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午觉醒与北洋大学堂

 红豆居士 2014-10-05


甲午觉醒与北洋大学堂- 王 杰

2014-10-02 13:35:00今晚网-今晚报

  王杰

  教育部最近批准了《天津大学章程》,肯定了其中的这样一段表述:天津大学的前身是北洋大学,是我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也就是明确了中国现代性质的高等教育自北洋大学开始。

  北洋大学初名北洋大学堂,1895年10月2日建立于天津大营门外梁家园的博文书院旧址。博文书院筹建自1886年,当时担任天津海关道的周馥请示北洋大臣李鸿章,拟建一所“课以中西有用之学”的学校,历时八年几经周折终没建成。而北洋大学堂则在甲午之战后一夜崛起,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高等教育。北洋大学堂之所以能够迅速建立,其重要原因就是甲午战败后《马关条约》的签订,这犹如晴天霹雳震惊朝野,带来了新的民族觉醒。

  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指出:“我国四千余年之大梦苏醒,实始于甲午战败、割让台湾、赔偿二百兆之后也。”陈独秀曾说,“国土的割让,使举国上下如大梦初醒,稍有知识者大多承认了富强之策”,这富强之策就包括“废科举,兴学校”。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组织“公车上书”,“初则广东举人梁启超联名百余,湖南举人任锡纯、文俊铎、谭绍裳,各联名数十,首诣察院,呈请代奏。既而福建、四川、江西、贵州诸省继之,既而江苏、湖北、陕西、广西诸省继之,又既而直隶、山东、山西、河南、云南诸省继之”,以至达到“衣冠塞途”、“章满察院”。梁启超指出:“世界之运,由乱而进于平,胜败之原,由力而趋于智,故言自强于今日,以开民智为第一义。亡而存之,废而举之,愚而智之,弱而强之,条理万端,皆归本于学校。”深刻了解中西方国情的严复也尖锐指出,封建教育无论是程朱理学还是陆王心学,“其为祸也,始于学术,终于国家”,而“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一事焉不资于学”。1895年7月19日,光绪帝颁布上谕提出了强国举措:“当此创巨痛深之日,正我君臣卧薪尝胆之时”,“况当国事艰难,尤应上下一心,图自强而弥祸患”,主张力行实政,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

  1895年9月,时任天津海关道的盛宣怀响应光绪皇帝的上谕,草拟了创建北洋大学堂的章程,在其章程禀中指出日本崛起的原因:“日本维新以来,援照西法,广开学堂书院,不特陆军海军将弁皆取材于学堂;即今之外部出使诸员,亦皆取材于律例科矣;制造枪炮开矿造路诸工,亦皆取材于机器工程科地学化学科矣。仅十余年,灿然大备”,“伏查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才为本;求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提出“自强首在储才,储才必先兴学”这一兴学强国的主张。为此他邀请了美国学者丁家立共同制定了建立北洋大学堂的章程,“参用西制,兴学树人”。

  北洋大学堂按照美国大学模式设立,分为头等学堂和二等学堂,头等学堂相当于美国大学的本科,二等学堂相当于美国大学的预科,头等、二等学堂学制皆为四年。头等学堂分设律例(法律)、工程(土木)、矿冶和机械四个学科。“头等学堂,本年拟先招已通大学堂第一年功夫者,精选三十名列作末班。”“至第四年底,头等头班三十名,准给考单挑选出堂。或派赴外洋,分途历练;或酌量委派洋务职事。此外国所谓大学堂也。”1899年第一批本科生毕业,次年资送第一批本科毕业生出国留学,从此中国有了自己培养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层次人才。

  甲午炮声振聋发聩,北洋大学堂肩负兴学强国的使命而创建,它坚持“参用西制,兴学树人”,突破了“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器物层面的变革和维护中国道统的“中体西用”观,将认识和实践提升到了国家富强必须进行教育文化变革的新高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