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孩子正确的对待陌生人

 瀞舒凝兰 2014-10-06








   “陌生人”对学龄前的宝宝而言,可说是个相当抽象的名词,如何教导宝宝面对陌生人呢?


     平时可以一些具体实例来教导、循循善诱,同时,制造适宜的机会,帮助宝宝学习判断,建立对陌生人应有的进退应对态度。

     父母经常叮咛宝宝:“不可以随便乱拿别人给的食物、玩具等;在路上遇到不认识的人跑来跟你说话,不要理他……”


    可是,宝宝却常常发问:“如果有叔叔、阿姨向我问路,我要不要跟他说话呢?”对于陌生人,宝宝该如何应对,大人也很迷惑。

   如何教宝宝既态度温和、有礼貌,同时又不上陌生人的当,保护好自己呢?

 

  •    有陌生来电怎么办


     怎样在电话里得体地应答,才能既听上去有礼貌,又避免透露宝宝是一个人在家或与保姆在家的情况?


   一般来说,宝宝接到陌生电话时不能告诉他家里的信息,如不要说“我爸爸妈妈不在家,请你晚上再打过来”,而可告诉他,爸爸在洗澡或妈妈在楼下的超市给我买果冻,让他以后再打。


   也可向对方索要电话,说“我爸爸一洗完澡就让他打给你”,一般“有危险的陌生人”都不会把电话留下来。


  • 有陌生人敲门怎么办

    “不给陌生人开门”是一条铁纪律,从宝宝拥有独立开门的能力开始,就要让宝宝记住。


     对于稍微大一点的宝宝,父母可告诉他,哪些人来了可以开门,除此以外的人不许开。要让宝宝养成先看猫眼再开门的习惯。


    有时宝宝单独在家时会有送奶费、收垃圾的人敲门,也有陌生人拿着宝宝喜欢吃的食物,告诉宝宝是妈妈或爸爸委托送来的。


    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开门。宝宝可这样说:“我爸爸现在在午睡,不方便叫醒他。请半个小时后再来好吗?”或者这样说:“我现在没有钱给你,等我妈妈洗澡出来。”避免向陌生人透露家中只有宝宝一个人。


  • 陌生人搭话怎么办

    宝宝独自一人在花园里玩耍时,如有个陌生人来告诉宝宝诸如“你爸爸被汽车撞了,正在医院里急救”之类的话时不要轻易相信。


   如果他死纠缠,就要边喊救命边向人多的地方跑。

   平时父母要教宝宝不能跟“热心过度”的陌生人一起走,不能随便吃陌生人给的零食。


  • 不要把自己的情况随便告诉陌生人

    如果在爸爸妈妈的视野范围内,宝宝与其他陌生小朋友以及带他们的大人们一起玩,这种情况一般都是比较安全的。


   但如果有人套问宝宝父母的工作、家庭和幼儿园住址等,就有“热心过度”之嫌,宝宝不要理会,并赶紧往大人处走,也可以对陌生人说:“这些我都不记得了,要不你去问我爸爸?


    我爸爸就在那边!”如果陌生人有不良企图,一定会逃之夭夭。


  • 陌生人临时接宝宝回家怎么办

   父母要尽量自己接送宝宝,不要拜托别人。


   如果确实需要拜托别人的话,要提前和宝宝约好“口令”,让来接的人对上口令才可跟着走,而且每一个口令只能使一次。


   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除非有父母的同意,否则宝宝千万不能做陌生人的车子,这是一条铁纪律。

教育箴言


    教宝宝应对陌生人时也要把握好度,不能过分强调“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的思想。


   只是简单地叮嘱宝宝“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说话”会制造宝宝对陌生人恐惧心理,可能会造成宝宝过度保护自己、拒绝别人、不信任他人、与人疏离。


——以上内容摘自《0-6岁: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