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闽侯县荆溪龙文王庙

 道场所志 2014-10-09
       龙文王庙,又名广施庙,始建于宋朝,占地面积约680平方米,庙中祀有王文龙、李武、林铎三神像。红檐黄墙的建筑物外形很古朴,屋顶的飞檐翘角和墙壁上雕刻有关的飞鸟图案都保留着清代建筑风格,异常精美。
       关源里,地处荆溪镇北部,面积约80平方公里,四面环山,只有一条“龙溪”(又称龙岭溪:)与外部沟通。关源里北部有两座大山,左边名鹞山,右边名彭湖山,两山遥遥相对,成了关源北部的屏嶂。山脉分三支从北向南延伸至关中盆地,形成左右两道山谷和两条溪流。发源于东部鹞山山麓的左溪名大溪,发源于西部彭湖山山麓的右溪名小溪,两溪在关源盆地汇合后称龙溪,经龙岭、龙台山,出铁岭由陈塘溪汇入闽江。
       明《闽都记》载:“龙迹石在十四都,宋初属闽县兴城里龙岭溪旁。唐广德〔763-764年)中,白昼风雨,龙从石上飞起,著四足,深可数寸,林婿为记”。《闽都记》还记载:“广施庙在龙迹石旁,宋太平兴国(976-984年)中立庙。嘉祐四年〔1059年)知县樊纪、绍圣间(1094-1098年)郡守王祖道、叶伸,祷祠获应。大观三年(1109年),知县吴与新其庙,建亭名‘沛然’。及与西湖陈文伯皆为记。政和五年(1115年〉,以转运司奏,赐额”。
        龙文王庙,依山傍水,风景秀丽。庙内供奉云南籍王文龙、浙江籍李武、山西籍林铎三位武将。据碑记,唐高宗时,三人均任武官要职。一日,三人邂逅相遇于福建,在晤谈中志同道合,于是结义为金兰。三人在唐朝开疆御敌,靖乱绥边中,功绩卓著,被褒封为龙文王。晚年退居关源里龟山,修身养性,羽化其间。一直以来,乡人传之为祖殿,迄今仍存一棵古樟树,乡民视为珍宝。每年正月廿九神诞,关源里乡民都会云集于此,祭拜龙文王,感谢天地的恩赐,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再获丰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