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爆笑]研究发现古人装逼事迹一箩筐

 飘行者19 2014-10-07
     小时候看某一些古代典故或者人物传记时,心里并不会有太多想法,总觉得故事这样发展很自然。。
    随着年龄的增长。。回想起一些故事。。渐渐惊叹于古人飘逸的价值观。。

    比如说,以前读到过伍子胥逃难,逃到江边时一名渔翁帮助了他,伍子胥拿出宝剑相送,老翁拒绝了。而且,为了保守秘密,在伍子胥离开后,老翁跳江自尽。(这是未经证实的民间故事。。)

    故事如下:

    话说伍子胥逃到仪征江边,见江中有一渔船,船上有一渔丈人(渔翁),伍子胥便招呼他过来,让他将自己摆渡过去,渔丈人边歌边渡,到了对岸。

    伍子胥十分感激,欲将自己所佩的白金剑送给渔丈人以作报答,渔丈人拒不接受;问其尊姓大名,以便日后报答,渔丈人亦不肯告知;伍子胥担心虽已渡江但未离楚境,怕渔丈人泄漏其行踪,渔丈人看出伍子胥的担心,叹道:楚王正在悬赏千金捉你,我若贪财,只需报告你的行踪即可;之所以舍命救你,是敬重你的为人,期望你逃出虎口,日后为父兄报仇,成就大业。

    子胥万分感慨,只好辞行,未出几步,忽听江中“扑通”一声,回头一看,小船已翻,原来是渔丈人为使伍子胥放心投吴,守诺灭口,跳江自尽矣!

    -------

    小时候第一次看。。觉得很强大。。

    后来想起来。。觉得真神奇。。用得着这样就去死么。。你不说不就行了。。。

    再后来。。赫然发现。。那家伙是个渔翁!跳江是死不了的。。。

    你丫装逼。。。

    (古人的故事也许有夸张,也许行为诗化;并没有指责的意思,就是用现代的正常价值观看看。。纯属娱乐)

    一对新婚小夫妻。。那自以为有文采的老婆出了个上联给老公。。要求对上才能洞房。。

    结果老公没对上,气得在书房睡了一夜。。

    反而被另一个书生偷听,对上对联,冒充新郎把房给洞了。。

    然后,新娘自尽了。。

    宋朝时,有一位秀才,娶了一个才女为妻。花烛之夜,新娘子请新郎对对,约定对得上来,方可入洞房。新娘子在洞房内出的是下联:

    等灯登阁各攻书

    此联意境、技巧都很高,难度很大。秀才琢磨了大半夜,也想不出来,迷迷糊糊在书房睡着了。到快天亮时,秀才冻醒了,赶紧去敲洞房门。谁知新娘子听见他的声音,又获知他在书房呆了一夜,便放声哭了起来,接着,就悬梁自尽了。对于这个不明不白的事件,秀才莫名其妙,为了弄清真相,只好诉讼于包公堂前。

    包公问秀才:“新娘子出对之事,可曾有人知道?”

    秀才答道:“闹新房的几位同窗好友,知道这件事。”

    包公对秀才说:“此事不要张扬,本官自有道理。”

    看来是有人对出了上联,冒充新郎,新娘知道真像后,羞愤而死。看来能对出上联的人,大有嫌疑,到底怎么对呢?当夜,包公正在沉思案情,夫人劝道:“月色正好,何不到院内纳凉?”

    包公依言,来到院内梧桐树下,家人搬来椅子,请其落座。包公突然有所感悟,想出一联。次日,开封府外贴出告示:为广纳才士,为国荐贤。特有一联,征求高手对句,对得佳句者,向朝廷荐举。联句为:

    点灯登阁各攻书

    正在大家搜肠括肚,冥思苦想之际,有一学子对道:

    移椅倚桐同赏月

    衙役上去,将其带进大堂,在包公审问之下,果然正是那玷污了才女的奸徒。原来,他从秀才喃喃自语中,得知了新娘子的出句,随即想出了下联,见秀才睡去之后,便去洞房外答对。新娘子听他已对出,大喜,以为是新郎,立刻开门相迎。谁料天将亮时,新娘子才发现,新郎还在门外,原来自己上了别人的大当了。羞辱难当之余,便自缢而死了。

    --------

    看那新娘子。。这就是新婚之夜还非要文艺的结果。。。

    看那偷食的秀才。。这就是明明用了这对联犯罪还要出风头的下场。。

    其实真正装逼的不是柳下惠。。而是模仿柳下惠的以下这名男子。。。

    “坐怀不乱”的说法出自《诗经·小雅·巷伯》毛亨传。毛亨注释《巷伯》这首诗时讲了一个故事:

    鲁国有一个独处一室的男子,邻居是一位独处一室的寡妇。一天夜里暴风雨大作,寡妇的房子被摧毁,妇人来到男子这里请求庇护。男子不让妇人进门。

    妇人从窗户里对他说:“你为何不让我进来呢?”

    男子说:“我听说男女不到六十岁不能同居。现在我还年轻,你也一样,所以不能让你进来。”

    妇人说:“你为何不像柳下惠那样,能够用身体温暖来不及入门避寒的女子,而别人也不认为他有非礼行为。”

    男子说:“柳下惠可以开门,我不能开门。所以我要以我的‘不开门’,来向柳下惠的‘开门’学习。”

    ------------

    我要洁身自好。。我要学习柳下惠。。所以隔壁的大妈。。请你冻死吧。。

    二桃杀三士

    《晏子春秋》

    公孙接、田开疆、古冶子事景公,以勇力搏虎闻。晏子过而趋,三子者不起。晏子入见公曰:“……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上无君臣之义,下无长率之伦,内不可以禁暴,外不可以威敌,此危国之器也,不若去之。”……因请公使人少馈之二桃,曰:“三子何不计功而食桃?”公孙接仰天而叹曰:“……接一搏特 ,再搏乳虎。若接之功,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田开疆曰:“吾仗兵而却三军者再,若开疆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援桃而起。古冶子曰:“吾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当是时也,冶……得鼋而杀之,左操骖尾,右挈鼋头,鹤跃而出。……若冶之功,亦可以食桃,而无与人同矣。二子何不反桃?”抽剑而起。公孙接、田开疆曰:“吾勇不子若,功不子逮,取桃不让,是贪也。然而不死,无勇也。”皆反其桃,挈领而死。古冶子曰:“二子死之,冶独生之,不仁。耻人之言,而夸其声,不义。恨乎所行,不死,无勇……”亦反其桃,挈领而死。

    ------------

    大意是讲三个亲如兄弟的勇士功高盖主,于是晏子设计要除掉他们。

    他搞了两个桃子,说让功高的吃。

    勇士一说了自己一功,拿起一桃子。

    勇士二说了自己一功,拿起一桃子。

    如果他们三人就此残杀。。也无非是另一个特洛伊战争的故事而已。。但是!!同学们!!古人的价值观是飘逸的!!

    在一二即将吃桃之际,勇士三说出了自己的功劳,这功劳比一二的都大。。。

    然后,一二羞愧难当了,觉得自己就这点功劳还抢桃子吃。。于是。。他们。。。自刎了。。。。。

    勇士三一看:隐功弃桃,则损我勇士名号;说出功劳,兄弟却为我而死!于是。。。他。。也自刎了。。。。。。。。。

    于是。。晏子胜利了。。

    姜子牙钓鱼,装逼

    ------------

    《武王伐纣平话》卷下:姜尚因命守时,立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 尚自言曰:“负命者上钩来!”

    没错,姜爷爷从一开始就摆明了姿态:我不是在钓鱼,我是在搞隐喻,我是个高人。。。

    直钩钓鱼。。钩不进水面。。姜老爷爷通过日复一日的行为艺术,终于引起了姬昌的注意。。。

    也亏得周文王够文艺,肯花心思去跟一老头玩猜谜。。

    齐勇士互食其肉

    “齐之好勇者,其一人居东郭,其一人居西郭,卒然相遇于涂。曰:姑相饮乎?觞数行,曰:姑求肉乎?一人曰:子,肉也;我,肉也。尚胡革(更也)求肉而为?于是,具染(豉酱)而已。因抽刀而相啖,至死而止。”——《吕氏春秋 忠廉》

    ------------------------------------

    翻译:

    齐国有两个勇士,一个居住在东郭,一个居住在西郭。一日,两人路遇,东郭勇士说:"去喝一杯如何?""有肉下酒吗?"西郭勇士问。"你身上的肉,我身上的肉,不是肉吗?"东郭勇士乜斜着西郭勇士说。西郭勇士不甘示弱,欣然应允。于是,两人找来些豆酱,拨出刀来,你割我一刀,我割你一刀,蘸着豆酱吃起来,谁也不甘心先服输,直吃得两人都倒毙于地。

    大家可以看看俩装逼者撞一块儿是多么恐怖的事情.所谓"不装逼我生不如死"莫过于此吧。

    古代文人比较好玩的是苏东坡秦少游黄庭坚那一帮人。。

    不知道大家不爱看佛印调戏苏东坡。。

    反正我是非常爱看。。每一次苏东坡企图装逼总是被佛印无情地打击。。

    苏东坡的住所和佛印所在的寺庙只一江之隔。

    一天,老苏写了这样一首诗:

    稽首天中天 毫光照大千

    八风吹不动 端坐紫金莲

    (注:八风是指吾人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

    然后老苏开始飘飘然了:写出这首诗需要多么高的佛法造诣啊!我多么牛逼啊!

    于是他遣佣人把诗拿过江给佛印看,等待着佛印对他的诗大加赞赏。。(真的很装逼。。)

    谁知道,佣人带回来的回信上只有两个字:放屁。

    显然,老苏怒了。。。于是他亲自过江去找佛印理论。。下了船,进了庙,直冲方丈室。。。

    之间方丈室上贴着一张纸,上书:

    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秀才买柴

    流传甚广的古代笑话。。虽然在现代看来已经不大具有笑点,但是故事里秀才的装逼方式是很现代的。。就是说别人听不懂的话。。。

    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

    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

    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

    翻译: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

    于是。。卖柴的走了。。

    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任诞第二十三》)

    --------------

    翻译:

    据说,桓伊很会吹笛子,王徽之听说过,却不认识他。

    有一次,徽之在岸边停船,刚好桓伊在岸上经过,有人认得,便告诉徽之那就是桓伊。

    于是,徽之便命人传话给桓伊,请他吹奏一曲。

    当时桓伊已经显贵,素来听说过徽之的名字,于是便回转下车,坐在胡床上,演奏了三支曲子,奏完便上车而去。

    (看到这里也没觉得怎样对吧。。请看最后一句。。。)

    从始至终,两个人都没有讲一句话。

    没有讲一句话!没有讲一句话!

    “此时无声胜有声”绝对是境界最高而且最难操作的装逼。。胜利属于你们。。

    另一则王徽之和竹子的故事。。。

    王子猷尝行过吴中,见一士大夫家极有好竹。主已知子猷当往,乃洒扫施设,在厅事坐相待。王肩舆径造竹下,讽啸良久。主已失望,犹冀还当通,遂直欲出门。主人大不堪,便令左右闭门不听出。王更以此赏主人,乃留坐,尽欢而去。(《简傲第二十四》)

    ----------------

    有个士大夫家的竹子很好,主人得知王徽之要来看,在前厅摆设准备好款待。

    这老王,一进门直接杀入竹林,感叹一番。。。然后走了。。。

    怒吼!你丫是忘了还是故意的!成为千古佳话就了不起咩!。。。。

    阮裕焚车

    阮光禄在剡,曾有好车。借者无不皆给。有人葬母,意欲借而不敢言。阮后闻之,叹曰:"吾有车,而使人不敢借,何以车为?"遂焚之。

    -------------

    这个阮裕有一部好车,谁跟他借他都很慷慨。。

    有个人要葬母,想要借车,但看他那车太好,羞于开口。。

    于是阮裕就纠结了。。抑郁了。。痛心疾首了。。。

    "我虽然有车,但使人不敢来借,要车又有什么用呢?"

    有什么用呢!有什么用呢!有什么用呢!古人那飘逸的价值观啊!

    所以。。他就。。把车子。。烧了。。。

    --------

    其实这个故事有现代版就好了。。

    “李嘉诚闹市挥泪焚豪车”。。

    或者是“富豪震怒!劳斯莱斯化为灰烬!”。

    谢安下棋如故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

    这谢安是个官,当时他的小辈正在进行著名的淝水之战。前方信报传来时,他正在和客人下棋。

    晋军他看完了谢石送来的捷报,不露声色,随手把捷报放在旁边,照样下棋。客人知道是前方送来的战报,忍不住问谢安:“战况怎样?”

    谢安慢吞吞地说:“孩子们到底把秦人打败了。”

    -----

    同学们,我们对这种情况都不陌生。。有些人就是明明高兴到要死还非得装淡定。。。

    然而,晋书《谢安传》是怎么说的呢?往下看。。

    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

    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

    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

    没错。。客人走后。。谢安乐得踉踉跄跄,跨过门槛的时候,把脚上的木屐的齿也碰断了。。这就是著名的“折屐齿”。。。

    装坦然!装淡定!叫你丫装逼!

    王敦击鼓

    王大将军年少时,旧有田舍名,语音亦楚。武帝唤时贤共言伎艺事,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自言知打鼓吹,帝令取鼓与之。于坐振袖而起,扬槌奋击,音节谐捷,神气豪上,傍若无人,举坐叹其雄爽。

    -----------

    这位王先生,鼓打得很好。。

    有一次武王跟一堆贤能聊起音乐。。王先生坐在旁边一言不发,做出神色不屑状装逼。(人皆多有所知,唯王都无所关,意色殊恶)

    于是武王请他表演。。

    于是他打得很好。。。

    这个装逼方式也是古往今来了。。就是在同一个话题中扮演曲高和寡状。。。你拽什么拽。。不就是会打鼓么。

    人乳养猪

    武帝尝降王武子家,武子供馔,并用琉璃器。婢子百余人,皆绫罗绔摆,以手擎饮食。蒸豚肥美,异于常味。帝怪而问之。答曰:“以人乳饮豚。”帝甚不平,食未毕,便去。王、石所未知作。

    --------------

    武帝到王家吃饭。。极尽奢华。。猪肉味道异常鲜美。。

    武帝问,怎么做的。。

    答曰,人乳喂的。。

    于是武帝被雷到了。。就走了。。。

    -------------

    各位温婉隐忍的同学。。假如把这个故事和前面“不可一日无此君”的故事相结合来借鉴。。就可以变成。。

    请种下我的栀子花木棉花。。用人乳喂养。。。

    王祥事后母朱夫人甚谨。家有一李树,结子殊好,母恒使守之。时风雨忽至,祥抱树而泣。祥尝在别床眠,母自往暗斫之。值祥私起,空斫得被。既还,知母憾之不已,因跪前请死。母于是感悟,爱之如己子。

    ---------

    王祥的后妈要求王祥照顾好他家的一棵李树。

    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王祥怕李树被摧毁。。于是风雨中死抱树干。。

    有一次后妈趁他睡着要杀他,结果他刚好不在床上,后妈砍了一床空被子。。

    他回来后。。知道后妈没得手,就跑到后妈面前。。请死。。

    王祥同志,请问你当时是怎样的心情。。

    分桃《韩非子》

    异日,与君游於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

    弥子受宠幸时,把咬了一半的桃子给卫灵公。卫灵公:弥弥你好爱我噢~

    弥子失宠时,卫灵公想起这事:靠,把吃了一半的桃子给我,真tm不尊重我!

    同学们。。所以加菲猫说。。爱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只有猪肉卷是永恒的。。

    -------------

    断袖《汉书》

    又尝昼寝,偏藉上袖,上欲起,贤未觉,不欲动贤,乃断袖而起。贤自是轻衣小袖,不用奢带修裙,故使便易。宫人皆效其断袖。

    董贤是个御史儿子,被皇帝看上了带进宫里。。有一天皇帝要起床,董贤却把皇帝的袖子压住了。。皇帝一看,爱人还没醒,不忍吵醒,便用剪刀把袖子剪了。。

    -----------

    “磨镜”一词,我不晓得它典故。。于是百度百科了一下。。出来发现。。原来。。原来是没有典故的。。口味还蛮重。。

    搜索结果如下:

    在天朝古代,女同性恋多称为“磨镜”,双方相互以厮磨或抚摩对方身体得到一定的性满足,由于双方有同样的身体结构,似乎在中间放置了一面镜子而在厮磨,故称“磨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