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来面目 (文生心)

 文生心 2014-10-05
一住寒山万事休,无有杂念挂心头,红尘世事连烽火,众生沉浮愁更愁。
 
身为修行人的您,可曾静静的想过:「未出娘胎前,本来面目是谁?」这个自问题,可别用头脑思考,因为用头脑思考,想出来的必定是烦恼、是分别的,而不是智慧的体现。
 
行修之人,日常生活中都会有不由自主,引起心情溷乱的时候,当生出心情不好时,又是如何面对呢?
 
遇此状况,不妨先自问:「是谁的心情在溷乱?」心情溷乱,内心一定不快乐,既然不快乐,为何这个「我」还要自找不快乐呢!
 
这一问,才是智慧的问,而这一问也才能使溷乱的心自然平静下来,当心平静之后再问:「我的本来面目是谁?」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修行的主题,而这些主题,是在引领大家懂得用智慧看问题,将自我中心的执着,问得无处躲藏。唯有自我中心粉碎时,与解脱相应的无漏智慧才会现前。
 
所谓众生平等,不仅众生与众生平等,众生跟佛也是平等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而佛性就是每个人未出娘胎前的本来面目。
 
静思然后自问,这修行的方法,是要让大家知道放鬆身心,然后放下身心,在任何时间都不着急,不紧张,便可不起种种的情绪波动,是谓「放鬆」。
 
至于「放下」,则是连自以为是的「自我中心」也要放下,什麽都放下时,就不会有「这是我」、「这是我的」种种执着心,这一来才能渐渐与无漏智慧产生相应,而终能见到那个真正的「我」。
 
一切法皆因人而有、而在,不知去学去悟,那再玄妙之法也一无所用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