼光不一样了。
在投资者阅读和理解着Pimco故事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想到,为什么那些强有力的大人物,摔得也要比别人更狠?对冲基金Paulson &Co。的创始人保尔森(John Paulson)因为2007年和2008年未卜先知一般的抵押债券交易而得享大名,也使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成为了市场关注和解剖的焦点——当然,其中也包括不止一个错误。
尽管这故事的各种版本解读都那么引人入胜,但其实,一切很可能都只是最简单、最无趣的现实,再加上了那么一点点炒作而已。
是的,一支Pimco基金正在受难。这家公司今年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高管。他们可能是对自己一支基金的价值动了手脚——也可能是没动。
对于许多公司而言,刚刚结束的,其实都只是华尔街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而已。可是,放在Pimco身上则不同,这是因为,真正被动摇的是我们所有人的观念。(子衿)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魏德纳 ————友情推荐———— 百度财富(微信号:BDcaifu) 百度旗下百度财富官方账号,聚合全网正规的互联网金融资源,是网民最“知心”的金融搜素和服务平台。想找金融产品,需要金融服务,尽在百度财富平台! 漫步金融街 做金融行业的舞者! 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 MarketWatch专栏作家魏德纳(DAVID WEIDNER)指出,格罗斯和Pimco近期的一系列变故已经彻底改变了世人对他们的看法,动摇了这家公司债券市场基石的地位,这一系列事件的影响将是很深远的。
以下即魏德纳的评论文章全文:
你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告诉你,JP摩根或者巴克莱因为提供给投资者的基金产品存在价值篡改的问题而受到调查,你会是怎样的反应。
十有八九你会很轻松,耸耸肩膀,说:“又一桩丑闻,有什么新鲜?”你甚至会想,考虑到这些机构曾经为了抵押债券诈欺和解付出数以亿计的资金,考虑到他们现在还承受着串谋控制利率和其他丑闻的指控,相比之下,基金价值问题对他们简直是小儿科。
可实际上,眼下受到调查的可不是这些“惯犯”——根据《华尔街日报》周二的报道,调查的目标其实是Pacific Investment Management Co.,这可就要震撼得多了。众所周知,Pimco多少年来可一直都是华尔街基石一样的存在。他们是政府债券方面的权威,整个市场的调子都是由他们确定的。
对于“债券之王”格罗斯(Bill Gross),以及对于这家他与别人联手创建的投资公司而言,今年确实不是个好年景。原本,公司就已经因为投资者大规模赎回和股票基金产品表现糟糕而焦头烂额了,今年1月、2月之间,格罗斯和公司首席执行官、联席首席投资官埃里安(Mohamed El-Erian)还爆发了一场广为人知的争吵,冲突的结果是埃里安去职。
在投资者眼中,埃里安的离开毫无疑问是这家德国安联旗下投资公司的重大损失。在他们看来,埃里安和格罗斯之间的动态平衡对于公司的表现至关重要。埃里安离职,人们便开始担心格罗斯失去了一个有效的制衡机制。Pimco方面拒绝对此发表任何评论。
接下来,似乎就是格罗斯神坛在逐步崩溃的样子。他因为自己的薪酬受到了批评。Pimco的企业文化受到了指责。似乎是为了证明自己是个合格的经理人,葛罗斯豪赌一场,宣称麻烦缠身的Total Return Fund(BOND)到年底前将获得至少不低于业界平均水准的表现。
他这是在给自己增大压力。
可是,打击还是接踵而来。本月早些时候,Pimco报告了39亿4000万美元的赎回交易。他们的旗舰基金已经连续十六个月遭受投资流失的折磨了。这十六个月当中,他们的损失已经超过了600亿美元。当然,考虑到Pimco旗下的总体规模,赎回交易还没有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他们目前依然管理着1万9700亿美元投资。
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没有管理层的动荡,或许这些数字也就不成其为新闻了。如果那一切都没有发生,这点赎回甚至可以当市场波动一样熟视无睹。利率已经在增长了,去年有三个月的时间内,涨幅达到了足足一个百分点,联储也发出信号,暗示加息只是时间的问题。
真正关键的是,Pimco的赎回交易是和行业大趋势完全相反的。最近一个月,竞争对手的基金其实是增加了113亿美元的投资。TrimTabs Investme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整体而言,今年投资者已经向债券基金进行了925亿美元净投资。
从这个角度看来,Pimco的麻烦就有点大了,这显然是意味着投资者对于他们的预期已经改变,而且他们作为债券市场基石的地位也受到了威胁。在过去太长的时间当中,Pimco和格罗斯都太成功,以至于大家都没有仔细去看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这里的关窍简单说来就是,Pimco的Total Return Fund长时间都在使用衍生产品作为对冲亏损和提升回报的工具。可是,当他们披露该基金购买了450亿美元的期货合约(无须支付全部价格,只是付出一小部分前端费用),这一事件迅速登上了大小媒体的头条,让一些投资者开始思考这是否太冒风险,思考格罗斯是否已经彻底疯狂,为了达成自己的诺言而不惜任何代价。
于是,这家公司的生命本身被套在了媒体的瞄准镜中。
其实,从很多角度,我们都可以说,Pimco还是在按照他们习惯的方式做生意,一切都与以前一样。问题在于,整个行业看待格罗斯和他的公司的眼光不一样了。
在投资者阅读和理解着Pimco故事的时候,他们或许会想到,为什么那些强有力的大人物,摔得也要比别人更狠?对冲基金Paulson &Co。的创始人保尔森(John Paulson)因为2007年和2008年未卜先知一般的抵押债券交易而得享大名,也使得自己的每一个举动都成为了市场关注和解剖的焦点——当然,其中也包括不止一个错误。
尽管这故事的各种版本解读都那么引人入胜,但其实,一切很可能都只是最简单、最无趣的现实,再加上了那么一点点炒作而已。
是的,一支Pimco基金正在受难。这家公司今年失去了一位重要的高管。他们可能是对自己一支基金的价值动了手脚——也可能是没动。
对于许多公司而言,刚刚结束的,其实都只是华尔街上再普通不过的一天而已。可是,放在Pimco身上则不同,这是因为,真正被动摇的是我们所有人的观念。(子衿) 来源:新浪财经 作者:魏德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