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为什么要讲话?

 乔良 2014-10-04
   吉人之辞寡 躁人之辞众 

大家好!今天末学和家人们一起分享和学习蔡礼旭老师《幸福人生讲座》:吉人之辞寡。

人为什么要讲话?

表达心声,表达自己的心声,希望别人了解,沟通。

那沟通的目的在哪里?

相互了解,进而互相帮忙,互相成就。

所以我们讲话还是要能利益对方再讲,所谓要讲利益,不要讲太多废话。一个人假如话很多,给你的感觉是什么?所以一个人为什么言语很多,他的心态有问题,所以《易经》里面提到

“吉人之辞寡,躁人之辞众。”

诸位朋友,我们这几天的课程,你有没有觉得经典里面句句话都很有分量,都对你一生立身处世都是很重要的提醒。

《易经》里面我们这几天的课程提了好几句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不止损自己还损的什么?后代子孙,所以这些道理你一明白之后,你整个人的立身处世态度绝对会有大的变化。因为你能够看得更深,看得更远。

《易经》里面提到言语说,

吉人之辞寡。吉祥的人言语怎么样?很少,因为他的心静得下来,心一静下来就懂得审时度势,察言观色,所以话不多,但是话一出来就会让人家觉得很能够信任,所以他都在适当的时机才开口。

躁人之辞众。言语很多代表内心怎么样?很急躁,好象不讲话自己就没有安全感,好象很不舒服。很多人一回到家里只有自己一个人,坐着发慌,要赶快找朋友的电话打一打心才不慌,有没有这种倾向?现在人有这种倾向,因为他一直,其实那个再根本一点就是人生完全没有目标,活一天过一天。所以一没有目标,他常常就会觉得很急躁,找不到方向,一定要找人家来陪他一下,他才比较有安全感。所以假如你交这样的朋友,你会觉得怎么样?很累,常常要听他讲一大堆,然后时间怎么样?耗掉。假如说听他讲,对他还有帮助那我们还听,一点帮助都没有。

所以我们讲话还要练什么功夫?练他在那边打牢骚的时候,一句话就要把他切断。但是切断的时后,要从他的混沌当中,把他引出一些正确的思惟,要引导他。所以这也要我们有功夫,要提升自己的学问,就能够这样达到。慢慢你切掉他的话然后把他引出来,他就会说你为什么都能这样想?这个时候你就告诉他,因为我都有读《弟子规》,所以面对问题不会打妄想,不会想一大堆烦恼,要提起理智去面对。所以人心急躁话才会多,所以话说多,不如少。因为你急躁话又多,就没有考虑清楚,所以话一多言多必失,所以言语太多了就会形成很多无形的障碍,自己都搞不清楚。

到一个新的环境,接触新的人群,话一定不能多,要先多看多听,一个人能多看多听还要心怎么样?静得下来才行。所以心静的功夫是时时都要练的,所以

当我们很急躁的时候,赶快把《弟子规》拿起来念,赶快把经典拿起来念,伏自己的烦燥的心。

而其实一个人当他常常能够看到对家人的本分,对朋友的本分,对工作的本分,他就不会想一大堆事情,他会赶快去学,赶快去做。所以能看到自己本分的人就不会浪费时间,让自己的心飘到九霄云外去,拉都拉不回来,不会的。

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能利益别人我们再讲,当你时时想着我的言语是要利益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比较谨慎,就会考虑到讲了之后他会有什么感受,是否真正对他有利,你就开始言语懂得慎言,懂得谨慎。

诸位朋友,我的言语不多,你们不要因为我讲课觉得我一定话很多。我记得我在一个学校里面,待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我跟同事没讲几句话,为什么?因为我接那个班的时候,这个班是全校最难带的班,我几乎没有到办公室去坐过。所以很多的同事都以为我的话很少,都以为我不说话的。因为那一个学期,我们才一个学期时间有几十个学生,你要从对他不了解到了解到建立信任,到点点滴滴引导他一些思想观念,那时间几乎怎么样?来不及。所以我们都待在教室里面,虽然是在那里改作业本,耳朵在什么?收集情报,才有更多讯息能够协助孩子成长,协助孩子学习,所以同事都觉得我话很少。

后来在最后把学生都送毕业的时候,一些同事坐下来吃饭,他就说:蔡老师,你的话真少。隔壁刚好我带十一班,十班是一个女老师,年纪比我轻好几岁,结果我们两班都不好带,所以我们两个就常常探讨如何带学生。

我其它的同事说我话很少,这个带隔壁班的女老师马上说:没有,他话很多。

这个话很多是为什么话很多?

不是讲一大堆无关紧要的话,是因为要探讨学生的一些情况,甚至于是我们是常常,因为她年纪比较轻,所以带六年级很吃力。所以常常还要讲一些鼓励她的话,安慰她的话所谓的要讲软慰语,让她觉得比较安慰,比较释怀。

所以我们言语的动机绝对是要利益别人再说,对别人没利益的话,我们宁可多看圣贤书,省下这些时间,确实人生时间很宝贵,不要挥霍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