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仲瑛痰瘀辨治肺系病

 昵称535749 2014-10-08

2014-10-08 09:26:12

 

周仲瑛痰瘀辨治肺系病

 

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周仲瑛教授,精于医理,工于临床,对于诊治疑难杂病有独特的见解。他认为疑难病证虽涉及多脏腑,多系统,病机错综复杂,病情变化难测,但其实有一定的规律可循。通过多年的医疗实践,总结“ 怪证多痰、久病多瘀、疑症多郁、难病多毒、急症多风多火、寒热转化杂见、病实证虚、多脏相关"等辨治疑难病的基本要领,今重点

 

探讨周老提出的‘’怪症多痰,久病多瘀” 对于肺系难治病的辨治经验。

 

【 肺系难治病与痰瘀的相关性】

 

肺系难治病中主要有肺痈、肺痨、肺痹、哮病、咳喘、肺癌、喉痹、肺胀等,属于内伤杂病范畴,在其病变的过程中所生之痰瘀乃各种原因影响肺的主气、主治节、主宣肃功能所致。如风热犯肺,蒸液成痰,痰热壅结血脉致瘀,可以酿成肺痈。若久病咳喘,肺气虚弱,气不布津,停而生痰;治节无权,血滞为瘀。痰瘀交阻,壅遏肺气,则病肺胀、肺

 

痿、喘哮等。他如久病劳瘵,阴虚火炎,灼津炼液,损伤肺体,病久入络,又可因虚致实,兼夹痰瘀为患。因此,由于肺脏功能失调,使得痰瘀内生,并有寒热虚实之别,痰瘀与其它致病因素相互作用于病体,使病证更为复杂。

 

【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立论依据】

 

[文献依据]

 

有关痰瘀的论述最早可追溯到《灵枢经》,如《百病始生篇》就有“ 凝血蕴里而不散,津液涩渗着而不去,而积皆成矣’’,凝血、津液涩渗,亦即瘀血痰浊互结,是积病的病因,这是痰瘀证的最早记载。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 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不仅首先对“ 痰饮"病的证候

 

和论治进行了论述,而且注意到了瘀血和痰湿互相为患的致病关系。在该篇中治疗“ 胸痹心中痞气” 的“ 枳实薤白桂枝汤"及治疗“ 心中痞,诸逆心悬痛” 的“ 桂枝生姜枳实汤"都是具有温阳化痰,通经活血功效的方剂。对于“ 支饮胸满者"用厚朴大黄汤主之,方中厚朴能够“ 消痰下气” ,“ 善开寒痰凝结” 枳实能“ 泻痰” 、“ 消痰癖、祛痰水";大黄能“ 除痰实” 、“ 下瘀血” ,三药共用可达到破积、祛痰行瘀血的功效,是逐痰祛瘀的峻剂。正如清

 

· 魏荔彤所释:“ 饮之所停,必裹痰涎浊沫,结为窠囊为有形之邪",实为痰瘀互结之物,必行气化痰祛瘀才能治之,示人以痰瘀并治之法”。

 

隋· 巢元方在其《诸病源候论· 痰饮病诸候》中指出“ 诸痰者,此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散,故成痰也",“ 痰饮者,由气脉闭塞,津液不通,水饮气停在胸腑,结而成痰",更认为痰的本身就有瘀血成分,本质就是痰瘀。

 

宋代的《圣济总录· 痰饮门》也提到:“ 三焦气涩,脉道闭塞,则水饮停滞不得宣行,聚 成痰饮,为病多端” ,认为痰病为患和气血运行不畅有关。

 

元代朱丹溪在其所著的《丹溪心法》一书中,对痰瘀相关问题进行了临床探讨,把许叔微的痰成窠囊之说与瘀血联系,首次明确提出了“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这一科学论断,并极力倡导痰瘀同病,需痰瘀同治才能取效。言肺胀“ 此乃痰挟瘀血碍气而为病” ,备受后世医家所推崇。丹溪所创立的“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之说,对后世中医痰瘀相关学说的发展影响极大。

 

明代《杂病源流犀烛》说:“ 邪积胸中,阻塞气道,气不得通,为痰…… 为血,皆邪正相搏,邪既胜,正不得制之,遂结成形而有块。"《普济方· 痰饮门》也直接指明:“ 夫人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 。

 

清代名医叶桂对痰瘀相关学说卓有发挥,叶氏将众多疑难、幽深、久耽之疾称为络病,首先创立了“ 久病入络” 学说,认为久病入络,须考虑痰瘀互阻之证,在治疗上,将痰瘀同治法广泛地应用于积聚、癥瘕等多种难治病证。在用药上,善用虫类药物,如虻虫、鳖甲、地龙、蜂房、牡蛎、蜣螂虫、水蛭等类以其血肉之质、动跃攻冲之性,疏经剔络,追拔沉混气血之邪,荡涕痼结之凝痰败瘀。清代名医唐宗海对于肺痨的治则上提出力主杀虫,认为“ 既变成虫,则从虫治之,而亦须兼去瘀血以除其根,清湿热以涤其源,熄风木以靖其机,聚毒药以杀其类” 。具体而言,有“ 化痰逐饮祛瘀理肺法” 、“ 利痰消瘀止血宁血法’’、“ 泻火

 

逐瘀祛瘀生新法"等治法,治法颇多,但重在祛瘀,因“ 痨虫是瘀血所化,杀虫是治其标,去瘀是治其本也” 。治疗上,唐氏重在审因论治,瘀血所化之痨虫,常用血府逐瘀汤、参苏饮、大黄虫丸、移尸灭怪汤:因湿热积痰所生者用金蟾丸。

 

王孟英对温胆汤的应用尤有心得,日:“ 温胆汤去姜枣加黄连,治湿热挟痰而化疟者甚妙,此古人所未知也” 。王氏对痰瘀相关亦深有认识,乃日:“ 痰饮者,本水谷之悍气,初则气滞以停饮,继则饮蟠而气阻,气既阻痹,血亦愆其行度,积以为瘀"。王氏治痰多用丝瓜络、茯苓、蛤壳、贝母,活血喜加丹参、桃仁、红花。清代唐容川撰写血证专著《血证论》该书对痰瘀学说亦颇多发挥,他指出:“ 血瘀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 瘀血流注,亦发肿胀者,乃血变成水之证” ,进一步明确地提出瘀血、痰水相互胶结为害的病理机制,为临床治疗“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等疑难杂症,提出了具体有效的方药,堪称痰瘀同治之大家。

 

【现代文献依据】

 

陈湘玉教授认为,虚、痰、瘀是发生的肺痹病理关键。气阴不足,气血不充为“ 虚”

 

的一面,痰瘀阻络为“ 实"的另一面,无论气阴不足,还是痰瘀阻络,均可使肺络血行不畅,络气痹阻,津血失布,肺失濡润。使虚者更虚,实者更实,交互错杂,形成恶性循环,从而使肺间质纤维化渐进加重。所以在疾病进展过程中既可有痰浊壅盛、痰瘀内结、痰热内蕴、气滞血瘀等以痰瘀为主的里实证,也可在此基础上外感风寒、风热、风燥等六淫邪气的兼表证,更可见以气、血、阴、阳为纲,五脏为表现的各类虚证。针对风湿病肺

 

间质病变虚、痰、瘀的病理,陈教授临床治疗以益肺肾、化痰瘀、通肺络为原则,辨证论治。李振国等认为肺虚、痰瘀阻络是系统性硬皮病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本病主要表现 为咳嗽、喘。按一般常规治法审视咳嗽、喘之病机不外虚实两端。虚,多责之肺脾肾气虚:实,则多责之邪气( 风寒、风热、寒痰、热痰) 实。而本病依常法治疗收效甚微,究其因,忽

 

略了血瘀、痰浊阻络为肺纤维化的这一主要病机,络中之邪不能尽去,所以难以获得理想的效果。通过长期的临床观察和理论总结,认为血瘀、痰凝的主要病变部位当在肺之络脉,所以我们提出肺虚、血瘀、痰浊阻络为肺纤维化的基本病机。

 

吴玉生认为痰瘀是肺癌的基本病机。肺癌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正气虚损,脏腑功能失调,邪毒侵肺,导致肺气郁,津液失于输布,津聚为痰,痰凝气滞,痰瘀毒结于肺脏,日久形成积块。朴炳奎教授认为烟毒是肺癌重要的致病因素。烟毒辛燥,可直损肺络,耗气伤阴。烟毒入络,气血瘀滞,败坏络体。若正虚不制,败络化毒,络毒亢变,则亢害无制,化生新络。新生之络亦即络毒蕴结之处,络毒亢变,随络流溢,内伤脏腑,外达肢节:损伤脏腑,败坏形体经脉,构成恶性病理循环。烟毒损络,痰瘀阻络则肺胀、喘满:毒瘀化火,灼伤血络则咳嗽、咯血:晚期正气衰惫,毒随络流,移至他脏,则变证丛生。由此可见,外受毒邪,毒损肺络可谓肺癌形成的病理基础,同时也是导致病情演变的重要因素。痰瘀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此,痰瘀为病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若早期治疗及时,治法得当,毒解热清瘀消痰除络通而病可向愈:反之,若失治误治可导致病情反复,正气衰微,病势缠绵,变证丛生。

 

洪广祥教授认为痰是可以酿瘀的,痰是瘀的基础,这与气道阻塞,肺失肃降密切相关。因为肺主气又朝百脉,有敷布津液、通调水道、助心行血的功能。洪老认为痰瘀伏肺为慢阻肺的标实。慢阻肺的反复发作,不但会导致肺气的痹阻加剧,而且宣降和主治节的功能也进一步削弱,影响到肺的布津行血,出现津停成痰,血滞为瘀,造成了痰瘀相互为患。痰和瘀的交融、混合,使气道阻塞进一步加重,反过来不但使痰更加增多,而且使瘀血也

 

进一步加重。洪老根据“ 气虚血瘀和气壅血滞"的理论,提出“ 治痰治瘀以治气为先"的理论,在处方当中配合活血化瘀宣络( 肺络) ,不仅可以提高综合疗效,还有利于缺氧和发绀症状的改善。

 

张氏指出痰瘀互结是哮喘的病理基础,痰瘀相伴为病,易于胶结为患,导致病情

 

缠绵难愈,所以痰瘀互结、相兼为病,贯穿于哮喘的整个过程。正如关幼波教授指出:“ 痰血互相胶固,痰阻血难行,血凝痰难化,所以治痰必治血,血活则痰化,活血必治痰,痰化血自行” 。

 

【周仲瑛教授对肺系难治病痰瘀相关的病因认识】

 

[外感六淫]

 

《丹溪手镜》:“ 风寒内郁于肺,清肃之气不利,而生痰动嗽” 。可见六淫侵犯人体,一般先客于皮毛、卫分,或从口鼻、咽喉而入,肺首当其冲,故六淫伤人首先犯肺,肺伤则宣发、肃降水湿津液功能障碍而使津液凝滞为痰。诚如清· 张秉成《成方便读· 除痰之剂》所说:“ 肺主皮毛,其气下行,或外感风寒,肺气郁而不降,则肺中津液蒸而为痰;如肺为火逼,津液亦易成痰。此等之痰,皆出于肺。” 而《内科摘要》也强调:“ 肺主治节,司调节输布津液之功,脾气虽能散精,然上归于肺,肺若失宣,则津液凝聚化生痰浊。而《隋· 巢元方》明确指出:“ 诸痰者,皆由血脉壅塞,饮水积聚而不消除,故成痰也"。表明痰浊与瘀血互为因果,互生互化。由于肺朝百脉、助心调节血液循环,瘀血停滞,经脉涩滞,势必引起肺气郁闭或肺气损伤,从而使肺失宣发、肃降,导致津液失于输布,停滞为痰,痰瘀互结,阻滞肺络,又成为新的病理因素,使得肺系疾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

 

[七情内伤]

 

《内经》云:“ 若内伤于忧怒则气上逆,气上逆则六俞不通,湿气不行,凝血蕴裹而不行,津液涩渗,著而不去,而积皆成也” 。可见内伤七情,肺气郁闭,气病及血,气不行血,出现血瘀。《金匮要略》指出“ 血不利则为水” ,津血同源,血瘀则津停,津停则 为痰;痰为有形之邪,痰阻气机,气郁不行,进而影响血液的运行,出现血瘀的病理变化。因

 

此,二者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医碥》也日:“ 痰能滞气,勿谓不能作胀’’。再次表明气既被痰阻,则势必影响其帅血之能,血行为之瘀滞,致成痰瘀相杂;再者痰浊为有形实邪,本身就能阻络成瘀。痰阻气血不畅日久,大多夹有瘀血;瘀血阻滞,脉络为之不畅,致使朱丹溪所云“ 块乃有形之物,痰于食积死血而成也",“ 百病中多有兼痰者",“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的病理演变且“ 肺胀而嗽"是因“ 痰挟瘀血碍气而病” 。

 

[饮食不节]

 

因饮食劳逸,气化失常,津停血滞,痰瘀乃生;《医学入门》日:“ 食痰因饮食不化,结成痞块” 。可见饮食不节亦可化痰生瘀。饮食偏好,若过食生冷,易伤脾阳,致寒浊内生,停为痰饮;过食肥甘厚味,可阻湿生痰;而“ 酒性大热而引冷,冷与热凝于胸中,不散而成湿,故痰作矣。” 嗜好烟酒也可积热酿痰。如长期饮食失当,损伤脾胃,后天之本受损则生化乏源,气虚血少,血行亦不畅,久则瘀生痰聚。然而古人云:“ 脾为生痰之源,

 

肺为贮痰之器” 。由此可见脾虽为生痰之源,但痰浊蕴贮于肺脏;痰浊粘滞,阻遏气机,尤其郁阻肺气,肺气被郁,失于宣降,百脉不能正常朝汇于肺,肺不能助心主治节,可形成或加重瘀血:瘀血阻滞,津液运行不利,化生痰浊,加重痰郁。最终痰瘀的形成及发展,并且两者

 

可互相致病,互相影响,使得肺系病情复杂,缠绵难愈。

 

[久病体虚]

 

张景岳认为:“ 人之多痰悉由中虚而然” 。因此年老体弱,久病伤及正气,可致水谷运化失常,无力转化精微,反为痰浊;痰凝日久亦可成瘀,痰瘀互生,阻滞肺络,可出现咳嗽、咯痰、喘促、唇甲青紫、胁下痞块、舌质瘀黯等肺系疾病临床表现。肺气虚,卫外不固,即可招致皮痹,又可影响肺络,形成肺痹;肺脏具有宣发、肃降的功功能。一旦肺气虚,肺脏的这种宣发功能失常,卫外失固,营卫失和,则邪袭皮肤络脉,络脉痹阻,在外临床便会出现皮肤肿胀、坚厚硬种种皮痹表现;在内会出现咳嗽、气促,甚至喘息不得卧,口唇发绀等肺络痹阻,肺气闭阻等肺痹证候。即所谓清· 董西园《医级》所云“ 邪之感人,非虚不痹"。诚如《素问

 

· 痹论》所云:“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肺系难治病与痰瘀相关的病机分析】

 

[肺系难治病痰瘀互生基本病机]

 

津血同源,气血运行失常是痰瘀互生基本病机。周老认为津血相关,痰瘀同生,互为因果,而致痰瘀互结,津与血异名同类,均属液体物质,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中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间隙之中者为津液。可见,痰、瘀既可以同生,在病变过程中也常互生,形成恶性循环,这是周老“ 痰瘀相关论” 重要的立论依据。生理上,津血同源之相互关系。如《灵枢· 营卫生会篇》日:“ 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素问· 经脉别论》云:“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前者论述血的 来源及生化过程:后者则阐明津液的来源和输布,可知津血同源于脾胃之水谷精微。在功能上“ 血以法濡之",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谷人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灵枢》论证了津血同为滋养之物。“ 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 ,营合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荣四末,内注五脏六腑( 《灵枢》) 。是为津血之相互关系,即津液与血均液体,营养、滋润为主要功能,其性质都属阴。生理上,津液是

 

血液重要组成部分,而血的一部分渗出脉外,也成津液。“ 津血同源"学说,正确地阐述了津与血的生理关系,也说明津血的病理产物,痰与瘀之间内在联系。痰是津液不化所致的病理产物,瘀是血运不畅或离经之血着而不去的病理表现。痰和瘀虽然不同,但都具人体津血运化失常的病理反应。《血证论》:“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丹溪云:“ 痰挟瘀血遂成窠囊” 。实践证明,痰阻则血难行,血凝则痰难化。瘀血内阻,久必生痰,痰致之血瘀,痰瘀参杂,互为因果,不能截然分开。

 

[痰瘀与其他病理因素的相关性]

 

(痰、瘀与气病关系)

 

周老认为气病失运,津凝为痰;血滞为瘀,痰瘀乃生。气为血帅,血之在脉中流行,有赖于气之率领和推动,气不运血,血亦随之而涩滞;血瘀又能阻滞气机,二者互为影响,促使病情发展。若气郁不能布津,则津液凝聚成痰,而痰阻气机,又可加重气滞。又如气虚不能推动血液,血流不畅而成瘀;不能输布津液,运化水湿,则水津停聚而成痰。均以气病失运为先导。另外,气者,人之根本。气是活力很强的精微物质,能激发和促进人体的生长发育及各脏腑经络等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能推动血液的生成、运行,以及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等。所以,当人体气机郁结不行,不仅可以直接生痰凝瘀,还可影响脏腑的生理功能而导致痰瘀的形成。

 

(痰、瘀与水饮关系)

 

南海名医何梦瑶在《医碥》指出:“ 气血水三者,病常相因。……有先病水肿而血随败者,……有先病血结而水随蓄者。” 可见,痰瘀与水饮关系相互影响,密不可分。痰、瘀、水饮三者实为“ 一源三岐” 。均为病理状态下,气血津液运行失常,津液的输布与排泄障碍而成。如聚而为痰,血滞为瘀,日久血瘀化水。或离经之血瘀于脉外,气化失宣,以致津液停积为痰。痰、瘀之间能相互转化,痰证同久可以瘀化,瘀证日久可痰化。《血证论》:“ 血积既久,亦能化为痰水” 。可见瘀血日久化水,而水结成痰。若肺气失宣,或肃降失调,则水道不利,治节无权,气血津液运行障碍,水液停聚则生痰成饮。水饮日久不化,可日积成瘀。

 

(痰、瘀与热、毒关系)

 

外感六淫化火,可波及营血,致使气血壅滞;也可劫灼营阴,耗伤血液,致使血液稠浊,停滞为瘀,气火偏亢;五志过极,气郁化火;有形之邪,积久化热;

 

病久入络,络瘀生热等,可先导致瘀血和内热的产生,既能因瘀致热,亦能因热致瘀;若温热邪毒内陷 营血,热蒸津液聚而成痰,或热毒痰瘀交结。

 

痰饮、瘀血作为津液代谢的病理产物,其本身皆能化毒为害,形成痰毒、瘀毒。且津血同源,痰瘀相关,诸多疑难杂症、急危重症、缠绵久病,常常与“ 痰瘀互结” 相关联。痰瘀互结,郁久腐化,久则凝聚成毒,从而形成痰瘀毒相互交结,更使病顽缠,或危重,或反复难愈。毒能生痰,毒能生瘀。在温病过程中,热毒、瘀血、痰饮三者之间不但相互兼夹,而且还往往相互转化,从而形成毒痰瘀同病。戴天章《广瘟疫论》中就有瘟疫夹痰水、夹蓄血的记载。何秀山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也有“ 热陷包络神昏,非痰迷心窍,及瘀阻心孔”之论。可见,在毒邪内陷心营的过程中,营热生瘀酿痰是重要的病理环节,毒痰瘀交夹,闭阻心窍,则表现为痰盛气粗,神昏谵语,唇甲青紫,舌质紫暗等证候。

 

【痰瘀相关的主要病位】

 

痰瘀互生主要病位在肺,涉及脾肾心肝。

 

[对肺的影响]

 

肺为娇脏,主气而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外合皮毛。肺主行水,通调水道,为水上之源.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津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有疏通和调节作用。若肺失宣发肃降,不能敷布津液,津液停聚而为痰;如《不居集》云:“ 肺气虚,则不能水精四布,而浊阴凝聚。"肺阴不足,虚火必旺,亦会煎熬津液成痰。肺朝百脉,肺主一身之

 

气而司呼吸,调节着全身的气机,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如影响了肺朝百脉的生理功能,那么肺脏不能有效的辅助心脏推动血液运行,血液滞而为瘀。而肺胀为病,同样不单责之于痰,瘀血也是重要的病理因素。丹溪云:“ 肺胀,痰挟瘀血碍气而病’’。《血证

 

论》曾云:“ 瘀血乘肺,咳逆喘促” :“ 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 。可见痰与瘀常互为因果,相互影响,导致肺系疾患日久不愈。

 

[对脾的影响]

 

脾气散精,脾主运化精微,通过其转输作用,将津液输布至全身。《素问· 经脉别论》说:“ 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上述三类因素影响了脾的散精功能,则水湿停蓄,聚而为痰:《诸病源候论》也指出:“ 劳伤之人,脾胃虚弱,不能克消水浆,故有痰饮也。"故脾也有“ 生痰之源” 之说。脾主统血,人体血液的正常循行,有赖于脾统血功能的正常发挥,若影响了脾的统血功能,则血液不能正常循行于脉管内,而逸出脉外凝而为瘀。如脾气虚衰,失统欠化成瘀;脾阴匮乏,脉道蹇涩成瘀:脾阳不振,寒凝血络成瘀;热郁脾经,津血受煎成瘀:水不畏脾,与血相裹成瘀;思虑伤脾,气结痰凝成瘀。

 

[对肾的影响]

 

肾为先天之本,内藏元阴元阳,为人体脏腑阴阳气血之根本。肾主津液,《素问· 逆调论》日:“ 肾者水脏,主津液” 。肾具有主持和调节着人体津液代谢的作用。肾不主水,津聚为痰。正如《景岳全书》云:肾主水,水泛亦为痰。"《医学入门》认为“ 痰源于肾"。如肾阳不足,开阖失调,水液输布排泄而紊乱,从而痰浊内生。肾阴不足,虚火亦可灼津为 痰。“ 肾藏精,主生髓化血” 。可见肾对血液的生成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若肾精不足,生化之气虚弱,气血生化无力,气虚则无力推动,血虚则行缓均可致血滞成瘀。肾阳为一身阳气之根本,温煦周身,若命门火衰,失于温煦,则阴寒内生,寒凝血脉,形成血瘀。

 

[对心、肝的影响]

 

心主血脉,心为血液循行的动力,血在心气的推动下循行于脉管中:全身血液,依赖心气的推动,内灌脏腑,外达经络,发挥其濡养作用。正如《灵枢· 经脉篇》所说:“ 手少阴(心)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 。假如心不主血,则血无以行,停聚而为血瘀:唐容川认为:“ 食气入胃,脾经化汁,上奉心火,心火得之,变化而赤,是之谓血。"指出心对于血的生成具有重要的作用,若心火化赤无源,血虚行缓亦可成瘀。同理,如心阳不振,无力化气行水,温养脉络,则津液留聚生痰,脉内寒凝成瘀。肝主疏泄,调节着全身气机,气行则津行,促进津液的输布环流。若肝失疏泄,影响三焦通调,津液郁而为痰:肝主藏血,具有贮藏血液和调节血量的功能,防止出血。另外,肝主疏泄,调畅气机,推动和调节着血液的循

 

行。如肝不藏血,血溢脉外,引起出血,凝而瘀,若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血滞而为瘀。《沈氏尊生书》亦说:“ 气运于血,血随气亦周流,气凝血办凝矣,气凝在何处,血办凝在何处。’’血脉瘀阻进而阻碍津液正常运行及生理转化,从而津液

 

停聚成痰,或水湿痰饮内生。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辨证要点】

 

痰瘀相关的辨识要点

 

【辨痰】

 

清· 沈金鳌认为“ 痰为百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也” 、元· 朱丹溪说“ 病人诸药不效,关脉浮而大者,痰也。…… 百病中多兼有此者,世所不识” 。可见痰之生由于气机郁滞,病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所涉病症广泛,症状复杂,故临床表现多纷繁复杂。主要有咳嗽咯吐之痰涎的有形之痰和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肿物或流注于内脏或经络之问出现的关节疼痛,拘挛麻木等无形之痰的表现。但是在肺系疾病中,多指有形之痰,部分为凝集于躯体局部,呈有形之粒块肿物的无形之痰。

 

[肿块]

 

由于痰凝集成块,日以积大,形成肺系疾病肿块。肿块一般质地柔软,推之可移。

 

[异常分泌物]

 

痰阻于肺常见咳吐白色或黄色分泌物;痰饮停于胸胁可见脓肿积液。

 

[痰的色质气味]

 

新而轻者,形色清白,气味亦淡:久而重者,黄浊粘稠凝结,咯之难出,渐成恶味,腥臭咸苦。如痰吐地上,干后如蜗牛行走之涎沫为实痰;吐出后易化水者则为虚痰。味腥臭为肺热,味甜为脾热,味苦为胆热,味咸为肾虚。

 

【痰的主证】

 

(疼痛)

 

痰病所引起的疼痛部位常无固定之处,多呈胀痛、闷痛、酸痛。疼痛多偏重于缠绵,反复发作,经久不愈。中医认为“ 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由于痰阻肺络,血行不畅,则经脉失养则痛。多表现为胸中胀满、胀闷如塞、痰涎壅盛、上气喘咳等表现。

 

(麻木)

 

痰流窜经络,阻滞气血运行,肌表失于濡养则麻木不仁。痰气阻滞引起的肌肤麻木日久不愈或全然不知痒痛,经年累月,无有轻时,或遇寒增剧。正如《症因脉治· 肺痹》中所云:“ 肺痹之症,即皮痹也,烦满喘呕,逆气上冲,右胁刺痛,牵引缺盆,右臂不举,痛引腋下” 。

 

[舌、脉象]

 

痰证的舌象,多从舌苔表现:患者苔多自厚腻多见有痰湿内蕴或苔见白腻微黄有化热趋势,值得注意如此类患者阳气不足,舌象可见舌体胖大边有齿印。

 

痰证的脉象,多见滑脉或弦脉。脉滑不定,大小不均为有痰。关上脉伏而大者为痰。

 

[痰的辨证分类]

 

由于痰的成因不一,故在表现病理性质方面,亦各不相同。因此,必须区分痰之性质以了解痰的成因,同时又须根据症状辨清痰之部位,以了解所属脏腑。

 

[辨痰性质]

 

(风痰)

 

其痰清而无色,浮沫多泡,伴有外风或内风形症。一般外风风痰病位在肺,内风的风痰病属肝经。

 

(寒痰)

 

外感寒邪者,痰质稀薄而色百,易咯出,伴有肺寒表证。如痰质清稀而呈小泡沫,有冷感,夹有小黑灰点,伴有肺肾虚寒,水泛为痰之候多属寒从内生者。

 

湿痰痰色白如藕粉,稠浊起块,量多,滑而易咯出,多在晨起或食后咯出,伴脾虚或湿盛之候。

 

(热痰)

 

色黄,胶粘浓厚成块,或如脓状,难咯出,伴有心火或肺热之证侯;如癖结日久,攻之不易消克者,称为老痰、顽痰,常易发生怪病。

 

(燥痰)

 

色白,粘连如丝,或呈小块,量少,涩而难出,常因肺燥水亏引起,表现燥热阴伤之候。

 

(郁痰)

 

多由于肝郁气滞所起痰滞咽喉,咽之不下,咯之难出,痰少,质粘如米粒,或似絮条之证。

 

[辨痰的病位]

 

(痰阻于肺)

 

由于外感内邪犯肺,肺失肃降,肺气郁滞,气不布津,痰气阻肺所致咳嗽、气粗喘息、咯吐痰涎、或痰鸣辘辘、常兼寒热等证候。可见呼吸系统某些急慢性炎症病变。

 

(痰动于肾)

 

喘逆短气、咳唾痰沫、腰脊强痛、跗肿、胫酸等病症多因年老亏虚,正气不足,阳虚则水不制火,阳虚水泛或阴虚则虚火灼津所致。可见呼吸系统某些慢性疾病。

 

(痰留胸胁)

 

咳唾胁痛、胸背隐痛、甚则气促不能平卧、胸部胀满闷塞。主要见于胸腔积液、肺胀等。

 

(痰流骨节经络)

 

骨节冷痹、肢节牵引刺痛、关节肿胀而皮色不变、流痰走注;麻木、瘫痪、一痹重滞不举、身中结核硬肿。可见于肺癌淋巴结转移、肺痹等肺系难治病。

 

(痰滞咽喉)

 

患者可感到咽痛、咽干、咽痒,咽部哽噎不适,或为黏痰,或为痰块,咯之难出。主要见于慢性咽炎。

 

【辨瘀】

 

[瘀的临床表现]

 

《灵枢· 邪客篇》说:“ 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 说明是与肺气输布津液有关,故有“ 肺朝百脉’’之说:在病理上,津液停聚可以成痰,血行不畅可成为瘀,可见瘀与肺系疾病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在临床上它有许多常见和共同特点:

 

(积、肿块)

 

王清任说:“ 气无形不能结块,结块者必有形之血也” 。肺部肿瘤、肺部转移性淋巴结肿大等肺系难治病灶。其特点是肿块较硬,推之不移,或有固定按痛。

 

(皮肤、黏膜的异常)

 

肺系疾病长期慢性迁延不愈,肺主气功能减弱而致气虚,气虚无力运行血液则瘀血内停可见爪甲青黑、面如烟熏、肌肤瘀斑。

 

(疼痛)

 

其所在部位常有疼痛,固定不移,呈刺痛或刀割样疼痛,拒按,一般遇寒加重,得暖则舒。疼痛可轻可重,每与瘀滞程度有关。中医认为:“ 通则不痛,不通则痛,由于血流瘀滞不通故痛” 。

 

(发热)

 

血瘀同久可以化热。局部发热每与外伤血肿、炎症等部位一致,可同时见红肿、热痛等症状。全身发热程度可高可低,有自觉或他觉,热型也不一。有人根据《金匮要略》:“ 病人如热状烦满,口干燥而渴,其脉反无热,此为阴状,是瘀血也” ,认为“ 脉证不相一致"是瘀血发热的特点之一,值得进一步观察总结。

 

( 出血)

 

肺主一身之气,而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气虚、气滞则血瘀。“ 瘀血不去,血不归经” 。此类出血往往是反复迁延不愈,包括多种部位,如咯血、吐血,鼻血、便血等。其特点为血色紫黯,常夹有血块。

 

(舌、脉)

 

肺朝百脉,主治节,肺气郁滞,失其宣畅功能,日久导致心脏失于调节,运营过劳,心气渐虚,无力推动血脉,亦可导致血瘀,而出现唇舌紫暗等可见舌质紫、紫黯,或瘀斑、瘀点,有的舌底尚可见青筋怒张、舌下瘀点、血丝。脉之典型者可为沉、涩,结脉等。

 

【辨痰瘀】

 

肺系难治病从病程及机制来看,都与痰浊、瘀血关系密切。痰瘀既是同出一源,临床表现就必然有共同点。不仅是痰、瘀的各自证候,而应是两者在病机上互为因果所致的综合征象。主要从病因辨证和临床表现方面来辨识。

 

[病因辨证]

 

(寒痰瘀阻)

 

因寒邪抑遏人体阳气,而致气血凝滞,生痰停瘀而成“ 痰瘀瘀阻"证。症见咳喘,痰

 

粘色白,胸部闷塞,脘腹胀痛,肢体疼痛,肌肤麻木,喜热怕冷,尤以四肢为著,皮色苍白或青紫,遇冷则甚,面清,舌质青紫,苔薄白,脉沉迟紧。

 

(痰热瘀阻)

 

由于热邪煎熬津血,生痰成瘀所致“ 痰热瘀阻” 证。症见咳嗽喘息,胸闷,咯黄脓痰,心悸失眠 ,神识异常,谵语,昏厥,出血,身热,口干口苦,尿赤便结,舌质红,舌下青紫明显、舌苔黄,脉滑数。

 

(燥痰瘀结)

 

燥邪灼津成痰、耗血致瘀的“ 燥痰瘀结” 证。咽焦干,烦渴,潮热,肌肤甲错,目眶黯黑,质暗红、有裂纹、紫斑,苔薄干,脉细涩。

 

(湿痰瘀阻)

 

因湿邪困遏气机、津血涩滞、痰瘀内生的“ 湿痰瘀阻” 证。症见咳喘胸闷,痰多粘白,脘痞如塞,胁腹胀满,腰痛重着,头身困重,关节肿痛,皮肤顽麻,口粘口腻,小便浑浊,大便溏薄,妇女白带量多,舌暗红、青紫、苔腻,脉沉缓。

 

(痰气瘀郁)

 

因情志失调、气机郁结。气不布津、络痹血滞所致的“ 痰气瘀郁” 证。症见精神抑郁,神情淡漠,善意多虑,咽中如有物阻,吞咯不去,胸闷善太息,胸胁脘胀痛,食少不馨,寐差不实,舌质隐紫、苔薄白腻,脉沉弦滑。

 

(气虚痰瘀)

 

气虚不能化津,运血所致“ 气虚痰瘀"证。症见手足迟缓痿软不用,肢体麻木或疼痛,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口角流涎,咯痰粘白,言语无力或謇涩不清,胸闷气短,尿频或失禁,或面足虚浮,舌痿,质淡紫,有瘀斑,舌下静脉曲张,舌苔薄腻,脉细软无力。

 

(血虚痰瘀)

 

因血液虚滞、运行不畅、痰阻津停的“ 血虚痰瘀” 证。症见面色萎黄,头晕,心慌,咳逆气急,口粘吐痰,肢麻,肌肤斑疹青紫、淡红,妇女月经色黯量少或闭经,舌质淡红或有瘀点或青斑,苔薄白腻、脉细弦滑。

 

(阴虚痰瘀)

 

由于营血亏虚、不能运载津血所致的“ 阴虚痰瘀” 证。症见形体消瘦,两颧暗红,目眶黯黑,肌肤有暗红花纹,心烦潮热,骨蒸,手足心热,口干,腹有癥块,喘咳痰粘,眩晕,腰酸,妇女月经紊乱、量少、闭经、或量大如崩、色鲜有块,舌红绛或有瘀点或紫斑、苔薄腻,脉涩。

 

(阳虚痰瘀)

 

由于阳虚内寒,不能化津运血所致的“ 阳虚痰瘀” 证。症见心胸猝痛或绞痛,气短气喘,痰白清稀,心慌心悸,怕冷肢凉,汗出肤冷,或神昧不清,面色黯紫,唇乌,舌体胖大、质淡呈青蓝色,脉沉迟或歇止。

 

[临床表现]

 

(异常分泌物)

 

多为炎性分泌物,痰饮水湿咳血咯血,赤白带下,白浊尿血,脓肿积液等,但临床表现有异。按中医传统说法,一般红色或紫黑色分泌物,多为血化,侧重以瘀论治。黄色或黄白色分泌物,多为津液所化,侧重以痰论治。

 

(疼痛)

 

痰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受阻,“ 不通则痛” 。而疼痛呈刺痛,固定不移,常侧重于瘀痛;若疼痛重着缠绵,经久不愈,则偏重于痰阻。因临床病证复杂,痰湿、血瘀不能明显区分。

 

(肿块)

 

《内经》谓“ 汁沫与血相搏,则并合凝聚不得散,而积成矣” 。故肺内肿块多由痰瘀凝聚而成。这些病证一般采用涤痰化瘀法而取效。

 

(精神症状)

 

心属火,具炎上之性,心火亢盛,能灼津成痰。心的重要功能是主血脉,心肺同居上焦,肺辅心而行血脉,今肺气虚,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运行则心气虚弱。心脉瘀阻,心失所养,故心悸、气短:脉络瘀阻,故唇甲紫绀、颈静脉怒张、胁下痞块。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在肺系难治病中,因病程长,大多数体质衰弱,若感邪太重,易引动肝风或发展为痰瘀乘心

 

之证,如肺胀后期出现的痰瘀上蒙心窍而症见呼吸急促,喉中痰鸣,意识不清或昏睡不醒,唇舌青紫或紫黑、苔黑,脉细等急危重症。

 

【痰瘀证型表现】

 

[风痰伏肺气虚血瘀]

 

中医学认为哮病的病理因素以痰为主,病理环节为痰阻气闭,发时肺气郁滞,气机升降失常,气滞则血瘀,可致痰夹瘀血为患;在缓解期既有正气虚弱一面,又有痰瘀伏肺的一面。但瘀血是在痰气交阻的主要病理因素基础上继发的病理因素,同时注意必须以“ 久病入络"为前提。临床常表现为:喉间痰呜或有哮鸣声,咳嗽有痰,色白质粘,鼻塞不通

 

流清涕或打喷嚏,鼻腔或面部发痒,胸闷,心下胀塞不舒,二便尚可。唇甲紫绀,面色晦暗,苔薄黄质黯红隐紫,舌底脉络迂曲,脉细滑或细涩。缓解期哮喘未发,行走活动气喘减轻,不咳无痰,偶有头晕,心慌,有恶心感,时有腹痛,大便偏烂,舌苔黄薄腻,脉细滑。常见于哮证。

 

(痰热蕴肺瘀搏成痈)

 

因邪热郁肺,蒸液成痰,痰阻肺络,血滞为瘀,痰热与瘀热郁结,酝酿成痈,血败

 

肉腐而化脓。表现为咳吐浊痰脓痰,呈黄绿色,自觉喉间有腥味,口干咽燥,伴咳嗽气急,胸满作痛,转侧不利。或有身热,振寒。舌苔黄腻,脉滑数。常见于肺痈。

 

(痰瘀痹阻肺虚阴伤)

 

由于肺气郁滞,不能治理调节心血的循环,心脉失畅则血郁为瘀,痰瘀交结,阻碍脉络,导致气机升降失常,临床出现咳嗽、咳痰不爽,气喘、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胸闷胸痛,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舌苔薄黄腻,质暗,有紫气。脉细滑。常见于肺痹。

 

(痰瘀阻肺阴阳两虚)

 

多在久病肺虚,痰浊潴留的基础上,再感外邪而使病情反复发作,病理因素为痰、瘀、水饮,早期以痰浊为主,渐而痰瘀并见,最终导致痰浊、瘀血、水饮交错为患。正如丹溪心法所说:“ 肺胀而咳,或左或右不得眠,此痰夹瘀血碍气而病” 。故临床既见心慌不宁,胸闷,颈脉动甚,面唇、爪甲、舌质暗紫,脉来参伍不调。又见喘咳短气,咯痰质粘色稍

 

黄,量多,口干多饮,纳差,唇甲淡紫,口腔溃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常见于肺胀。

 

(痰瘀互结气阴两伤)

 

由于邪毒的侵袭,肺脏失去了正常的生理功能,肺气郁阻,宣降失司,津液输布不利,壅结为痰,气机不畅,血滞为瘀,痰瘀毒交阻,阻塞络脉,日久逐渐形成肺部肿块。临床表现为咳嗽,咯痰、痰中带血、咯血、无痰。偶有胸闷气喘、呼吸困难或胸部隐痛、刺痛,口干口渴,形体消瘦,自汗、盗汗,五心烦热,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腻质红稍裂或

 

质紫光红或有舌下有瘀斑,脉细滑或细涩。常见于肺积、肺痨。

 

(痰气瘀阻肺虚热郁)

 

由于痰气交阻,气滞血瘀而成。常有临床表现:咽部不适、痛或不痛、或微痛、口干、有痰或无痰、或有清嗓频频、咽部异物感等,全身症状兼有气滞证和血瘀证。检查见咽部暗红充血或不充血而苍白、淋巴滤泡增生、粘膜干燥、少津、甚至萎缩、小血管扩张等。舌苔薄腻或薄黄,质红或质暗,脉细滑。常见于喉痹。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治法治则】

 

周老认为痰瘀同治,当重视整体,结合病位,掌握用药侧重。化痰祛瘀是治疗痰瘀互结的基本原则,它虽属攻邪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 邪祛则正安” 。具体应用时,当根据痰、瘀的轻重主次,因果关系及标本缓急立法处方。痰、瘀并重,相互胶结,则痰瘀并治,分消其势。如痰瘀互有偏胜,则可分治,取其药力专一,有利于解决主要矛盾。治疗上尚应分辨痰浊、瘀血的主次,以肺为主同时兼顾在脾、肾、心、肝的不同,主要以化痰祛瘀为主,分清虚实,辅以祛风、清热、理气、化湿、温阳、除痹、软坚及润燥、益气、滋阴等。具体治法如下:

 

[祛风化痰益气通络法]

 

支气管哮喘

 

朱某,女,49岁。初诊日期:2008.9.24

 

哮喘近来较重,动后气喘,胸背隐疼,早晚咳嗽,但不频多,咽有痛感,室塞不舒,喷嚏不多,脐周按痛,大便偏稀,不思饮食,小便尚调,口稍干,手心热。舌苔薄黄质黯红隐紫,脉细滑。

 

辨证为:风痰伏肺,气虚血瘀。

 

拟治:祛风化痰通络益气养阴健脾

 

蜜炙麻黄5g、炒芩l O g、炙桑皮12g、炙射干l O g、泽漆159、光杏仁l O g、法夏l O g、鱼腥草15g、炙白前l O g、炙款冬l O g、炒苏子10g、广地龙l O g、南北沙参各10g、功劳叶l O g、苍耳草15g、露蜂房l O g,14剂。

 

2008.10.29二诊:哮喘未发,行走活动气喘减轻,不咳无痰,但偶有头晕,心慌,有恶心感,时有腹痛,大便偏烂,口稍干。舌苔黄薄腻,脉细滑。治守原法。

 

9、24方加丹参12g、太子参l O g、大麦冬l O g、陈皮6g去麻黄、功劳叶14剂。

 

此例患者为支气管哮喘,根据其证候表现,相当于中医“ 哮证” ,根据“ 哮证"

 

的治疗原则“ 发时治其标,缓则治其本"。而周老在遵循此原则上,标本兼顾。对于治疗祛风化痰常擅长用地龙、蜂房等虫类药,虫类药走窜入络,搜剔逐邪,可祛肺经伏邪,增强平降逆之功,并擅长祛风解痉,化痰通络,能够疏通气道壅塞和血脉瘀痹,且大多具有抗过敏,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治疗还常配合麻黄、苍耳草等祛风药。本案有肺热内郁伤

 

阴之趋,在此周老不是单纯一味清热化痰还同时兼顾健脾益气养阴治疗,如在二陈汤基础上,加南北沙参、太子参、麦冬等。正如古人所说:“ 见痰休治痰,以治必求本” 。同时,治痰的同时也兼治血。久病缠绵之哮证,考虑有“ 久病入络"的可能,因此活血和化痰同样重要。周老在此例中除了用行气祛痰之品,还配合活血化瘀之品。如广地龙、丹参等使气血畅行,肺络宣达,外邪随之而出,痰浊随之而泄,邪去正复而病自安。

 

[清热解毒化痰祛瘀法]

 

支气管扩张

 

王某,26岁,女性初诊日期

 

1998.05.15

 

支气管扩张病史三年,咳嗽,略吐大量腥臭脓痰,每日需体位引流2次,苦不堪言,胸闷胸痛,口中千苦,舌苔黄厚腻,脉弦滑。

 

辨证属痰热蕴肺,久病入络,肺失清肃,有瘀搏成痈之趋。治拟清肺解毒,化痰祛瘀。

 

处方:炙桑皮l O g、炒黄芩l O g、金荞麦30g、鱼腥草30g、冬瓜子l O g、红藤15g、败酱草15g、大贝母l O g、前胡l O g、桔梗l O g、桃杏仁各l O g、皂角刺l O g、苡仁30g、炙紫苑l O g。

 

二诊:药服14剂,痰色由黄转白,但仍量多,胸部有时闷痛,舌苔黄腻,脉弦滑,

 

治守原法继进。原方去皂角刺、加猪牙皂3g、海浮石15g、瓜蒌皮15g。

 

此后以上方增损治疗,前后共治疗半年,咯痰明显减少,已无需体位引流,每日略痰1—2口,不咳嗽,治守原法巩固,并配以健脾化湿之品。

 

此例患者为支气管扩张症,根据其证候表现,相当于中医“ 肺痈” ,基本的治

 

法清肺解毒,化痰祛瘀排脓法进治,并结合体位引流,脓痰排出,则病情缓解,最后以健脾化湿,杜生痰之源而收工。病案中主要以桑白皮汤为主,清肺化痰,同时配合金荞麦、冬瓜子、红藤、败酱草以解毒排脓。周老并不是单纯的清肺化痰,从病史来看,考虑有“ 久病入络” 的可能,因此,配合清肺化痰排脓的同时,还加用桃仁、皂角刺化瘀散结之品,以促进瘀去痰消。

 

[化痰祛瘀通痹养阴法]

 

继发性肺纤维化

 

吕某,63岁,女性初诊日期2006.6.22

 

一年前咳嗽气喘,持续不愈,最近住鼓楼医院,查为干燥综合症,肺间质纤维化。

 

目前咳嗽气喘,咳嗽,痰少,鼻干,口干,皮肤干燥,咽痒,大便有时欠实。两手鱼际紫暗,舌苔黄中后部腻质暗,脉细滑。

 

辨证:痰瘀痹阻,肺虚阴伤。治拟化痰祛瘀通痹补肺益气养阴

 

处方: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12g、知母l O g、苏木l O g、炒苏子l O g、炙桑皮12g、地骨皮12g、旋覆花5g(包)、茜草根l O g、黛蛤散l O g(包)、老鹳草20g、炙僵蚕l O g、泽漆15g、诃子肉6g、另梨皮1只。

 

2006.06.29二诊:服上药后停用西药,日来稍咳,有痰不多,气喘,口干目干,舌苔薄黄腻质暗有紫气有裂,细滑。原法进退。

 

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l O g、知母l O g、玄参10g、炙桑皮12g、地骨皮l O g、丹皮l O g、炒苏子l O g、炙僵蚕l O g、炙甘草3g、旋覆花5g(包)、茜草根l O g、降香3g、桃杏仁各l O g、川石斛l O g、鬼箭羽15g。

 

2006.07.27三诊日来咳嗽加重,咳嗽有痰,难咯,色黄或白,咽痛,口干,鼻干,眼干,气喘。大便时干,舌苔薄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辨证为肺虚热郁阴伤,痰瘀痹阻。

 

南北沙参各12g、天麦冬各l O g、天花粉l O g、知母l O g、炙桑皮12g、丹皮l O g、地骨皮12g、炙僵蚕l O g、炒苏子l O g、黛蛤散15g(包)、肿节风20g、桔梗5g、生草3g、桃杏仁各l O g、旋覆花5g(包)

 

2006.08.24四诊:咳嗽尚平,痰多,色白起沫,咯吐不爽,胸闷,口干鼻干眼干咽干尚不严重。口唇手指紫绀。薄黄腻质暗紫有裂,脉细滑。原法继进,同时加强活血化瘀。以7、27方加丹参15g、苏木l O g、太子参12g、生地12g、玄参l O g、炒芩l O g、鱼腥草15g、炙鳖甲12g(先煎)。

 

2006、9.07五诊:最近咯痰不多,胸闷尚稳定,活动后气喘,口鼻眼仍干,饮水

 

稍减,黎明有汗,二便尚调,稍有心慌。舌苔中后黄腻质暗红隐紫有裂小滑数。7、27方加炒芩10g、太子参12g、苏木l O g、丹参15g、鱼腥草15g、茜草根l O g

 

此后一直以上方增减治疗半年,病情稳定,咳嗽、胸闷、口干症状明显好转。

 

按语:此例的继发性肺纤维化,相当于中医“ 肺痹” 。《类证治裁》日:“ 诸痹,良由营卫先虚,腠理不密,风寒湿乘虚内袭,正气为邪所阻而不能宣行,因而留滞,气血凝滞,久而成痹"。说明了肺痹之病机特点为经络壅闭,气血凝滞。而清· 董西园《医级》所云:“ 邪之感人,非虚不痹” 。《素问· 痹论》也云:“ 皮痹不已,复感于邪,内舍于肺” 。因此,周老认为肺虚痰瘀痹阻为肺痹的基本病机。以化痰祛瘀通痹益肺养阴为主要治则。药用以炙桑皮、丹皮、地骨皮清泻肺热,同时配合南北沙参、天麦冬、知母益气养阴补肺。并予黛蛤散、肿节风、桃仁、旋覆花以化痰祛瘀。正如清· 董西园《医级》认为:“ 痹非三气,患在痰瘀’’。可见由于痰瘀胶滞,其性粘滞,是本病反复缠绵的重要因素。本病虽证属本虚标实,本虚是本病的关键,但是“ 邪祛则正安” ,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此,周老在此予丹参、苏木、加强活血化瘀效果,以祛瘀通络除痹,最终达到益肺化痰之疗效。

 

[涤痰祛瘀温阳化饮法]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张某某,男,66岁,初期1996.08.09

 

患者反复咳嗽、咯痰、气喘30余年,加重1月,来门诊求治。曾在上海某医院诊断为‘‘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 ,经中西医多种药物治疗仍难阻止病情发展。本次因天寒受凉感冒而诱致急性发病,咳嗽、气喘、胸闷加重,入住当地医院诊断为“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合并心衰II。,呼吸衰竭II型” 给予抗感染、吸氧、强心、利尿等对症处理,治疗效果不甚满意,转求中医治疗。刻诊喘不能平卧,痰多不能咯出,胸闷气憋,呼吸困难,精神萎顿,语声低微,怕冷无汗,大便偏干,尿少色黄,体检:体温 36.8℃,呼吸25次/分,脉搏103次/分,血压112/70m m H g,面色青紫,颈静脉怒张,胸廓呈桶状,双肺满布湿性罗音,手指呈杵状,双下肢肿,按之凹陷如泥,舌苔中部黄腻,舌质紫暗黑,舌下青筋显露,脉细滑无力。化验:W BC6.8x109/L,动脉血气分析:P0229.8Kpa。

 

辨治:痰瘀阻肺,阳虚水泛,水饮凌心,肺心同病。治以涤痰祛瘀,温阳化饮,益气活血。

 

处方:蜜炙麻黄5g,制附片6g,淡干姜5g、葶苈子15g、苏木10g、炒苏子109、木防己129、生黄芪209、桃仁10g、五加皮10g、潞党参15g、法夏10g、泽兰10g、泽泻15g、万年青叶片、绿茶一小撮。病重防变,暂予三剂,每日一剂,分2—3次煎服。另嘱

 

注意病情变化,必要时住院治疗。

 

服药3日后复诊,症状明显好转,精神状态改善,面色、口唇、爪甲紫绀减轻,语声稍能有力,尿量增多( 1500mI/日) ,但仍咳嗽少痰、胸闷气急、畏寒怕冷,大便日行2次,质软,两肺湿罗音较前局限,双下肢踝部轻度浮肿,舌苔中部浮黄薄腻,舌质紫黑转为暗红,脉细。药已中肯,效不更法,继守原意。原方改熟附子片10g、木防己15g、生黄芪25g、加石莒蒲10g、法夏10g。续服10帖,症状改善显著,面部紫黑转黄,口唇爪甲紫绀消退,稍有胸闷,喘息不著,食纳知味,大便日行,小便量多。体检:肺部闻及散在细小水泡音,余无特珠,舌苔薄腻,舌质紫,脉细,化验:W BC4.8× 109/L,动脉血气分析:P0231.6Kpa,C0234.2pa。药证相合,收效甚佳,然此病由来已久,难期根治,故三诊仍守原法,加沉香后3g、陈皮10g。继续巩固。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可隶属于祖国医学“ 咳嗽” 、“ 喘证” 、“ 肺胀” 等病证范畴,本病病史较长,病程缠绵,反复发作,常在冬季因呼吸道感染而导致呼吸衰竭和心力衰竭,病死率较高,治疗亦无特效药物。

 

阳虚气弱,痰瘀阻肺是肺心病的主要病理基础,急性发作期以肺肾阳虚为本,痰瘀阻肺,水气凌心,心脉瘀阻为标。因此,治疗当以温阳化饮,涤痰化瘀,益气活血为基本大法,尽管部分学者借用西医学肺心病合并感染在纠正心衰的同时,首先要控制感染的观点,倡用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治疗,但临床所见,本病病程久延,痰饮郁肺,平时多表现为肺肾阳虚,痰瘀痹阻心肺的证候特点,而冬同天寒阴盛,每易外感寒邪,或邪从寒化,故应审证求机,治疗重在“ 温” 字,通过温通、温化、温补使阳复、饮消、气顺、气血,而不宜滥用寒凉,以免使寒邪内闭,阳气更伤,脉络更滞,促使病情加重,当然若见有痰饮郁久化热之象,亦可适当配伍清化痰热之品,必以辨证为要。方中麻黄一药,既取其发太阳之汗,以解在表之寒邪,更重要的在于与温少阴之里寒,补命门之真阳之附子相配以发越凝寒,通达阳气,改善患者“ 缺氧"状态:苏木、桃仁、泽兰、五加皮、木防己、泽泻活血化瘀,利水消肿;苏子、葶苈子降气涤痰平喘;党参、黄芪配苏木等益气活血,利水消肿。现代药理证明方中麻黄、附子、泽兰、苏木、五加皮、党参、黄芪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心肌收缩力、强心利尿、抗缺氧等作用。药证合拍,故病虽重而疗效著。此患者面色青 

 

紫即《内经》:“ 手少阴气绝,则脉不通,脉不通则血不流,血不流则毛发不泽,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

 

[涤痰祛瘀养阴益肺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牛某某,女,72岁初诊1993.03.06

 

患者有老慢支、肺气肿、肺心病史。春节前左侧颊粘膜红肿疼痛,妨碍饮食,用消炎药有所控制,但未消失。2周前因感冒而咳嗽,气喘,胸闷,呼吸不畅,咯痰质粘色稍黄,量多,口干多饮,纳差,唇甲淡紫,左颊肿胀,颊粘膜暗红,有数个火柴头大小溃疡,舌质暗红,苔黄腻,脉弦滑数。听诊两下肺均可闻及干湿罗音。经用抗生素消炎、化痰止咳药效果不著。辨证为痰瘀壅阻肺,肺阴亏耗

 

治拟:清热化痰,活血和络,滋养肺阴,止咳平喘。

 

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天花粉12g、知母l O g、竹沥半夏l O g、鱼腥草15g、炙射干6g、广地龙l O g、半边莲15g、生甘草3g、桃仁l O g,7剂。

 

1993.3.17二诊:咳减痰少,气喘显平,颊粘膜溃疡痊愈,纳增,听诊肺罗音明显好转。辨证为肺心同病,痰热久郁,心血瘀阻,气阴两伤,治予原法加减。原方去北沙参、半边莲,加太子参l O g、丹参12g,7剂。

 

1993.3.31三诊:药后咳喘已平,略痰少许,胸闷不著,但时有心慌,腿足肿胀,舌紫尖红,苔薄黄,脉弦滑不静,时有歇止;听诊左下肺可闻少量湿罗音。痰热虽减不净,心肺气阴两虚,治节无权,肺络瘀阻。治守原意,转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为主。

 

党参12g、太子参12g、炒玉竹l O g、麦冬l O g、北沙参12g、炙桑皮12g、葶苈子l O g、竹沥半夏l O g、苏木l O g、桃仁l O g、丹参12g,7剂。

 

1993.4.7四诊:药后心悸好转,浮肿消退,咳喘未作,略痰不多;听诊肺部罗音消失,治守前法巩固。原方加知母l O g、鱼腥草12g,7剂。

 

本病属标实本虚证,外邪痰瘀阻肺,气阴耗伤。治疗既应遵守发时祛邪治标的原则,辨其病性的寒热,又不能忽视扶助正气以治本。本例肺胀乃属痰瘀阻肺,热郁阴伤因此治本以滋养肺阴为主,治标则清化痰热、和络化瘀,标本兼顾,咳、痰、喘得平。继因心肺气阴虚象明显,痰瘀阻塞肺气,转以补益气阴,化痰祛瘀。方中所用苏木、桃仁、丹参及葶苈子、半夏、射干、地龙等药,临证当衡量痰与瘀的主次配伍。周老认为见痰治

 

痰,见瘀治瘀,此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因“ 邪祛则正安” ,痰化瘀散则病自己,既有利于脏腑气血功能的恢复,且可阻断痰瘀所致的病症。

 

[祛痰化瘀散结益气养阴法]

 

肺癌

 

王某某男71岁初诊日期2004.9.17

 

右下肺鳞癌术后化疗已5年,经常咳嗽,持续难平。最近基本稳定,咳嗽不多,气喘,动则加重,痰白易咯,胸不闷,纳佳,大便正常,苔薄黄腻,质红稍裂,脉细滑。

 

辩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伤,肾虚不纳。

 

拟治清热化痰活血祛瘀补肾益气养阴

 

南北沙参各12g、大麦冬10g、五味子5g、生芪20g、山萸肉10g、紫石英20g、灵芝6g、诃子肉10g、炒苏子10g、桃杏仁各10g、法夏10g、炙款冬10g、猫爪草20g、山慈菇15g、露蜂房10g、肿节风20g、炙僵蚕10g、泽漆15g、炙白前10g、白果肉7粒、核桃肉10g、蛇舌草20g、大熟地10g。

 

2004.12.22二诊:千咳,气喘,痰不多,两足清冷,食纳知味,寐可,苔黄薄腻,质暗红有裂,脉细滑。

 

9、17方加鸡血藤15g、当归9g、坎脐2条( 缺药,改紫河车粉4g分吞)

 

2005.3.9三诊:肺癌术后,咳嗽,气喘,咳痰不多,手足清冷,胸不闷,食纳良好,二便正常,头胀,苔黄薄腻质红,脉小滑。

 

04、9、17方加羊乳15g、当归10g、天冬10g、河车粉4g分吞、蛤蚧2对去头足

 

研末分吞5克/日、2次/日。

 

2005.5.6四诊:最近咳嗽不显,痰粘色白,胸闷气短,苔中部黄,质红,脉细。CEAl .8ng/m l ,N SEl 8.6ng/m l 。CT:右下肺癌术后化疗后与以往病灶相仿,未见明显复发及转移征象。

 

04、9、17方加羊乳15g、天冬10g、当归10g、紫河车4g研粉分吞、漏芦12g、龙葵20g、炮山甲15g。

 

2005.6.15五诊:千咳,咳痰不多,咽痒,气喘,动后加重,苔黄薄腻,质红有裂,脉细滑。

 

04、9、17方加鸡血藤15g、羊乳15g、当归10g、太子参12g、天冬10g、龙葵20g、冬虫夏草5g。

 

2005.8.17六诊:近来咳嗽咯痰稳定,不重,胸不闷,气喘减轻,食纳良好,大便正常,口千不重,苔中部黄腻,质暗红,脉小滑。

 

04、9、17方加羊乳15g、当归10g、太子参12g、龙葵20g、紫河车粉4g冲服、天

 

冬10g。

 

自2005年9月至2006年12月期间患者长期服用中药调治,近况基本平稳,精神状

 

态良好。

 

周老认为肺癌的发生与热毒、寒凝、湿浊、水饮、气滞、血瘀等因素密切相关。然而痰瘀既是邪毒侵肺、脏腑功能失调的病理产物,又是导致正气内虚、邪毒胶结成块的致病因素。因此,痰瘀为病贯穿于肺癌的整个发病过程。若早期治疗及时,治法得当,祛瘀消痰除络通而病可向愈:反之,若失治误治可导致病情反复,正气衰微,病势缠绵变 证丛生。本案患者右下肺鳞癌手术化疗后5年,癌毒盘踞日久,痰瘀互结阻肺,肺为气之

 

主,肾为气之根,肺之气阴耗损,久则。肾气。肾阴亦受损,构成上实下虚,肾不纳气,气不归元之证,故见胸闷气喘,动则加重,两足清冷。治疗当从降气化痰,纳肾平喘之法,方取苏子降气汤之意。药用炒苏子、桃杏仁、法夏、炙款冬、炙白前降气化痰,止咳平喘;五味子、山萸肉、紫石英、诃子肉、白果肉、核桃肉、紫河车粉、蛤蚧、冬虫夏草补。肾纳气平喘;南北沙参、大麦冬、大熟地、生芪益气养阴;猫爪草、山茨菇、露蜂房、肿节风、炙僵蚕、泽漆、蛇舌草、灵芝化痰软坚,散结抗癌。药证相符,六诊咳嗽咯痰不重,胸不闷,气喘减轻,患者坚持服药,随访病情稳定。

 

肺结核

 

张某男性65岁,初诊2000.09.08

 

6年前两上肺浸润型肺结核,经治痊愈。98年11月份咳嗽咯痰带血,至今未愈,查CT示双肺结核广泛浸润。目前咳嗽,咯痰,咽痒,舌苔腻色黄质暗红,脉细滑。辨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伤

 

拟治:祛瘀消痰解毒清热益气养阴

 

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太子参12g、猫爪草20g、泽漆12g、杏苡仁备l O g~15g、炒苏子l O g、炒白芥子6g、炒莱菔子l O g、海藻12g、炙僵蚕l O g、诃子肉6g

 

2000.09.25二诊:咳嗽明显减轻,喉中仍有痰,咯吐稍难,胸不闷,痰质粘,腿软,夜晚咽干,舌苔淡黄腻,质紫,脉小滑。

 

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太子参12g、猫爪草20g、泽漆15g、杏苡仁各l O g~15g炒苏子l O g、炒白芥子6g、炒菜菔子l O g、海藻12g、炙僵蚕10g、露蜂房l O g、法半夏l O g、射干l O g、桔梗5g、平地木20g。

 

2000.10.13三诊:咳嗽虽减但喉中有痰声,胸不闷,咯痰减少,色白不黄不灰,舌苔黄腻质暗红,脉小滑。原法继进。原方加生黄芪12g、猪牙皂2g。

 

2000.12.08四诊:咳嗽减轻,痰少,咽喉不适感减轻,咽喉中有痰声,咽痒,胸不闷,食纳二便正常,夜寐不酣,右肩痛,舌苔薄白腻,脉小滑。复查CT:慢支肺气肿(2000—12.07

 

胸科医院)

 

炮山甲先6g、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太子参12g、猫爪草20g、杏苡仁各l O g~25g、炒苏子l O g、炒白芥子6g、炒莱菔子l O g、海藻12g、炙僵蚕l O g、露蜂房10g、法半夏l O g、射千l O g、桔梗5g、平地木20g、炙百部12g、泽漆l O g。

 

肺结核根据辨病,当属祖国医学“ 肺痨” 范畴。基于阴虚、肺虚、血瘀、热毒、虫痨等主要病因病机,而施治“ 扶正祛邪"与“ 补虚杀虫” 两大治疗原则。而本例突出以痰瘀热毒为标,气阴两虚为本,分别以化痰消瘀清热解毒益气养阴施治。案中以猫爪草、泽漆、海藻、炙僵蚕、及三子养亲汤清热化痰降气,化痰消瘀。尤其用蜂房、猫爪草、炮山甲清热解毒化痰通络以活血散结。周老认为肺痨正虚与邪实并居为患多以扶正祛邪并 施,标本兼治,同时予南北沙参、麦冬、太子参、黄芪、百部注重培补肺气益气养阴杀虫。经过三个月的治疗,症状改善,疗效显著。

 

肺结节病

 

王某女性59岁初诊日期:1996.03.02

 

结节病3,4年,拟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疗,肢体浮肿消退未再复发,胸部闷拘

 

急减轻,口千不著,疲劳,苔黄薄腻质紫光红,两脉沉细。

 

辨证为:痰瘀互结气阴两虚

 

拟治:化瘀祛痰散结益气养阴通络法

 

生芪20g、天冬12g、天花粉15g、枸杞子l O g、制黄精l O g、太子参15g、炙僵蚕l O g、制南星l O g、海藻12g、炮山甲先l O g、桃仁l O g、路路通l O g、片姜黄l O g。

 

1996.03.09二诊::从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治疗效佳,四肢浮肿未见反复,疲劳腰酸,疲劳乏力,左肩背痛,苔黄质紫,脉细。守原法进退。

 

太子参15g、黄芪20g、天冬15g、天花粉l O g、枸杞子l O g、制黄精l O g、炙僵蚕l O g、牡蛎25g(先煎)、海藻12g、片姜黄l O g、桃仁l O g、炮山甲先l O g。

 

1996-03-13三诊:精神改善,食纳增多,但左手臂仍有酸痛不适,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气阴双补化痰祛瘀继进。原方加鸡血藤l O g

 

1996.06.22四诊:自觉症状胸闷明显好转,头昏目涩口干,苔黄薄腻,质红,脉细滑,肝肾不足气阴两虚痰瘀互结胸片:两肺纹理清晰。沿肺纹理走行,可见少许改变点状影,心膈未见异常。印象:两肺无重要发现。( 1996.06.18鼓楼医院)

 

1996.07.13五诊:病情稳定好转,摄片检查有明显好转,仍党目涩口干,咽干咳呛,胸部偶有胀痛,咯痰不多,苔黄薄腻质红,脉细。仍当扶正补虚化痰祛瘀标本兼施

 

炙黄芪20g、当归l O g、南北沙参各12g、制黄精12g、枸杞子12g、生地15g、天麦冬各12g、炙僵蚕l O g、炮山甲先l O g、桃仁l O g、天花粉15g、黛蛤散15g(包)。

 

结节病是一种病因未明多系统多器官受累的肉芽肿性疾病。常侵犯肺、双侧肺门淋巴结、眼、皮肤等器官。结节病肉芽肿的形成是未知抗原和机体免疫功能相抗争的结果,使用激素免疫制剂有一定的效果。然而本案结节病史多年,一直曾反复出现双下肢水肿,若继续使用激素治疗,水肿的症状难以改善。周老认为本病由于气滞血瘀,痰瘀互结,血行不畅,久病络瘀,瘀水阻络,故可出现双下肢水肿,此为标实;而同时由于痰瘀互结,

 

郁热内生,耗伤阴液,则气阴两伤,此为本虚。在此周老予标本兼施,予炙僵蚕,制南星,海藻,桃仁,化痰祛瘀散结配合炮山甲,路路通,片姜黄以祛瘀通络利水治标,同时以生芪,天冬,花粉,枸杞子,制黄精,太子参气阴双补,以扶正补虚从气血冲和,百脉流畅,自无生痰停瘀之患。经过3个月治疗,不但病情稳定效果显著,还避免使用激素产生副作

 

用。本案提示我们中医在疑难杂病确实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对于诊断明确而西药难以发挥的疗效的难治病,更有利于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优势。

 

[清热化痰理气活血法]

 

慢性咽炎

 

王某女50岁1998年03月31日初诊

 

有高血压病史,近年来咽喉常不适,有痰粘滞感,晨起咯痰多质粘,痛不著,受凉

 

加重,胸闷不著,脉细滑,苔薄腻,质偏暗,舌体有火热感,咽喉充血,呈慢性状态,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

 

辨证为:痰气瘀阻肺虚热郁

 

拟治:清热化痰理气活血养肺利咽

 

南北沙参各l O g、麦冬l O g、玄参l O g、天花粉l O g、山慈菇l O g、炙射干l O g、泽漆l O g、僵蚕l O g、土牛膝l O g、法夏l O g、白残花5g、厚朴花3g、桔梗3g、生甘草3g。

 

1998.04.07二诊:咽喉不适减轻,咯痰较爽,痰粘,鼻干,口舌灼热,呼吸欠畅,苔薄黄腻,脉细滑。守原方继进。

 

原方加桑皮10g、大贝母10g

 

慢性咽炎属祖国医学慢喉痹之范围,以咽部干痒微痛、异物感、窒息感为主要症状的慢性喉科疾病。临床治疗较为困难,多缠绵难愈,反复发作,对人们的健康和工作均有较大影响。喉病症之病因主要为邪毒侵袭,火热上蒸,气血痰浊瘀阻三方面。而气血痰浊瘀阻即可为咽喉诸证之因,又可为咽喉诸证病理变化之果,痰浊壅滞,瘀阻气道,日久不化,

 

气血瘀结,郁而化热,而成慢性喉痹等。《杂病源流犀浊》卷二十四说:“ 喉痹,痹者,闭也,必肿甚,咽喉闭塞” 。因此周老认为气滞血瘀是慢性咽炎的基本病机。如仅单纯从清热养阴润燥化痰治疗,有时难取显效,必须注意理气活血治疗,如半夏厚朴汤理气散结配合化痰

 

散结利咽之品,山慈菇、泽漆、僵蚕、土牛膝等方能增效。

 

从上可知,痰瘀互结证较单纯痰浊证或瘀血证更难处理,痰浊之邪性黏腻而胶固,瘀血亦胶着而凝滞,二者互结更为顽固。单祛痰则瘀血不化,单化瘀则痰浊不去,故必须权衡痰

 

浊、瘀血之轻重,并用化痰祛湿,活血化瘀之法。正如丹溪所云:“ 久得涩脉痰饮胶固,脉道阻滞也,卒难得开,必费调理” ,《医宗金鉴》也说:“ 痰积于血与与血相搏” ,治之“ 当以散

 

结顺气、化痰和血” 。治疗上以主要以化痰祛瘀为主则,尚应分辨痰浊、瘀血的主次,辨明虚实。实者化痰应区别不同情况选配疏、清、温、燥,祛瘀可在活血基础上加用少量破血之品,如水蛭等。此外肺实者还应配伍降气、泻肺之品。虚者配益气、温阳、或滋阴药。

 

【临证要领】

 

[化痰祛瘀,攻邪祛实]

 

古有“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之说,意即在治疗痰瘀时不能单纯的对应性治疗,

 

但因“ 邪祛则正安” ,其虽属治标之计,实寓治本之道。既有利于脏腑气血功能的恢复,且可阻断痰瘀所致的多种病症。由于痰瘀常相兼为患,在具体治疗时尚需分清两者先后的主次关系,抑或是痰瘀并重,确定化痰与祛瘀的主从或是痰瘀并治。由于“ 痰化瘀消,瘀祛痰消",说明治痰治瘀虽有主次之别,但两者并重同治更加不可忽视。若痰瘀同治,则分消其势,使其不致互相狼狈为患。同时注意不可孟浪过剂,宜“ 中病即止” ,以免耗伤

 

气血阴阳,变生坏病。选药以平稳有效为原则,慎用毒猛辛烈之品。

 

[调理气机,以消痰瘀]

 

古人云:“ 气滞则血瘀痰结",可见痰瘀为津血停聚所成,津血赖气化以宣统,故痰

 

瘀病变与气滞关系密切。《丹溪心法》认为“ 善治痰者,不治痰者而治气,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而顺矣"、《血证论》中提及“ 凡治血者必调气’’都表明了治疗痰瘀同病的同时还需配伍理气药,而行滞开郁,条达气机,以达到“ 气行则痰行” 、“ 气行则血行"化痰消 瘀的效果。相反,如果痰瘀既停又复阻碍气化的功能,导致气滞的加重,因此化痰祛瘀尤为针对性治疗,痰瘀去则气自顺。这也就是“ 气本清,滞而痰瘀血瘀则浊矣,不治其痰血

 

则气不行” ( 《医碥》) 之意。

 

[分清虚实,辨证施治]

 

由于痰瘀的生成既可因于邪实,亦可缘于正虚,病变以肺为主,涉心、脾、肾、肝

 

等脏腑肢体骨节经络九窍。因此,对痰瘀的治疗不仅有轻重缓峻之分,还应审证求因,在化痰消瘀的基础上,辨清肺虚、实,结合相关脏腑定位,分别施治。因邪实所致的“ 风痰瘀阻” 当祛风化痰,活血化瘀,“ 寒痰瘀阻"当温通祛寒化痰消瘀,“ 痰热瘀阻者当清热化痰凉血祛瘀,“ 湿痰瘀阻"者,当燥湿化痰活血祛瘀,“ 痰浊瘀阻"者当化痰泄浊活血祛瘀,“ 痰气瘀阻” 者当理气化痰活血消瘀。此外,肺实者应注意配伍降气、泻肺之品。因虚所致的又当配合益气、滋阴、补肺、温养、健脾、益肾等法,以补益肺气,化痰祛瘀为主,同时根据相关脏腑定位不同兼顾温通心脉、健脾和胃、补肾培元。

 

[调理五脏从本求治]

 

由于痰瘀的生成,实因五脏功能失调、津血不归正化变异而成,故调整五脏,扶正补虚,则痰瘀自消。这也就是所说的“ 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 之意。景岳谓:“ 治痰当知治本,则痰无不清,若但知治痰,其谬甚矣” ,王肯堂也认为“ 虚证有痰,勿治其痰,但治其虚,虚者既复,则气血健畅,津液流通,何痰之有?"都表明因气血冲和,百脉流畅,自无生痰停瘀之患,可见治痰还需从本来治疗。但另一方面“ 标本同治” 、“ 消补兼施",综合利用于临床中,有助于邪正合治,提高疗效。临证当合理调整扶正补虚与化痰活血的关系,方能取得良好疗效。

 

【化痰祛瘀方研究】

 

古今医家创立很多痰瘀同治方剂,这些方剂如今仍在疑难杂症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古代医家创方]

 

痰瘀互阻是胸痹的重要病因,《症因脉治》言:“ 胸痹之因,痰瘀血滞。” 《古今医鉴》谓心痹“ 素有顽痰血” ,说明胸痹心痛由痰瘀所致。《金匮要略》治胸痹心痛用瓜蒌薤白半夏白酒汤,即痰瘀同治的体现。清· 曹仁伯在《继志堂医案》中选用全瓜蒌、薤白、旋覆花、桃仁、红花、瓦楞子合二陈汤。柳宝诒按语评点:“ 方法周到,不蔓不支,拟加参三七磨冲” ,皆为祛痰化瘀治胸痹之典范。

 

治痰热血壅蕴成肺痈之千金苇茎汤,亦为痰瘀同治之典型方例。方中苇茎清肺泄热、逐瘀排脓之功,却很全面而确凿。

 

中风手足不仁,久致经络中有湿痰死血,见腿臂痛、经络及肢体挛痛,屈伸不利,或游走疼痛,选用温经宣痹,祛风除湿,祛痰逐瘀最妥之大活络丹。方中,川乌、草乌温经活络:南星燥痰活络,乳香、没药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陈酒引各药直达病所,尤显痰瘀同治之效。

 

噎膈、积聚等内科杂症,究因不外气郁痰阻,瘀结交杂,更需行气化瘀,活血通络,痰瘀同治。如辨治噎膈选启膈散和通幽汤,前者开郁、润燥、化瘀为功,主痰气交阻者:后者重在滋阴养血,破结行瘀,主瘀血内结者。两方均痰瘀同治,仅侧重略异。

 

[现代医家自拟方]

 

近代魏长春老中医治疗呼吸系统疾病验方“ 三子贞元饮” 。方中三子、地骷髅、甘草止咳化痰:当归、熟地养血活血,乃成痰瘀并治之剂。1965第2期《中医杂志》介绍的庄时俊老大夫的化瘀止痛散,是他多年用以治疗跌打损伤的外治效方。此方除用化瘀止痛之品外,另加杏仁、白芥子治痰之品。用之临床,不但外敷有效,内服亦有显效。而且明显地减少了外伤后遗症。

 

胡氏祛痰活血汤( 胆星、半夏、竺黄、三七粉、丹参、赤芍、川芍、泽兰、郁金等) 为基本方,并根据痰浊与血瘀的偏重酌情加减。李氏等以温通心阳,理痰化瘀之法,用瓜篓薤白桂枝汤加味( 全瓜蒌30g,薤白l O g,桂枝l O g, 半夏10g,丹参15g,郁金15g,云苓15g,红花6g )治疗心阳亏虚、痰瘀同病型冠心病。若心阳虚衰,可加制附子、人参;肾阳衰竭,不能制水水气凌心者,可合真武汤。上海肿瘤医院

 

以痰瘀同治为法,拟治肿瘤内服方,用象贝母、夏枯草、冬瓜仁、瓦楞子化痰:三七、三棱、莪术、当归、红花、桃仁、血竭祛瘀通络散结,探索着应用中草药攻克肿瘤的途径。 

 

【周仲瑛教授从痰瘀辨治肺系难治病的常用方药】

 

[基本方药]

 

常用的活血化瘀药物以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鸡血藤、丹参为主,化痰燥湿当以半夏、陈皮、瓜蒌仁、漏芦、杏仁、苍术、云苓、白术为主。由于痰瘀相关,治痰即可治瘀,因痰化则气畅血活;治瘀即可治痰,瘀去则脉道通畅,而有助于痰消。慎重选 用化痰祛瘀药物才能获得较满意效果。但是所用化痰祛痰药应选择平稳有效之剂,慎用虻

 

虫、水蛭、甘遂、商陆等孟浪过剂,以免耗气伤血。

 

【经验用药】

 

[对药配伍]

 

瓜蒌皮?天花粉

 

周老在治疗肺部肿瘤、肺痈时,常用瓜蒌皮和天花粉配合使用,因瓜蒌皮具有清热化痰,宽胸散结的作用;而其根为天花粉,清热生津,润燥化痰,且有消肿排脓之效,两者合用,对于痰热与瘀热相搏而成的肺痈,及痰瘀互结气阴两伤的肺部肿瘤具有化痰祛瘀清热润燥之疗效。

 

半夏?天南星

 

半夏与天南星为同科植物,二药均具毒性,皆能燥湿化痰,为治湿痰、寒痰的要药。然半夏专入脾胃,善治脏腑之湿痰:又为止呕要药,和胃降逆,辛开痞结,以治湿痰为主,天南星则兼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半夏燥湿健脾,以杜生痰之源:天南

 

星开泄化痰,以搜经络中之风痰。两药相伍,可散周身痰结,尤以祛风痰为著。周老对于治疗肺癌时,多用两者配伍使用以起到清肺化痰解毒之效。

 

苏木?泽漆

 

慢阻肺后期,痰瘀饮互结者,周老常泽漆与苏木合用,泽漆辛苦而凉,有较强的行水消肿、祛痰散结之功,用于慢性咳喘伴有咽喉有痰不易咯出及咽喉肿痛者,多有较好疗效。苏木咸能入血,辛能走络,功善活血祛瘀消肿,两者合用,能祛痰散结、活血行水,相得益彰。

 

杏仁?桃仁

 

周老认为桃仁苦甘性平,富含油脂,入肝经血分,逐瘀活血,润燥滑肠:对于治疗肺部肿瘤时,常取其活血化瘀之意,而治疗肺气失宣肃之咳嗽气喘同时伴有血瘀明显的患者,常配合杏仁使用。如《圣济总录》双仁丸以二药各半两治。杏仁苦辛而温,主入肺经气分,功专苦降润泄,兼辛宣疏散,善破壅降逆、疏理开通,并可降气定喘,宣肺止咳,润肠通便。二者合用,相得益彰,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润肠通便之力强。特别适合于肺病日久痰瘀互结者;现代研究表明两者均含有苦杏仁甙,口服后,体内产生氢氰酸,能抑制呼吸中枢,而达到镇咳平喘的作用。

 

苏木?葶苈子

 

周老认为苏木专走血分,能宣通血脉,宣肺平喘。故常用于瘀水互结的肺心病患者。尤其苏木具有活血散瘀祛瘀之功,而葶苈子善于泻肺祛瘀利水,两者合用增加活血利水的效果,尤其还结合现代药理的报道指出苏木能平喘、葶苈子可强心。故两者合用对于治疗肺病日久,瘀水互结的肺心病及反复慢阻肺咳喘不止,疗效甚佳。

 

[特殊用药]

 

瓜蒌 

 

瓜蒌为中医治疗胸痹之要药,具清热涤痰,宽胸散结及润燥滑肠之功效。而现代药理表明瓜蒌不但具有化痰也有祛瘀的效果。体外实验表明,瓜蒌仁的主要成分栝楼酸在试管内对胶原、ADP、肾上腺素刺激的人血小板聚集有浓度依存性抑制作用。其机理是抑制血小板坏氧合酶的活性,减少TXA2的产生而发挥抗ri nd, 板聚集作用。动物实验表明,瓜蒌皮中提取的总氨基酸有良好的祛痰作用,其中的天门冬氨酸能促进细胞免疫,有利于减轻炎症程度,减少分泌物:半胱氨酸能裂解痰液黏蛋白,使痰变稀而易于咳出,蛋氨酸可

 

转变为半胱氨酸及胱氨酸,起协同作用。

 

贝母

 

贝母首载于秦汉时期《神农本草经》:“ 气味辛、平、无毒,主伤寒烦热,淋沥邪气,如喉痹、乳难。明《本草汇言》认为:“ 贝母开郁、补气、化痰之药也,润肺息疾、止咳定喘,则虚寒火结之症,贝母专司首剂,以上修用,必以川者为妙。若解痈毒,破症结,消实痰、敷

 

恶疮,又以上者为佳。周老多用浙贝母( 大贝母) 清热化痰治疗痰热蕴肺的肺系疾病。土贝母清热解毒治热毒致喘。如肺痈、肺部肿瘤、痰热内蕴的哮喘等。

 

天南星

 

天南星为天南星科植物天南星异叶天南星或东北天南星的干燥块茎,性味苦辛温,

 

有毒。《开宝本草》认为天南星主中风,除痰,破坚积,消痈肿,散血堕胎。可见天南星具有走经络,善治风痰,能祛风定惊,兼能消肿止痛,用于顽痰咳嗽,风疾眩晕,中风痰壅,癫

 

痫,惊风,破伤风,生用外治痈肿,蛇虫咬伤。

 

白芥子

 

白芥子始载于《开宝本草》,为十字花科植物白芥的干燥成熟种子。辛,温,归肺经。具有温肺豁痰利气,散结通络止痛之功能,用于治疗寒痰咳喘,胸胁胀痛,痰滞经络,关节麻木、疼痛,痰湿流注,阴疽肿毒。周老常用白芥子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主要取其祛痰之用。凡痰浊阻肺见咯痰量多色白,口不干,苔白腻或浊腻者,即可调用,常与炒苏予、炒莱菔子( 即三子养亲汤) 同用以祛痰止咳平喘。《本草经疏》所言:“ 白芥子,味极辛,气温,能搜剔内外痰结及胸膈寒痰,冷涎壅塞者殊效。然而肺经有热,与夫阴虚火炎咳嗽生痰者,发在所忌。"因此,在运用该药时,周老指出应注意本品终属辛温燥烈之品,阴虚火旺或无痰湿水饮者,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易发泡,有消化道溃疡、出血者及皮肤过敏者忌用。用量不宜过大,过量易致胃肠炎,周老一般为用量为6g。

 

僵蚕 

 

僵蚕为蚕蛾科昆虫家蚕蛾的幼虫感染白僵菌而僵死的干燥全虫。亦名僵蚕( 《备急千金要方》) 。味辛、咸,性平。入肝、肺、胃经。《本草纲目》称它“ 散风痰结核瘰病,治头风、风虫齿痛、皮肤风疮丹毒作痒、痰疟症结、妇人乳汁不通。"因此,僵蚕具有息风止痉止痛、祛风热、化痰镇咳、活络通经、解毒散结等功能,《本草求真》认为:“ 僵蚕,祛风散寒,燥湿化痰,温行血脉之品。周老多用僵蚕化痰散结息风止痉止痛治疗肺部肿

 

瘤、痰涎壅盛肺胀、哮喘等肺系疾病。而现代药理也证实:僵蚕的有效成分蛋白质对血小板的聚集有抑制效应。

 

半夏

 

半夏为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干燥块茎,本品味辛、性温,有毒,入脾胃肺经。《别录》谓其能“ 消心腹胸膈痰热满结,咳嗽上气……” ,《医学启源》说其能“ 治寒痰及形寒饮冷伤肺而咳……” ,《主治秘要》云“ 燥胃湿化痰,益脾胃气,消肿散结,除胸中痰涎” 。周老认为半夏其性温,味辛,有毒,归脾、胃、肺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

 

功效,且生用外治痈肿痰核。为燥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尤善治脏腑之湿痰。周老指出半夏因其性有毒,故须炮制,同时其性因炮制不同而异,如竹沥制者化热痰,姜汁制者化寒痰,半夏曲消食化痰,仙半夏治实痰,朱衣半夏、胆汁制半夏治惊痰;在配伍方面,合芩、连治热痰,配姜、桂治寒痰,合苍术治湿痰,伍白附子治风痰,配麦冬治燥痰等。现代药理也表明半夏具有明显的镇咳作用,与可待因相似但作用稍弱,其机理初步认为系

 

生物碱抑制咳嗽中枢所致。用酚红法测得清半夏的乙醇提取物有一定的祛痰作用。此外半夏还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猪牙皂

 

猪牙皂系豆科苏木亚科皂荚属植物皂荚的干燥不育果实。猪牙皂始载于《名医别录》,猪牙皂与皂荚虽来源于同一植物,但猪牙皂是由于皂荚树衰老或受外伤刺激而成的畸形果,而皂荚则为成熟的果实。猪牙皂性辛、咸、温,归肺、大肠经,具有祛痰开窍消肿散结之功效。周老用于痰多壅肺,痰粘难咯,胸闷喘咳者,尤其适用于老痰、顽痰者。在适用

 

上值得注意,必须是实证才能使用,如久咳肺虚,或咯血者忌用,一般用量为3g左右,内服剂量过大可引起呕吐、腹泻等症。药理研究也证实了本品能刺激胃粘膜而反射性地促进呼吸道粘膜的分泌,产生祛痰作用,属恶心性祛痰药。故适用本品须严格辨证,合理配方,适当运用。

 

蜂房

 

蜂房为胡峰科昆虫果马蜂,日本长脚胡峰或异腹胡蜂的巢,又名露蜂房。本品性平

 

味甘,归胃经,具有祛风、攻毒、杀虫、止痛、温肾助阳之功效,《本草求真》曾指出:“ 蜂房味苦成辛,气平有毒,为清热软坚散结要药。《本经逢原》谓之:“ 能祛涤痰垢"。周老在

 

治疗肺癌时,用此药配伍山慈菇、半枝莲达到清肺化痰解毒散结之功,从而达到有效抑制肿瘤的生长。蜂房自古以来一直用于治疗痈毒、恶疮,刘氏指出应用以蜂房为主方的中药消瘤丸(露蜂房、全蝎、守宫、僵蚕各等分),5g/次,2/次,对肿瘤有一定控制作 用。

 

苏木

 

苏木为豆科植物,又名苏方木,苏枋,赤木,棕木,红柴,始载于《唐本草》,味甘、成、性平,其干燥心材为传统中药材。苏木具有舒筋通络、活血散结、镇静、祛痰、止痛等功效。周老指出对于月经过多患者及孕妇者忌用。此药用量不宜过大,一般就3~10g。正如《本草纲目》所说:“ 苏方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桃仁

 

桃仁系蔷薇科植物桃和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甘、平,归心、肝、肺、大

 

肠经。具有良好的泄血通滞作其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之功效。它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主瘀血血闭,症瘕邪气,杀小虫” 。梁· 《名医别录》载:“ 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

 

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 由于桃仁的具有较强的破血和通便的效果,故对于月经过多的,大便溏烂的患者,周老一般都慎用。现代药理也同样表明:桃仁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1) 扩张血管,增加器官血流量。桃仁能增加脑血流量。静注500g/L桃仁提取液能立即

 

增加麻醉家兔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2)抗血栓作用。王氏等也证实桃仁对凝血酶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体内外给药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强。对血小板聚集正常或升高者,桃仁在体外均有明显抑制其血小板聚集作用。

 

【一、运用复法论治肺系病症的立论依据】

 

[古代文献依据]

 

1.五脏生克传变是运用复法的理论基础

 

五脏生理上相互生克,经络上相互联系,病理上相互传变是运用复法论治的理论基础。肺脏有着“ 百脉朝肺,肺朝百脉” 的特点,故与其它四脏联系都很紧密,病理上其它脏腑病变都可影响到肺,早在《内经· 咳论篇》即有记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说明肺部病变可由它脏传来,且五脏受病,

 

可发生相互传变。在《素问· 标本病传论》云:“ 夫病传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胁支痛” 。《素问· 咳论》又云:“ 心咳之状,咳则心痛,喉中介介如梗状,甚则咽肿喉痹” 。此两条即描述心经之病传于肺所致之咳。《素问· 咳论》云:“ 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下满。” 此条说明肝病传肺,病邪循络上乘于肺,肺失肃降,

 

故上逆为咳。《素问· 咳论篇》云:“ 脾咳之状,咳则右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咳剧” 。此条即脾气受邪,母病及子,致肺气上逆而咳嗽。《素问· 咳论》云:“ 肾咳之状,咳则肩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 。此提示若肾受病邪,可循经上干于肺,肺气不降则咳。在《内经》以后的医书中也有许多它脏病邪影响及肺的记载,如《金匮要略浅注》有录:“ 张隐云:咳者肺病也。有邪在皮毛而为肺咳者,有五脏受邪,各传之于肺而为咳者。” 它脏病变传之于肺的病机描述在《冯氏锦囊秘录》记载更为详细,如“ 盖从后来者为虚邪,如肺病因脾土之邪所致,然金生于土,是从后来,兼金中有土,土能御水,无水则火至矣,故为虚邪。从前来者为实邪,如肺病因肾水之邪所致,然水生于金,是从前来,兼金中有水,则火不能至,是子能制鬼矣,故为实邪。从所不胜来者为贼邪,如肺病因心火之邪所致,盖火能克金,是从吾所不胜者而来乘之,故为贼邪。从所胜来者为微邪,如肺病因肝木之邪所致,然金能克木,是从吾所能胜者而来乘之,既胜则不能为害,故为微邪。”

 

同时肺脏病变也可影响到其他脏腑,《内经知要》“ 肺病喘咳( 肺主息,故病喘咳)。三日而胁支满痛( 三日而之肝,金克木也) 。一日身重体痛( 一日之脾,木克土也) 。五日而胀( 五日而之胃,脏传腑也) ,十日不已,死( 十日不己,胃复传肾,五行之数已极,故死)"。《冯氏锦囊秘录》有载“ 骨痿不能起于床者,死,谓从肺病而之肾也。’’《证治准绳· 幼科》“ 肺病春见,肺胜肝也,肝怯故受病’’等等。

 

2.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是运用复法的基本依据

 

病因病机错综复杂是运用复法论治的基本依据。《金匮要略· 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云:“ 肺痿之病,从何得之?师日:或从汗出,或从呕吐,或从消渴,小便利数,或从便难,又被快药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说明肺痿病因多见,病性虚实夹杂。

 

《诸病源候论· 咳逆短气候》对肺胀病机的论述为:“ 肺虚为微寒所伤则咳嗽,嗽则气还于肺间则肺胀,肺胀则气逆,而肺本虚,气为不足,复为邪所乘,雍塞不能宣畅,故咳逆,短乏气也。"可见肺胀的主要成因是久病肺虚,总体病机为本虚标实。六淫之邪不仅单独导致肺病,并常见多邪夹杂为患,《素问· 玉机真藏论》云:“ 是故风者,百病之长也,今

 

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皮肤闭而为热。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日肺痹,发咳上气” 。此指风寒二邪夹杂犯肺致咳。《素问· 刺热篇》中所云“ 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 ,指出风热伤肺的所致之咳嗽。同时,痰湿水瘀也是肺病的重要致病因素及病理产物,《素问· 通评虚实论》言:“ 气

 

满发逆,……则高梁之疾也"、“ 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 生气通天论》),提示恣食膏梁厚味,酗酒或饮水过度,可致痰湿内停而上迫于肺,引发喘逆;《素问· 逆调论》云:“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素问· 示从容论》言:“ 喘咳者,是水气并阳明也"及《素问· 至真要大论》言:“ 饮发于中,咳喘有声” ,说明水饮内停,也可逆而犯肺引发喘咳;在《素问· 逆调论》中记载:“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 、《素问· 脉要精微论》言:“ 肝脉搏孥而长,……因血在胁下,令人喘逆” ,以及《素问· 痹论》云:“ 心痹者,脉不通,……暴上气而喘"此三条说明若心肝之脉有淤血,使肺的宣降功能失常,亦可引发喘逆。后世医家朱震亨在

 

《丹溪心法》中指出,“ ……若无瘀血,何致气道如此阻塞,以致咳逆倚息不得卧哉?” ;唐容川则明确指出:“ 瘀血乘肺,咳逆喘促” ,“ 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阻塞,不得升降而喘者” (《血证论》)。《丹溪心法· 喘》:“ 肺以清阳上升之气,居五

 

脏之上,通荣卫,合阴阳,升降往来,无过不及,六淫七情之所伤,饱食动作,脏气不和,呼吸之息,不得宣畅而为喘。亦有脾肾俱虚,体弱之人,皆能发喘。又或调摄失宜,为风寒暑湿邪气相干,则肺气胀满,发而为喘。又因痰气皆能令人发喘。’’指出六淫、七情、饱食、体虚等皆可为喘证的病因,同时涉及脾’肾,病理因素为风寒暑湿等邪气,病因病机

 

都复杂多见,而且可同时累及它脏。《济生方· 喘》:“ 将理失宜,六淫所伤,七情所感,或因坠堕惊恐,度水跌仆,饱食过伤,动作用力,遂使脏气不和,荣卫失其常度,不能随阴阳出入以成息,促迫于肺,不得宣通而为喘也。’’指出喘证之因多见,并非单一。

 

3.证型交错是运用复法的最佳选择

 

证型交错是运用复法论治的最佳选择。在《幼幼集成》一书里就有较多肺病与它脏病兼夹的记载,如“ 咳而面黄体倦,痰涎壅盛,或吐痰,或吐乳食。此肺病兼见脾证…咳而面青多怒,痰涎壅盛而发搐者,盖因咳嗽声不能转,所以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见肝证…咳而面色暗黑,久咳而吐痰水。此肺病而兼见肾证,…咳而喉仲介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 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证。"在《育婴家秘》之卷三也有类似记载“ 咳,喉中介

 

介有声,面赤发热心烦,或咽喉痛,声哑者,此肺病兼见心症也?咳嗽面黄,痰涎壅塞,或吐痰,或吐乳食者,食少喜卧,此肺病见脾症也…咳嗽痰涎壅塞,搐咳不转,瞪目直视,此肺病兼肝症也…咳嗽久不止,吐痰涎水,此肺病兼。肾症也” 。对于这种症候兼央的病证,清· 何梦谣说:“ 杂合之病,须用杂合之药治之。"曹仁伯似乎也有同感,则谓:“ 每遇病机丛杂,治此碍彼,他人莫能措手者,必细意研求,或于一方中变化而损益之,或合数方为一方而融贯之。” 前人关于病症错综复杂,治疗效果不佳,转为复法取效,《医学源流论》中有记载:“ 儿病人或体虚而忠实邪,或旧有它病与新病相反,或一人兼患二病,其因又相反,或内外上下各有所病,医者踌躇束手,不敢下药,此乃不知古人制方之道也。古人

 

用药,惟病是求。药所以治病,有一病则有一药以制之。其人有是病,则其药至于病所而驱其邪,决不反至无病之处,以为祸也……俗谓有病病当之,此历古相传之法也。故医者当疑难之际,多所顾忌,不敢对症用药者,皆视病不明,辨症不的,审方不真,不知古圣之精义也。” 清· 徐灵胎也说过:“ 有当合治者,如寒热、腹痛、头疼、泄泻、厥冒、胸满,

 

内外上下,无一不病,则当求其因何而起,先于诸症中择最甚者为主,而其余症,每症加专治之药一二味以成方,则一剂而诸症皆备,以此类推,则合治之法可知矣。"以上文献的记载说明,病机错杂,证型交错,并非单一病症,治疗上颇为困难,针对病机,运用复法立方,多获良效。 

 

【二、周仲瑛教授运用复法论治肺系病症的学术思想】

 

[复法立方的含义]

 

复法立方就是指针对疾病的多重复杂病机,组合运用两种以上的治法,用于证的交叉复合,有时单一的证也需通过复合立法,求得相互为用,以形成新的功效,如宣降法、酸甘化阴法等。

 

[复法立方思想的考究]

 

复法立方的思想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如在《素问· 异法方宜论》记载:“ 是故圣人杂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异,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体也。” 在之后的医圣张仲景则是将复法立方用于临床实践的先驱,如“ 《会匮要略》中的鳖甲煎丸

 

( 药用炙鳖甲、炒乌扇、人参、黄芩、柴胡、牡丹皮、瞿麦、紫葳、半夏、鼠妇、干姜、大黄、桂枝、芍药、阿胶珠、葶苈、石苇、厚朴、炒蠊虫、炒蜣螂、炙蜂房、赤硝、桃仁共23味) 全方寒热并用、攻补兼施、行气化瘀、除痰消癥” 例。《伤寒论》中的其他方剂,如麻黄升麻汤、小青龙加石膏汤等也都是针对寒热错杂的病机特点复法立方的。后世对复法立方思想的阐述及运用有所发展,特别是在清代,有较多论述,清· 罗浩晚:“ 治病之难有二:一日辨缓急;二日知分合。"“ 分治之法,审其轻重;合治之法,辨其宾主” ( 《医经余论· 治病缓急分合论》),其中“ 合治之法,辨其宾主” 就是讲运用复法要分清主次,切忌杂乱无章。

 

[运用复法论治肺系病症的理论基础]

 

1.多病夹杂,复法兼顾 

 

呼吸系统疾病大多病程迁延,病情反复发作,逐渐加重,症情复杂,常发生在老年人,患者兼有多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在后期常并发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后期合并慢阻肺,这些疾病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病理特征,通过不同治法的有机组合,即复法立方,多管齐下,常能起到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效果。

 

2.证型交错,复法立方

 

随着全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医疗技术的进步,疾病谱逐渐发生变化,呼吸系统疾病也变得越来越复杂,中医内科教科书上所描述的单一证型,临床所见聊聊无几,多是证型交错,寒热互见,虚实夹杂的病症,如肺炎患者初期高热,使用大量抗生素后,血象恢复正常,此时虽然内热已解,但外寒未去,表现为邪不外达,肺失宣肃之咳嗽,此时单一治法往往收效甚微,常需寒热兼施,宣降结合,复法立方,方可扬长避短,兼顾用药,确保

 

疗效。

 

3.单病痼疾,复法取效

 

复法主要用于证的交叉复合而为适应复杂病情的需要,对于单一病症,有时通过复法也可求得诸法之问的相互为用,以加强疗效或形成新的功效。如肺病之喘咳,常呈慢性病程,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可应用宣降相合复法,又如肺燥津伤,气阴两虚之证,可用酸甘化阴之法。

 

4.病有传变,灵活用法

 

肺系外感病传变多而快,如外感风寒之证,可在一二日内即转化为热证;内伤杂病传变少而慢,但在病变过程中有时可见新、旧病理因素共存的复杂局面,因此,注意掌握了疾病的病机转化规律,不仅可以拓展辨证思路,也可作为复法立方的重要依据。如慢性咳嗽、支气管哮喘等疾病患者,临床上病情反复迁延,可根据久病入络、久病伤正等理论,患者虽未表现出明显血瘀、正虚之象,参入活血化瘀、补虚扶正之法,往往可收到意想不

 

到的效果。

 

5.把握整体,综合立法

 

中医学有其完整的、独立的理论体系,“ 整体观念、辨证论治"是其理论核心,应善于运用并充分发挥这些理论,扩大处方立法思路,多途径寻求治法,以加强诸法的综合运用。如按阴阳转化、互根理论,或五脏相生相克理论复合立法。临床上肺病咳喘日久,导致肺气正虚,临床在补肺气的同时,按照“ 土生金’’的五脏相生理论,合用健脾之法,则能事半功倍。 

 

[复法立方的用药特点]

 

复法立方是二种以上的治法联合运用,不是多种治法的简单相加,而是针对某些病理机制复杂的一些特殊疾病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它所包含的具体治法是根据该疾病病理变化及病机的各个方面有机地组合起来的,仍然遵循中医治疗思想的基本原则,同样是在辨证论治体系下进行的。

 

1.法随机出,药由法定

 

复法是根据疾病的临床实际,通过对临床表现的分析、归纳、总结,得出疾病的病理本质和病机特点,确立相应的具体治法,然后在治法的指导下,选择具体药物。治法是根据病机确定,复法中有主法,方药中也有主药,根据某一特定病人,具体病情,脏腑病位来做选择。如哮喘,病机总属“ 素体不强,风痰伏肺,遇感触发” ,周老认为降气平喘、祛风化痰为发作期的基本大法,补益肺肾、祛风化痰为缓解期的基本大法,但需根据患者

 

具体发作情况,复法立方,周老提出“ 发时未必皆实,故不尽攻邪;平时未必皆虚,亦非全持扶正” 。

 

2.配合紧密,药无虚发

 

复法是多种治法的有机组合,在每一治法下涉及的药物均有多种,有时不可避免形成大方,但在药物的选择方面,尽量在辨证的情况下兼顾选药,做到对证用药,药无虚发,紧密配合,如炙麻黄既有宣肺平喘,又有利水消肿的功用,对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动则气喘同时合并有双下肢水肿的患者最为适合;并且可从传统中医对药物功用的认识出发,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的成果选择用药,尽可能一药多用,如泽漆既能消痰利水,又能抗癌止咳;广地龙能化痰通络、止咳平喘,又善祛风抗过敏等等。

 

3.重视后天,促进吸收

 

脾胃为水谷之海,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尤其在肺脏病变更需注重脾胃,在《医述》中有云:“ 凡肺病,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胃气者,肺之母气也。” 由于复法立方时药物较单一治法多,药物杂,药性猛,在临床上,周老一方面在方中配以半夏、陈皮、焦楂曲、炒谷麦芽、砂蔻仁等和胃药物,另一方面,在选药上也注意避免影响脾胃功能的

 

药物,或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出现较严重的消化道反应,如恶心呕吐、腹泻等症,少用苦寒败胃或致吐的药物,如鳖甲为常用的软坚散结药,又有养阴作用,临床应用广泛,但对舌苔厚腻,脾胃湿热的患者则不宜使用,以避其壅;如桃仁有较好的止咳平喘活血功用,现代药理证实有抗纤维化作用,对于喘证,特别是间质性肺纤维化引起的气喘很适合,但其有润肠作用,有不少病人服用之后出现明显腹泻,临床中对于这种病人,当审慎用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