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魏坤梁回复网友评论

 zula999 2014-10-08

“魏老师:
您好!您对很多问题,阐述的都很清楚,明白!非常感谢! 您的文章大多我都拜读了。很想看到魏老师的拳架的视频,在网上搜寻过,没能找到。如能有老师盘拳的视频,对众多太极拳爱好者,都是非常有益的。不知道魏老师是否录过自己的拳架。再次感谢!”

海阔天空网友:您好:
    欢迎访问我的博客。很高兴您能够跳出盲目的名家崇拜,通过对拳理拳法的关注,重视象我这样草根的拳架是如何的。无奈我既无条件自录,电脑上网操作技术又太低,暂时无法上传练拳视频。其实我也想上传自己的视频与众多太极拳爱好者交流,所以正在争取以后尽快实现。不过,对于拳架的练习与观察,我先汇报几点体会供您和其他网友参考:

① 太极拳套路的锻炼应该以“求内”为前提地追求外形方面的尽量规范。比如练拳双摆莲上摆的脚应该过肩、应该是脚打手,下势应该前腿尽量贴近地面、身躯应该竖直朝前等;练剑凡立剑的撩、挂、劈等都应该剑如贴着前后竖直的墙壁剑刃领先立剑运行、剑刃的转动都应该象是在两堵前后竖直墙壁的夹缝中完成的,凡是云剑都应该下刃领先、剑面是贴着剑的运行轨迹平面运行的等,而这些都是必须由内在正确的方法所作用完成的,如无论练拳或练剑,手臂都必须是被由脚而起的传递性力量所作用动的,手臂都必须是既局部不能用力而又有力的,剑的任何变化都必须是身躯所带动的,不能用手腕局部的力量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要求。如果不是用这样的方法,最基本的要求也达不到,而是用外家拳的方法当然也完全可以达到这样的规范,那么这样的规范就是属于东施效颦,外形再规范也是错误的规范。问题是还没有这种正确方法体会的人一般很难区别正确的规范和错误的规范,而且照正确的规范模仿,结果往往是模仿成为了错误的规范。因此,如果没有具体的说明,观摩别人的拳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应该是以正确的拳理拳法指导练拳。所以,杨澄甫先生才说:“弗惟外之是鹜,而惟内之是求”。

② 学练太极拳理性上大致清楚拳理拳法是必须重视不可或缺的。理性上拳理拳法的清楚程度可能是无止境的,至少是随着拳术水平的提高而提高的。对后者我深有体会。因为理性不是干巴巴的几句条文,而是包含有经验、体验等感性的,理性的要领等不过是许多感性之粗糙简化表示的符号而已,而感性是无穷的,因此理性也应该是没有绝对巅顶的。没有太极拳感性的人学练太极拳又没有正确的理性指导,就象是在漆黑暗夜的大草地上走路,要达到目的地那是很困难的;没有感性的人接受理性其认识上也是朦胧的、不可能清楚的,很有可能对理性东西的理解还是错的。但没有和缺乏太极拳感性的人在老师和前辈的正确指导下,有了大致拳理拳法的了解以后,自己如何正确练拳、如何通过文字、语言与观察正确地鉴别、吸收别人的练拳经验就如同有了照明。大致拳理拳法的了解重点,我认为是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杨氏老谱、近代太极拳家的拳论这些太极拳经典。对于现代太极拳界出现的很多理论和说法,叶大密先生曾说过很多是垃圾,此言可谓切中肯綮。要清楚现代很多名人其实是人为捧红的,很多言行与太极拳经典一对照就可以知道原来是与太极拳南辕北辙的;其中还有人自称是近代太极拳家的弟子,与太极拳经典一对照,原来许多观点是与近代太极拳家相悖的,是九十年代某些人别出心裁的错误说法。所以接受太极拳理性是不能盲目听名声、凭名气和贪现成的。

③ 学练太极拳,所要关注的拳理拳法的中心是如何掌握太极拳的两个基本技能,一个是沾粘连随,一个是发劲。这两个总括起来就是要模仿和探索《打手歌》所说的过程。根据太极拳经典,杨氏太极拳的每一个拳式开始过程几乎都是沾粘连随,结束都是发劲攻击;而且杨氏太极拳几乎每一个拳式也都是可以这样模拟的。其中沾粘连随模拟的重点是如何不用力地将对方引进落空;发劲的重点是身体神经反应的感觉,必须劲由脚起,不是真发劲,练拳就要这样模拟,观察就要这样分析。沾粘连随模拟得对不对,四正推手实践检验一下就知道了。然而现在许多人都将这两个重点忽略甚至完全抛弃掉了,很多名人的拳架没有沾粘连随的模拟,自称所谓的发劲对于太极拳而言其实是发力。

④ 太极拳套路练习规范的标准就是体现《打手歌》所说的过程,而不是好看和符合某名家的模样。某名家的模样不一定是正确的或唯一正确的。必须明白《打手歌》所说的过程是有多种模式体现的。所以,太极拳动作究竟对不对的标准虽然只有一个,标准却是有多形式的。这也就是说太极拳每个拳式具体的动作不应该是刻板一个模式的,具体的姿势往往是有一个正负较大变化范围的;但是有的动作即使是相差一公分也是错误了。究竟哪些可以有大的变化范围、哪些一公分也不能差,判别标准就是用推手实践检验一下。要注意到现在某些太极拳名人的套路演练中存在着华而不实的供观赏的亮相动作,真正学练太极拳就必须加以鉴别。

⑤ 正确对待太极拳先人、老前辈的拳架录像与拳照,不应凭好看。很多老前辈的拳架不好看和很含蓄,要知道不好看的拳架中有很多内在的真传宝贝。很多老前辈的拳架似乎不规范,其中有的是属于脱离了规矩,是老子所说的“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能认为是不规范、没有到位;有的确是由于多种原因没有到位,尽管如此,也不能因此而看不到其拳架中的真传宝贝,我们后学者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前辈都是杨露禅的水平。现在很多人连郑曼青、李雅轩、杨澄甫先生的拳架也鸡蛋里挑刺批评,其实很多是盲目人云亦云地凭臆想将正确当成错误了。现在很多人不会看拳架,不知道正确评判拳架的优劣和水平的高低。拳架的优劣和水平高低的评判标准只能是实践,能够不用力地将别人的攻击化解掉并置攻击者于背势与能够局部不用力地发劲的就是正确的,不然,名气再大的名家所演练的、再好看规范纯正的也是不正确的。

⑥ 学练太极拳套路应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夸张的,是初学的和给初学学生示范的,是在紧凑而不给假设的敌人以破绽的前提下,沉坐、转胯、撑脊、拔背、含胸、沉肩等等都很明显的开展甚至夸大,虽然不大好看,却能够事半功倍较快地练成劲由脚始、全身放松、手不用力的功夫,能够较快掌握沾粘连随与发劲技能。如果一开始就模仿含蓄的拳架,反而得到这些技能的效果事倍功半。而得到了这些技能后,拳架自然地就会含蓄起来,一切的要领反应也都会渐渐外不露形了,太极拳最终应该是这样自练的。

我不了解您的练拳程度如何,因此没有针对地随笔漫谈了以上6点练拳体会。可能是班门弄斧,或者是文不对题,希望其中有对于您和爱好太极拳的网友能够有参考价值的。


“老师的文章很精彩,我是练陈拳的,我的老师让我们在推手时手要虚虚提起,相互轻轻挨着就行,如果把手松下来把全部重量放在对方手上,他就认为懈了,不知这样对不对?这是不是你说的轻粘?还有不知盘架时如何做到一羽不能加?陈拳发劲时如何做到一羽不能加?我才学拳一年,不明白的问题很多,请老师指教。”

新浪网友您好!十分欢迎您来本博客交流探讨,提问也是一种交流探讨的形式。对于您评论里所说的,我归纳为三个问题:①推手的粘应该怎么样?②盘拳架如何一羽不加?③发劲如何一羽不加?现就我个人有限的认识交流简复如下:

㈠ 关于“推手的粘应该怎么样?”

作为语言交流,要使得对方明白,自然应该根据感觉来表述,但人的感觉其精确是有限的,与科学的微观精确实际往往不一定是相符的;而如果用科学微观的精确语言交流,很可能没有人会明白。比如用科学微观的精确语言说,人的感觉以为画面活动的电影是由每秒24帧不动的画面交替播映形成的,然而这种情况人是感觉不到的,那么说电影是活动的画面,虽然符合感觉实际,却是不符合科学实际的。因此,必须明白人类的很多交流需要的是模糊概念的交流,就是按照人的感觉来表述。然而任何语言又是第二信号,细致概念会因人而异,甚至基本概念也会因人而异。因为这样,太极拳虽然有的问题容易说清楚,但也有很多问题的意思是很难单单用语言表达清楚的,要想说清楚必需要用很多的语言、示范与给予实际接触体验;很多问题还很难单单以示范让别人明白。这种情况还表现为对于太极拳有的技能,可能不同的人不同的话要表达的意思是相同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人表述所针对的角度等不同;而又可能不同的人相同的话要表达的意思却是不同的,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各人表述语言的概念是不同的。因此太极拳的学练,往往学生觉得老师的话前后矛盾,后来明白了原来是一致的,之所以会觉得矛盾是不同的话所针对的阶段、角度等不同;而有的人虽然说的话相同,然而实际一接触,原来意思是不同的。我对您老师所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难以明白,因此难以判断对不对,我只能以自己的体悟谈谈对推手中“粘”的认识:

推手之“粘”尤其反映了太极拳的放松。太极拳的放松必须是郑曼青先生著作所记载的杨澄甫先生“每日必重言十余次:要松,要松,要松净!”所谓“松净”就是彻底的松,就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大松大软”。这是太极拳一脉真传的经典座右铭,也是现代太极拳界许多人所诟病、批判的所谓“错误说法”。然而,这“松净”也是一种模糊概念的说法。因为太极拳的放松与气功的放松是不一样的。参照气功的放松,太极拳的“松净”又是如太极拳古代经典拳谱所说的是“似松非松”的。对于这一问题,我在好几篇博文中从多角度作了反复的说明,力图说清楚这个问题,但我也知道这个问题是很难说得清楚的。太极拳的“松净”从太极拳整体说,是在两臂悬置的前提下的彻底放松。而两臂悬置从科学微观的精确实际而言不可能是“松净”的,然而从自己的感觉实际而言又确实是彻底放松的;而按照教与学交流理解的需要,这种状态只能是用“松净”来表述的。从运动解剖学的微观实际说,这种“松净”其实是肩臂处于一种力量、快速型的白肌彻底松弛,而耐力、缓慢型的红肌部分工作的状态,部分红肌工作不是拉长与缩短收缩,而仅仅是适量的等长收缩。这种状态从太极拳整体说,也就是“松净”的同时存在着“掤劲”。这种“掤劲”是属于“沾粘连随”的“掤劲”,杨澄甫先生表述为“手向外掤,意欲粘回”,对外是一种“半推半就”的“浮力”样的阻力,或者说:对外既是有阻力,又是对自己的重心没有有影响。从运动解剖学的微观用力实际说,自己的手臂正以一种小到不能再小的静止性的肌力维持悬置。因此,往往出现别人感到你的手臂十分沉重有阻力,摸摸你肩臂的肌肉,很多却又是松弛而柔软的。这就象是一个军队,冲锋陷阵的作战官兵都正在休息,只有少数的一些警戒和后勤在执行任务。这样状态的手臂与别人接触,别人可能会觉得很轻,所谓是“轻粘”;也可能会觉得很重,所谓是“重粘”。是“轻粘”还是“重粘”既决定于自己,也决定于别人。决定于自己的那就是当自己维持手臂悬置的没有主动的静止性肌力略多点,别人就会感到我的手臂变轻了;而当自己维持手臂悬置的没有主动的静止性肌力减小甚至完全放弃,完全将自己的手臂当作与身躯断开而由别人来承担了,别人就会感到我的手臂变重了或很沉重了。决定于别人的那就是当别人用力变大时,我的肩臂会可以更放松了,于是别人就会感到我的手臂变重了;而当别人是放松的或用力变小时,我放松的肩臂自然不能完全由别人来承担因而反而需要较多没有主动之静止性肌力维持悬置,别人就会感到我的手臂是轻的,甚至似乎会感到是若即若离的了。这就是李亦畬先生所说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无力,我亦无力”。因此,对于“在推手时手要虚虚提起,相互轻轻挨着就行”不是绝对的。或者说:如果没有主动用力成分的那就是对的,而如果有主动用力成分的那就是错的;而对于“如果把手松下来把全部重量放在对方手上”也不是绝对的。或者说:如果松得没有了掤劲那就是错的,而如果松而有掤劲那就是对的。

这种肩臂的“轻粘”、“重粘”反应主要是靠正确地练拳练出来的。说起来似乎很简单,然而很多人又很难获得。嘴皮磨破地每天反复说,很多人还是领会不了。原因是这既有方法的因素,还有一个神经反应改变的因素,而这个因素显然不可能是几个月的短期突击训练所能够培养建立而奏效的。而这种技能的获得也正是凡学练太极拳者都必须要过的、也是很难过的一道“门坎”。如果没有过这道“门坎”,就太极拳程度而言,即使是练了十多年拳,应该仍旧是属于初学者。这种太极拳初学者所感到的难度具体地说,就是觉得自己肩臂放松了,往往就是完全松软没有一点掤劲了,老师就说是“匾(瘪)”了。你的老师所说的“懈”可能就是指这“匾”。而自己肩臂稍微用了一点力,肩臂往往就僵硬,老师又说是“顶”了,就这样,这也错那也错,无所适从、不知所措,动则得咎。而要消除这种的尴尬窘境,没有二三年正确的练拳,估计是不可能的。因此有真传的太极拳老前辈都是很重视拳架练习的,有一句话叫“什么都到拳架里去拿”。现代有一种说法,说是练拳架没有用。有位南京的某先生曾在《武林》和《太极》上发表了这种观点的同一文,说这是他多年练太极拳的经验,也有人随和赞扬这一文。我却认为这一文通篇的观点错误,中心思想尤其大错特错!因为我至今练拳46年多的经验是由衷地体会到老前辈所说的“什么都到拳架里去拿”是金不换之言。当然这“练拳”是指正确的练拳。众所周知,电脑不是开启了就有用的,必需往电脑里输入要用的程序,要用的程序输入成功了,电脑才能完成某一程序方面的自动化应用,才能从电脑里自动化拿到所需要的。如果不往电脑里输入要用的程序,那么,电脑就是一台废物。这自然不是说电脑是废物,而是说自己不懂得使用电脑。拳架可以比喻为是电脑,练拳是必须方法适当地往拳架里输入要领等“程序”的,成功输入了,太极拳所需要的一切才能都从拳架练习之中获得。如果练拳就是动动手动动脚,讲究外形如何“规范、到位”,不管方法是不符合太极拳理法的,那么,就是没有“输入程序”,对于太极拳学练而言就是白练。我曾长期既练太极拳又感到进入不了太极拳之门就是吃了不知道“输入程序”的亏。显然,练太极拳得不到什么,不是“练拳无用”,而是自己没有得到真传而不会练拳。这“轻粘”、“重粘”主要也是必需从拳架练习之中获得的,而如果不会正确练拳,拳练得再多,“轻粘”、“重粘”也仍然是得不到的。

㈡关于“盘拳架如何一羽不加?”

“盘拳架一羽不加”是指练拳中全身肢体不要有局部主动的力量,尤其主要是指手臂的动作不要有局部主动力量的成分,或者就是说要“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 轻粘”、“重粘”必须由“盘拳架一羽不加”才能获得。传统陈式套路八十年代我也曾学练过。当时南京大学教武术的徐公伟先生应其友汪闻标先生的邀请来舟山向我们这些汪老师的武术学生教陈式拳,据说徐老师是跟陈照奎等陈家沟老拳师学的,五十年代汪老师唯一在舟山教过拳的他的学校同事吴南洋老师又将徐老师教的陈式拳教给由于工作原因不能直接去学的我。九十年代末我又自学陈式竞赛套路,之后陈式拳我就只练竞赛套路了。我认为陈式竞赛套路与传统陈式套路实质上是一样的。陈式拳是攻击性很强的拳,有的动作我无法模拟为沾粘连随,但“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地练是完全可以的。陈发科先生的北京最主要弟子之一李经梧先生就是十分要求“放松、不用力”地练的。我认为陈式拳应该这样练,当然具体概念不一定与某些陈式拳名家一致,我所说的“放松”是李雅轩先生所说的不允许半柔半刚、又柔又刚的“放松”。因此,我如何“放松”练陈式拳仅供您参考而已。

对于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地练拳,我已在好几篇博文里从多角度反复啰嗦强调了这一主题,在有的博文里也介绍了具体的方法经验。如《太极拳锻炼如何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开启太极拳之门的金钥匙——“练太极拳者不动手”》、《太极拳锻炼初步如何“内之是求”》、《太极拳整座大厦的基础——“不用力”》、《不用力而能有力才是太极拳》等等,择要归纳,那就是任何动作都必须是由脚开始的传递性的力量所作用带动的,手臂是被迫地由身躯撑脊、含胸、拔背等所带动的,也就是必须是“以内带外”、“ 由下带上”的。在由脚开始的传递性力量的感觉没有到达手臂之前,手臂不要自主地主动自动。必须清楚太极拳所谓的“不用力”或“一羽不加”绝对不是说肢体动作没有身体的用力,或者说肢体动作局部是用极小的力,而是说肢体动作一点也不要用局部主动的力,但肢体动作是必须要有力量的,这个力量就是要由身体别的部分传递过来提供。如果还不能够这样,所谓练拳“不用力”那是自欺欺人。而如果能够这样,由于手臂没有主动自动,任何动作尤其会有两个方面“虽动犹静”的表现,那就是轮廓上从俯视角度看,手的运动要么与身躯的相对位置似乎没有变化,要么与原来的空间位置似乎没有变化。此外,“虽动犹静”还表现为身躯微小的动作都会引起两条手臂发生整条的内或外旋,以及手的某些运动利用了惯性等。能够这样练拳了,手臂就象是鞭子,但小臂段容易摆动,大臂段不容易摆动,很多动作手臂就象是自行车的钢丝刹车,是被固定于腰骶部的刹车钢丝所抽动、拉动、催动的;有段时间手臂会有沉重感觉、手臂运动会感觉空气有阻力。

这样的练拳,比如揽扎衣的右手经颏前向右移动至立掌的前一段过程,右手腕与头的相对位置似乎是没有变化的,右手是随身躯右转而移动的;后一段过程右手腕则不随身躯微左转而移动,其原来的空间位置似乎没有变化;中间的一段过程又是似乎右手是由原来向右移动的惯性所作用带动的。左单鞭左手经胸前向左移动至立掌、斜行拗步右手置于右耳侧向左移动再向右移动至立掌都有这样的情况;并且两手臂的移动由于身躯的转动变化,都是有内旋或外旋变化的;而手被身躯所带动的力量都是由某一脚而起的。

“盘拳架一羽不加”在推手中的体现,首先是手臂不能有主动的力量加于对方,其次是全身也不能有主动的力量通过手臂加于对方,但不属于手臂主动力量的掤劲与手臂自重力量所组成的阻力是必须加于对方的。因此手臂给别人的感觉,不是海绵那样任由摆布的,而是浮在水上的葫芦那样既没有主动的顶抗,又有被动的阻力。当然阻力实质上就是一种顶抗,但却是一种“不顶之顶”。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无论实战还是推手,手臂与敌人相接触既要有缓冲的作用,还要有借敌人之力使得手臂发生运动从而控制敌人运动方向的作用。比如我的手臂与彼的手臂接触,彼朝己水平直推,我可能可以任由彼始终如此水平直推而化解掉,也可能需要改变彼的水平用力方向借彼之力让彼将我的手臂向上推从而实现化解,借彼之力之所以能够实现就是有这“不顶之顶”之“阻力”的功劳。由此可见,“一羽不加”给推手对方的轻重感觉不能总是轻飘飘的。

㈢关于“发劲如何一羽不加?”

太极拳“发劲”之力是属于运动力学上“动量传递”的暴发力量。有人说太极拳的“发劲”就象是“牲畜抖掉身上毛里的泥土”,这种比喻不是很恰当,因为牲畜抖毛利用的是不断变换的旋转惯性,旋转惯性并不属于“动量传递”。又有人说“发劲”好象是“急刹车”,似乎有点象,其实也不对,因为“急刹车”是先有往前的运动,而“动量传递”不是先有往前的运动,倒是往前的运动是由往后的运动所引起的。而现在常见的所谓“太极拳发劲”大多都是利用水平旋转惯性的甩撞。这种“发劲”的力量等于手臂与部分身躯的质量(重量)与旋转速度的乘积,与脚向地沉蹬的力量是没有关系的,根据太极拳经典,并不是“太极拳发劲”。

属于“动量传递”的“太极拳发劲”,从感性上说,应该主要由以下反应组成:①胯在腰骶作用下的骤然向下沉坐;②全身沉于小腹的力量在腰骶作用下使得脚骤然向地面沉蹬;③腰骶部骤然后撑(加上沉坐等)从而使得脚的力量上传引起脊椎纵向波浪型的运动;④骤然的拔背;⑤由于全身之沉引起头的“顶劲”;⑥由于全身之沉与脚的力量上传引起的两肩下沉等。这些反应从因果关系说是先有力量向下,后有力量向上这样过程的;然而实际感觉力量向下与力量向上是同时发生的、是没有时间差的。这些反应越强烈,外形变化越不明显,“发劲”的力量就越强劲。而这种“发劲”的先决条件是全身放松,尤其是肩臂放松。肩臂越放松,“发劲”的效果就越好,“发劲”瞬间,肩、肘、腕关节就会有骤然飞脱断离的感觉。这种“发劲”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感到消耗的体力很小,与利用水平旋转惯性甩撞的“发劲”相比较体力消耗小得多了。这种“发劲”还有发生骤然、可以没有先兆、也没有需要手象箭那样飞射而出的“助跑”冲击,正如杨澄甫先生在《太极拳使用法》里所说的“发劲如放箭”的“箭”是指敌人而不是指自己的手。也如李雅轩先生所描述的杨澄甫先生的发人仅仅是手一抖、身一坐而已,外形变化很小。这些情况与《太极拳刀剑杆散手合编》所记载的田兆麟先生所传授的太极拳“发劲”的特点“劲则无形”、“手到劲发,未中之先无劲,既中之后无劲,惟中肯之顷疾如闪电一发便收”、“毫不费力”等是相吻合的。这种“发劲”不应该转身,转身反而效果不好,发时不转身还有两臂与肩背围成的圈就象是一颗炸弹向四面八方爆炸开来这样“支撑八面”的感觉。所以,这种“发劲”与《十三势行功心解》所说的“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也是相吻合的,因此,这样的“发劲”就是“太极拳发劲”。从运动力学角度说,这种“发劲”有地面反作用的成分。因此手臂能够发出比手臂最大力量大得多的力量来。当然,这样的“发劲”一般是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期内学会的。而要学会这样的“发劲”十分重要的先决条件就是手臂不能有预先主动的力量,也就是“一羽不加”。“一羽不加”到怎样的程度呢?李雅轩先生是这样说的:“发劲第一是要松软,第二是松软,第三还是要松软”、“未从发劲,要将两臂松得软沉沉的”、“松软要松软干净,要如同两臂掉下来一样的松”、“两臂要极软打去,如炮弹又脆又沉重,又冷弹又快”。学练研究太极拳发劲,李雅轩先生等近代太极拳家的很多话是应该好好细细品味体会的。

您有自己老师具体的指导,如果我说的与您的老师说的有矛盾,有可能各人表述的角度等不同,即使是实质的不同,您也还是应该按照老师说的学练。因为您可能还没有将老师的意思完全弄清楚和将老师的技艺基本上接受继承。自由、正确地完善自己的拳术,应该是在自己有了独立学练与提高的能力这样的基础之上。

 

“魏老师,我是学习吴式太极拳(北派83式)的初学者,请问应以哪位大师的视频作为学习的对象?”

欢迎交流探讨!您所提的这一问题,在自学太极拳的初学者中有十分广泛的普遍性,“以哪位大师的视频作为学习的对象”,应该是绝大多数太极拳自学者学练之开始所认为的象是离家旅行去“开门”一样必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而自学者一旦选定了哪位名家的录像作为自己学练的楷模,往往就动作姿势无论巨细全都依样画葫芦模仿,努力使得自己的拳架成为某位名家的克隆。这样学练太极拳的方法对不对呢?

我的看法,学练太极拳应该信奉杨澄甫先生所说的“太极拳只有一派,无二法门”这一观念。天下太极是一家,只要是太极拳,无论哪门哪派,其实都是一样的。认为太极拳的外形各门各派不同,其实同门同派的外形动作姿势也存在因人而异的情况,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种:

①是同一实质的不同表现形式的反映。那就是这样练也可以,那样练也可以,就象是2+8=10,6+4=10,3+7=10。比如杨式和吴式搂膝拗步的不同,显然主要是:杨式一手向后运动至耳侧是模拟随人而动化解敌人当胸或向腹部攻击的捋,而吴式一手向上提至耳侧是模拟随人而动化解敌人向头、肩部攻击的捋,应该都是杨露禅所传的。杨式和吴式各家的搂膝拗步不同师承之人的不同,比如手的位置高低不同等,其中也有模拟化解情况的不同等,在实质上是完全一样的。对此,确定了学练某式,没有必要刻板地只模仿某一个人的。这就象是书法,众所周知同一位书法家的同一个字都是有好几种写法的。

②是功夫境界不同的反映。太极拳大致有两种练法,一是细腻的,就象是书法的正楷体、画法的工笔画;二是含蓄的,就象是书法的草体、画法的写意画、漫画。正楷体是属于“规矩”,草体是属于“脱规矩而合规矩”,就是虽然表现为脱离了“规矩”,其实仍然是符合“规矩”的。这也就是“超乎象外,得其寰中”。这“象”是指“道”,也就是“宇宙”;这“寰” 指的也是“宇宙”,“超乎象外,得其寰中”是说虽然表现为超出了“宇宙”,其实仍然是属于“宇宙”的。草体既是正楷体的“脱规矩而合规矩”,草体当然是必需在正楷体的基础之上练成的,所有令人珍爱的草体真迹都是有正楷体的骨骼和基础在内的。如果草体没有正楷体的骨骼和基础,那么这草体就是乱写了。画法中的工笔画也是写意画与漫画的基础。太极拳也是如此,功夫境界高的先人、前辈拳架上的反映往往表现为含蓄,就象是“草体”与“写意画”、漫画。这种拳架往往不是其开始学练时的拳架。比如揽雀尾的捋根据“引进落空”,必定对自己是一段向内凹的弧线,这是“工笔画”的练法。从视频上可以知道杨守中先生到了耄耋之年还是这样的练法。而有的前辈这段内凹的弧线变直了,这是“写意画”的练法,也就是变得“含蓄”了。太极拳著名的先人、前辈的拳架都存在着程度不同的某些含蓄;学练太极拳,随着自己水平的提高,也会感到自己越练各种要领的外形反映越来越不明显了,推手中化解别人攻击的身体姿势变化各种要领的反映也越来越不显露了,腰的转动往往也越来越不明显了,而内在的感觉各种要领“正楷体”与“工笔画”的“骨骼和基础”之体现都仍是存在的。太极拳初学者如果照太含蓄的拳架模仿,各种要领就较难模拟和体验。因此,太含蓄的拳架动作初学者是不宜模仿的。对于太极拳初学者,我认为尤其应该注意做到学练“正楷体”与“工笔画”的拳架动作,甚至有的同时完成的动作也可以暂时分为1、2、3几个步骤学练,这样,动作的细节就不容易遗漏而含糊过去,有利于事半功倍地学练,因此初学太极拳不必一丝不苟地只照某一观摩对象学练。

③对不对的反映。拳架毕竟不是武术应用的实际,拳架动作与武术实际应用的动作仅是大致的吻合。拳架越含蓄,动作与实际应用的动作就越不吻合,而如果是不吻合得失去了“骨骼和基础”,也就是“脱规矩而离规矩”、“超乎象外,失其寰中”了,那就不是“含蓄”的“草体”与“写意画”而是“错别字”与“画虎类猫”的乱写乱画的了。以搂膝拗步为例,随人而动回捋之手无论是向后还是向上的运动轨迹都是应该经过自己的前后正中线的,向前按的手的运动轨迹也是应该经过自己的前后正中线的,手最后的位置也是应该与自己的前后正中线相对的。然而现在很多人都是回捋之手直接移到胯外侧或肩外侧、按的手直接从耳侧甚至是肩外侧上方向前运动,手最后的位置与自己的肩部相对象敬礼似的,这无疑就是“脱规矩而离规矩”地练拳“写错别字”了。这样的练拳“写错别字”,初学者是必须鉴别清楚不应该模仿的。

从以上所述可见:如果是拜了师学习太极拳的初学者,自然应该跟着老师学,其他的拳架录像都仅作为参考而已。如果是自学的初学者,则应该尽量挑选学“正楷体”与“工笔画” 的拳架动作。但达到一定层次的前辈的拳架总是有一定程度“含蓄”的,因此也还需要在一定理性知识的指导下寻师访友力求明白拳架内在的东西。因为凡是“含蓄”的动作即使是模仿得似乎惟妙惟肖,往往只是模仿了一个轮廓外形,那些难以通过观察发觉的外形变化是模仿不到的,即使能够模仿得达到克隆,没有得到里面的东西,方法也必然是不对的;而“正楷体”与“工笔画”动作,一般如果老师不点明,某些外形和里面的东西学生也不一定就能够凭观察明白而正确模仿的。这种没有里面东西的模仿学练法就象是画饼充饥,“画饼”与“真饼”显然是两回事,或者说仅仅模仿了一个轮廓外形的拳架一般都是错误的拳架。因此认为凭录像就可以学会太极拳,这是现代太极拳界一个很大的误区。太极拳是可以自学的,但这是有一定太极拳理法术基础的人在具有一定的文字与录像资料条件下才能成功完成的。如果是没有这样条件的人自学太极拳那就更不能只以某一人作为唯一标准了,因为初学者对具体拳架动作是“含蓄”的还是“正楷体”与“工笔画”的、是否是有真传的“骨骼和基础”的以及是不是有“错别字”的是很难鉴别的,是应该要有较多对照参考的。

拳术界有的话是社会上不明就里的外行人所说的。比如“太极十年不出门”就是外行人说的话。因为从来没有哪位真正的太极拳家说过这样的话,杨澄甫先生还明确地指出太极拳“三个月学会,一年习熟,五年练好,日后愈练愈精”。所以,如果平均每天几个学时,学了三年的学生还不懂得如何使得别人“终不得力”与“不动手”等,那么,除了学生悟性太差外,可能这位老师就是不知太极拳个中三昧的“轮廓套路”师傅了,教人无非是“四岁抱三岁”。跟这样的“四岁”老师学拳别说“十年”,就是“一百年”也是出不了门的。这并不是“太极百年不出门”,而是老师连自己也还要人抱呢。只是现在“四岁”的老师太多了。“四岁”的老师多问题倒也没有,所谓“长者为师”嘛!问题是“四岁”的老师不知道自己是“四岁”,以为自己是“大师”。初学者如果总不知道这样的老师是“四岁”,以为太极拳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实质上就是舞操,还是健身舞操有趣味,就有可能以后有朝一日弃之而去。近些年,有的地方太极拳锻炼的人数锐减,这种情况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太极拳初学者对这样的情况是应该了解的。

吴式太极拳分为北派南派,我认为也是社会上外行人说的话。太极拳在中国近代是不分“式”的,到了五十年代国家职能部门才将太极拳分为了“式”。中国近代末时太极拳虽然极个别有称“氏”的,这“氏”也不等于是“派”。现代有人说吴式太极拳曾有“南吴北王”之说,无非是说全佑传下来的太极拳近代末南方以吴鉴泉先生著称、北方以王茂斋先生著称而已,“南吴北王”不等于说是“南派北派”。如果照某人著称就是“派”,那么杨式可以分为东、南、西、北派了,每一方的“派”还可以分为许多“派”,这样的称“派”,甚至象商标那样在太极拳之前加上“某某”,这不仅是人为的繁琐复杂化,而且是某些人的欺世盗名、沽名钓誉,对于太极拳是一种促进分裂隔阂不融洽的催化剂。因此个人认为,现在除了分为杨、吴、武、孙、陈、赵堡、李这么大的几式外,是不应该再在“式”内再分什么“派”的。而就吴式太极拳而言,虽然现在能够见到的上海吴英华、马岳梁等先生的拳架与北京王培生、李秉慈等先生的拳架有些差别,但基本上是相同的,而上海吴氏的数传弟子中有的人的拳架也是有与王氏的数传弟子高壮飞等先生的拳架几乎是完全一样的,那么,这“南派北派”就仅仅是表示师承了,就拳术本身而言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现在讲吴式的“南派北派”是事实,而学练吴式太极拳是没有必要将其当作真的一回事的。

由此可见,确定了学习吴式太极拳,是没有必要非得将学习观摩对象局限在北京练吴式太极拳的前辈之中的。学练太极拳就象学算术,学算术的目的是学会加减乘除运算方法。太极拳学练之套路只是习题而已,学练太极拳没有必要非得去做某位大师之“秀”或模特,目的是学会太极拳的方法。我认为较好的学习办法是:在拳理拳法上有一个大致了解的理性基础上,无论是北京的、上海的前辈拳架录像,都应该作为范本参考;套路的动作多一个少一个对锻炼效果都是没有影响的。有上网技术的,达到这样的目的并不困难;上网困难的,购买音像制品也是能够达到这样目的的。多种录像的观看还应该结合对多种书本的研究,弄清楚每个动作的过程细节与作用,这些往往是录像观看中难以清楚的,以这样的方法从中比较哪一位是更正确的“正楷体”与“工笔画”;或者先以某位前辈的录像为楷模,比如王培生、李秉慈、高壮飞等先生都是一样的,学会以后再观看其他人的录像,比较什么动作更适合自己,同时在一定理性知识的指导下寻师访友也是少不了的。

 

“魏老师;我是练陈氏的,我知道陈氏是早期通过猛打,猛甩,猛起,猛落,练的周身节节松开。不知杨氏是通过什么达到的。”

梦断云阳网友:
您好!欢迎探讨。对于“杨氏是通过什么达到放松的”这一问题,现在太极拳界许多人都很崇尚形式上的“正脉承传”,因此必须声明我只是太极拳的爱好、研究与习练者,我从来也没有投帖拜过哪位杨氏有血缘嫡系第几代“正脉承传”的弟子为师过,因此我不是杨氏传统太极拳“正脉承传”的第几代弟子,仅仅我爱好、研究与习练的是杨氏太极拳与我得到指导过的老师与杨氏太极拳有关而已。我的几位主要老师中七十年代的第二位汪闻标先生是30年代浙江国术馆的学生。当时国术馆并不是专门传授太极拳,几乎所有学生都是南拳北腿、内家外家都学练的。杨澄甫先生与他的弟子也没有在国术馆收过弟子,汪老师在国术馆主要也不是学练太极拳,他的太极拳主要是跟杨澄甫先生的弟子与学生学的,因此不属于杨氏弟子,只是杨氏太极拳的一般社会学生而已,主要无非是集体学了一个套路与一些“大路货”的太极拳要领,不可能知道正宗杨氏弟子究竟是怎么练松的,只知道松是缓慢练拳而得到的。七十年代当时百姓的政治意识“投帖拜师”是封建尾巴,当然我与汪老师也只是师生关系,不是投帖的师徒关系。之后我偶尔去杭州有幸能够得到牛春明先生的再传弟子、曾常年在杭州六公园推手的洪雪珍老师的指导;2004年开始偶尔去上海又有幸能够得到叶大密先生的弟子金仁霖老师、再传弟子何基洪老师的指导;2002年又跟本市胡兴龙师傅学练了叶大密先生的弟子曹树伟老师的杨、叶混合改编拳。据有关报导,洪雪珍老师是牛春明先生的主要弟子陈松海先生弟子中的佼佼者;而金、曹两老师的老师叶大密先生是田兆麟先生军队中的同事和早期弟子、杨澄甫先生的挚友和学生,又与孙存周先生义结金兰,得到了杨、孙两氏的很多真传。这些老师与杨氏都没有血缘关系,是否可算“正脉承传”,我也搞不清楚;我也没有向这些老师中哪一位投帖拜师过,当然也不属于这些老师的弟子,仅仅是学生。因此,如果按照“正脉承传”,对于“杨氏是通过什么达到的松”的,我是没有发言权的。不过我认为现在杨氏“正脉承传”的第五、六、七代弟子也未必个个能够准确具体地知道杨氏第一、二、三、四代是怎么练松的。不过从这些老师的言谈中,我的领悟,松也是由缓慢练拳之中得到的。我的体会,处于静态的肢体容易放松,我在本地有一友,他两手掌心朝上向前平伸,手掌翻下腕部可以形成90度,他说这是由静态放松练成的。当然,动态中的肢体也是可以练松的。我在本地另有一友是练通背与赵堡的,是上海通背与赵堡拳家杨邦泰先生的弟子与义子,后来由于我搭线,又成为赵堡王海洲先生的弟子。他向我介绍练通背功夫的一个体会,就是基本功中手臂的无数次猛起、猛甩、猛打、猛落,开始练的时候很有力,手臂的肌肉紧张,练到筋疲力尽时,就会本能地开始“偷懒”,依赖由脚而起的力量来猛起、猛甩、猛打、猛落了,结果手臂的力由背而出,手臂的肌肉和关节反而放松了,还练出了由脚而起的整体劲;而且由于惯性,肩臂的关节都得到了拉伸拔抻。赵堡王海洲先生也是主张放松应该先练抻筋拔骨。他曾明确地对此友和我说:必须是筋骨拉开了再练放松。我只知道其一个训练方法就是静态地练偏马步与劈叉与由偏马步变成劈叉,再由劈叉变成偏马步,反复练习。我觉得这种锻炼对于肌腱、韧带的拉伸确有好处。不过我认为静态、持续的放松所起到的抻筋拔骨的效果似乎比动态还要好,缓慢动作的放松比快速动作的放松还要好,而且不会造成损伤。而猛起、猛甩、猛打、猛落这种剧烈运动在疲劳时可能会造成损伤这在理论上是完全能够成立的。

任何拳术的传承都是带有个人特点的,也都是发展变化着的。现在的陈氏拳主要是陈长兴的曾孙陈发科先生与陈长兴的玄孙陈照丕先生传授的。根据《太极》上有关文章等资料反映陈长兴的儿子陈耕耘在陈长兴逝世后就跟同族的陈有本学拳了。陈有本的拳术由于其堂孙陈鑫(品三)先生撰写了《太极拳图画讲义》而得以以图文的文献形式流传下来,就是现在陈式太极拳的原型。据陈鑫先生在该书中介绍当时的陈有本是族中拳术水平与声望最高的,故而陈鑫先生没有跟自己的嫡亲祖父陈有恒学拳,而是跟自己的堂叔祖父陈有本学拳。个人水平觉得在拳理、拳法、要领方面,陈鑫先生介绍的太极拳与杨氏所传的陈长兴所传授的太极拳有一些相同的地方,如都重视“柔”,因此,陈有本所传的拳是不属于刚猛暴烈的;但也有不同的地方,尤其有一些基本原理如“五阴五阳”、“不可稍让”等与王宗岳的拳术思想、杨氏老谱的拳术思想是相冲突的。陈照丕先生在他的《陈氏太极拳汇宗》中说明他学拳是“从祖品三公”。然而,陈发科与陈照丕先生都是陈长兴的嫡亲后裔,他们的拳术中应该有其嫡亲先祖的遗传。陈照丕先生的《陈氏太极拳汇宗》应该是反映了陈氏太极拳当时如何练拳的情况。洪均生先生于1930年拜陈发科先生为师,于1989年出版了《陈式太极拳实用拳法》。李经梧先生于四十年代初拜陈发科先生为师,梅墨生先生的《大道显隐》反映了李经梧先生很多拳术思想,也反映了顾留馨、沈家桢先生的《陈式太极拳》,其实李经梧先生也是该书的作者之一。同拜陈发科先生为师的李经梧先生的师弟冯志强先生也出版有《陈式太极拳入门》。应该认为洪均生、李经梧与冯志强先生的这些著作都是力求阐述清楚陈氏太极拳的拳理、拳法、要领的,反映了三、四十年代陈氏太极拳正宗的练法。可是我没有在这些著作中发现学练太极拳的早期有猛打,猛甩,猛起,猛落这种练周身节节松开法的。我通过对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杨氏老谱、近代杨澄甫先生与其弟子们著作的学习,对上海、杭州等地老师教导的领悟,教拳的第一天就要求学生务必“放松、不用力、不主动、不动手”,力求达到古代太极拳经典拳谱所说的“动犹静”,而且以后每天、每一个拳式和每一个具体动作都这样反复强调,对于喜好武术的学生则同时教推手,当然这种推手是郑曼青先生所说的由“学吃亏”而渐渐能够“得便宜”的推手。由这样的练法使得学生松下来,因为太极拳不仅仅是抻筋拔骨的松,而是能够使得别人“终不得力、处处落空”的松。事实是这样教学对于真切地体会到松的好处和重要能够事半功倍,是提高太极拳水平的捷径,因此我认为这样的教学是符合太极拳理法的。当然,我的太极拳水平仅仅是小儿科而已,以上漫谈仅仅是个人的体会,希望对您有所参考价值,不当之处还望赐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