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季养生 首要补水润肺防燥

 yygltj 2014-10-08

 2014-10-06 来源: 老人报

  随着秋天的到来,一早一晚的温度差以及凉爽的秋风带来了干燥的气候,这让我们的呼吸系统,尤其的肺部多有不适出现。中医认为,肺居胸腔,在诸脏腑中,其位最高,故称“华盖”。非也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依据中医五行理论认为,分属于金,主秋气,肺与秋同属于五行之金。时令至秋,草木皆凋。人体肺脏主清肃下行,为阳中之阴,同气相求,故与秋天相应。

  指导专家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 陈宁

  记者 朱志安 通讯员 金小洣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呼吸科主任、主任中医师陈宁表示,肺与秋季相应,肺喜润恶燥,秋燥之气与肺喜润之性相违,所以秋燥之气最易伤肺。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肺部慢性疾病往往在秋末时复发。应季保健,才能适应季节的变化,安度金秋,重在养肺。

  1、懂得大呼吸

  俗话说“人活一口气”,所以养肺是第一要义就是要会呼吸,病情时大呼吸,以起到平衡阴阳,呼吸精气的作用。

  2、笑的运动

  陈主任表示,笑也是一种健身运动,它能使胸廓扩张,肺活量增大,调节人体气机的升降,解除胸闷,消除疲劳,恢复体力。特别是清晨锻炼,若能开怀大笑,可使肺吸入足量的清新空气,呼出废气,加快血液循环,从而达到心肺气血调和。

  3、冷水锻炼

  到了秋天,应该“早卧以避风寒,早起以领略秋爽”。中医认为,早睡早起,养神宁志,闻鸡起舞,坚持早练,使肺气清,外邪则不易侵入。陈宁主任强调,适当秋冻可提高皮肤和鼻黏膜的耐寒力,改善心肺功能,从而提高呼吸道和肺部的耐寒抗病能力。秋冻训练除少穿衣服外,还有“冷水锻炼法”,即从初秋起就用冷水洗脸、冷水擦浴,并持之以恒。

  4、调节津液

  陈主任指出,补水是秋季养肺的重要环节。当然,秋季饮水有一定的技巧,即一次不宜大量快速地饮水,要缓慢多次少量饮用,最好在清晨锻炼之前和晚上就寝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两餐之间可饮800毫升左右。还有通过吐纳吞津来调节津液,方法:在深呼吸的同时,配合手足屈伸、腰背俯仰、头颈伸缩等运动,就是所谓的导引。另外用舌头搅拌舌下廉泉穴涌出的津液,徐徐咽下即可。

  5、白色食物最润肺

  烦躁最易犯肺伤津,使人出现咽干鼻燥、干咳声嘶、皮肤枯涩等症状。故秋季宜多选食一些生津润肺、养阴清燥的食物。而白色的食物是对应肺脏的,因此在秋季多吃白色食物做成的食疗方,是秋季养生的必备之选。

  

  陈主任推荐了以下三款养肺食疗:

  百合梨汤 梨1个,百合、麦冬各10克,胖大海5枚。将梨洗净切块与百合、麦冬、胖大海同煮,待梨八成熟时加冰糖,吃梨饮汤。

  木耳粥 黑木耳5克,大枣10克,粳米100克,冰糖25克,将黑木耳(或银耳)放入温水中泡发,择去蒂,除去杂质,撕成丝,放入锅内;将粳米淘洗干净,放入锅内;大枣洗净,放入锅内,加水1200毫升。将锅置武火上烧开,移文火上炖熬,黑木耳(或银耳)熟透,粳米成粥后,加入糖汁即成。常服有效。功效:滋阴润肺。适用于肺阴虚劳咳嗽,咯血,气喘等症。

  山药百合炖兔肉 山药、百合各30克,兔肉200~300克,生姜、盐等调味品适量。先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然后与淮山药、百合及适量调味品同放入炖盅内,隔水炖1小时即可。此方润肺止咳、清心安神、补肾固精、润肠通便。适用于因肺脾肾不足引起的食少便溏,肺热咳嗽,虚劳咳嗽,慢性气管炎,及老年性糖尿病,妇女更年期综合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