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规则与素质

 谁清斋 2014-10-08


(文 / 三余斋)

    规则一般是指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制度或行为规范。它还有几个兄弟,如“规矩”、“守则”、“条例”等。它们虽无法律般的强制性,有些规则虽不成文,但对人们的日常行为都有很强的约束性。

规则无所不在,学校有校规,工厂有厂规,各行业有行规。我国有句古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千真万确!因此,作为社会成员一份子,每个人都必须遵守社会的各项规则,一个人是否守规则往往可以衡量他(她)的文明素质和品德修养。遗憾的是,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没有意识到“规则意识”也应“从娃娃抓起”。

西方社会崇尚规则,他们在幼儿园、小学的“社会课”上就教孩子在哪些地方或场合要控制音量,垃圾不要随手扔,上车、用餐需排队,得了别人的帮助别忘了说声“谢谢”......如此教化后,这些规则就融化在孩子的血液里,伴其一生。反观我们的“小学生守则”:

l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

l  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勤思好问,乐于探究;

l  遵守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

  l  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生活习惯文明健康;

l  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相互帮助、关心他人;

l  积极参加劳动,勤俭朴素,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l  热爱大自然,爱护生活环境;

l  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知错就改,有责任心;

l  ......

这些道理当然不错,但多是“大而空”,有几条让小学生“可操作”呢?从这一点上看,我们的学校教育

就落了后。更严重的是,家庭教育也没跟上。“小皇帝”在家唯我独尊,眼里哪里有什么家规。现在没有规矩的孩童不在少数,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主因。在这样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要他们“热爱集体,团结同学,相互帮助、关心他人”几乎是空谈,很多连“谢谢”也没学会说。

       可社会又不能没有规则,于是,我们城市的墙上就有“此处禁止大小便”、图书馆的墙上有“请勿大声喧哗”(“小声喧哗”可以吗?)、银行饭店等就有“禁止吸烟”、车站码头有“请自觉排队”的“文明”标语。

    一个令人尴尬的现实是,至少对六千多万成年人,我们党中央还要反复强调“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崇尚科学为荣”、“以团结互助为荣”、“以诚实守信为荣”、“以遵纪守法为荣”......足以证明,我们的小学教育失败了。

其实,孩子“规则意识”的培养一点也不难,只要我们成年人以身作则,让孩子耳濡目染,潜移默化,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孩子的模仿力“超乎你想象”!

守规则的孩子就是有“素质”的孩子。切莫以为“钢琴十级”,“写字八级”,能唱歌会跳舞就是“有素质”,他(她)唱歌写字能超过李天一?

也许有人要问,这不是要我们的孩子“循规蹈矩”、“墨守陈规”嘛?非也!行为讲规矩和思维创新根本不搭界的,谁也无法阻挡一个文明守纪的年轻人创造性地思考啊。

老家乡下的老人没多少文化,常念叨一句话,“桑树要从小屈”(吴方言,念wo,去声),意思是,等到桑树长大了,想再修剪正形就难了。说的就是育人的道理啊。

我期待着有一天,社会里的每一个人,对规则都怀有一颗敬畏之心。那是个人素质提升的一小步,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一大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