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冬季节是猝死高发季节

 云天953 2014-10-06
                                                     秋冬季节是猝死高发季节
   来源:北京晚报    
 

    又将进入秋冬季节,而秋冬季正是发生猝死的高发季节。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玉峰表示,“一般来讲,患有冠心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肌病、高血压、心衰的病人容易发生猝死。这些病人进入秋冬季节需要当心,需要医生的正规治疗和评估。”

    秋冬季更易发生 心源性猝死

    “在一年四季中,秋冬季的猝死率最高,较夏季增加将近20%。在秋冬季节慢性冠心病患者加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尤为重要。”据李玉峰介绍,猝死是指突发的在短期内迅速发生心跳、呼吸停止,导致死亡。引起猝死的大多数原因是心脏病引起的,所以又叫做心脏性猝死。老年人因为血管弹性降低,常有心血管疾病,心肺功能在环境突然变化时,调节能力下降,不能适应气温、情绪等的剧烈改变,因此到了秋冬季节气候变化较大,更易发生心源性猝死。

    控制好基础疾病

    是预防关键

    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和吸烟等对冠心病猝死发病的趋势是一致的。李玉峰建议,“如果尚未患有冠心病,要积极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即通过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以减少冠心病的发病。而对于已经患有冠心病的患者,要积极进行治疗和预防发生严重并发症,按时服用药物,这是预防冠心病猝死的最根本措施。”

    因此,对于平素已经患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心衰等疾病的患者,平时控制好基础疾病是预防的关键。比如规律服药,控制血压等。此外还应注意饮食清淡,戒烟戒酒,多食瓜果蔬菜,适量运动锻炼。如遇突然降温,需注意保暖。晨起时可先在床上静卧10分钟,然后再缓慢下床走动。早晨锻炼时不要站在风口,关注天气变化,如果气温下降明显,可将锻炼改在室内或暂缓运动。当出现胸闷、胸痛、呼吸不畅等症状时需特别警惕,因为心慌、气短、胸闷往往是各种心血管急症发生的前兆。此时应尽快去医院检查治疗,做到早发现、早监测、早治疗。

    本报记者 阳叶萍

    相关链接

    遇到猝死病人应该怎么办?

    冠心病猝死常常由于心脏发生严重缺血如剧烈心绞痛或心肌梗死,从而引起心脏电紊乱,造成心脏突然停止跳动、或发生室颤。一旦发生猝死,如果病人得不到有效救治,一般很快就会导致死亡。但如果发生猝死后,能够得到周边人员的立即有效救治,那么是有很大可能“起死回生”的。所以,普及全民急救知识、培训全民掌握基础心肺复苏术对于挽救发生猝死患者的生命是至关重要的。

    如果人们在生活遇到猝死病人,应该怎么办?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李玉峰表示,首先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判断。一是判断意识,可以通过喊叫病人或拍打病人肩部等方法,观察反应,如果没有反应,说明意识丧失;二是判断呼吸和心跳:可以用耳朵凑近病人口鼻,感觉呼吸气息,同时观察胸部是否有起伏动作,如果没有说明呼吸停止。不是专业人士判断心跳比较困难,掌握上述两点对于普通老百姓就已经足够。

    第二,如果判断发生猝死,应立即大声喊人呼救,立即让别人打急救电话120或999。

    第三,立即将病人放平,一只手压住病人的额头另一手抬起病人的下颌,使病人头部充分后仰以开放气道。

    第四,多数猝死病人是由于室颤引起,所以使用拳头从20~30cm左右高度捶击病人胸部正中部位,可以产生一定的能量,起到电除颤的效果。捶击可反复2~3次,然后立即按压病人胸骨中下1/3处,每分钟大概按压100次以上,要有一定按压幅度,否则是无效按压,按压幅度是3~5cm左右比较合适。

    李玉峰表示,“通过上述4个步骤,一部分病人可能会因为您的抢救而起死回生。当然,最有效的办法是尽快在最短时间内送至医院,进行有效的抢救治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