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学至气质变,方为有功

 真如书屋如如 2014-10-08

自从北宋以来,儒家学者就早已经明确的提出来,读书学习的终极目的就是要变化气质。比如理学的奠基人明道先生程颢就曾经说:学至气质变,方为有功。

这里所说的气质,主要就是指诸如行为举止,气度精神等等的外在表现。所谓“变”,也不是随便的变化,而是要消除掉种种的外在事物的诱惑,消除掉种种欲望的侵扰,重新回归到本然的状态去。

用宋儒的话说就是消除小我,回归大我。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走出别人的我,回归到本真的我。

完成这种转变,实现这种变化的,是人对大道的理解。程颢曾经举了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明什么是变化气质,以及人的气质是怎样变化的。他说:“夫人之情,易发而难制者惟怒为甚。第能于怒时,遽忘其怒而观理之是非,亦可见外诱之不足恶,而于道亦思过半矣。”

很明显,怎么能改变人的气质?怎么能改变人在愤怒时的表现?就是要依靠“观理之是非”,就是从对厉害得失的思维上,跳转到对纯粹的道理的思考上。这首先需要对道理的了解,同时还需要对道理高于当前的厉害这一基本原则的明确。这两点,都需要通过读书,通过学习才能够了解,才能够熟练的运用。

简单的说,任何人之所以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会感到恐惧,感到焦虑,一定是因为他对这个事物的变化规律缺乏了解。所以,一切恐惧,一切焦虑,从本质上说,都是由无知造成的对未知的恐惧与焦虑。如果,能够明确的知道,未来将会怎样,必然就是怎样的,那还有什么可恐惧,有什么可焦虑的。

正是由于从无知到有知的过程,是需要通过学习完成的,所以读书,学习,自我修养,才能够实现气质的转变,否则也就谈不到了。

只不过,我们需要明确一点,那就是这个变化气质的过程,虽然不是必须的,但却是必要的。

因为,在此之前我们曾经被动的完成了一次变化,任何一个人,从他的婴儿阶段,到长大成人的这个过程中,都必然的,接受了社会的洗礼,因此也都会被动的,变化了一次气质。通常来说,就是从质朴变得市侩,从纯真变得虚伪,从平静变得焦躁。

这个过程,对于每一个生存在这个世界上的人来说,都只能是一个无奈的现实,我们只能被动的接受。同时也正因为如此,再度的变化气质,才虽然不是必须的,却一定是必要的。

这次变化,是需要从个人的觉悟为开端,通过主动的学习与修养来完成。

虽然,觉悟与否,以及在什么时候开始觉悟,则完全是一个个性化的问题,有的人会很早,有的人则一生都没有等来那个时刻。

但是,只有至此——完成第二次的气质变化,才能够说,这是一个成熟的人。换言之,在我们的人生历程中,通常来说需要经历一变而躁动,再变而平静两次气质的变化,才能真正成熟起来。

这种成熟的人的气质是个什么样子呢?我觉得,对于这种状态的描述,还是清末民初的那位大儒,辜鸿铭先生的描述最为传神和到位,他说:在真正的中国人性类型中,有这样一种气质:从容、镇定、历经磨练后的成熟,如同一块千锤百炼的金属。

这块金属是怎样炼成的?这块金属就是靠弥漫于整个社会之中的,充实在每一条街巷,乃至每一个家庭之内的书卷气熏陶出来的。

这里所说的“书卷气”,显然不是今天领着自己的孩子,到处赶场的那种焦躁之气,而是出于为己之学,而产生的那种对书籍以及他们所承载的知识与道理饱含敬畏之情的态度与氛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