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年级语言训练

 纯洁冰心 2014-10-07

新课程五年级上册语文言语形式点赏析


1、窃读记………………………………………………………陈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陈

3、走遍天下书为侣……………………………………………陈

4、我的“长生果”……………………………………………陈

5、古诗词三首…………………………………………………陈

6、梅花魂………………………………………………………陈

7、桂花雨………………………………………………………陈

8、小桥流水人家………………………………………………陈

9、鲸……………………………………………………………陈

10、松鼠 ………………………………………………………陈

11、新型玻璃 …………………………………………………陈

12、假如没有灰尘 ……………………………………………陈

13、钓鱼的启示 ………………………………………………张华莲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张华莲

15、落花生 ………………………………………………………张华莲

16、珍珠鸟 ………………………………………………………张华莲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张华莲

18、慈母情深 …………………………………………………张华莲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 ……………………………张华莲

20、学会看病………………………………………………………张华莲

21、圆明园的毁灭…………………………………………………张华莲

22、狼牙山五壮士…………………………………………………张华莲

23、难忘的一课……………………………………………………张华莲

24、最后一分钟……………………………………………………张华莲

25、七律·长征 …………………………………………………李娇娇

26、开国大典 ……………………………………………………李娇娇

27、青山处处埋忠骨………………………………………………李娇娇

28、毛主席在花山…………………………………………………李娇娇


课 题

言 语 形 式 点

价值分析

1、窃读记

转过街角,看见饭店的招牌,闻见炒菜的香味,听见锅勺敲打的的声音,我放慢了脚步。放学后急忽忽地从赶到这里,目的地可不是饭店,而是紧邻它的一家书店。

“转过、看见、闻见、听见、放慢”等一连串的动词的使用,创设出了一种情境,引发了读者的猜想——是饭店的诱惑吸引着主人公吗?作者笔锋一转,说明让自己匆匆而至的不是饭店,而是书店,突现了书对作者的诱惑力。作者巧设悬念,并以对比的写法,突出了书对自己的巨大吸引力。

让学生领悟叙述重点的前置与后移,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体现出不同的表达效果。

1、 我边走边想:“昨天读

到什么地方了?那本书放在哪里?左边第三排,不错……”

2、 啊,它在这里,原来

不在昨天的地方了。

3、 就像在屋檐下躲雨,

你总不好意思赶我走吧?我有时还要装着皱起眉头,不时望着街心,好像说:“这雨,害得我回不去了。”其实,我的心里却高兴地喊着:“大些!再大些!”

三句话共同特点:自语式的内心独白。第一句生动地刻画出了作者当时为书所系的心境;第二句,表达了作者终于发现书并没有卖出去,又可以接着读下去的惊喜心情。

第三句表现了小作者利用“下雨天,留客天”的借口,自我安慰、自我解脱的心理。恰当的内心独白,更真切地袒露了主人公的心理,读起来倍感真实、亲切。

要让学生领悟文章的表达特色,内心独白式的心理活动描写是陌生化、新鲜感的写作表现手法,值得学生细细体会。

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

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集中概括了窃读的百般感受,是作者情感的集中表现,快乐与惧怕交织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难以言说的感受。破折号的运用,是说明,也是一种强调,强调这种感受皆缘于 “窃读”。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语段,用一个破折号,将整个句子倒装,用一个感叹号,更是让作者的情绪一览无遗。品读这个句子,可以打开学生的阅读视界,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复杂的心情,体会作者的强调之意,体会一种全新的表达效果。

2、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季羡林:苗苗,现在你是采访者,我是被采访者,你问我答,好吗?
  苗苗:好。
  季羡林:那你就随便问吧。

以商量的口气拉近了采访者与被采访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季老的平和。以口语化、通俗化为主,体现谈话交流的特点。同时,语言又符合人物的身份、年龄、职业、学识等特点,表达了人物的观点和内心世界。

口语交际能力是高年级学生的基本能力,所以,高年级教学应当学习口语化的语言表达特点。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

细细品味题目的寓意,我们发现——表面上与二人的名字密切相关:“小苗”指苗苗;“大树”指季羡林。实际上“小苗”还包含着苗苗在求学和增长知识的路上刚刚起步,犹如破土而出的小苗要汲取营养;而季老学识渊博、学有建树,恰似一株根深叶茂的大树。“小苗”与“大树”交流的正是如何生长、汲取营养,小苗才会长成参天大树,像苗苗这样的孩子们才会成才的内容。

揣摩题目的深意,体验题目的精当与妙处,当是高年级学生的基本能力。

3、走遍天下书为侣

1、 走遍天下书为侣

2、 你喜爱的书就像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3、 这真像与另一个人同船而行

4、 一本你喜爱的书就是一位朋友,也是一处你随时想去就去的故地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是本文语言表达的鲜明特点,使描写的事物更加具体、生动、形象。同时,比喻也可以活泼而又形象地说一个道理。本文大量灵动鲜活的比喻,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深厚情感和对反复读一本书的独特见解。如第二句,作者把书比喻成朋友和家,作者以这样美好亲切的事物作比喻,既表达了自己对书的挚爱,同时,也说明了反复读一本书如故友重逢,每日回家,可以常读常新,百读不厌。用恰当的比喻,深刻而又形象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观点。

比喻手法对五年级的孩子不陌生。此处运用别有一番独特的效果。让学生体验了语言表达的魅力与特色。

如果你独自驾舟环绕世界旅行,如果你只能带一样东西供自己娱乐,你会选择哪一样?一幅美丽的图画,一本有趣的书,一盒扑克牌,一个百音盒,还是一只口琴……

似乎很难作出选择。

如果你问我,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会选择一本书。”

本句直截了当地表明了自己的选择,“毫不犹豫”表达了态度的坚决,鲜明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假设的形式开篇,以自答的方式表明观点,既引人入胜,又为下文作好铺垫。

让学生学习“自问自答”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表达范式。

4、我的“长生果”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的心扉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以“蜂蝶飞过花丛,泉水流经山谷”这样美好的影像引发自己对少年时代的回忆。使人们感到少年时代是天真烂漫,多姿多彩的。两个比喻由自然风光的美好转向读书的无限欢乐。说明少年时代读书生活的美好。为下文回忆少年时读书的情景奠定了基调。同时,此段表达工整,富有画面感,表达了作者与书亲近的美好情感。

体会句子的整齐与节奏感,感受句子表达的魅力与作者的美好情感。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这是作者在又一次成功习作后悟出的道理,也是文章的总结。作者用“开始……但是……应该”等词语联结句式。表达了饱满的情感,写出自己深刻的感受。

体会转折式的表达句型的表达效果,让学生积累语言句式。

5、古诗词三首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诗句中的“绿”字,是诗人经过反复的推敲,才从“到、过、入、满”等字中最终筛选出来的。正是这个“绿”字,把春风给江南带来的变化鲜活地表现出来。这是作者追求词语“雕塑感”的结果。

语言是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体会恰当的语言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增加文章感染力的效果。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张籍在书成封就之际,似乎已经言尽;但当捎信人就要上路之时,又匆匆拆开信封。诗人只撷取了这个小小的生活细节,却充分显示出他对家书的珍视和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遗漏了一句。

体验诗人细腻的心理矛盾描写方式,让学生领悟生活细节的描写方式。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词的上阕“山一程,水一程”的叠用,说明将士们离故乡之远,行军之艰难。他们向边关进发,入夜,顶顶军帐,点点灯火,足见将士之多,声势之浩大。词的下阕以“风一更,雪一更”气候上的变化引发对将士们心理的描写。当然,值得注意的还有“对称”的描写,也使词汇的运用更加丰富。

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所以,高年级教学要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诗情,享受读诗的愉悦与乐趣,感受诗歌语言的魅力

6、梅花魂

1、 故乡的梅花又开了。

那朵朵冷艳、缕缕幽芳的梅花,总让我想起飘泊他乡、葬身异国的外祖父。

2、 多少年过去了,我每

次看到外祖父珍藏的这幅梅花图和给我的手绢,就想到,这不只是花,而且是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以“梅花”和“思念”开篇、结尾。作者的构思做到前有因,后有果;前有悬念,后有落脚,前有伏笔,后有交代;前面提出问题,后面便给予回答。这样前后呼应的描写使得文章首尾连贯,结构严谨,内容清楚。

课标第三学段指出:“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所以,前后呼应的描写方法当让学生领会并能加以运用。

1、 外祖父顿时拉下脸。

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

2、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

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

这两句话通过对老人语言和动作的细腻描写,突出表现了外祖父对这幅墨梅图珍爱的程度。

培养学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感情色彩的能力。

7、桂花雨

1、 桂花盛开的时候,

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

2、 全年,整个村子都

浸在桂花的香气里。

第一个“浸”字,形象地写出了桂花香气的浓郁,这芳香足以让十几家邻居一同分享。如果说前面的“浸”字只是说桂花的香气的话,那么,第二处的“浸”字则是说明桂花永远香在人们的心里。它的香,已不受季节的束缚,香甜四季,也香甜了人们的生活。

引领学生细词析句,细细揣摩重要字词的独特意蕴,是语文教学的基本方法,品词的能力也是高年级学生的基本能力。

 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摇花乐”,还有那摇浇的阵阵桂花雨。

“还有那……”表面看起来,是作者无意间的一个补充,实际上,读着读着,就感觉作者朴素的话语飘散着绵长的思绪,传递出作者对幸福童年的美好回忆和对家乡深深的思念。

品悟作者情感,积累语言范式。

摇呀摇,桂花纷纷落下来,人们满头满身都是桂花。我喊着:“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啊!”

在作者笔下,摇桂花是多么富有情趣啊!作者将纷纷飘落的桂花说成是桂花雨,既然形象贴切,也富有意趣,更寓于了无限的欢喜。而两个“啊”与“!”的描写,更把作者的快乐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通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两个“啊”与“!”的描写的表达效果。

8、小桥流水人家

溪的两边,种着几棵垂柳,那长长的柔软的柳枝,随风飘动着。婀娜的舞姿,是那么美,那么自然。有两三枝特别长的,垂在水面上,画着粼粼的波纹。当水鸟站在它的腰上歌唱时,流水也唱和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这句话把柳枝的随风飘动说成是优美的舞姿,就连柳枝垂到水面荡起波纹也仿佛是画出来的,这种富有灵性的描写,使得景物倍感鲜活。以诗一般的语言,也勾勒出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风景画——小溪潺潺绕村庄、杨柳依依垂水面、水鸟流水相唱和。

丰富学生的联想与情感体验,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我家只有几间矮小的平房,我出生的那间卧室,光线很暗,地面潮湿,但我非常爱它。

这句话先写老家的简陋,继而表达了对老家的爱,这种先抑后扬的写法,更加突出了作者对家的爱是发自心底的。尽管老家是低矮的平房,阴暗的光线,潮湿的地面,但都改变不了“我”对它的爱。这种爱是岁月倪侵蚀不了的,是记忆遗忘不掉的。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句段中“先抑后扬”的基本表达方法。

9、鲸

1、 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

2、 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

3、 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

“主要”这个词说明了须鲸除了虾和小鱼外,还吃其他的食物,若去掉后,句子的意思就改变了。“必须”说明了鲸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进行呼吸的必要性。“总是”说明了鲸喜欢群居的特性。准确地用词,使句意表达得更有加确切,读后使人清楚明白。

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性,感受说明文的文风特点。

1、 最大的鲸有十六万公

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有十七米长,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要是张开嘴,人站在它嘴里,举起手来还摸不到它的上腭;四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很宽敞。

2、 鲸的鼻孔长在脑袋顶

上,呼气的时候浮上海面,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课文运用了许多的说明方法,来表达鲸的特点。例如这两句话就运用了列数学、作比较、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事物显得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课标第三学段指出:“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所以,让学生领会说明方法运用好处,并能迁移运用。

10、松鼠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有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的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清秀”一般用来形容青年男女,现在用来形容松鼠的面容,可见其好看。再配上“闪闪发光”的眼睛,把松鼠写得非常惹人喜爱。把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给人联想和美感,表现出松鼠尾巴的美丽,矫健”、“轻快”“敏捷”“机警”通常用来形容运动员,借用在此旨在说明松鼠的身体和四肢有活力。“一直翘到头上”“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表现出了松鼠形体的奇特之处。这句话由头部到身躯,集中而有序地把一只可爱的松鼠展现在读者面前。作者正是抓住了动物外貌的形体特点,动物外貌的色彩特点和动物的习性特点来写,把动物写得生动传神。语言上丰富活泼,增加灵动性和文学性。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事物描写的有序使事物更有条理性的特点,以及语言表达的新奇独特。

11、新型玻璃

夜深了,从一座陈列珍贵字画的博物馆里,突然传出了急促的报警声。警察马上赶来,抓住了一个划破玻璃企图盗窃展品的犯罪嫌疑人。你也许不会相信,报警的不是值夜班的看守,而是被划破的玻璃!

先从夜深人静、警铃骤响讲起,引人入胜地讲述了夹丝网防盗玻璃的特点——可以自动报警,为下文介绍这种玻璃的作用埋下伏笔。

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噪音像一个来无影去无踪的“隐身人”,不像烟尘和废水那样可以集中起来处理。尽管这位“隐身人”难以对付,人们还是想出了许多制服它的办法。“吃音玻璃”就是消除噪音的能手。

把“噪音”比喻成“隐身人”,交代出噪音难以处理的特点,并引起读者注意。又用拟人的手法,用“消除噪音的能手”来突出“吃音玻璃”的特点。生动形象,读来兴趣盎然,也突出了“吃音玻璃”的神奇,使人印象深刻。

感受文章运用比喻、拟人的说明方法表达的好处,并迁移内化。

12、假如没有灰尘

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它有碍环境卫生,危害人类健康。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然而你可曾想到,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先从人们对灰尘的通常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省,自然导入下文。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文章开头的特殊之处。

此外,由于这些小水滴对阳光的折射作用,才会有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本段表达层层递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更妙的是,用词丰富,铺展了一幅美丽的画面来。此外,“分总”的叙述,自然总结,也带给读者强烈的情感冲击。

体会用词的新鲜感与画面感。

13钓鱼的启示

1、晚霞辉映的湖面上溅起了一圈圈彩色的涟漪。不一会儿,月亮升起来了,湖面变得银光闪闪。

2、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3、我抬头看了一下四周,到处都是静悄悄的,皎洁的月光下看不见其他人和船的影子。

4、三十四年前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

整篇文章多次描写美丽的月光,“银光闪闪”、“银色月光”、“皎洁月光”“月光如水”等词勾画出一个静谧的月色朦胧的夜晚。一件道德高尚的事就在这迷人月夜的背景下发生,自然环境的描写从侧面衬托了作者获得的终身启示——那是一份无法用金钱换取的精神财富。反复描写“月光”这种景物,突出了当时环境的美好,间接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同时也达到了反复强调的效果,使烘托的主题不断升华。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高年级的阅读中初步渗透文章“怎么写”的问题很有必要,而本课中的借景物描写烘托主题的方法很有特色,引导学生关注独特的言语形式,使之逐步由理解、领悟、积累再到运用。

1、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

2、“爸爸!为什么?”我急切地问道。

3、“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

4、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

5、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回湖里。

课文在叙事的过程中插入了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这是本文在表达上的一个特点。从钓到大鲈鱼的得意,到面对父亲坚决把到手的大鲈鱼放掉时“我”急切、委屈,甚至是乞求,最后依依不舍地放掉大鲈鱼。解读“我”的心情变化,能更好地使学生体验人物内心的情感,感悟放弃已经到手的大鲈鱼之难,经历了一次心灵的取舍,能促进学生把握课文的主旨。

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而本课中“我”的心情变化是贯穿文章的一条情感线索,让学生抓住主要词句,体会人物内心的情感变化,有助于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条理,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的迁移运用。

14*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1、大喜过望,脚下仿佛踩着一朵幸福的云。

2、那朵幸福的云突然消失了,只好垂头丧气地与她告辞。

这两句话都是写心情的。第一句写“我”当时异常兴奋的心情,第二句写我失望的心情。虽然是平常的心情描写,但是作者采用比喻的手法,显得生动形象、别有特色。幸福来得那么快,就像一朵从天空飘来的云,难怪“我”大喜过望。当幸福之路一下被堵住时,“大喜过望”之后是那样的沮丧。

运用比喻的写作手法来写句子,是学生语言实践能力中最基本的。而这种能力的初步形成,来自于文本的理解和领悟。

1、“好好瞧瞧吧,亲爱的孩子,”爸爸和蔼地,“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生活也一样,假如发现走这条路不能到达目的地的话,就可以走另一条路试试!”

2、父亲的教导让一生受用不尽——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

文章的开头从“我”回忆小时候,有一次随父亲登上高高的塔顶,父亲给我上了生动的一课,“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给我一把开启心扉的钥匙。最后结尾写父亲从小对“我”进行的“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教导,让我终身受益。这是一种首尾呼应的写法,诠释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深刻哲理,强调文章主题,引起读者共鸣。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知识的教学。一篇文章的开头结尾同样重要,让学生了解首尾呼应这种写法,认识到这使文章形成一种独特的结构美,让文章有“凤头”“豹尾”之效,并迁移运用在习作中。

15落花生

1、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也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2、父亲接下去:“所以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用。”

许地山的言辞风格朴实无华,在家常闲聊中向我们娓娓讲述做人本质。花生“最可贵”的地方是它的外表“不好看”,“可是很有用”。这里把外表和内里形成比较,突出花生“很有用”的特点。另外,父亲把花生与桃子、石榴、苹果进行比较,突出了花生不炫耀的特点。接着以花生喻人,阐明做人的道理,借物喻人,从人从平凡的事物中悟出耐人寻味的道理。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抓关键词句的同时,还要抓篇章结构和文体特点。这篇状物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借物喻人。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怎样把物写深刻,初步理解、领悟借物喻人的方法,写出物的内在精神和品格。

我们家的后园有半亩空地。母亲说:“让它荒着怪可惜的,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开辟出来种花生吧。”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母亲说:“今晚我们过一个收获节,请你们的父亲也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好不好?”母亲把花生做成了好几样食品,还咐附就在后园的茅亭里过这个节。
……

本文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议花生”顺序写的,种花生、收花生的情况写得简略,议花生是重点,详略分明。这样有详有略,重点突出地选择材料,使文章脉络清楚,主次分明,虽没有华丽的辞藻和深刻的说法,却给人清晰深刻的印象。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抓篇章结构和文体特点。有详有略这种言语表现形式要在阅读教学中暗示、渗透。

16*珍珠鸟

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放在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里,笼内还有一卷干草,那是小鸟舒适又温暖的巢。

文章的开头很有特色,普普通通的一个词“真好”却表现了作者浓浓的喜爱味道。正如冰心评价的:“开头‘真好’读着带劲,结尾一句体会有味。”

有特色的开头结尾要引导学生模仿、学习,并加以运用。

1、哟,雏儿!正是这个小家伙!

2、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3、我不动声色地写,默默享受着这小家伙亲近的情意。

4、待一会儿,扭头看,这小家伙竟趴在我的肩头睡着了。

这部分生动地记叙了小珍珠鸟和作者之间逐渐挨近,直至熟睡在他肩头的变化过程。作者四次用“小家伙”而不用“小珍珠鸟”来称呼雏鸟,及第一句使用了两个“!”,说明作者把它当作家里的小孩子、小朋友、小宝贝,喜爱之情跃然纸上,表现了人与小鸟之间真诚的情谊。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引导学生在普通的反复出现的词语中,发现作者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在遣词造句上感悟能力和运用能力。

17地震中的父与子

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这里采用特写镜头的方法塑造了一位了不起的父亲形象。作者不直接写“他坚持36小时”,而是写“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并列的词语用逗号隔开,突出了挖的时间之长,让人难以想象父亲坚持了36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休不眠地艰难的挖掘过程,父亲的外貌描写也不容忽视,同时说明父救子所克服的巨大困难,体现出这是一个有责任感、执著、决不放弃的伟大父亲。

阅读以记人为主的文章,应从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两个方面入手,在大体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描写来理解人物的内心品质。让学生学会抓住文章中最有特色的语言,不放过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促进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表达。

1、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他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2、“我告诉同学们不要害怕,说只要我爸爸活着就一定来救我,也能救大家。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

3、“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

这是文章的重点句,在文中反复出现了三次,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反复出现,多处呼应,通过父亲的责任感充分表现了崇高的父爱,通过儿子对父亲诺言的深信不疑说明了对父亲是多么信赖。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反复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写法,在教学中抓住这个重点句,反复诵读感悟,渗透反复手法的作用,促进学生在习作中的迁移运用。

18*慈母情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的眼前会浮现出一个一位瘦弱、辛劳、疲惫的母亲形象。作家梁晓声作品语言风格沉郁浓重,对母亲的正面描写采用电影中特写慢镜头的方式,着重刻画了母亲的外貌、神态,且采用倒装句这样的言语表达形式,突出了母亲“背、脸、眼睛”。这样的细节描写极具感染力,表现作者对母亲的感激与崇敬之情,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很独特的言语表达形式,值得学生去积累的精彩句段。在语言实践中体会人物刻画的方法,知道描写人物外貌神态要抓住特点,切忌千人一面。

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作家梁晓声对母亲动作的细节描写同样精彩,让人一读难忘!采用极富情感色彩的排比句式,四个“立刻”的重复使用,用短句的方式加快了语言的节奏,母亲虽工作单调枯燥但是分秒必争,表明了母亲挣钱的艰辛。这与母亲慷慨地给我钱买书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崇敬、热爱之情。

精彩的细节描写值得好好品读和积累。在言语实践中感受排比句式的独特运用,四个“立刻”重复使用的绝妙,让他们学有所悟,迁移运用。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回来。我实在等不及了。我敬仰我的父亲。他是一家影片公司的重要人物,写过好多剧本。他一定会比母亲更加赞赏我这首精彩的诗。

这是一处生动的心理活动描写,短短的半个小时,在“我”的心里是如此漫长。“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这种词语成句的语言形式更强烈地表现了“我”渴望父亲回来,渴望父亲也像母亲那样赞美自己这首精彩的诗的焦急的内心世界。

另外,插叙了对父亲的描述,也说明了自己更加渴望的是父亲对这首诗的赞美。

文章的心理活动描写很有特点,言语表达形式也很有特色。让学生学会在阅读中抓住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语句,从语言文字的细节入手,抓住一个小小的标点符号,咬进文字的深层,嚼出其中的真味。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题目)

课文的题目把意思截然相反的两句人物语言用“和”字连在一起,很有特色。“精彩极了”是母亲的评价,带有母亲强烈的感情色彩,使孩子有点“洋洋得意”;而“糟糕透了”则是父亲理性的警告,蕴藏着深刻的含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正是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这两种评价使作者感悟到爱,并对他产生巨大的影响。《“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个题目既揭示了文章的内容及中心,又能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阅读期待。

精心的命题也是中高年级阅读教学要关注的。体会到《“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的题目别有意味,让学生领会审题和取题目的方法。

20*学会看病

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这一处细致的心理活动描写营造了浓浓的真挚的情感氛围。“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 、“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将母亲等待儿子归来的担心、煎熬刻画得淋漓尽致,字里行间的韵味和情感都有一种表里如一的美感。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在语言文字中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初步体会人物心理活动描写的方法。

1、我的心立刻软了。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我拉起他滚烫的手,说:“妈妈这就领你上医院。”(犹豫)

2、从他出门的那一分钟起,我就开始后悔。(后悔)

3、时间艰涩地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担心)

4、虽然我毫无疑义地判定儿子患的只是普通感冒,如果寻找适宜锻炼看病的病种,这是最好的选择,但我还是深深地谴责自己。(自责)

5、我看着他,勇气又渐渐回到心里。(勇气回到心里)

作者用细腻的笔触刻画了母亲决定让儿子独自看病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到心里”是母亲感情变化的过程。其中,语言和心理活动描写交织进行,反映了母亲的内心的矛盾,犹豫、后悔,爱子之情跃然纸上。其实这也是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一条感情线。

同时文章用语朴实,处处散发出亲切之感,自然袒露出作者真诚的心迹,也值得细细品味。

阅读以叙事为主的文章,要揣摩记叙的要素和线索,即先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然后按顺序细读。“我”一系列心理变化,“犹豫、后悔、担心、自责、勇气回到心里”是带领学生理清文章的一条感情线。抓住这条情感线,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水乳交融,引导学生在关注文本的言语形式的同时初步学习表情达意的方法。

21圆明园的毁灭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锋夕照,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

文章二至四自然段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景观。文章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照理说应该写圆明园的毁灭经过,为什么用大量笔墨写它昔日的辉煌呢?由此可见作者的构思颇具匠心,题目虽为“毁灭”,但用大量篇幅写辉煌的过去,这正如看到最美的东西在眼前打碎时,心中是怎么的不舍与愤怒,这样更能激起我们心中难以言表的痛苦之情,启发读者理性思考,激发爱国热情。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应尤为关注篇章结构的教学。这篇文章咋一看题目和选材不相吻合,引导学生在言语实践中关注如何选材,如何布局谋篇对学生的习作会有一定启发。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侵入北京,闯进圆明园。他们把园内凡是能拿走的东西,统统掠走;拿不动的,就用大车或牲口搬运;实在运不走的,就任意破坏、毁掉。为了销毁罪证,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者奉命在园内放火。大火连烧三天,烟云笼罩整个北京城。

“统统掠走、任意破坏毁掉、大火连烧三天……”等词虽然普普通通,但是触目惊心,短短百余字写出了英法联军野蛮的侵略行径,写下了侵略者的无尽罪恶。寥寥数语激起读者对侵略者的可恨,对圆明园毁灭的痛惜之情。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抓关键词句,引导学生理解和感悟是不变的主题。

22狼牙山五壮士

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战士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臂抡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得紧紧的,全神贯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这是六班五个战士诱敌上山,痛击敌人的场面描写,使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作者集中笔墨,对五位英雄的动作和神态进行了精心的刻画,班长“沉着”;副班长“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很勇猛;宋学义“扔手榴弹总要把胳臂抡一个圈”,非常老练;小战士“全神贯注”,严肃专注。各人各具神态,毫不相同,集中表现了这个英雄集体的形象。

俄国作家果戈里曾说过:“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这说明人物外貌描写是十分重要的。为了突出描写对象的鲜活个性,细致描写是写活人物外貌的关键。细细品读这组人物描写的片段,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描写一组人物外貌的方法,从而逐步迁移运用。

1、班长马宝玉斩钉截铁地说了一声“走!”带头向棋盘陀走去。战士们热血沸腾,紧跟在班长后面。

2、班长马宝玉负伤了,子弹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还剩下一颗手榴弹,他刚要拧开盖子,马宝玉抢前一步,夺过手榴弹插在腰间,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班长马宝玉激动的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说罢,他吧那支从敌人手里夺来的枪砸碎了,然后走到悬崖边上,像每次发起冲锋一样,第一个纵身跳下深谷。战士们也昂首挺胸,相继从悬崖往下跳。

记事往往是为了写人,文章除了对英雄集体形象的刻画外,特别突出了班长马宝玉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述。这是采用“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的写人方法。这样重点突出,兼顾集体,更有助于表现五壮士这个英雄集体的高大形象和伟大精神。

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表达的方法。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从叙述中领悟到一些写人记事的表达方法,这段话很典型地运用了“有多个人物时既突出重点人物,又兼顾其他人物”的写人方法,在教学中加以渗透、暗示,有利于学生在习作中的迁移运用。

23*难忘的一课

1、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2、怀着崇高的敬意,我悄悄地从后门走进教室,在最后一排空位上坐下,和孩子们一起,跟着那位教师,大声地、整齐地、一遍又一遍地朗读着: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3、我紧紧地握着这位年轻的台湾教师的手,激动地重复着他刚才教给孩子们的那句话:“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三次。这句简短而又深刻的话贯穿全文,随着游览线路反复出现,每次都伴随着一段情节,一层层地叩击读者的心灵。开始是偶然听到,中间是交融一体,后来是喷涌而出。它犹如一根红线贯穿全文,既是文章的线索,又是情感的主线,集中表现了“我”和台湾师生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思。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指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文中重点句的反复出现,多处呼应,推动情节发展,非常巧妙。在教学中抓住这个重点句,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感悟,了解反复出现的重点句是文章的线索,理清叙事文章的思路,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的能力,促进学生在习作中的迁移运用。

这位老师指着礼堂两面墙上新画的几幅中国历代伟人像,说:“这里原来画的都是日本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 我看到上面有孔子,有诸葛亮,有郑成功,还有孙中山。看着看着,我的眼睛不觉湿润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

作者用平实但不乏生动的叙述语言向我们讲述着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文章表达手法以叙述为主。当他看到祖国历代伟人像重新出现在学校而激动,为教师和孩子们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谊而感动时,直抒胸臆“这是多么强烈的民族精神,多么深厚的爱国情意啊。”这既是作者的真切感受,又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达到了以情感人,激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的效果。

常见的表达方式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和说明。让中高年级学生了解叙述与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法,有助于他们在写叙事性文章的迁移运用。

24*最后一分钟

午夜。香港,

拉住的手,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此刻,

午夜,又清晨,

的眼睛都崭新的日出,

的礼炮都世纪的钟声。

香港,让紧紧拉住的手吧,

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

然后去奔跑,去拥抱,

去迎接那新鲜的

含露的、芳香的

扎根在深深大地上的

第一朵紫荆……

诗歌首尾呼应,采用常见的拟人手法,“拉住的手”、“倾听最后一分钟的风雨归程”,语言形象凝练,像是亲人的谈天,那么亲切,对香港的回归充满了期待,这是母亲对远航孩子归来的企盼。“所的眼睛都崭新的日出,所的礼炮都世纪的钟声”采用对偶、比喻的手法。作者用热情奔放、富有表现力的语言,直接抒发了人民积蓄心中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美好未来的祝福。

了解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拟人、反复、对偶、比喻等是常见的手法,了解这些手法,有助于披文入情。

最后一分钟

旗帜的形状 ,

天地间缓缓上升的红色,

旗杆——挺直的中国人的脊梁,

展开的,香港的土地和天空,

万众欢腾中刹那的寂静,

寂静中谁的微微颤抖的嘴唇,谁在泪水中一遍又一遍

轻轻呼喊着那个名字:

香港,香港,们的心!

作者用特写镜头集中表现这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最后一分钟”。 “旗帜”代表香港灿烂的明天,“旗杆”是所有中国人挺直的脊梁,“寂静的场面”是最激动地时刻,“微微颤抖的嘴唇”是所有中国人轻轻地呼喊、“泪水”是最直接的表达,以静写动,万众刹那的寂静只为了等待那激动人心的欢腾,把回归的最后一分钟通过一幅幅画面深深地刻在每个人心里。

“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如是指出。作者奔放豪情融入在诗句的每个词句中,抓住重点词句反复诵读,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

25

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首联以直白的词汇、豪迈的语势,高屋建瓴,总领全诗,高度概括出了红军在长征中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不怕”两字铿锵有力,下笔千钧坚定地表达了红军面对困难全无惧色,顶天立地。“等闲”两字则将困难轻轻一瞥,加深了“不怕”的从容与自豪感。“万水千山”以静写动,一词概括了长征遇到的艰难险阻,语言高度凝练。

读诗抓住总起句能轻松地把握诗意,体会诗歌语言的高度凝练。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颔联承接“千山”,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山势的雄险,后用比喻的手法言其在红军眼中的渺小,这抑扬之间更显红军的伟大。想象超绝,用语新奇,境界广阔,气象万千。

体会诗歌中“夸张”、“比喻”的巧妙运用,以及“先扬后抑”的手法的反衬效果。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颈联承接“万水”。一“暖”一“寒”犹“诗之有眼”既写出了天气情况,有写出了心理感受,暖暖的胜利之“喜”,惊心动魄的劫后余生的“险”,足见红军的神勇。还有一“拍”一“横”一动一静。此联对仗工整,体现了格律诗的对仗美。

抓住了“暖”和“寒”字,平面的诗句生成为一幅幅鲜活的画面、一段段感人的旋律、一幕幕立体的场景,诗句背后的情味和意蕴就喷涌而出,恣意流淌。

26

开国大典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两个长句子,表达了全场三十万人以及全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道出了地域之广,人心之众,这份喜讯让全场,全中国,全球华人及国际友人为之激动、自豪。

这两个递进式的反复咏叹长句,表达了人们心中的激动与喜悦,值得积累习得。学习这“场面描写的方法”并在习作中练笔中运用。

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这是写人民群众看到人民解放军部队接受检阅时的举动。这里用“夸张”的笔法表达了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无比信赖和无比热爱的思想感情。我们的军队是如此威风凛凛,纪律严明,坚强壮大,人民的国家有了钢铁长城,人民的幸福有了可靠的保障。

体会“夸张”手法在记实文章中的运用。

27*

青山处处埋忠骨

从收到这封电报起,毛泽东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又一支地吸着烟。桌子上的饭菜已经热了几次,还是原封不动地放在那里。

一支又一支地‘“吸”、原封不动地“放”,这传神的细节描写,朴实无华而又生动形象。它表现了毛泽东既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丧子之痛,又有着革命家的伟大胸怀,为了革命而牺牲一切的崇高品质。

细节决定成败,这系列动作细节对伟人毛泽东的高大形象的塑造,更显丰满真实感人。进一步学习描写人物的方法,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当年,地下党的同志们冒着生命危险找到了岸英,把孩子送到他身边。后来岸英去苏联留学。在国外的大学毕业后,他又亲自把爱子送到农村锻炼。那一次次的分离,岸英不都平平安安回到自己的身边来了吗!这次怎么会……

这里写的是毛泽东回忆起岸英和自己的一次次分离及其原因,从中反映出了岸英的成长经历。每想到这聚少离多的日子,作为父亲总有些心酸,但欣慰的是岸英从不以领袖的儿子自居,严格要求自己,而且前三次的分离都平平安安回到了父亲的身边。这一次,儿子真的不能回来了吗?毛泽东感到震惊,简直不敢相信也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表现了毛泽东的无比悲痛。

“回忆+现实”式的语段,越发反衬现实的残酷。

电文稿下是被泪水打湿的枕巾。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夜深人静时,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辗转反侧,仿佛听到了漫漫长夜,一位慈爱的父亲在床上失声痛哭。是啊,老来丧子谁不哀痛!我们读着这句话,心里忽地又一沉,此时此刻,千言万语,都变得苍白无力,此时收笔,留给我们的是深深地震撼:毛泽东是平凡的,更是伟大的!

这是本文的最后一句话,单列一段作为文章的结尾。体会这个细节描写,留个读者无尽的遐想空间。

28*

毛主席在花山

“……这样吧,我交给你一个任务,尽快把乡亲们请到这里来碾米”;

毛主席从桌上拿起一筒茶叶,说:“你把这筒茶叶交给炊事员,让他每天这个时候沏一桶茶水,你负责给碾米的群众送去。”

毛主席舀了两碗茶水送到她们母女手里,说:“你们歇会儿吧!”然后对警卫员说:“来,咱俩试试,半年多不推这玩意儿了”

语言描写是这篇文章的一个特色。这几处说话提供了本文的几个重要事件,而且在思想感情的表达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直接地反映了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他不仅想着群众,而且能做、会做普通群众所做的生活小事。

善抓细节,通过细微之处来表现毛泽东普通群众的情怀是本文的一个特色。教学中让学生领悟作者通过具体事例,抓住细节(人物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这是教学的重点。

一位老人细细端详着毛主席,说:“这位首长,好像在哪儿见过。在哪儿呢?”

这句话表面是说由于毛泽东当时在花山,没有公开自己的身份,来碾米的老人对毛泽东似曾相识,但未完全确认眼前的首长就是毛主席。深层来讲,毛泽东的所言所行,和普通群众是那样的近、那样的亲,他就是一名普通群众,或者说是千千万万普通群众的一员,老人感到亲切,似曾相识。

这句话作为结尾意味深长,留给读者无尽的猜测。

新课程五年级下册语文言语形式点赏析


1、草原 ………………………………………………………………梁鸯鸯

2、丝绸之路 …………………………………………………………梁鸯鸯

3、白杨 ………………………………………………………………梁鸯鸯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梁鸯鸯

5、古诗词三首 ………………………………………………………梁鸯鸯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梁鸯鸯

7、祖父的园子 ………………………………………………………梁鸯鸯

8、童年的发现 ………………………………………………………梁鸯鸯

9、儿童诗两首 ……………………………………………………….梁鸯鸯

10、杨氏之子…………………………………………………………李娇娇

11、晏子使楚…………………………………………………………李娇娇

12、半截蜡烛 ………………………………………………………李娇娇

13、打电话……………………………………………………………李娇娇

14、再见了,亲人……………………………………………………李娇娇

15、金色的鱼钩………………………………………………………李娇娇

16、桥…………………………………………………………………李娇娇

17、梦想的力量………………………………………………………李娇娇

18、将相和 ………………………………………………………林

19、草船借箭 ………………………………………………………林

20、景阳冈 …………………………………………………………林

21、猴王出世 ………………………………………………………林

22、人物描写一组 …………………………………………………张华莲

23、刷子李 …………………………………………………………张华莲

24、金钱的魔力 ……………………………………………………张华莲

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陈

26、威尼斯的小艇 …………………………………………………陈

27、与象共舞 ………………………………………………………陈

28、彩色的非洲 ……………………………………………………陈


课 题

言语形式点

价值分析

1草原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读着这个句子,映入眼帘的是一个“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世界。这份绿,绿得广阔,绿得苍茫,却又不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那种荒凉。在整片静态的绿色画面中,“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又给这幅绿意风景画增添了一份灵动,一份生机。这些羊群犹如“绿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色彩对比鲜明,大绿大白,读着自有一种自由的,奔放的,却不张扬的感觉。

一个词,是一幅画;一个句,是一组动漫。这样的句子,就带给我们这样的感受。把词语读成画面,用言语还原画面,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这样的语文能力同样重要!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河!

倒装的句型,感叹的使用,将作者的心情一览无余地表现出来。这让读者感同身受,仿佛也伴随着老舍来到了那个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的大草原。一眼望去,全是绿的,即使作者已经在草原上行驶了许久。终于,那明如玻璃的带子——河映入了作者的眼帘,这种欢欣,这份雀跃,难以言表。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这一语段,用一个破折号,将整个句子倒装,用一个感叹号,更是让作者的情绪一览无遗。品读这个句子,可以打开学生的阅读视界,从字里行间感受作者惊喜的愉快心情,体悟不着一个“高兴”这样的词语,却可以表达欢欣的句式,体会一种全新的表达效果。

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似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老舍真不愧是语言的大师。在缓缓叙述着草原绿、草原美的同时,用一个“忽然”,转换了句子的节奏,很好地将草原的动与静巧妙地串联在了一起。同时,“群马疾驰、襟飘带舞”这样的四字词语连用,给人一种急促的跳跃感。继而,一个“飞”字,更是飞出了欢快,飞出了喜悦,飞出了热情!

语言的节奏感,用词的精妙与妥帖,永远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首要任务。这个语段,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达到语感的提升。

2丝绸之路

望着这座群雕,就仿佛看到了当年丝绸之路上商旅不绝的景象,仿佛听到了飘忽在大漠中的悠悠驼铃声……

好一个省略号!将读者的思绪带入了两千多年前的“一个天高气爽的早晨”。于是,这里的两个“仿佛”所引发的联想,就在读者的脑海中形成了一幅幅具体可感的画面,一切显得那样自然、亲切,且又让人期待……

联想是修辞手法中的一种,也是五年级学生所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的。同时,用省略号来进行插叙,也是写作上的一个重要续写方式,值得学生学习品味。

两千多年后的今天,当人们凝望“丝绸之路”巨型石雕,无不引起对往日商贸、文化繁荣的遐想……

相同的省略号,相似的句式,所处的文本位置却是不同的。一个在前,犹如开启了沙漠之旅的“悠悠驼铃声”,带领读者飞跃了时空;一句在后,首尾呼应,将读者从缓缓展开的两千多年前的故事中拉回眼前的真实世界,读来有绵延不绝之感。

首尾呼应,很有趣的写作方式。这个语段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鲜活、生动的例子,可以成为一个学生模仿的样本。

3白杨

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它总是那么直,那么坚强,不软弱,也不动摇。

作者以“哪儿……哪儿……”“不管……不管……总是……”这样的关联词语,一气呵成地刻画了戈壁上的白杨树。一方面描述了白杨树外在的特点,高大挺秀,能顶住任何自然灾害,在任何环境中都能茁壮成长;一方面表现了白杨树的精神:一是忠诚无私,尽职尽责;二是不怕困难,坚强执著。这正是边疆建设者身上特有的奉献精神,听从祖国安排,无怨无悔地扎根边疆,无私奉献地建设边疆。这是人与树的神似处,也是以物喻人的连接点。

关联词语的正确使用,严谨的逻辑表达,是描写事物时常用的一种写作方法。

突然,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方向的右面,在一棵高大的白杨树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

这里采用了“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表达方式。而这种方式又是以爸爸的视角展开的,透过爸爸神情的变化,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那一棵高大的白杨树就是像爸爸这样扎根边疆、献身边疆的建设者,而那几棵小树,不就是像文中的孩子一样吗?这样的一幅画面正是寄托了爸爸希望孩子也能够扎根边疆、在困境中成长的希望。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说道: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这里的白杨树已经附着了爸爸的色彩。读这样的句子,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隐含着的意思。

4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既是课题,又是文章行文的线索,在文中反复出现,一咏三叹,掷地有声。读此句,如闻其声。筑路大军的心声和情感在此句中一次次地强调着:第一次是决心,是誓词;第二次,则多了高昂的斗志和制服了冻土的欢欣;第三次,第四次,又增加了攻克难关的喜悦,更加无畏的精神……它不仅次次不同,而且层层叠加,层层深入,从而让筑路大军的“决心、勇气、毅力、智慧……”全都展现在读者的眼前,潜进读者的脑海深处,让读者的心和筑路大军的心紧紧连在一起。

读文章,要会抓住文章的主旨,是高段学生必须达到的语文能力。对于略读课文,更是学生这种学习能力的演练所。

一条长长的“铁龙”,从柴达木盆地深处的工业新城格尔木起步,跨过巍峨的昆仑山,将通过这里,穿越“世界屋脊”青藏高原,到达雪域圣城——拉萨。

风火山,这座万年冰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给筑路大军来了一个下马威!

风火山,这只巨大的拦路虎一次次低下了高傲的头!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虽是一篇由几篇报道稿拼接而成的文章,但其遣词用语却是非常讲究,值得细细品味。如,介绍青藏铁路起止的时候,编者用了“铁龙、起步、跨过、通过、穿越、到达”等一系列拟人化的词,精确又生动地写出了青藏铁路的长,同时又让人感到这路已经不仅仅是物理意义上的路了,它已经赋予了生命的色彩,已经附着了建设者们的心血和汗水。

两个句子也写得很有特色。它们采用了“下马威、拦路虎”等俗语,让人读着顿感亲切自然。一切枯燥、无趣、乏味的工作,在这样言语的描述下显得生趣不少!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在言语实践中感受用词的准确、精当,玩味形象、有趣的语词现象,是他们最乐意的事情。因为在这样的学习中,他们一定心有所悟,从而能够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

5古诗词三首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读着这两行诗句,一片绿茫茫的旷野顿入读者眼帘,晚风阵阵,风中偶有几声清脆的短笛。这种写意的美术手法和音乐手法,在古诗句的创作中是比较常见。而在这两句里,诗人却是用得如此行云流水。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同时,诗人还用了“六七里”和“三四声”这样不是确指的数字,更是突出了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乡村田园诗人一向追求的意境。也是高年段学生阅读时的一种通感。教学时,可以采用还原的艺术,来达成这样的教学目标。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此句形象地刻画出小儿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一个“喜”字,张扬出词人由衷的欢喜。在描写手法上,此句采用纯粹的白描手法,将一个“溪头卧剥莲蓬”的小儿惟妙惟肖地再现在读者面前,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通篇语言表达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平淡的像一杯清水,期间却让人闻到一种浓郁的艺术气息。以此句为例,言语朴实,如“无赖”、“卧”、“剥”等词的运用,颇耐人寻味。

新课标第三学段目标明确指出: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清平乐·村居》可以成为学习的范本。让学生于细节中感受生活,于言语的精妙运用中感悟祖国语文文字的精妙。

6冬阳·童年·骆驼队

我站在骆驼的面前,看它们咀嚼的样子: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沾在胡须上。我看呆了,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此句通过白描式的速写方法,从“脸、牙、咀嚼的动作、大鼻孔、胡须”等角度,把一个孩子眼中的骆驼真切地表现出来。在写骆驼的同时,孩子好奇的表情跃然纸上,孩子天真的神态也展露无遗。在描述这样一个慢镜头的时候,作者娓娓叙述,一幅幅童年的画面也在不经意间一一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读来回味无穷。而这一切,都基于作者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悠长淡定的语言风格。

高年级习作教学目标中有一条,非常值得我们关注。那就是:让孩子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而这些表达的源泉在哪儿?在阅读。这个语段中,林海音细致的观察,独特的儿童视角以及女性所特有的细腻娓娓道来的续写方式,都值得学生好好品读,尤其是女生。多读多品这样的语句,甚至可以影响她们的气质修养!

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骆驼队又来了,童年却一去不还了。

此句秉承了林海音一贯的语言风格:诗意而又意味深长。“夏天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这一个个季节的变换,就犹如风中飘落的一页页信笺似的,着实让人感到岁月的流逝,时光的消亡。同时,这句话中,连续用了三个“了”,读着读着,你仿佛能够感受到林海音对童年的留恋,对往事的追忆。语言的节奏因为“了”的介入,而顿觉舒缓,语言风格就沉淀在这一个个简单的叹惋中。

读文章,要读出画面,读出文字背后的东西,读出作者的伤感,读出读者的影子。

我默默地想,慢慢地写,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童年重临于我的心头。

读着这样的句子,我们仿佛能听见作者轻轻的叹息,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叹;仿佛能看见作者童年的一切。其中,叠词“默默、慢慢、缓缓”的使用,展现出了一个多愁善感的女性作家的用语风格。“又”字的重复出现,更是表现了林海音的叙事风格:缓慢而又诗意。在这里,“缓缓悦耳的驼铃声”已经成了作者回忆童年的寄托。从中,能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对童年深深的眷恋。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这个语段,可以让学生读读“驼铃声”,找找童年,从而牵一发而动全身,辐射全文。

7祖父的园子

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这句话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多可爱,多有趣的表达啊!在这样的园子里,童年的萧红怎么能不快乐和自由呢?这样的语言,只有一读,就能体悟到作者的心境,怎么不值得我们玩味呢?同时,这句话中的比喻也很有特色,将发光的叶子比作“沙滩上闪烁的蚌壳一样”,生活化十足,少了一份俗气,多了一份天真和稚气!

学会比喻,且有新奇的比喻,是学生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拍一拍手,仿佛大树都会发出声响;叫一两声,好像对面的土墙都会回答。

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萧红的眼里,祖父园子里的一切都是光明的、自由的。太阳“光芒四射”,凡是在太阳下的,“都是健康的、漂亮的。”这里,作者采用了对仗的描写方式,“拍一拍手”、“叫一两声”此起彼伏,让语言的我们的咀嚼之下显得意味深长。同时,语言的节奏非常明快,前半句四个字,韵律十足,后半句用“仿佛”或者“好像“来引出下文,错落有致,颇有”大珠小珠落玉盘“之乐感。

让世间万物皆着我之色彩!语言表达,有此要求;语言赏析、语言品读,更是如此。阅读这段文字,让学生透过文字,感受萧红的内心,体会其笔下的祖父的园子。

8

童年的发现

我在九岁的时候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这完全是我独立思考的结果。

这篇课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来写的,是典型的总分结构。这个句子总领了全文。它直接解释了课题《童年的发现》“发现了什么?”“怎样发现?”的问题。课文接下来的描述都是围绕着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来写的。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是第三学段阅读教学重要的教学目标。这里的总起句,可以引导学生从篇章的角度去思考它的作用,从而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不过,被轰出教室,站在外面,我倒想出了一条自我安慰的理由,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非常幽默、诙谐的语气!一个孩子,在课堂上遭受着老师的批评,却能用如此风趣幽默的语言进行自我安慰。在这份安慰中,我们仿佛能够透析孩子内心世界里的那一丝的愤懑。历史上不也曾经是这样的吗?所有的这一切,作者用一个破折号把他们巧妙地连接起来。

破折号的用法,在第三学段中要让学生略有涉及。这里的破折号不仅有解释说明之意,从这个破折号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幽默诙谐的风格上去体会。

9

儿童诗两首

我想把小手

安在桃树枝上。

带着一串花苞,

牵着万缕阳光,

悠啊,悠——

悠出声声春的歌唱。

《我想》整首诗行文跳跃,极富韵律美。诗中的想象大胆奇丽,“小手”竟然可以“安在桃树枝上”,竟然可以“带着一串花苞”,竟然可以“牵着万缕阳光”,竟然可以“悠啊,悠……”这一幅幅新奇美好的画面,生动地展现一个孩童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地品读。同时,本诗各小节结构相似,语言优美明快,生动活泼,孩子气十足,童心与诗情迸出了美丽火花,诗语与情语达到了和谐统一。

体会诸如“悠”字的用语精妙,涵咏诗歌奇妙的想象,体会比喻的新奇和拟人的妥帖,是这个语段教学的重点。同时,对全诗结构的体悟,并且能够读写迁移,也是本课学习的任务之一。

阳光从脚尖悄悄爬上膝盖,

也想看“黑旋风”水战“浪里白条”。

一个“爬”字,将一个儿童的视角赤裸裸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阳光下,街头少年独自一人正津津有味地看着《水浒传》。按理说,阳光正暖暖地照射着他。可这里,阳光犹如一个可爱的孩子,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也正悄悄地爬上孩子的膝盖。诗味十足,童趣满满!同时,这句诗就像电影镜头里的一个慢镜头似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浑然不觉,只有那太阳在悄悄地“爬”上膝盖。于是,无边的喧闹和一隅的安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构成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

体会用语的精妙,咀嚼童诗的童趣,是第三学段诗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10杨氏之子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这是古文的总起句,下面的小故事就是围绕这个句子来写杨氏子的“聪惠”。读者不禁引发“杨氏子是怎么聪惠的,从哪里看出来”的思考,从而进行全篇章的教学。

让学生联系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聪惠”即聪慧机智的意思,同时体会总起句统领全文的作用。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二者对话足显他们之间的亲切熟稔、机智幽默。孔君平故意将杨梅和杨氏子的“杨”二者联系起来,玩笑说:“这是你家的水果。”杨氏的儿子用“从来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作答。九岁的杨氏子却能迅速领会孔君平表达的语言内容和语言技巧,且马上应答。同样在姓氏上做文章,而且更语气委婉,使对方无言以对。从而感受其“甚聪惠”所言非虚。还可以进行语言和思维的拓展迁移训练。

“在阅读中品味文章的语言,领悟文章表达的方法。”在拓展迁移时,提高生活中机智应对的快速思维和应对技巧。

11晏子使楚

晏子严肃地回答:“我国临淄住满了人。大伙儿把袖子举起来,就是一片云;大伙儿甩一把汗,就是一阵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着肩膀,脚尖碰着脚跟。大王怎么说齐国没有人了呢?”

晏子回应楚王“齐国没有人”(实指没人才)时,装傻说齐国人多。先总的说“住满了人”;接着通过夸张、比喻等方法举例说出了齐国人多;最后用反问句强调齐国人多。达到自己维护国家尊严的第一步。举例部分的长句子概括成三个成语比较品味咀嚼,改了虽简短却难形成人多势众的气势。达不到激发楚王的问话,故是成心这样精心考虑的。体现了晏子的机智勇敢、能言善辩。

晏子的语言看似随意实则严谨缜密,极具逻辑性。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总—分—总”,目的明确。这种把语言概括成成语,促进学生积累,而且成语说具体化的方法可以营造说话人的气势,可以让学生在平时说话、习作中借鉴,达到学以致用的迁移。

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这句话与开头首尾照应——楚王从 “想侮辱” 到“不敢不尊重”态度的前后变化。

“不敢不”是双重否定句,起强调作用。研究是什么使楚王的态度改变?一是晏子的智慧,即能言善辩;二是晏子的身份,齐国的大使,代表齐国;三、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实力相当,不存在你强我弱的局面。这样,师生有俯视文本的高地。

这个双重否定句总结了楚王想侮辱晏子的结果,反衬出晏子的聪明才智。这种表达效果增强了学生揣摩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语言、动作、表情的内驱力。

12

半截蜡烛

“又把那个快要烧到金属管的蜡烛点燃”“蜡烛越燃越短”“杰奎林慢慢端着蜡烛走上楼去。在踏上最后一级台阶时,蜡烛熄灭了。”

这些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在这种时候,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是清清除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急如焚。为了保护蜡烛里的秘密,他们一计不成有生一计。正是这细节的描写,反衬了他们的沉着、机智和勇敢。

这个细节描写,把握住了文章情节的紧张推进,抓住这个线索可以展开人物心理活动的扩展,能更加真实地再现当时人物内心波澜壮阔、万分焦急的状况,而表面却风平浪静的沉着镇定。

杰奎琳打了个懒懒的哈欠,走到少校面前。

她宝石般的眼睛在烛光下显得异常可爱。

她那粉嘟嘟的笑脸。

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

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杰奎琳“懒懒的哈欠”蕴藏着毫无破绽的理由,“宝石般的眼睛”、“粉嘟嘟的笑脸”、“笑容像百合花一样纯洁”是多么巧妙伪装出来的天真可爱,并最终赢得了少校的喜爱,保住了蜡烛里的秘密。小姑娘的超常镇定都是在十分紧急、万分危险的情况下进行的,显得扣人心弦。

文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来写杰奎琳笑的天真美好,这表达效果也在少校那里得到有力的印证。这些词语背后丰富的潜台词,发现它们的精确和生动,并将这份感受和体验带个学生,学生就能在不断的体悟中积淀语感的经验。

13

打电话

我正找你呢。今天晚上有什么事吗?学习吗?不学习呀。开会吗?……不开会。

相声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不用长句子,不用唱的附加语。捧哏的话往往更加精炼,有时是一个短句,一个字,甚至一个标点。逗哏的话真够极其夸张,尽没话找话之能事,叫人忍俊不禁。

文章中连用3个追问对方晚上是否有空,极尽夸张之能事,把一个啰嗦者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追问、这种刻意幽默的排比,真绝!

呃,猜不着我告诉你。我姓啰,我叫啰唆。

给人物起名叫啰唆,是编创者有意安排的,暗示此人说话絮絮叨叨,重复烦琐。姓氏上根本没有姓啰的,以“啰唆”命名,增强语言的幽默感,名实相符,突出了对文中打电话人的讽刺意味。

一切皆为中心服务,哪怕“取名字”这个细节也意味深长!不达“讽刺幽默”目的不罢休!

下车之后你往对面走,从西边数第三个电线杆子,我在那儿等你。七点一刻开演,我七点等你。……哎,小王,你别来了。……现在都八点了。

结果突如其来,出人意料,引人发笑。就为一分钟能说清楚的事,却东拉西扯两个多小时,结果误人误己,辛辣地讽刺了那些没有时间观念、说话啰嗦、缺乏公共道德的人。

结尾安排出人意料,似又在情理之中。增添一份喜剧效果,笑后品出讽刺的意味。这种结尾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在习作中借鉴。

14

再见了,亲人

大娘,停住您送别的脚步吧!为了帮助我们洗补衣服,您已经几夜没合眼了。您这么大年纪,能支持得住吗?快回家休息吧!为什么摇头呢?难道您会担心我们会把您这位朝鲜阿妈妮忘怀?不,永远不会。八年来,您为我们花了多少心血,给了我们多少慈母般的温暖!

采用第二人称的“请求” 内心独白,往事情景历历在目,感情浓烈,作者使用了感叹句、反问句、设问句和陈述句,凸显了“不是亲人胜似亲人”主题。透过这样的语言,还原、复现大娘几天没合眼,不辞辛劳的慈爱劳累情景。

在阅读中,体会揣摩这些句子表达的语气和情感。句式的积累能丰富学生表达情感的方法。学生能正确领会句式表达的艺术效果,需要“浸入”文本,涵咏体悟,对文本语词,乃至标点的细细咀嚼,品出字里行间所包孕的丰富的情味。

是您带着全村妇女,顶着打糕,冒着炮火,穿过硝烟,送到阵地上来给我们吃。这真是雪中送碳啊!

这连串的动作连贯准确,而且每完成一个动作都十分艰辛:如“带”字,大娘是怎样有组织地召集全村每一个妇女?怎样制作打糕的?如何用头顶着走路,而且冒着枪林弹雨地走,无不让人感到送打糕的危险。结合志愿军的三天来挨饿作战的艰难现状进而理解“雪中送炭”沉甸甸的情意。

联系上下文,理解这段文字包含的意思,体会这些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平时推敲词语,准确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

15

金色的鱼钩

走近前一看,啊!我不由得呆住了。他坐在那里捧着搪瓷碗,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嚼了一会儿,就皱紧眉头硬咽下去。

这个特写镜头,画面如此清晰地刻在脑海,让人不由自主地一遍一遍地回想,甚至听到作者的呼吸和心声,当看到老班长艰难地“嚼”着和“硬咽”着,那种欲吃不能,欲罢不能的神情,画面似乎静止了。作者和读者的呼吸几乎也凝冻住了。在表象生成的同时,我们体验到莫名的情感的冲动,对文本形象产生深切真诚的关注。

刻画细节时,每一位作者在行文措辞和表达思想感情时所使用的特殊的组织方式,就是文本的表现力。将之提炼并上升为“类概念”,学生就可以迁移,用于理解同一类文章或同一种语言现象。这种现象的积累、运用能满足学生在写人时表达的需要。

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个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两个小同志不知道为什么,也端着碗不往嘴边送。老班长看到这个情况,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了疙瘩。他说:“怎么了,吃不下?要是不吃,就……小梁,你不要太脆弱!”

人物的一个动作,一个神态,一句语言,无不反映出人物内心的情感。我端的哪里是一只“搪瓷碗”,分明是老班长的深情重千斤,这忠于党、忠于革命的情重千斤,这舍己为人的品质重千斤啊!从老班长 “收敛了笑容,眉头拧成疙瘩”里我们读懂了他的操劳与高贵。

塑造人物形象时常从“语言、神态、动作”的细节刻画入手,让读者品出一个人物普通而又不平凡的形象。

16桥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简短有力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辅以比喻的修辞手法,使人仿佛亲眼目睹雨大得出奇,“像泼”、“像倒”,突出了“大”,起强调作用,为下文山洪爆发作了铺垫。这种把语言与内容高度结合的描写值得反复玩味。

常见的修辞,要努力挖掘训练点,使学生掌握有关修辞的工具性知识。课标也提醒老师们点给学生。

近一米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

水渐渐地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

“近一米高”、“舔着人们的腰”直接描写洪水泛滥的高度,凸显洪水的来势凶猛、势不可当。“跳舞”、“舔”都是用来描写美好快乐、幸福温馨的场景的语词,反衬了洪水似魔鬼般恐怖,令人如临其境。这拟人手法把洪水疯狂肆虐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细腻传神。

拟人手法对五年级的孩子很熟悉,此处运用别有一番独特的效果。描写洪水的词汇越美好反而越可怕,这种借助“反差”的表达方式,仔细揣摩更能增强语言表达的魅力与特色。

17

梦想的力量

“妈妈,给我70元钱。”1998年的一天,6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希里杰克刚一放学,就迫不及待地冲进家,向妈妈伸出手说,“我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好让他们有干净的水喝。”

一个年仅6岁的孩子伸手要钱,不为心爱的玩具、美味的零食,而是要给非洲的孩子挖一口井。悬念迭起,仿佛挖了一口引发读者深思的井。

这种倒叙方式开头,意在突出表现瑞恩内心的无比急切,使读者触摸到瑞恩的内心想法。可以尝试引导学生积累这种方式开篇,在自己的习作中运用,努力实现“一课一得”。

瑞恩的第一项工作是为地毯吸尘。哥哥和弟弟都出去玩了,瑞恩干了两个小时。妈妈“验收”后,往饼干盒里放了两元。几天后,全家人去看电影,瑞恩一个人留下来擦了两个小时窗子,又挣了两元钱。爷爷知道了瑞恩的梦想,雇他去捡松果;暴风雪过后,邻居们请他去帮忙捡落下的树枝;考试取得好成绩,爸爸给了他奖励……瑞恩把得到的所有钱,都放进了那个饼干盒里。

一个6岁孩子能痴狂地为梦想做着自己力能所及的事情,甚至超过孩子本身的极限。孩子的执着善良的美好童心烛照了每一个有良知的心灵,妈妈、爸爸、爷爷、邻居……他们和瑞恩一起实现孩子的美丽童话,向光明前行。

这里以“并列”的方式例举“瑞恩是怎样赚到钱”的句子,读者的心随着文章中的人们柔软起来,一起为瑞恩加油,体会到实现梦想的艰辛与感动。文章一一例举不显累赘拖沓,反而将瑞恩为梦想而努力的坚定夯实得无懈可击。并列构段营造的气势特别能聚焦人物的形象。这个方法指明给学生,让其习得语言的同时,明白布局谋篇。这样他们写人时会显轻松,塑造的人物也会丰满立体。

18

将相和

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

这里所用“捧住”甚好,一个捧和一个住,将秦王对无价之宝和氏璧的喜爱跃然纸上,一边看一边称赞,这为蔺相如能够与之谈条件的提供前提,倘若秦王只是视其为一般玩物,那么蔺相如携璧撞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事,另外这称赞不绝于耳与绝口不提进行强烈对比,将秦王的狡诈展现淋漓。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本册语文学习关键点为主要人物形象主要通过动作表现,所以“捧住”值得深究。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廉颇所言充满了极度的不满情绪,连用了两个“我……他……”,把与蔺相如的关系拉到了完全对立的情绪。另外从这“我他”对比可以看出,廉颇为人自负,他把蔺相如所取得的成就用“反而”表达了自己的不服气,更用“下不了台”表达了他为人的无礼。

对比形式表达准确而生动,人物情感对立表达明确。

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事我们赵国啊!

蔺相如的话一语双关,一层意思是说蔺相如回避廉颇并不是怕他,而是为了国家的利益,为国家着想;另一层意思是说将相和与不和与国家安危的关系,“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突出了廉颇、蔺相如在赵国的地位,同时也表现了秦国不敢攻打赵国的原因。这几句话,表现了蔺相如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

一语双关,含义深刻

19

草船借箭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这是本文总起句,用“挺”来修饰诸葛亮的才干突出周瑜“很”妒忌的原因。

用程度副词凸显人物情感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据周瑜所知自古以来无人能三天内造好十万支箭的人,于是小周喜形于色——很高兴,更狠的是还立下了军令状,这不明白着把诸葛亮往死路上逼吗?那一场“酒席”恐比鸿门宴用意还可怕,真是无毒不丈夫啊!

从浅词中挖深人物笑里藏刀的可怕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妒忌之火中烧的周瑜也是个深明大义之人,尽管设计陷害诸葛亮,但机关算尽之时也能明了:我“真”比不上他,一个真字将那个意气奋发的周瑜形象再次高大。这就是大丈夫本色:能为真正出色的人鼓掌喝彩!

一个字树立人物形象

周瑜看到诸葛亮挺有才干,心里很妒忌。

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他。

周瑜疑惑起来,说:“到了第三天,看他怎么办!”

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本文由两条线索,一条是故事发展的顺序,起因、经过、结果,另一条暗线则为周瑜心理变化,整个事件的进展牵动周瑜的心,能否除去心病,能否证明自己的能耐,关键在此一搏。而开头的心里很妒忌,也在结果有了呼应:我真比不上他,比不上的仅仅是才干嘛?那当然不止,所以人总是在成长!

以人物心理变化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20

景阳冈

“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

“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几时听说有大虫!”

“就有大虫,我也不怕。”

“就真的有虎,我也不怕……”

武松本是梁山好汉,所有好汉,因为是“好汉”,所以也“豪汉”,这些自我冲动的语言,虽登不了大雅之堂,却是真实的写照!经典的魅力就在于此,能将一个人物通过他的言行准确定位人物在文章中的性格与命运走向,倘若是一个书生,就如宋江,他会思考地更长久些,思忖得更深刻些,在权衡了利弊之后再做选择。而倔强执着的人才能有这样的本领练就,就是这样的人儿才能一意孤行,也就有了《水浒传》中武松的精彩,那两个“也不怕”真是胆识过人!

个性化的语言成就丰满个体形象

……说时迟,那时快,武松箭大虫扑过来,一闪,闪在大虫背后。……原来大虫抓人,只是一扑,一揪,一剪。三般都抓不着,劲儿先就泄了一半。

虽为粗人,但在“武”这个行当上,他绝对是个能手,善于分析,善于应对:以“三闪”应对大虫的“三招”,招招被武松瓦解,实现以退为进的目的。作者是在用“陌生化”的艺术手法,让读者把心中的痛快淋漓劲都发泄出来,以“恢复对生命的感受”为目的。

个性化动作丰满人物形象

这时天快晚了,一轮红日慢慢地落下山去。

回头一看,红日渐渐坠下去了。

武松回到青石上坐了半歇,想着:天色看看黑了……

纵观《景阳冈》,不难发现对环境的描写可谓是惜笔墨,正面描写更是少,而我刚才截取的描写,为数不多但极其自然。不留痕迹是施耐庵的写景特点吧,然而正是这些极少的蜻蜓点水,却“浓墨重彩”地展示了事态的发展,那轻描淡写的“慢慢”“渐渐”,却反衬武松那时正一步步逼近死亡(老虎)的紧张程度,揪着读者的心。

环境描写推动情节发展

21

猴王出世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与狼为伴,虎豹为群……;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食草木,饮涧泉”这个动宾结构的联合词语描写,不失画面感的同时,也有明确的节奏感;“狼为伴,虎豹为群”,为介宾短语;“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是工整的对仗句。这不同的句式有机融合,活泼生动地描绘了猴王生活的自由自在与无拘无束,并且把一个亲和友善又顽皮可爱的小猴形象赫然呈现在我们面前,他是具有人的一切行为的,“拟人化”塑造地很完美。那么,我们在阅读这一段时,就要用感知的心理方式,专注于作者所创造的艺术形式之美,或默读想像,或听读体验,进入情境中从味觉、视觉、听觉全方位地全神贯注地去感受。而不是用认知来理解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方法。

不同言语形式相间,呈现动感画面

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正是猴性顽劣,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

“猴性顽劣”这个词在这句话中是个核心词语,前面“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不是猴性顽劣的具体表现吗?而后面的“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难道不也是猴性顽劣的表现?我们不妨设想写成这样:猴性顽劣,一个个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搬过来,移过去,再无一个宁时,只搬得力倦神疲方止。读起来感觉如何?东西还是这个东西,语言形式也不错,为什么总觉得怪怪的呢?这不是先入为主的印象,而是艺术创造的需要。

以动作为盛丰满人物形象

22

人物描写一组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勾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

动作描写是刻画人物形象的灵魂。文段中的“围、蹦、推、拉、拽、顶”等表示动作的词语,从不同方面对小嘎子的摔跤动作进行细致的描写。动词的准确运用和心理活动描写,让一个顽皮、可爱、机敏、争强好胜、富有心计的小男孩形象跃然纸上。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内涵,体会其表达效果。” 这三个片段均选自经典名著,有极强的可读性和欣赏价值。《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对指导学生在习作时迁移运用动作描写有很大的帮助;《临死前的严监生》的令人发笑的“两指”也会定格在学生的脑海中,让人忍俊不禁,这就是生动形象的细节描写,让学生初步体会细节描写对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凤辣子”初见林黛玉》中的语言描写更是入木三分,让学生感悟到生动传神的语言更能塑造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达到“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临死前的严监生)

这经典的细节描写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极著名的一例。它采用如同素描般的艺术夸张手法,对那些悭吝乡绅的揭露讽刺可谓入木三分,同时也为严监生这一吝啬鬼的性格塑造添上了极传神的一笔。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语言是展示人物性格特征的镜子,是袒露人物内心世界的窗户。本文开头作者采用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作技巧,仅用聊聊一笔写王熙凤的出场,成为《红楼梦》中极其精彩的一笔。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骗就去世了。”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欢喜,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改打。”又忙携黛玉的手,问:“妹妹几岁了?……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 (“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好一个八面玲珑的王熙凤!作者通过正面的语言描写,细致地描绘了她步步为营的话语,对黛玉的恭维,实际上是阿谀贾母;继而拭泪——因想到贾母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然后转悲为喜——因看到贾母笑了,可见她感情转变之快;最后,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目的是在贾母前表现对黛玉的关切,同时炫耀她的地位和权势。语言描写夹杂着神态、动作描写,一个具有察言观色、虚情假意、机变逢迎本领的王熙凤活灵活现地展现在眼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3

刷子李

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如同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

透过这段优美的文字,我们眼前似乎出现了那挥舞朴实刷子却悠然享受的刷子李。读着,我们不禁感叹:这哪是刷墙,简直是随歌起舞!艺术家般的刷子李认为刷墙的过程根本不是粗活,而是一种美好的享受。生动传神、极富表现力、出神入化的正面描写,把刷子李高超的技艺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一个具有超凡技艺的“奇人”立刻活生生地出现在我们的头脑中。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刷子李》这篇文章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采用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正面描写抓住了刷子李刷墙过程中的怡然自得,情趣盎然,简洁传神,富有音乐感和节奏感;侧面描写则抓住四个带有“然”的词语,体会曹小三的心理活动,烘托刷子李的形象,从中领悟了作家刻画人物的方法。

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像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

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

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看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

四个带有“然”的词语把曲折有趣的故事情节给串起来了。传说中的刷子李是“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徒弟对此“半信半疑”,但百闻不如一见——“果然”一袭黑;大半天下来,“居然”连一个芝麻大的粉点也没发现,太让他惊讶了;正当他对师傅佩服得五体投地时,“竟然”发现师傅裤子上有个白点,师傅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师傅又“忽然”揭开白点的秘密。一波三折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一次又一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的心,起到了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

同时,这段文字还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通过徒弟曹小三一天的所见所想,采用多变的艺术手法,进行深入细致的描写,来印证刷子李的真功夫,烘托人物形象,让读者仿佛看到了那着一袭黑衣却不沾白点的刷子李,那道出人生真谛却举重若轻的刷子李,那守望平凡却追求卓越的刷子李,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由衷的赞叹之情。

24

金钱的魔力

他微笑着接了过去,那种笑容是遍布满脸的,里面还有折纹,还有皱纹,还有螺旋纹,就像你往池塘里抛了一块砖那个样子;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个笑容就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变得毫无光彩,恰象你所看到的维苏威火山边上那些小块平地上凝固起来的波状的、满是蛆虫似的一片一片的熔岩一般。

谁见过这样的笑?作者用极其夸张的手法对托德的笑进行细致入微的描摹,犹如特写镜头般,刻画出托德丑恶的嘴脸:“笑容遍布满脸、笑容马上牢牢凝结、变得毫无光彩”。作者把他的皱纹比作池塘里抛砖后的样子,真是妙不可言。这个“抛”字多么传神,在重重地、高高地一“抛”之下该漾起多大的波纹哪!这不正是金钱的魔力吗?

再看,“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这时的笑容如熔岩,层层叠叠,笑容凝固,这时的他惊讶、后悔、尴尬,像打破了五味瓶,呆若木鸡,不知所措。这一切发生如此之快,仅仅是“瞟”了一眼,这就是金钱的魔力!

托德之前的冷漠刻薄和现在令人作呕的非常态的笑容作对比,巨大的反差通过具有“魔力”的语言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个丑态百出、见钱眼开的托德。

新课程标准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这是最能体现人物特点的重点段,是一个学习描写人物方法的好例子。作者采用对比的手法,把人物言行前后截然不同的表现形成鲜明的对比,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物的特点,叫人拍案叫绝!学生在朗读中品悟人物语言和动作的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可以使他们从中领悟到塑造人物形象的基本表达方法,从而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老板望了一眼,吹了一声轻快的口哨,一下子钻进那一堆顾客拒绝接受的衣服里,把它来回翻动,同时一直很兴奋地说着话,好像在自言自语似的:“……”

老板的一出场就足见他见钱眼开、世故圆滑,老板一改之前的不闻不问,“轻快的口哨、钻进、来回翻动、一直很兴奋地”,这一系列连续的动作可见他热情到极点,献媚讨好的丑态。更吸引我们的是老板喋喋不休的独白,他语无伦次,啰啰嗦嗦,甚至前后矛盾,说明已经不知所云,完全丧失了控制自己双唇的能力,这真是不折不扣的金钱的奴隶!

老板的可耻嘴脸及性格跃然纸上,呼之欲出,这都缘于作者对人物的生动传神的动作描写,细致入微的神情刻画,入木三分的语言描写。

25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

“家家户户都在养花”说明德国人确实非常爱花,接着跟咱们中国人的养花方式进行了比较,表达情势重在凸现“他们” 养花方式的确与众不同。在这里,作者一直描写得很细致冷静,只在这一处的最后,运用了拟人手法,形象化地展现出养花方式的独特,那就是让人眼前一亮的一个词——“脊梁”!这个词的精妙之处在于不仅表达准确、到位,而且把德国人养花的情状“直观形象化”了。仔细揣摩,在屋子里只能看见花的脊梁。那么试想一下,这花该是一种怎样的姿态?联想到我们人体,即使是直立着也不容易看到脊梁,必须努力向前弓着身子,并且把头尽量伸拉出去,脊梁才会显现出来。这样一想,德国人养的花的样子通过这个“脊梁”一目了然,而德国人家家户户都这样养花,家家户户都把花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家家户户的花朵都朝外花,在屋子里都只能看到花的脊梁,理解到这一层,德国人那“我为人人”的习惯(品质)已经是不言自喻了。

让学生领会对比的特殊表达方式,用重点词准确形象的表达效果。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这句话极尽了作者的浓墨重彩、激情渲染,相比上一句的冷静表达,在这里却有着更多的热情。“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正是作者当时的感受,所以抓住三个关键成语,化言语为视像,就能让学生直接感受到街道上那一片的花的海洋。在这里,作者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如入山阴道上”,这就是走在德国任何一条大街上的感觉,如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我们可以发现,相比第2自然段表达“我为人人”的朴素,这里所展现的“人人为我”的景象确实绚丽之极,言语间让人感受到铺天盖地的都是美丽的花,似乎是为了加倍偿还人们养花时只能看到“脊梁”的失落。这样的对比也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这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境界的推崇,或者说“爱花之真切”的境界绝不在于把花养在屋子里孤芳自赏,而在于让更多爱花的人看到它,赞美它!

让学生感受语言情状的丰富、华丽,丰盈学生的语言联想,增强语言敏感度。

26

威尼斯的小艇

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挂在天边的新月,行动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此句话采用比喻的写法先把“翘起的船头和船艄”比作“天边的新月”,作者为何这样比喻?从外形而言,也可比作“香蕉”或其他,但是作者用“新月”作比,分明能让人感受到了小艇在河道穿行,如同“新月”在蓝天遨游,妥贴地表达了小艇不单与其“形似”,更丰富了自由自在的意境,激发了读者的想象力。

然后,把“轻快灵活的船只”比作“田沟里的水蛇”。如“水蛇”般的辗转腾挪,游刃有余,更体现了其自由与灵动的特点。

当然,“像”、“仿佛”——作者用词的绝不雷同也值得注意。

让学生感受比喻的妥贴与想象的新奇,体会作者奇特的写法。

水面上渐渐沉寂,只见月亮的影子在水中摇晃。高大的石头建筑耸立在河边,古老的桥梁横在水上,大大小小的的船都停泊在码头上。静寂笼罩着这座水上城市,古老的威尼斯又沉沉地入睡了。

语言文字里,夜色迷离的威尼斯如同一幅水墨画,静谧,安祥,悄无声息。作者先以“月影、石头建筑、桥梁、小船”为移步换景式的描画,进而总述“整体”概况。并在全文的总体格局上产生对比效应:白日里的河道边该是怎样的热闹欢腾?以此达到“以静衬动”的目的,凸显了小艇在威尼斯人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感受作者如何借语言文字来“营造”美好的意境,体会反衬写法的运用。

27

与象共舞

1、成排的人躺在地上,大象慢慢地从人丛里走过去,它们小心翼翼地在人与人之间寻找落脚点,每经过一个人,都会伸出粗壮的脚,在他们的身上轻轻地抚弄一番,有时也会用鼻子给人按摩。

2、那庞大的身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

3、舞蹈的大象,没有一点儿笨重的感觉,它们随着音乐的节奏摇头晃脑,踮脚抬腿,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毫无疑问,它们和人一样,陶醉在音乐之中了。

“小心翼翼”似乎不应该用在笨重的大象身上,但作者如此描写,让人感觉到大象的“不可思议”。

按理说“庞大的身躯”,只有粗犷的行为相匹配,但是“屈膝点头时竟然优雅得像一个彬彬有礼的绅士”。对比描摩,使得大象的形象“出人意料”。

舞蹈的大象会“摇头晃脑”,会“踮脚抬腿”,会“前后左右颤动着身子”,会用“长长的鼻子在空中挥舞”,也会“陶醉”其中,这“反常”的举动,让人“大开眼界”。细品慢嚼,语言又得一种节奏感,读起来琅琅上口。许是,语言的排列更为工整、流畅,更真切地传达给人一种“陶醉”之感。

感受语言的谐趣,体会作者融合在语言中的思想感情。

有一次,我看到一头象用鼻子把一位女士的皮鞋脱下来,然后卷着皮鞋悠然而去……

“悠然而去”,一般用于人的身上。此处,用于描写笨拙的大象,便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新鲜感,很能让人眼前出现一幅幅画面,产生丰富的遐想:大象会是怎样摇头晃脑?怎样甩着它的大鼻子?怎样随心所欲地卷着皮鞋?……于是,读者在不经意间也会“扑哧”一笑:原来笨重的“家伙”也会这样“调皮”。

感受词语的画面感,体会作者用词的新鲜感,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并让学生领悟词语的感情色彩。

28

彩色的非洲

1、蓝天、骄阳,绿树、红土、鲜花,以及皮肤油黑发亮的非洲人,构成了七彩的非洲。

2、作为彩色之源的赤道骄阳,是那么强烈、那么炽热、那么明亮。

3、繁花似锦,绿海荡波,满眼是绿色,处处是花海。

4、不过大多是野花,比我们栽在盆里的花还要硕大,还要茂盛,还要鲜艳,

5、走近一看,却是满树的彩叶,紫的、黄的、绿的、红的,好似含情脉脉,向人们频频点头。

6、其颜色不光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且各自的色彩和整袋的色彩皆变幻着,交织首,渗透着、辉映着。

用排比的形式,使语言富有韵律感,节奏美,显得美轮美奂。籍此,作者极尽铺陈、渲染了彩色非洲的物产丰富、多姿多彩。凸现了非洲独特的风土人情,

让学生感受语言的节奏与韵律,体会语言的美感与精巧。

1、非洲的花之所以多,是因为那里的花开花,草开花,灌木开花,许多树也开花。漫山遍野的芒果树,开的是星星点点的白花,高大的仙人树开的是金灿灿的黄花,极为普通的玉兰树高擎着白色或白里透青的玉杯,更为常见的火炬树,绽开的红艳艳的花朵比绿叶还多,一棵似一团烈火,一排是一片落霞。

2、在富裕人们的餐桌上,牛排上有殷红的血,新鲜的水果沙拉五光十色,饮料是流动的彩汁;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木薯是粉红色的,香蕉是金黄的,取之不尽的芒果黄中透红,大西瓜是红沙瓤的。

3、非洲人绘画——无论是铜敲画、木雕挂画、沙画,还是龟壳画、蝴蝶画,是彩色的;黑非洲人的工艺品,无论是黑木雕、灰木雕,还是象牙雕,是彩色的;非洲人强悍、粗犷的音乐、舞蹈更是彩色的。

“……开花,……开花,开的是……开的是……更为常见的……”“在富裕人们的餐桌上……在不太宽裕的家庭……”“无论……还是……是,无论……还是……是,无论……还是……更是……”,在表达方式上,语流畅达,语言情势不断增进,有一种“流动”的美,非洲物品丰盛,植物茂盛,非洲人生活充实,让人深切感受文章的主题——“彩色的非洲”。

体会语言的“层递”特征,感受表达效果。

1、非洲真是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啊!

2、啊,非洲,好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因为语言的前后置放的不同,会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前一句(即文章开头)用平常的“主谓宾”的表达,开篇抒情,总起全文。而结尾,作者有意地把“啊”“非洲”前置,表达了无比欣喜,由衷的赞美之情。

让学生领悟叙述重点的前置与后移,是为了表情达意的需要,也可以呈现不同的表达效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