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记忆:人民大街上的邮便局传递百年时光 核心提示:在长春市人民大街与珠江路交会处,有一座与周围建筑与众不同的二层老楼——宽城区邮政支局,这也是曾经的伪满中央通邮便局。这座老建筑,外表仍保留当年的绿色和拱形窗户,入口面向着人民大街,并与其呈45度角。
写一封信,贴上小小一张邮票,载满问候和牵挂邮寄给亲朋……这可能是现代人很少去做的一件事了。无论是回忆个人的成长,还是怀念一个城市的历史,邮局总会似有似无的停驻在脑海里,那标志性的绿色会让你在转身之间觉得:似乎时光对它并没有太多的改变,反而是它成了时光流转的载体和传递者。 在长春市人民大街与珠江路交会处,有一座与周围建筑与众不同的二层老楼——宽城区邮政支局,这也是曾经的伪满中央通邮便局。这座老建筑,外表仍保留当年的绿色和拱形窗户,入口面向着人民大街,并与其呈45度角。 ![]() 1907年日本“客邮”开设的邮便局(现宽城邮政局) ![]() 中华邮政时期身着统一制服的早班邮差 据《百业源流》记载,最早在长春设立“客邮”的是俄国。从1900年,俄国修筑宽城子火车站开设邮局开始,俄国共在长春建了3处邮政局。在日俄战争中日本获胜,1906年日本也开始对长春进行邮政侵略。在日俄两国邮政势力进入长春后,长春成为东北地区唯一一处中、日、俄三国邮政长期并存的城市,也是东北地区邮政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据《长春市志·邮电志》记载: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1月1日,宽城子支局迁入头道沟,改称“长春邮便局”。1908年12月1日,长春邮便局迁入长春大街(今人民大街),也就是现在的宽城区邮电支局的地址。 ![]() 满铁在长春的电话事业,也是从1908年开始的,最初的电话局就设于长春邮便局内。 当时的邮便局属于欧式设计,造型美观、装饰华丽,地上二层、地下一层。当初这栋楼盖起的时候,周围还是一片空旷,像大和宾馆(今春谊宾馆)、火车站这些建筑都尚未建设。 ![]() 建成初期的景象,左侧为警务署,右侧为邮便局,空旷的场地上两栋建筑显的特别扎眼。 ![]() 这是1910年左右的照片,应该是从现在四平路工商银行的位置向邮局方向看,当时远处除了位于东横五街路口的双子座“警察署和邮便局”和北侧的中央保健所外,没有更多的建筑了。 ![]() 邮便局旧照 邮便局老照片 1932年“伪满洲国”成立后,这家邮便局仍然是属于日本管辖。1937年,满铁附属地通信行政权力移交给“伪满洲国”政府,伪满洲邮政接管了122处日本邮电所,这所日本长春邮便局也变成了伪满洲中央邮政局所属的邮便所。 ![]() 从现珠江路人民大街以西向东看的“双子座”,左为警务署、右为邮便局 ![]() 旧时的长春邮便局 ![]() 在珠江路口向西看,左侧的邮便局,右侧的警察署,浙江路路口早期的典当行,西广场水塔都清晰可见。 ![]() 七十年代末,那时候这个楼基本还是老样子,后来经历了几次维修,几次换色。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在这里倒邮票的人,不亚于当年炒股票的热乎劲! ![]()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长春邮便局”的影像 2002年,长春市人民政府公布,伪满中央通邮便局旧址列入长春市文物保护单位。 ![]() 近年的长春邮便局 ![]() 这个门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就是长春市宽城区邮电局的集邮门市部的大门了 ![]() 2011年的景象,右侧的邮便局还在,左侧已无迹可寻了! ![]() 2012年,邮政局已经变为现代邮政营业厅 这所老邮局,既不是长春最早的建筑,也不是长春最有影响力的建筑,100多年过去了,人们似乎有足够的理由忽视着它的存在。但是,依旧矗立在繁华街景中的它,仍会缓缓地向人们诉说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变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