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梁冬对怨恨恼怒烦的释义

 徽州布衣 2014-10-03

   不对抗是养心的根本!

     中医不仅是中国医学,还是中间医学。中医认为,疾病仅有10%是身体产生的,另外90%都是有心理引起的。

 

     我们要找别人的好,自己的不好,化解与人对抗的心理基础。因为有对抗,就会有受伤,杀敌八百,自损一千。你要是问我中医里说养心的根本是什么,我觉得很简单,就是“不对抗”。

    “恨”的情绪,就是对心脏影响对大的。“恨”和“恼”不同,恨是希望别人不好。

    “恼”是希望别人好但别人没做到。比如希望男朋友当总裁,他迟迟当不了,你就会恼;

      有人抢你男友,试图取代你,你恨不得她出车祸死掉,这就是“恨”;

    “怒”常发生在自尊心强的人身上,表现在否定、轻视他人;

    “烦”则是一件或几件事情摆在面前,你不知道如何处理。不确定,产生焦虑。所以“烦”伤神;

    “怨”是你对别人有希望,但不明确告之,他没做到,便成了你的怨。“怨”常见于完美主义者,对人对己要求太苛刻。“怨”伤脾胃,易致胃病。

      中医养生,最重要是告别“怨恨恼怒烦”这几种情绪。

      容易对别人心生不满的人,通常是心脏容易出问题的人。用别人的过错,或用别人的完美来惩罚自己。

     从中医来说,心脏问题都可以归结为情绪问题。

     中午12点,发发呆,闭眼休息,这是养心最好最简单的方法。

    尽量吃素,如果克制不住,吃点肉也无所谓。你一边特别想吃肉,一边犹犹豫豫克制自己别吃,那更糟糕。

    “纠结”永远是对人体最大的伤害。好比对于一部车来说,没什么比一脚踩刹车、一脚踩油门更伤害汽车的。

      在工作中找乐趣,这样就不会和工作对抗。如果你和工作、和工作伙伴、和客户和谐相处,身体就会和谐。

    不辩解、不对抗,就不会对别人伤害,也不会对自己造成伤害。这种所谓的“不对抗”,不是叫人放弃作为,拿北京话说,就是别让自己心里总“拧巴”着。这种心境,

    有些人天生可以做到。还有些人,突然醍醐灌顶,明白了,叫做“顿悟”。还有些人明白了道理,需要假以时日,慢慢才能做到,叫做“渐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